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最新8篇

我们要确保教案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计划课程,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音乐活动教案最新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最新8篇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1

设计意图:

花儿乐队"喜唰唰"节奏欢快活泼,歌词幽默俏皮,所以其普及度很广;我园大班幼儿的晨间韵律活动中也有"喜唰唰"的音乐,小班的小朋友每次看到哥哥姐姐跳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跟着扭动起来,还有那句经典的歌词"喜唰唰,喜唰唰;喜唰唰,喜唰唰……"也常常被小朋友传唱,所以孩子是非常喜欢和熟悉这首歌曲的,因此就设计了《大苹果》,旨在进一步感受其旋律等。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风格,初步理解内容,学唱歌曲。

2.利用动作、图谱等,掌握歌曲节奏并记忆歌词。

3.体验歌唱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刷子一把,苹果一只,音乐"花儿乐队"的《喜唰唰》,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幼儿伴随着花儿乐队演唱的《喜唰唰》音乐入场。

2.介绍歌名。

(二)游戏帮助,理解歌词。

1.洗苹果

教师:看,这是什么呀?你们想吃吗?吃苹果之前我们要怎么样?

出示图谱一,引导幼儿看图谱有节奏感受洗刷苹果的节奏。

2.闻苹果

教师:苹果洗好了,让我来闻一闻。

出示图谱二,引导幼儿看图谱闻苹果的轻松活泼。

3.吃苹果

教师:你们闻到大苹果的味道是怎么样的?你们喜欢吃大苹果吗?

幼儿品尝苹果。

出示图谱三,引导幼儿看图谱唱一唱大苹果。

(三)学唱歌曲,感受节奏。

1.完整欣赏教师范唱。

说说:你最喜欢哪句?还有哪句不太会唱?

2.学习歌曲结尾的歌词和旋律,并绘画出第四张图谱。

3.幼儿用愉快的情绪完整学唱歌曲。

4.游戏"捉迷藏",巩固歌曲,体验记忆歌词演唱的快乐。

延伸活动:

1.哼哼,唱唱、跳跳,体验快乐。

2.生活中一起创编《大苹果》(梨子、桔子等水果)的歌曲。

活动建议:

在活动前有意识地给孩子播放《喜唰唰》的音乐。

活动点评:

由于孩子对原唱非常的熟悉,所以孩子在活动中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所以活动的重点是如何让孩子掌握歌词:在活动中我通过情景创造让孩子在游戏中让感受歌词、通过图谱掌握了歌词,通过"捉迷藏"的游戏巩固歌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有两个地方出现的三次反复如何让孩子掌握,我首先通过边唱边用手指数数的方式让孩子听出反复了几次,并在反复的地方作了标记,当听第二个地方的反复次数时,孩子很快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数出了反复的次数……活动还有一些不足,特别是在调动孩子演唱的积极性上还需再作探索。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小脚的特征,喜欢自己的小脚。

2、理解儿歌内容,根据儿歌内容作出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儿歌《挠脚丫》、泡沫垫。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泡泡糖",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泡泡糖"游戏。我们伸出小手来,变颗泡泡糖,一粘粘到头发上,一粘粘到膝盖上,一粘粘到鞋子上。(教师说到哪儿,幼儿小手摸到哪儿。)

2、师:泡泡糖粘到小脚丫上,怎么办呢?

幼:把鞋子脱掉。(引导幼儿脱下鞋子、袜子,露出小脚丫)教师和孩子一起脱袜,边脱边说儿歌:缩起长脖子,拉下长鼻子,弯弯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二、认识小脚丫。

1、师:现在我们的小脚丫都露出来了,泡泡糖一粘黏在脚丫上(教师指导幼儿将小手放在小脚上。

2、师:朋友们摸一摸,看一看你们的小脚上都有什么呀?

幼:有脚趾头师:数一数有几根脚趾头。

幼:5根。

师: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真棒,观察的真仔细。

你们有几只小脚丫呀?总共有几根脚趾头呢?

幼:有十根脚趾头。

幼:有两只小脚丫。

3、教师小结:两只小脚丫,十个脚指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三、儿歌:挠脚丫。

1、师:伸出你的'小脚丫和朋友打打招呼。看一看,比一比,脚趾头都一样吗?

幼:不一样,有的胖有的瘦。

师:大胖子在哪儿,小不点呢?用手指一指。

(指导幼儿用手指出大拇脚指、和小脚趾)师:小脚还有很多地方很好玩儿,有一首好听得儿歌专门讲了小脚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念儿歌:挠脚丫师: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我听到了十根脚趾。

幼:我听到了大脚趾。

师:老师听到儿歌里面说我们的小脚本领很大的,可以脚尖点地、脚跟点地。

你们知道哪里是脚尖、哪里是脚跟吗?谁来说一说,指一指。

幼:脚尖是脚趾这里。

师:脚尖就是我们小脚最前面的地方,在我们的脚趾这里。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脚尖点地。(指导幼儿用脚尖点地)(教师提醒幼儿:脚尖师小脚最前面的地方,那脚跟呢?)幼:脚跟是最后面那里。

师小结:小脚的最前面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脚尖。小脚的最后面是我们的脚跟。

我们一起来脚尖点一下地,脚跟点一下地。(指导幼儿感受脚尖、脚跟点地)

3、教师再念一遍儿歌师:老师再念一遍儿歌,请我们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边一起念儿歌一边动动你们的小脚丫。

教师拿出泡沫垫,将脚放在泡沫垫上,在念一遍儿歌。边念边根据儿歌做动作。

4、请个别幼儿示范师:我看到很多朋友都找到小脚好玩的地方了,老师请他们上来表演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示范。

延伸活动:

师:我们的小脚丫还有其他地方也很好玩的,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哪里好玩,为什么。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2.学会哼唱黄梅戏的曲调,能大胆地把诗歌改成黄梅戏进行演唱。

3.喜欢黄梅戏,体验表演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伴奏。

2.幼儿已学会儿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谁料皇榜中状元》,初步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教师: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表演?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刚才这个演员是怎么唱的?

(二)学唱黄梅戏曲调,能跟着旋律哼唱。

1.跟着视频学一学黄梅戏的曲调。

教师:她表演得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2.能用"啦"来哼唱黄梅戏。

(三)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诗歌:《我家小池塘》

1.回忆诗歌,尝试改编。

教师:黄梅戏真好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诗歌来编吗?

(1)复习诗歌,能跟着图谱有节奏的朗诵。

(2)尝试改编。

教师:这首诗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黄梅戏吗?我们来试试。

2.大胆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儿尝试学唱。

(2)教师范唱。

(3)完整学唱。

(4)难点练习。

(5)大方表演。

教师:嗯,真像小演员,我们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

(四)提出要求,结束活动。

教师:客人老师给我们鼓掌,高兴吗?这首诗歌《我家小池塘》还有两段呢,我们回去以后把它唱给更多的人听。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提供演出戏服,能在表演区自主表演。

家园合作:与父母一起搜集各种戏曲,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活动反思:

孩子们能够体会到《我家小池塘》这首诗歌所带来的美,更突出了小池塘的美丽,同时也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歌读起来也非常的爽口。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整个活动分成三大环节,第一环节是观察图片,分段梳理,初步感知诗歌;第二环节是完整学习,多种形式朗诵;第三环节是绘画讲述,诗歌创编。各个环节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凑,逐层递进。这首诗歌的创编比较难,因为要同时创编两个,所以,我根据我们大班幼儿的实际,没有一下子让幼儿进行创编,而让幼儿先画,有一个铺垫,再进行创编,我觉得非常适合幼儿的特点。

紧接着我又问:“这么美的池塘,白天除了小鸟和彩云来照相,还会有谁和谁来照相。晚上,又有谁和谁悄悄捉迷藏呢?”在教师的提醒下,大部分幼儿的画也完成了,我又要求幼儿用诗歌里的话说一说。又给了孩子一次讲述的空间,鼓励孩子用较连贯的语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表述不太清的孩子委婉的给以引导,用清楚规范的语句反馈给他。通过对部分幼儿创编讲述,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兴趣。最后再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进行完整的创编活动。

通过本节活动下来,我感觉语言活动是非常带有童趣的,不是那么的乏味。同时中我也渗透到了科学以及艺术领域,如科学领域中让家长配合活动进行观察:“水中的倒影”让幼儿验证推理的合理性;在朗读诗歌的时候也为诗歌配上了相应的音乐,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以及在创编活动中进行绘画,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等。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4

活动准备

已冻好的冰块及冰花、热水、矿泉水瓶、小饭盆及洗手盆3--4个、节奏卡、音符卡、音乐磁带(水之韵、举你的右手摆一摆)。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喜欢科学活动。

学习歌曲《会变的水》,巩固医学以学的简单乐理知识,学习了解3/4拍的节奏特点。

活动过程

1.小手变魔术。

2.谜语:手抓不住,刀切不开。做饭洗衣,洗脸刷牙,都需要它。(水)

3.对了,是水。听是什么声音?(放水流声的磁带)。

哦,它在告诉我们,看到小朋友们用小手变魔术,它也想变。

4.水变魔术。

a请出冰块。幼儿讨论,冰块是什么变成的?是怎么变成冰块的?

小结:水遇冷会结成冰。

b请出一杯热水。

讨论:为什么会有气?

小结:水遇热会变成气。

c请出矿泉水瓶。观察:我把水倒出来。小朋友看到,水会怎么样?(水会流动)水流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哗啦、叮咚……)

小结:水刚才变的这三个魔术,正是水的三种形态:冰块是水的固态,水蒸气是水的气态,流动的水是水的液态。

5.老师把水变的这三个魔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叫《会变得水》。教师范唱一遍。

6.好听吗?要想学会这首好听的歌得先过三关。a发声 b节奏 c音阶

7.听歌曲,说出关键词。

8.学唱歌曲。

9.边唱边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分成三桌--电磁炉加热、水盆、冰块。下面请小朋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a一起操作,看看水是不是会流动的,听一听水流动的声音。b再想一想,冰块怎样能变成水。c观察一下,水蒸气遇冷会变成什么?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辨别音乐的强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感受。

2、尝试用语言节奏表现大雨、小雨。

3、能从音乐高低变化中区别下大雨、下小雨,学习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体验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雨丝”人手一份,节奏图,钢琴。

2、已学过歌曲《大雨小雨》

活动过程:

1、出示雨丝,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诗歌小雨点,发现小雨点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你们觉得大雨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今天一起来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请你拿出来)

2、倾听音乐,感受和辨别音乐的强弱。

师:听,在下什么样的雨?(另一教师弹高音区音乐:轻快、跳跃)请你们觉得小雨是怎么下的?(轻轻的、有点跳的感觉)请你跟着琴声来下小雨。(师再次弹轻风,师生共同轻轻抖动雨丝。)你们觉得怎么样可以把我们的身体动起来表示小雨(幼儿讨论)教师采用一种合理的动作一起练习(比如转起来,轻轻地抖起来,踮起脚尖。)

师:听,又下起了什么雨?(师弹低音区音乐:沉重、连贯。)你们听了有什么感觉?用你们的雨和动作来表示下大雨。(再次弹,师生动作)

师:嘘!雨停啦,(师生停在原地)我们都知道雨是会变大变小的,让我们来跟着琴声来变化着下雨吧!(弹两种不同的音乐,师生共同变化抖动雨丝。)

3、尝试用不同的声音区别大雨、小雨的变化

(1)师:雨停了,让我们休息一会,听一段音乐吧(弹奏《大雨小雨》)

(2)引导幼儿尝试用高低不同的声音和语言节奏表现雨的变化。

a)用语言节奏练习下小雨。

⑴ 师:我们都知道小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回答)下小雨时候声音应该怎么样?(轻)谁会用轻轻的声音来下小雨?

⑵出示节奏图

师:老师这儿有与幅节奏图,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它的节奏。

谁会用小雨的声音配上这个节奏来下雨,注意了小雨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幼儿练习---个别:还有谁有不一样的下小雨声音、集体)

b)用语言节奏练习下大雨。

⑴ 师:那大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幼儿回答)下大雨时候声音应该怎么样?(响)谁会用响亮的声音来下大雨?

⑵出示节奏图

师:老师这儿有与幅节奏图,我们一起来念一下它的节奏。

谁会用大雨的声音配上这个节奏来下雨,注意了大雨的声音应该怎么样?(幼儿练习---个别:还有谁有不一样的下大雨声音、集体)

(3)倾听音乐,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区分大雨、小雨。

⑴ 师:你们听,大雨、小雨是谁在唱?(配班老师弹《大雨小雨》的音乐老师用不同的声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么部分?小雨唱了什么部分?

⑵ 我们再来听一听,比比谁的耳朵最灵,(再次倾听)小雨唱的歌是怎样的?是跳跳的,还是连连的,细细的还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细细的)大雨呢?(连连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图谱:表示两种不同的声音)

⑶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小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的?(是细细的),大雨的声音应该是怎么样?(粗粗的),(师生一起清唱)

⑷ 分组唱:谁愿意唱大雨的声音呢?谁愿意唱小雨的声音?(教师帮助幼儿分组)!(幼儿分组交换唱2遍)

4、游戏:大雨小雨

师:我们玩个大雨小雨的游戏吧。我们小朋友做雨点。当听到下大雨的声音就表示雨点很多,我们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一起。当下小雨的时候雨点是很少的,那你就自己随意的走小碎步。

5、结束部分。

师:雨停了外面的阳光出来了,我们到外面去晒一会太阳、吹一会风。(教师带领孩子去室外活动一会儿)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

2、能与同伴合作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小兔头饰和玩偶小兔各一个。

3、幼儿认识过各种花的名称和特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玩偶小兔,讲述故事(配合音乐)

今天小兔子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门,来到花园里。这时,兔妈妈来找它。小兔子想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它就变成一朵小花的样子,一动也不动地躲在花园里。果然,兔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来,小兔子玩累了就和妈妈 ww w.chayi5.com 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2、幼儿完整倾听音乐(aba)(根据幼儿理解情况增加欣赏次数)

指#教案#导语:刚才讲的故事就藏在这首曲子里。请小朋友们听听看音乐有几段,每段说的是小兔子在干什么?

3、教师示范跟着音乐合拍做蹦跳步。

4、幼儿跟着音乐练习。

5、请个别幼儿表现。

指#教案#导语:他们跳得好在哪儿?(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

6、幼儿再练习一次a段的蹦跳步。

7、学习表现花的造型

指#教案#导语;小朋友都认识很多的花,谁来说说看你知道什么花?还要用动作来做出这种花的样子。(个别幼儿回答并表现花的造型)

8、请全体幼儿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做在椅子上)

9、幼儿跟着音乐做蹦跳步和变花(做在椅子上,教师提醒小花不能动)

10、幼儿站起来表现ab段音乐。(一个人表现花)

11、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表现花

指#教案#导语:小兔子变的花太小了,怎样才能让花更大呢?(几只小兔子变成一朵花)

12、跟着b段音乐合作表现花。

13、完整游戏。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在熟悉曲谱的基础上初步学吹《粉刷匠》歌曲。

2、感受乐曲的.美,让幼儿学习吹奏。

活动准备:

教师用笛子一个,幼儿用笛子人手一个,乐谱、录音机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乐谱。

1、请幼儿找找乐谱中你认识那些音?教师轻唱乐谱。

2、教师唱歌曲一遍,请幼儿说说从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并引导幼儿一起唱一遍歌曲。

3、进上步熟悉曲谱,师幼一起弹唱乐谱两到三遍,并请幼儿在唱的时候最好能边动手练习指法,并尽量放慢速度唱乐谱。

二、学吹歌曲《粉刷匠》

(1)教师示范吹歌曲一遍,请幼儿存细看好教师的示范指法。

(2)幼儿练习指法。(边唱边动指法)。

(3)幼儿练习吹歌曲,教师来回指导。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重点指导。

(4)请几名能力较好的幼儿到前面表演吹歌曲,教师进行初步指导。

(5)师幼儿一起复习吹歌曲:《春天里》和《好朋友》。

三、总结幼儿吹奉情况,表扬表现较好的幼儿。

四、放录音,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起用笛子表演各种动作,并在欢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1、熟悉曲谱的基础上初步学吹《粉刷匠》歌曲。

2、感受乐曲的美,让幼儿学习吹奏。

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篇8

活动设计:

夏夜对幼儿充满了浪漫,神秘的色彩,黑夜里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更是惹人喜爱。歌曲《萤火虫》非常适合幼儿演唱,抒情的曲调,柔美的意境无不满足了幼儿对于音乐的欣赏与感受。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萤火虫在黑夜里飞舞的美丽,并能沉浸在歌曲中,随心而唱,体会夏夜带来的美。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乐意跟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2、认识了解萤火虫,知道萤火虫是夏夜里的昆虫。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知道萤火虫是夏夜里的昆虫。

1、远看是颗星,近看像灯笼,到底是什么,原来是只虫。

2、你见过萤火虫吗?你知道萤火虫是怎么样的吗?

3、萤火虫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动物,它常常出现在夏天的晚上,喜欢在湿地生活,最喜欢吃蜗牛和露水,因为它的腹部可以发出漂亮的光芒,所以叫做萤火虫。

二、唱一唱:理解歌词,乐意跟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提问:这首歌曲好听吗?你听到了什么?

鼓励幼儿按节奏念出歌词的内容。

2、学唱歌曲。

提醒幼儿注意方法,用圆润的声音演唱,并注意间奏停顿。

3、幼儿边唱歌边学萤火虫飞。

三、说一说:进一步认识了解萤火虫。

萤火虫会在什么时候出来呢?(夏里到花园里找找,它会为你点亮灯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5篇

幼儿游戏活动教案最新6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云教案参考7篇

音乐活动的总结最新8篇

鹅音乐教案最新5篇

音乐活动小鸟小鸟教案7篇

婵音乐教案最新5篇

音乐精品教案最新6篇

风和雨大班音乐教案最新5篇

大班音乐活动鸡和蛋教案优秀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875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