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多快乐音乐教案模板8篇

在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教案可以根据不同学期或年级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多快乐音乐教案模板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多快乐音乐教案模板8篇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1

设计意图:这首歌歌词有些复杂,但是歌曲欢快孩子们很感兴趣。孩子们也非常喜欢模仿小动物。通过学习歌曲鼓励孩子多与朋友交往,知道朋友多快乐多的道理。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会用动作展现出来。

2、 感受朋友多、快乐多的气氛、愿与大家交朋友。

3、 熟悉歌曲旋律,并乐意创编歌曲。

活动准备:

根据歌曲内容设置情景、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的朋友都有谁?”幼儿说一说。

“那朋友多了你的心情怎么样?”教师进行总结,朋友越多越快乐。“今天还来了一些动物朋友,它们是不是也认为朋友越多越快乐呢?

二、欣赏第一段歌曲

师提问“你听到小动物唱的什么歌?”“是哪只小动物?”“在哪唱歌?”教师清唱总结

“小鸟怎样唱歌的?”幼儿表演,教师整体范唱。

幼儿学唱第一段

“小鸟怎样唱歌的?”幼儿表演,教师整体范唱。

幼儿学唱第一段

除了这些动物朋友还有哪些动物朋友来了呢?

三、出示教具,探索歌词,欣赏二段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学唱,并用动作展现歌曲再次学唱。

还有那些小动物来了呢?

四、出示教具,并引导幼儿唱出歌曲。

教师提问,“小羊会在哪玩?”“小羊怎样叫的?”探索歌词,“你们能把小羊唱到歌里吗?”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唱出第三段。

五、幼儿加动作,跟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六、创编歌曲

除了这些小动物还会有那些动物朋友来呢?幼儿自由发挥,教师引导创编。

七、情感教育

找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带上这首歌去找更多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这首歌非常的感兴趣,但是结束后整体感觉歌曲前半部分记忆的不是很熟悉,所以应加强前半部分学唱。对孩子们的回答好积极回应,给予肯定。孩子们对创编非常感兴趣,所以最后孩子们非常的兴奋,这时如果再放开些让孩子们尽兴创编或是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课堂秩序会好一些。对歌曲的熟练度还要在加强,特别是音准及与钢琴的配合上。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喜欢动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首根据小蜗牛的特点写的幽默诙谐、好听的歌曲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自然角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小蜗牛交朋友。

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课件、小蜗牛图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谜语,听一听它是那种小动物?谜语:说它是牛不是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

小朋友动动脑筋想想,你一定会猜出迷底是什么。

2、出示实蜗牛课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

(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

(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它的表情怎样?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前一段时间就有一只小蜗牛在我们班做客,可是后来就爬走了,小朋友们知道它去那儿了吗?小蜗牛到底去那里了呢?它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听完你们就知道它去哪了。

3、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欣赏第二遍歌曲,幼儿随音乐节奏学说歌词。提问:听完歌曲,你们知道蜗牛去哪了?你们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说说自己感觉哪句歌词最有趣?自己喜欢哪句歌词?并尝试唱一下或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将幼儿根据喜欢的歌词进行分组,教师弹唱,幼儿随音乐尝试大声跟唱。(教师给予表扬,纠正唱错的地方。)(1)刚才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4、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5、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加上创造性的动作演唱。

(3)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表演的动作并进行练习。

6、每个幼儿分发一个空白头饰,教师边唱歌词边画蜗牛,然后幼儿在自己的头饰上画出小蜗牛,请幼儿戴上蜗牛头饰,随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7、教师小结: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外面的景色真美呀,我们一起去旅游吧。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小蜗牛,进一步了解小蜗牛的特征及习性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3

一、活动名称:快乐“哆来咪”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性,能看着图谱学习演唱歌曲“哆来咪”。

2、在欣赏“轮唱”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二声部轮唱的方法,并体会轮唱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音乐效果。

3、能以积极、愉悦的情绪,参与音乐歌唱活动。

三、活动准备:“1—7”简谱音符各一张,对应图谱各一张,乐曲磁带一盒,配班老师合作进行轮唱。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1—7”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1、你认识他们吗?知道它们是谁吗?

2、教师操作卡片,看看现在它们变成什么样了?你还认识它们吗?(音乐中什么象台阶?)

(适时添加高音)

3、这些音符可调皮了,我发现它们都藏在你们的身体里,谁能把它们找出来?

4、幼儿演唱音阶唱名。

5、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一首有关它们的歌,歌名就叫“哆来咪”请你们来听一听。

(二)学唱歌曲“哆来咪”

1、欣赏歌曲

提问:a、你喜欢这首歌曲吗?听了以后你想干什么?

(小结:这首歌曲很欢快,也很有趣,请你们再来听一听。)

2、教师范唱

b、歌曲里的“1————”都是什么?

3、逐一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4、幼儿看着图谱学唱歌曲

a、我们的歌曲唱完整了吗?还要怎样演唱?

5、教师范唱

a幼儿表述并演唱(要重复,最后再唱音阶结束)

b、师生共同演唱(教师唱音阶唱名,幼儿唱歌词)

c、表演唱(选择自己喜欢的音符,演唱歌词)

(三)欣赏轮唱

1、教师示范轮唱

2、提问:

a、你发现和我们刚才的唱法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小结:同一旋律先后演唱,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为轮唱。

b/你喜欢这样的演唱方式吗?你愿意再欣赏一遍,还是来尝试一下?

3、幼儿再次欣赏或轮唱

4、延伸:下次学唱轮唱。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动画片《鼹鼠姐妹看世界》中的鼹鼠可爱,幽默,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约翰史特劳斯《爆破加波》节奏鲜明,其中的爆破音特别象放焰火的声音。根据孩子喜欢鼹鼠这一动物形象和音乐融合,设计了本活动《鼹鼠与烟花》。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观察图谱,用动作和表情表现故事及音乐形象。

2、通过观察发现图谱中符号蕴含的意义,会用身体表现音乐节奏。

3、喜欢音乐活动,能体会到音乐的欢快。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谱一张,音乐《鼹鼠与焰火》(约翰劳特莱斯《爆炸波尔卡》)

2、知道并熟悉鼹鼠这种动物。

?活动过程】

1、创设鼹鼠妈妈带宝宝出去玩的情境,律动进场

2、猜测音乐中的爆破音引题

3、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感受音乐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的爆破音

师:音乐里“砰!”是什么声音?(爆炸、打雷、枪、放鞭炮、放焰火)

师:你听完音乐后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你的心情怎么样?

(2)完整欣赏音乐第二次,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内容

师:刚才我们听的那段音乐里藏着一个《鼹鼠与烟花》的故事,我们一起再听听音乐里都讲了什么?小鼹鼠又在干什么呢?

(3)教师讲述《鼹鼠和烟花》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内容。(故事附后)

4、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

(1)理解图谱中符号所表现的意义,并学习听音乐与图谱配对。

a、分别出示三张符号图谱,引导幼儿理解图谱所代表的含义

b、放音乐,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与图谱配对。

师:这段音乐说的是哪张图谱的故事,你从哪里听出来?

图一部分引导幼儿用手在膝盖上跟音乐有节奏的走和转圈

图二部分听一听音乐里连续放烟花放了几次,并跟音乐。

图三部分引导幼儿自由跟音乐表现鼹鼠高兴的样子。

(2)看图谱,理解开头和结尾部分图形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3)幼儿完整看图谱学习用身体跟音乐打节奏,并学习结尾,体会音乐的诙谐幽默。

5、幼儿再次完整听音乐打节奏,要求从手过渡到脚。

(1)教师示范用脚打节奏的方法

(2)幼儿练习音乐走路转圈的部分

6、幼儿离开位子游戏,从教师带队过渡到幼儿带队。

7、结束。

附故事:

在地下,住着一群活泼调皮的小鼹鼠。有一天,“砰!”的一声巨响,把小鼹鼠们吓了一跳,它们从地下钻了出来5﹒6|5656|5–|50|它们排着整齐地队伍去寻找响声,可是总有些调皮的小鼹鼠边走边转圈,走走走走走走转个圈,原来是在放烟花,美丽的烟花在天上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花

一朵、两朵、三朵、四朵小鼹鼠高兴极了,它们跳起了快乐地舞蹈。天上的烟花还在放着一朵,两朵,三朵……小鼹鼠玩累了,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家走去,注意整队1﹒1|765|滑坡5﹒4|321|小鼹鼠睡着了5—|3—|砰!小鼹鼠吓醒了!

教学反思:

?快乐小鼹鼠》是一首朗朗上口又简单有趣的儿歌,饭前带孩子一起学习,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念了三遍,孩子们就都会了。在自由活动时间里,常常听到孩子们一边玩嘴里还念叨着这首儿歌。一次偶然,我看到幼儿带着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做游戏,玩得很起劲的样子。于是,我凑上前去,发现他们很有智慧的将儿歌的最后一句进行了改编,杨栋在念儿歌,其他的孩子则根据儿歌要求伸出了指定的身体部位,在比谁动作快又准确。再者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5

游戏目标:

1、用形象的动作表现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在理解歌曲的内容上进行创编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游戏准备:

多种小动物头饰

游戏过程:

舞蹈:走路个别幼儿:

1—6小节:小兔跳2慢4快。

7—12小节:小鸭子摇摆走路2慢4快。

13—18小节:小乌龟走路2慢4快。

19—26小节:小猫走路2慢4快。

集体表演:

完整反复一次。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根据幼儿对小物们那种特别喜爱,喜欢模仿它们走路的一些动作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的发展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通过音乐活中的唱与跳,使幼儿语言上的表述与动作协调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增强了幼儿表演的自信与欲望。特别是最后一个游戏环节,到结束,小朋友还玩得意犹未尽。这样为后面的延伸环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小班幼儿因为生活经验少,所以对创编动作有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能让家长配合,提前带小朋友多观察一些小动物走、跑的样子。或者做些有更多小动物走、跑的课件,相信这节课就上得更加丰富生动了。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快乐的小蜗牛》是一首节奏明快、曲调欢快的儿童歌曲,旋律亲切、流畅,歌词幽默诙谐,3/4拍的节奏,跳跃连贯的曲调,表达出小蜗牛自由自在旅行的快乐心情,表现了小蜗牛虽小但志气大、不怕困难去旅行的开朗乐观的态度。中班幼儿多数有旅行的经验, 对蜗牛也有一定认知,对小蜗牛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与艰辛能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让幼儿模仿小蜗牛旅行,引导幼儿感受小蜗牛的自信、快乐、坚强,更好地用声音、动作、表情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能用自然的声音唱出3/4拍“强弱弱”的特点。

2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创造性地用动作、声音表现歌曲的内容、表达自己的心情。

3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精神。

活动准备:

小蜗牛图片1幅,《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

活动建议:

一、请幼儿猜谜语,进行发声练习,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谜语:走路从来不回头,背着房子去旅游。头上两只小犄角,一边看来一边走。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结合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小蜗牛。

2指导幼儿进行发声练习:创设“小蜗牛荡秋千”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手持蜗牛手偶,用荡秋千的手势三拍1次左右摇摆,演唱“咿呀儿哟,呀咿儿哟”一句,旋律从c调依次升到e调。

三、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并初步学唱歌曲、学说歌词。

1提问:听到歌曲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快乐的`小蜗牛?引导幼儿了解小蜗牛独自去旅游,不怕困难、坚强乐观的品质。

2请幼儿随琴声学说歌词,重点学说“咿呀儿哟,呀咿儿哟”,感受乐曲欢快、悠扬的特点。

三、播放歌曲《快乐的小蜗牛》,指导幼儿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以及3/4拍“强弱弱”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欢快及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请幼儿用拍手拍腿、拍手抱肩等动作表现三拍子的节奏。

2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中小蜗牛去旅行的快乐,鼓励幼儿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提问:唱到“哟哟”时,小蜗牛好像在做什么?可以怎样演唱来表达小蜗牛快乐的样子?

3引导幼儿完整演唱歌曲,表达小蜗牛旅行时快乐的心情。

小结:小蜗牛克服了山高路远、刮风下雨等困难,悠闲自在地旅游,感到非常开心和兴奋。

四、请幼儿随琴声完整演唱歌曲,创造性地用声音、动作表现歌曲,鼓励幼儿学习小蜗牛不怕困难、开朗乐观的品质。

1提问:小蜗牛会怎样爬?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它的小犄角和房子?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怎么表现高兴的样子?

启发幼儿用多变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进行表现。

2引导幼儿分组或分男女声演唱,进一步体验小蜗牛勇敢乐观的品质。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特点,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2、尝试听辨乐曲旋律的变化,有节奏的用动作表现鼹鼠参加舞会的游戏经历。

3、体验躲藏游戏的趣味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感受音乐的美,理解乐曲内涵与结构,运用动作表现音乐。

活动难点:能自主倾听乐曲随旋律变化变换动作,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小鼹鼠的生活习性,观看小鼹鼠的生活视频。

2、物质准备:乐曲《快乐的小鼹鼠》mp3,大型道具,课件,图谱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感知理解音乐旋律的特点和内容。

1、出示小鼹鼠图片,引发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提问:它是谁?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关于小鼹鼠的乐曲,我们一起听一听这是一首怎样的音乐?小鼹鼠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第一遍,了解乐曲内容。

(1)提问:这首乐曲听起来感觉如何?小鼹鼠会做哪些有趣的事情?

(2)小结:这首乐曲时而欢快时而优美,时而滑稽有趣!表现了鼹鼠妈

妈带着小鼹鼠们去参加森林舞会,小鼹鼠从地里挖出很多礼物带到舞会上,有一只贪玩的鼠小弟掉队了,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找到了他!小鼹鼠们快乐去参加森林舞会了。

3、出示图谱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感知乐曲结构。

(1)提问:乐曲分成了几段?每一段讲了小鼹鼠做什么事情?

(2)小结:乐曲分为4段。第一段是讲小鼹鼠从地下钻出来挖礼物,??

起走向舞会;第二段讲有一只贪玩的鼠小弟边走边玩掉队了,大家找呀找终于找到了!第三段是小鼹鼠们擦擦汗加加油继续走;第四段讲了小鼹鼠到达舞会现场和舞伴一起跳舞的故事。

二、深入感知音乐特点,能随旋律用动作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前三段,表现小鼹鼠挖礼物、找鼠小弟、赶路的情境。

(1)教师扮演鼹鼠妈妈,幼儿扮演鼹鼠宝宝,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随音乐做动作,熟悉音乐旋律。

(2)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小鼹鼠挖礼物、找一找的动作。

提问:老师是怎样挖礼物的?你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挖礼物呢?

鼠小弟不见了还可以怎样找呢?找完之后要干什么?

教师观察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并提升分享幼儿的动作丰富幼儿经验。

2、幼儿完整表现乐曲前三段,学习找寻、呐喊等情节。

(1)幼儿表现后教师点评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挖礼物,找一找的动作。

(2)提问:鼠小弟到底会藏到哪里呢?

引导幼儿学习喊完三遍后指出鼠小弟藏的地方,鼠小弟要快速跳出来!3、欣赏音乐第四段,表现与同伴参加舞会的情境。

(1)提问:这段舞会的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段音乐舒展放松但又不失活泼跳跃,表现了小鼹鼠找到舞伴快乐的跳起舞来。

(2)幼儿自由寻找同伴合作创编舞蹈动作。

教师细致观察幼儿表现,并请个别组幼儿分享,丰富同伴合作舞蹈的动作经验。

(3)幼儿迁移新的动作经验再次合作舞蹈。

三、完整再现音乐,能听辨音乐变化与同伴合作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鼹鼠妈妈随意指定一名幼儿是淘气的鼠小弟,

鼠小弟挖完礼物要赶紧藏起来,大家喊完三声“鼠小弟”后,用手指来它藏在哪里,鼠小弟也要赶紧跳出来继续跟跟随大家向前走!

(2)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完整游戏,并用语言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3)教师根据幼儿躲藏的反应速度、听音乐变化动作、幼儿合作舞蹈创编进行评价。

2、幼儿随音乐完整游戏,请鼠小弟找到下一个躲藏的人循环游戏。

3、交换领头人幼儿再次完整玩游戏。

延伸活动:

1、音乐区中提供音乐和头饰,幼儿合作开展游戏活动。

2、与幼儿共同讨论变换游戏玩法,增加游戏趣味性。

课后反思:

音乐欣赏《快乐的小鼹鼠》是在幼儿充分欣赏和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幼儿自主创编游戏动作、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一节活动。下面是对这节活动的反思:

1、幼儿学习兴趣高,活动参与性强。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将活动的重难点有机渗透在游戏过程中,使幼儿为实现游戏的目的而不断挑战自我。活动设计中第一部分完整欣赏音乐,通过图谱了解音乐的结构与内容,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采用教师示范、幼儿创编、随机评价等帮助幼儿解决游戏中规则、玩法的难点,并让幼儿在一次次尝试中感受摸索,使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第三部分通过与同伴合作开展游戏,进一步提升幼儿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使整个活动达到高潮。

2、及时捕捉游戏中的问题,提升幼儿学习经验。

教师在幼儿学习过程中能够敏锐发现幼儿的问题与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评价。如当鼠小弟在游戏开始就躲藏时,教师并没有直接中断游戏,而是让幼儿发现问题、自我调整,顺利完成游戏;在与同伴创编舞蹈时,能有效分享典型动作,并作出总结提升,丰富了幼儿的动作表现经验。

3、对幼儿动作的指导提升有待提高。

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是幼儿运用动作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过程中教师对幼儿个别动作的要求指导需要加强,如看一看、挖礼物等在伸展度上有待提高,幼儿动作稍欠缺美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深刻的挖掘活动的价值。

多快乐音乐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结构与节奏,掌握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2、大胆探索创编木偶小兔的动作,并能合着音乐节奏运动。

3、享受游戏情景营造的快乐,发展空间协调能力和结伴交往游戏的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兔子头饰一个。2、录音机,兔子舞音乐。3、事先请一幼儿扮兔姐姐。

活动过程:

1、幼儿坐成半圆形欣赏音乐,感受快乐情绪。

2、熟悉木偶兔子的故事,探索创编木偶兔子的动作。幼儿创编木偶兔的舞蹈动作,全体幼儿表演木偶兔子舞。

以"领头人"的方式,幼儿随音乐舞蹈一次。

3、用"兔姐姐"教学的方式,学习小兔跳、蹦两个基本动作。

学习第一个基本动作:兔跳。兔姐姐(作思考状):"行是行,可是你们会学兔子跳了吗?"请幼儿上来学兔子跳。

兔姐姐:"对了,兔子跳是用脚尖轻轻地跳,低低地跳,像我这样。还要有节奏地跳,瞧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 1 2 3 4。

(跳跳跳跳跳拍手拍手拍手拍手)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学习第二个基本动作:兔子蹦。

兔姐姐:"木偶兔子们跳得真不错,如果再加上兔子蹦起来的动作就更好看了,瞧我这样。"示范:

前后前前前,蹦嚓蹦嚓蹦嚓蹦嚓。

(跳跳跳跳跳,踢腿踢腿踢腿踢腿)"如果你们学会了这个动作,就可以去参加兔子音乐会了!bye-bye。"(兔姐姐下)教师讲解师范动作难点:伸出腿,勾脚尖,另一条腿曲膝。幼儿伴乐自由练习。

组合兔子跳和蹦两个基本动作。

师戴上头饰:"现在,让我这个兔姐姐带你们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吧。不过天黑了,森林里可能会迷路,小兔千万不要掉队!

5、进一步熟练韵律动作,享受游戏情境的快乐。

兔姐姐上:"小兔子们快醒醒,我们要去参加兔子音乐会啦!让我们坐上动物快乐小列车,出发吧!呜-"幼儿双臂搭在前面小朋友肩上成火车状,蛇行韵律成圈状。

延伸活动:

全体再表演一次韵律活动,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我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活动开始时让幼儿边看图谱边听歌曲中的句子,熟系歌曲句子,然后播放音乐,使幼儿感受到了乐曲所表现的高兴、快乐的情绪,为幼儿后面的学习作下了铺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推雪人音乐教案8篇

婵音乐教案通用8篇

春雨沙沙小班音乐教案8篇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最新8篇

小班音乐有关花教案8篇

中班音乐活动《听》教案8篇

大班音乐鸡和蛋教案8篇

大班音乐鸡与蛋教案8篇

大班音乐鸡与蛋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优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590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