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心得体会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7篇

在写观后感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分析电影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7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7篇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篇1

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我国空间站正式开讲。时隔半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我校40名学生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现场参与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西藏分会场活动。

活动开始前物理老师杨志成为全体学生开展了地面课堂的活动,为同学们介绍、普及了有关宇宙知识、失重实验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学生们认真聆听、仔细观看、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实验中,认真完成了各项实验。

15时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始,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教师”采取天地对话的方式,在轨介绍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等授课环节,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不同于平日里的“三尺讲台”,孩子们对于天外“最高”讲台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学们目光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天宫课堂”直播。

最激动人心的是“天地互动环节”,我校初二五班旦增曲珍同学与初二六班洛桑念扎同学通过天地连线,实现了与宇航员直接对话。宇航员老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耐心地向同学们解答了有关“太空上的月亮与地球上的月亮有什么不同”、“拉萨市海拔较高热水不能烧到100℃,宇航员们在太空可以喝到开水吗?”等问题,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获益匪浅,并立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不断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篇2

这次“天宫课堂”授课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采取天地协同的互动方式,由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授课教师,叶光富和翟志刚担任助手,为大家进行直播授课。

三位“太空教师”为广大青少年展示了三个有趣的科学实验:乒乓球实验、水膜实验和泡腾片实验。同学们在地上也进行了上述实验,由于太空失重环境和地球的重力环境完全不同,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发人们的深思。

比如同学们把乒乓球浸入水中,由于受到浮力的影响,小球会浮在水面上。但是在太空中,将乒乓球浸入水中后,小球却悬在水中,即使在空中来回旋转也不会下落。据王亚平解释,这是因为在空间站内浮力会消失,所以小球不会受浮力影响上浮。

再来说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实验——有趣的水膜实验。王亚平把水注入金属圈中,形成一个似凸透镜的大水球,放入折纸花,花在水球中绽放开来,令人叹为观止。这是由于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大显神威,所以水不会向下流,从而形成水球。再向水球中注入气泡,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两个部分,会形成两个一正一反的像,但是王亚平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积极去探索,发现科学的奥秘。

这次空间站的授课,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也大大增加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在我心中埋藏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绽放的水中花似祖国欣欣向荣的繁华,绽放着自己的光彩,热烈而又美好。在直播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看到了地球表面和太空的美丽景象,太空中遨游的每一颗星辰,大海中的每一滴海水,都承载着中国无数青少年的梦想。

这是“天空课堂”第二次在中国空间站开课,我们坚信,在未来,中国空间站会继续利用太空中独特丰富的资源,引导和鼓励青少们积极探索,弘扬伟大的科学精神,让我们怀着一颗热爱科学和探索未来的心继续期待接下来的课程吧!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篇3

古有嫦娥奔月,现有火箭冲天。冲出地球是人类的梦想。正如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的:“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一开始小心翼翼地穿过大气层,然后便开始征服整个太阳系。”

在天宫课堂中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了中国航空发展史。从1992年确立“三步走”计划到2024年,整整30年间我国冲破了重重困难,在太空中建起了空间站。我不禁为祖国的迅速发展而感到惊讶。可能我们起跑慢,但我们决不可能落后。

课堂上由三名宇航员给我们做了很多有趣的实验,展示了科技产品。原来在太空中有些物质的变化是不一样。在陆上我们用一个瓶子里面放上水和油,油会一直漂浮在水面,不管我们怎么去晃动,油始终都在水上面。但在太空中油能和水混合,当我们利用圆周运动这个方法时,水就会和油分开。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当悬浮实验台出现时,我的眼睛不由的睁大了。它很神奇。在柜子中它可以进行实验,在柜子外它也可以进行实验。它有两层组成外层有由喷气控制,而内层则是采用磁悬浮,喷气加磁悬浮就能重量抵消。别看这个和家用烤箱一样大的东西,但它让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研究了十年。

天宫课堂快结束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问题充满了我们对太空的好奇,对未来的期望。有位同学问航天员们他有没有机会成为一名在太空做实验的航天员呢?航天员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建设航天空间站的目的是让许多实验人员登上这里做实验,而作为学生的你们应该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要勇敢追梦,相信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是啊!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追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共同建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而不懈奋斗!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篇4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在2021年12月9日,我们班全体同学在杨老师的组织下,认真观看了“天宫课堂”,神舟十三号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早在2013年6月20日,王亚平老师就曾在“天宫一号”开展过基础物理实验。

虽然我们现在对于那些高深的航天技术,深邃的宇宙知识理解不了多少,但是这却激发了我探索知识宇宙的强烈兴趣。我们每天只能迎来一次日出,可在空间站的宇航员们却可以一天中迎来十六个日出,因为他们在神舟十三号飞船里,每九十分钟就可以绕地球一圈。

在这次“天宫课堂”,我们看到了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交流等。让我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

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王亚平老师的太空授课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所有青少年。谢谢宇航员,也同样谢谢大自然和宇宙馈赠的一切。

我想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梦想有一天月球上能插满中国的旗帜,我憧憬高科技能传遍全宇宙,我想象自己成为一名宇航员,搭乘宇宙飞船去探索深邃的太空,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篇5

冯浩然

热切期盼中,我们终于迎来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授课。几天前,老师就已经发布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并且还把授课表以及授课老师公布出来。由于天空课堂第一课给我带来很多神奇的实验,让我看到了在地球上无法看到的奇怪现象,感觉到科学如此奇妙让我对太空充满了好奇,我一直盼望着第二课早一天到来,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我们全班师生共同在教室里通过一体机观看了现场直播。

今天的天宫课堂在地球上共设立了三个教室,除了主教室外,还在西藏和新疆设立了分教室,看着他们之间互动,我心里想,如果哪一天我们学校也设立一个分教室,那该多好啊!到时候我一定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积极发言和他们共同讨论,把我想问的问题一一向天宫的老师说出来,也来一个天地对话,满分作文网想想都那么兴奋!不过我发现提问完以后,还要等几秒钟老师才能回答,看来距离太远的话,信号的传播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之间通话必须要等一等,对方才能听到,这还真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

今天天宫课堂的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实验,比如点水成冰,给我印象真的很深刻,觉得很神奇。一个水球在王亚平老师触碰的一瞬间变成了冰球,变成固体了,就像魔法师一样酷毙了帅呆了。老师在讲解其中原理的时候,提到的饱和度、凝心颗粒、结晶等这些知识我还似懂非懂,我想那些大姐姐,大哥哥们一定听得懂吧!看来我也要好好学习,快快长大,通过学习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将来利用这些科学知识来造福人类,做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热切期盼中,我们终于迎来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授课。几天前,老师就已经发布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并且还把授课表以及授课老师公布出来。由于天空课堂第一课给我带来很多神奇的实验,让我看到了在地球上无法看到的奇怪现象,感觉到科学如此奇妙让我对太空充满了好奇,我一直盼望着第二课早一天到来,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我们全班师生共同在教室里通过一体机观看了现场直播。

今天的天宫课堂在地球上共设立了三个教室,除了主教室外,还在西藏和新疆设立了分教室,看着他们之间互动,我心里想,如果哪一天我们学校也设立一个分教室,那该多好啊!到时候我一定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积极发言和他们共同讨论,把我想问的问题一一向天宫的老师说出来,也来一个天地对话,想想都那么兴奋!不过我发现提问完以后,还要等几秒钟老师才能回答,看来距离太远的话,信号的传播还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之间通话必须要等一等,对方才能听到,这还真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

今天天宫课堂的老师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实验,比如点水成冰,给我印象真的很深刻,觉得很神奇。一个水球在王亚平老师触碰的一瞬间变成了冰球,变成固体了,就像魔法师一样酷毙了帅呆了。老师在讲解其中原理的时候,提到的饱和度、凝心颗粒、结晶等这些知识我还似懂非懂,我想那些大姐姐,大哥哥们一定听得懂吧!看来我也要好好学习,快快长大,通过学习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将来利用这些科学知识来造福人类,做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今天我们观看了天宫第二课。我们都非常高兴,难得一次看视频的机会,大家怎能不兴奋怎能不激动呢?

1999年,中国第一架火箭飞向太空。之后,神州一号到神州四号陆续发射成功,还给我们演示了神州一号的返回舱,中国科技,中国速度,这将是属于我们的新时代。今天神州十三号飞向太空,这是我国航天工程的又一次重大成功。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担任这伟大光荣的任务。现在他们在太空舱相互配合们给我们展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水油分离,点水成冰等。你知道那有多不容易吗?她用一个带子里装上水,再用一根管把水挤出来,第一次水变成了冰,第二次水变成大水珠,浮了起来,又拿了一根带小毛的棍子一碰,水珠一下子便成了冰球。

我们又看了很多实验,还看见了太空离心舱,在太空舱失重的情况下,宇航员的每个动作都是那么不易,那么辛苦,但是他们依然耐心的给我们解答各种问题,中国大国因为有了他们,正在一步步地实现我们的飞天梦,因为有了他们,科技将改变我们的衣食住行,让我们更加进步。当然今天的课也激发了我们这群孩子对宇宙太空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每个人都情绪激昂,励志好好学习。

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不畏艰苦,不懈拼搏,不断创新,时刻前进。中国加油,少年加油!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9篇《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左右》,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篇6

孟想

在深邃幽远的太空中,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那亲切的声音穿过鸿蒙浩瀚的天宫,传到我们耳畔……让我们期盼已久的“天宫课堂”再次开讲啦!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仍然采取“天地对话”的方式进行。

课前,老师为我们布置了一个实验——用铁板沾住一杯水,抡起铁板做匀速圆周运动。我听了这个实验,疑惑不解——这样水不就涌溅出来了吗?为了防止我被浇成“落汤鸡”,我穿上雨衣做这个实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雨衣竟然没有被溅到一滴水。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观看“天宫课堂”的演示和讲解,王亚平阿姨告诉我们,地球的引力与圆周运动恰好给了水杯一个向心力,水就不会洒出来了。真是奇妙无比啊!

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太空抛物”实验。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作为助教闪亮登场。王亚平阿姨将“冰墩墩”抛向叶光富叔叔,我一直认为太空有一点重力,“冰墩墩”一定会下降甚至摔在地上,谁知,“冰墩墩”笑眯眯地轻飘飘沿直线飞到了叶光富叔叔手中。原来,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冰墩墩”只会沿原有方向匀速前进,它会一直向前“飞”。实在是太有趣了!

我有一个“航天梦”,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考上理想大学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将来从事飞行器方面的研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今天看了《天宫课堂》的授课活动,这个梦似乎被涤荡得更加澄明、洁净了,它如一朵兰花,在我的心田散发出缕缕柔柔的芳香。我的目标也变得愈发明晰和坚定。

?天宫课堂》让我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点燃了我探索太空的兴趣和筑梦航天的理想,让我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不惧困难,奋勇前进。我要感谢《天宫课堂》,你坚定了我的“航天梦”,激励了我的“科学心”!

王紫欢

盼望着,期待着,2024年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了!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进入课堂,只见大屏幕上有一张课程表,写了五项这次实验的内容,名字看起来都特别有趣,引人入胜。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第一项实验“太空冰雪”正式拉开序幕,此次“天宫课堂”仍由神州十三号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老师授课。首先,只见王亚平老师拿出一个充满液体的水袋,顺着吸管挤出一大滴透明的水珠,然后用一根沾着晶体的毛杆轻轻地捅了捅它,结果那滴水珠快速地变成了白色的冰球。我都被这奇怪的化学现象惊呆了!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王亚平老师随后解释道,这滴水珠其实是过饱和的醋酸纳溶液,醋酸钠在温度较高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形成过饱和溶液,在这个溶液里只要有一点点晶体和颗粒,就能迅速打破它的稳定,析出大量的晶体,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所以说这个看起来冰冰的小球实际上是个“热球”呢!之所以形成球状,是因为在失重状态下满分作文网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圆圆的,饱满晶莹的“小冰球”。

接下来王亚平老师还带我们做了其余的四项小实验,分别是:“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每个实验都非常生动有趣,令我久久陶醉其中。最后王亚平老师还说,未来可能将动物带入太空来做实验,这是多么的神奇和令人向往啊!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天宫课堂”圆满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退出了教室。

现在的祖国是多么的强大!从1970年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2008年“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直到现在的“神州十三号”里三位宇航员老师给我们上的“天宫课堂”。我们的祖国历经艰辛,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大国梦”、“航天梦”。

我们何其有幸,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有信仰。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定要好好学习,使我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让五星在我辈手里闪耀在整个大地!

高清妍

太空奥秘,无穷无尽

宇宙真是太奇妙了!在那里,有璀璨的星河,有烈火般的太阳,还有神秘的黑洞……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宇航员们乘坐火箭飞到了一望无际的太空,开始探索宇宙,遨游天际。

今天,我有幸观看了王亚平、叶光富、翟志刚三位宇航员老师为我们准备的天宫课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这次天宫课堂主要分为实验环节、空间科学设施的介绍和展示环节、天地互动环节。在实验环节里,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四个有趣的实验,它们分别是: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和太空抛物实验。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就要数太空冰雪实验了,这一幕仿佛发生在魔法世界:透明的液球飘在半空中,王亚平老师用一根小棍点在液球上,球体瞬间开始结冰,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一个通体雪白的冰球,而且,这枚冰球摸起来还是温热的呢!看到这里,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心想,这也太神奇了吧,液球居然变成了冰球,这是什么魔法呀?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继续往下看,听了解释,我才明白:原来,这个冰雪实验是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核、结晶的过程,过程中会释放热量。这个实验的玄机就在于小棍上占有晶体粉末,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提供了凝结核,进而析出三水合乙酸钠晶体。知道了原因,我惊叹不已:原来一个看似简单的小实验背后还藏着这么多的奥秘啊!

上完这堂课,我惊叹于科学的范围之大,赞叹于宇宙的奥秘之多。这堂不同寻常的课,不仅使我了解了许多知识,还让我见到了许多空间科学设施。上了这堂课,真是让我受益无穷。正如翟志刚老师的寄语:祖国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那让我们努力学习知识,绽放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花吧!

周炜雯

3月23日下午3:40,政和路小学全体师生准时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我们在湛蓝色的地球上也能清晰地见识到远在太空中的神舟十三号宇航员空间站中的实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太空冰雪实验了。它实在是太有意思啦!看了这些实验,我不禁感叹太空的奥妙及科学的神奇!

在冰雪实验中,王亚平老师先是拿出一袋装有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袋子,然后把里面的溶液挤了出来,那些溶液并没有落下来,而是漂浮在了空中,像极了一颗纯洁明亮的水晶球,美丽极了!然后王亚平老师又拿出了一根沾有结晶核颗粒的小木棍,偷偷碰了一下那个液体球,液体球吓坏了!趁着它正在惊吓中,结晶核颗粒顺势把它的液体稳定状态!那个液体球就毫不知情的变成了一个冰球,虽然它看上去是个冰球,但是它却是个冒牌货,因为它还有温度。哪有冰球是有温度的呢?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冰球,而是一个长得像冰球的热球!这是为什么呢?王亚平老师给出了我们答案,原来是因为乙酸钠溶液在温度较高的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大,很容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在这种溶液里只要有一丁点儿的结晶颗粒就能迅速打破它的稳定状态,结出大量晶体,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它才会成为冒牌冰球。

这个冰雪实验只是天宫课堂中有趣实验的冰山一角,我也想体验一下吃掉飘在空中的水珠是什么样的感觉。那该是多么有趣呀!但我现在的知识储备是根本没法带我飞上太空的,我现在需要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多多锻炼身体,在不远的将来,我也能飞向太空,完成我的航天梦!

未来属于我们

刘奕宸

今天下午,我收看了由三位航天员主持的《天宫课堂》,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很多实验,也领悟到了许多道理。

我想起这学期语文书上杨利伟叔叔的一句话:“我自我感觉良好,飞船运行正常,我为祖国感到骄傲。”从这句话,我感觉到中国航天员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他们心里还有满满的祖国自豪感。

在这次天宫课堂里,有一个天地互动环节,里面有一位同学问航天员自己能不能登上太空站,航天员回答,只要努力就可以。此刻我明白了,我需要有志向,而且不能仅仅有志向,在人生的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拼搏。

天宫课堂快结束的时候,航天员们说:“未来属于你们的。”对,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一起向未来前进!

李洪杰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8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为全国6000多万名学生太空授课时的寄语尚萦绕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寻声凝望,原本神秘遥远的深邃太空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个美丽的飞天梦正成为现实。

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此时距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时间。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搭乘载人飞船奔赴中国空间站。此次任务将实现与核心舱径向交会对接、由救援船转入正式任务船等多个首次,还将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搭载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历时21小时2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18年来,7次载人飞行,间隔期从以年计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频率更快、衔接更顺畅,准备更从容,展现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太空之旅从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时间更长,步伐迈得更大更远更坚定,彰显着大国自信的豪情。

从两弹一星、嫦娥问月,到北斗指路、天宫揽胜、天问探火,再到神舟系列傲游苍穹、羲和追日……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中华民族向太空的探索已从月球、火星延伸到太阳;中国人民目光所及,正在从仰望璀璨星空到求索暗物质和引力波,甚至打量起太空中更深邃的未知区域。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

3月23日15:40,我们在教室里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向我们传播航天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科学梦”、“航天梦”。

三位航天员老师做了很多有趣的科学实验,我最喜欢的是液桥演示实验,在两个液桥板上滴上两颗饮用水“水球”,把它们合在一起再拉开,受表面张力影响“水球”被拉成一座“桥”。但在地球上,受重力影响表面张力微不足道,无法形成桥。

科学实验真是奇妙,太空里的实验更是令人赞叹。正是因为这样,才会有这么多人喜爱科学,热爱航天,令航天事业发展迅速。探月工程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空间站叫“天宫”,科学家把古代的传说和神话与现代文化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古人的梦想。

中国的航天虽然起步晚,但我们可以加大步伐,超越其他国家。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科学、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祖国强大我自豪

朱宸菲

新中国已经成立快72周年了,随着祖国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我们已经能和在外太空出差的三位宇航员一起上课了。今天王亚萍老师再次带着我们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我联想到,等到化学、生物实验仓发射到轨后就能进行化学、生物实验了,到时候新冠病毒的解药也许就能在太空被研发出来。

在这些小实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液桥实验,王亚平老师用两块玻璃板,将水滴在上面,再把两块板靠近,水滴就融在一起,在两块玻璃板之间连成了一座“水桥”,而在我们地球上,却是做不到的。这是因为在地球上,水的表面张力相对于它的重力来说太小了,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太空中,所有物体都是失重的,所以水的表面张力就格外地明显了。所以这个实验只能在太空中才能完成。

这次太空课程不仅带给我许多知识,也让我见识了祖国科技发展的强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整理的10篇《最新看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024云课堂观后感600字篇7

李姝默

夜晚的漫天星火,照亮了无垠的平原,照亮了随风轻摆的小草,照亮了一栋栋高楼,也照进了我的心。天空之外的太空,是辛苦的叔叔阿姨们的忙碌,是一个个新奇的奥秘,也是我们人民的一个个炽热的愿望。

仅仅一小时,说不上长短,却在今天为我又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太空,很多人听到这个词时并不愕然,像听到了蝉在夏日里长鸣似的,家家户户都知道。可真正去了解太空的人却又少之又少。看着屏幕上那奇怪的液体在触碰到管道的那一瞬间凝结,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是好奇,兴奋,还是激动?看着再平常不过的水凝结成水球漂浮在空中,顷刻又撑起了两块桥板,心里又是一阵五味杂陈。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或是懵懵懂懂,或是朦朦胧胧,我们都在缓慢而有序的前进着,而在这份懵懂与朦胧背后,默默支持我们的,默默守护我们的,便是这些无畏的勇士们了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史上有着不可度量的成就。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也许从未想过来到天上,来到月球,更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竟有如此厉害的科技。

从这次学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在航空这方面的进步,也让我了解了火箭的结构和太空生活。太空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等着我们新一代祖国的加班人去发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防溺水课堂观后感8篇

少年派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暖观后感600字5篇

电影暖观后感600字模板8篇

观看春晚观后感600字6篇

观觉醒年代观后感600字8篇

父母课堂读后感8篇

父母课堂读后感模板8篇

好书读后感600字8篇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769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