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总结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7篇

定期进行活动总结是我们不断优化运作,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识别出可能需要进一步培训或支持的团队成员,提升能力,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7篇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篇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决策部署,指导各地各高校抢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关键期,教育部于5月26日至6月1日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活动。就业促进周以“百日冲刺促就业 踔厉奋发建新功”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政策宣传、系列招聘、供需对接等活动,加力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程。

就业促进周期间,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开展促就业系列活动。一是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各地各高校将宣传解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援企稳岗扩就业政策,以及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指导帮扶等政策,简化优化求职就业手续,提供求职就业便利等服务。教育部将依托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面向行业、企业、毕业生和社区,加大相关促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助力企业吸纳更多毕业生就业。二是举办校园招聘系列活动,各地各高校将重点邀请对毕业生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企业进校招聘,持续保持校园招聘活动热度,就业促进周期间将举办行业性、区域性、联盟性等各类校园招聘活动1.5万场。三是举办线上专场招聘活动,教育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集中举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宏志助航”网上专场招聘会、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等14场系列线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岗位信息和更加精准高效的匹配服务。四是举办民企拓岗招聘活动,教育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联合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校园、“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等拓岗招聘活动。各地各高校将持续开展“万企进校园”活动,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便利。五是举办校企供需对接活动,各地各高校将组织形式多样的校企供需对接活动,加强校企双方在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共建就业实习基地、重点领域校企合作等方面深度对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六是举办重点群体帮扶活动,各高校将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重点面向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帮助诊断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咨询和岗位推荐。

5月26日上午,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暨就业促进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当天,教育部发布“24365携手促就业精准服务”,持续开展岗位精准推送、校企精准对接、区域精准协作、行业精准引领、精准指导帮扶等服务。举行“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优秀师生代表颁奖,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逐梦青春、历练成才。举办重点领域人才校企供需对接会,能源动力、装备制造等15个重点领域行业的35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5所高校现场对接。举办京津冀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1.8万个,约120家用人单位及京津冀三地3000余名2023届高校毕业生开展求职招聘活动。就业促进周期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了主任委员第二次联席会议,进一步凝聚各方合力,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

就业促进周系列活动拉开了教育部5月—8月“百日冲刺”行动的大幕。教育系统将持续开展拓岗位、促对接、强指导、暖帮扶等系列活动,努力帮助更多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篇2

通过这次“新点子”创业设计大赛,让我院各级同学都对“创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我院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意识,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让我院同学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创业的各项基本要求和步骤等程序,为我院挖掘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团队,也为我院参加明年全校的“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提供了众多的后备人才。

今年是我院首次举办此类活动。这项活动从举办开始就吸引了众多同学,他们报名积极。在活动宣传初期,我们给大一到大三的各班班长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给各位班长做好宣传工作,让他们回到各自的班级对此活动进行宣传。同时我们还利用大一晚自习比较集中的特点,到我院的每个大一自习室进行现场宣传。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最终共有来自不同班级的18支团队参加报名。

报名结束后,我们又对各参赛团队召开会议,向他们详细解说了这次活动的具体方案以及指导了他们做企划室需要注意的地方。有15支团队上交了他们团队的创业企划书,经过老师们的初审,有10支团队进入了复赛。在复赛阶段,我们要求各参赛团队将他们的作品以word文件形式发到我院科技部邮箱,为复赛的陈述环节做准备。经过激烈的复赛陈述和答辩环节,又有7支团队晋级决赛。

在复赛结束后,我们又立即为晋级决赛的7支团队联系和分配培训指导人员,共有来自淮家车铺、淮淘一族等3位创业人士对这7支团队的指导。经过近10天的培训,各团队都对各自的企划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进和优化,于29日晚进行了决赛pk。决赛是由各团队代表上台利用ppt演示文稿进行同步陈述,并有7分钟的答辩环节。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逐出雌雄。复赛和决赛的评委团由我院党委副书记阙鉴定、指导老师赵桂等老师和校、院学生会主席团以及淮家车铺、淮淘一族等创业人士共9名组成。

经过我们近一个月的努力,首届“新点子”创业设计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复赛和决赛的比赛时间、地点没能在比赛前1~2天定下来,导致没能及时的把比赛海报制作出来,以使得在决赛使得观众没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没有一个赞助商对我们这活动的支持。

从这次活动中,我们收获很多。也从整个比赛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经验,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每年把这项比赛延续下去,努力完善比赛形式,使比赛多样化,让这项创业设计大赛成为我院活动的一大亮点。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篇3

为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和精准度,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于5月29日至6月4日开展“就业扬帆 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

根据活动安排。整理发布政策清单,要进一步梳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列明对象范围、政策内容、补贴标准、申请流程等,及时通过官方媒体权威发布。要编写“看得懂、算得清”的解读材料,制作宣传海报、短视频、明白纸等方式,组织“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宣传活动精准推送、广泛宣传,推动政策应享尽享、落地见效。

“进企业”集中宣讲。要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集中的重点企业、园区,上门做好政策宣传,发放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帮助企业了解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申请流程和经办渠道,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支持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进校园”开展解读。要结合书记市长送岗留才进校园、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和人社局长结对帮扶院校等行动,组织书记市长和人社局长进校园,带头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要以“职引未来”“万企进校园”等系列招聘活动为契机,同步推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组织职业指导师入校宣传,对就业见习、基层服务项目、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等就业创业政策进行专业解读,让有需要的毕业生应知尽知。

“进社区”精准指导。要完善职业指导人员服务基层机制,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立与失业青年联系渠道,每人服务一定数量对象,开展经常性走访活动,提供“一对一”政策指导。要组织举办就业形势讲座、职业指导师“问诊”、政策解读会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指导活动,动员失业青年和家长参加,帮助熟悉就业政策,了解就业市场,制定个性化求职计划,积极理性求职。

畅通政策落实渠道。推广运用“直补快办”等模式,向符合发放条件的企业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增强政策服务效度。要突出做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落实,通过“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身份核验接口”、实名制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数据信息、失业登记库等,进行数据比对,精准识别政策对象,加快政策落地见效。

活动要求,要充分发挥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点多面广、贴近群众的优势,在办事大厅摆放、张贴就业政策宣传材料,设立政策咨询窗口或自动查询终端。要在企业园区、学校校区、街道社区等设立咨询点,发放政策材料、悬挂宣传横幅,现场解读政策。要用好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通过开设专题页面、播放宣传片、推出政策问答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抖音、微信、微博等多平台发布,把政策讲清讲透,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线上了解相关政策提供更大便利。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篇4

引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采取了多项措施,加速落实就业政策,多措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本文将围绕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的措施展开分析,介绍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产生的效果。同时,本文也将结合自身观点,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教育部部署推进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

教育部部署推进各项促就业政策加快落实。要求各地各高校推进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就业宣传月”活动,将政策带入校园、进就业指导课、进招聘活动等。就业指导委员会宣传解释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进企业、校园、高校和社区,激励企业吸纳毕业生,着力挖掘岗位资源,建设分行业就业市场等。教育部正在研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深化就业服务和管理改革。

1、政策措施的推进

教育部在就业政策落实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高校加大了就业宣传政策措施的力度,吸引了更多没能及时获得就业信息的学生。同时,各地高校还加大了就业政策红利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毕业生能够享受到相关政策的优惠待遇。高校还着力挖掘岗位资源,建立了分行业的就业市场,以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教育部还正在研制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帮助高校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2、毕业生就业指导

教育部通过就业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宣传解释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着力帮助毕业生用好各项就业政策。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加强就业指导研究和服务,指导毕业生用好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指导帮扶等政策,协助毕业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3、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部正在研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用来对高校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评价的工具。通过执行这一指标体系,可以帮助高校提升就业工作水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本次研发指标的完成将为学校制定有效的就业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共青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

共青团中央将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抓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尤其是帮扶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共青团以结对帮扶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帮扶政策,协助困难学生找到工作。截至5月22日,已有5.2万家企业提供89.7万个岗位,3.6万名团干部与学生结对帮扶,已成功帮助其中3.5万名学生找到工作。

1、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

共青团中央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此项行动已得到了各地高校和学生的积极响应。共青团采取一系列帮扶措施,促进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得到更好的发展。

2、2023届和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帮扶

共青团以结对帮扶的方式,实施针对性政策,为2023届高校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学生提供就业帮扶。特别是帮扶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让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实现自身价值。

3、共青团帮扶行动的效果

共青团的帮扶政策得到了广泛实行,已有很多学生得到了合适的工作机会。据统计,截至5月22日,已有5.2万家企业提供89.7万个岗位,3.6万名团干部与学生结对帮扶,已成功帮助其中3.5万名学生找到工作。这一结果表明,共青团的帮扶政策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采取了多项措施,从各个方面保障毕业生的就业。教育部通过组织就业指导委员会、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方式,让毕业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共青团中央通过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等帮扶政策,使困难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帮助。然而,只有让教育更贴近市场需求、更加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好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才能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面对就业市场竞争。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篇5

伴随着九月的秋风,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届的学生,学院的发展促成了此次招新的顺利开展。我们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起航创业协会为了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发展与壮大创业协会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度,在社管部的安排下,于9月24日我们起航创业协会在13号摊点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招新活动。

在本次招新中,我们本着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在前中后都做了必要的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招新,我们社团合理分工,出海报,打印宣传单页,进行宣传,全体动员,克服两个校区之间交通不便的重重阻碍,在21日下午下课后赶到北区,进行社团的宣传,介绍我们社团的性质、理念、主要活动,以及会员会在社团里有什么提高等等,为成功招新做准备。

9月24日上午9时许,招新大会正式开始,所有理事会成员准时到场,正装上阵,为创业社团增加了不少行头,也为招新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深深的根基。

在招新过程中,一方面,在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我们采用宣传展板与散发传单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另一方面,我们对有意参加创业社团的,我们热烈欢迎;对于同学的疑问,我们耐心解答;对于填写会员表,我们逐步指导,进行全方位地帮助新同学加入社团。

对于此次招新,我们在招新后,几个社团负责人在一起进行了关于社团招新的讨论总结,认为此次招新虽然办的还好,但是仍然缺点什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前期准备时也出现了许多不足,比如:宣传单页不是很详细,内容少;人员调动匆忙等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社团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学院时间安排方面欠妥,定在周六,又有许多新生在选公选课,导致一部分新生无法及时的参加自己想参加的社团;

规定招新人员少,造成许多想加入社团的同学没有加入进去。这个或许是我们社团在上个年度招新人员超额太多导致,但是,我们创业社团的活动可能会多一点,一方面活动经费问题,第二是我们会挑出优秀项目组支持创业,亦需要资金支持,社员少,经费有限,这个也是美中不足之处,希望院方能够给予支持。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篇6

11月12日下午,中国科协承办20xx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工作总结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出席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孟宪棠、副巡视员沈竹林,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任李志刚,中国科协机关有关部门和直属单位有关负责人,中国公路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有关负责人,以及参与双创活动周承办工作的部分工作人员和展览公司有关人员共计35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主持。

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浩峻对活动周承办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了科协承办活动周的体会和收获。各工作组有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组工作做了总结、体会和建议。

孟宪棠在讲话中首先转达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对中国科协的感谢和对工作人员的问候。林念修表示,与科协合作深感心情好、氛围好、主意好、效果好,希望继续办好活动周。孟宪棠表示,本届活动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国务院领导多次在重要场合给予了充分肯定。孟宪棠赞扬筹办活动周的过程中中国科协的工作队伍特别讲政治、特别讲奉献、特别讲协作,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坚守,工作有激情、有担当、有信心、有智慧,活动周承办无瑕疵,筹备过程进展顺利。建议下一届活动周提早着手布局,做好准备工作。

王春法在讲话中指出,做好总结对继续办好活动周意义重大。活动周承办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规格高、责任大,感谢国家发展改革委充分信任中国科协,把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交给中国科协,并给予全方位的指导。筹办过程中,各方的联合协作、开拓创新和细致工作,为活动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筹办活动周,中国科协有很大收获,锻炼了一支能战斗的队伍,期待承担更艰巨更重要的工作任务。王春法要求,下一步要认真总结承办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突出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亮点以及独特做法的宣传;着眼未来,主动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接,创新工作思路和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会议对有关单位和个人颁发了感谢信、嘉奖函及纪念证书。

20xx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于10月19-25日举办。活动周宣传解读国务院以及各部委和各地方促进双创政策措施,展示全国各地创业创新成果,为创业创新者提供了解政策、交流经验、集中展示、项目融资等全方位服务,成为创意交流、思想碰撞和成果转化的综合性平台。据统计,活动周期间,主会场、分会场、各部委共组织投资对接活动350场,签署协议963项,达成合作意向1890项,合计投资金额361.04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1399人。各部委组织活动签署合作协议246项,达成合作意向429项,合计投资金额163.6亿元。分会场开展投资对接活动311场,签署合作协议679项,达成合作意向1460项,投资金额187.24亿元。主会场共举办48场活动,共有220xx多人次参观了主题展示。全国8个地方分会场共接待观众170余万人次。

源来好创业活动总结篇7

全省就业见习推进会5月30日在南通召开。校政企等各方凝聚合力,抢抓高校毕业生集中离校最后的“窗口期”,加大力度开发就业见习岗位,最大程度发挥就业见习稳就业、促就业作用。

就业见习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阶梯作用,我省将毕业前3-6个月未落实单位、毕业后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16-24周岁的失业青年明确为见习对象,见习时间一般为3-12个月。目前,我省共设立见习基地8734家,见习岗位主要是围绕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新就业形态等,开发能发挥高校毕业生专业特长和提升失业青年职业技能的普适性岗位。

太阳雨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运营总监仰传宝说:“往年见习人员的留存率在90%左右,2023年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大对就业见习岗位向社会的投放力度,应该在250个左右 ,更侧重的是对这些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施晓球说:“南通构建了实习、见习、留用,技能提升补贴、生活津贴等链式政策体系,我们要求见习基地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见习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财政资金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5%给予企业补贴。”

就业扬帆、政策护航,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周活动同步启动。当天,2023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南通站暨就业见习专场对接洽谈会也在南通职大举办,百余家优质企业进场招聘,提供了3500多个见习和全职岗位,涉及通讯、制造等行业领域,吸引了以2024届毕业生为主体的众多求职者进场洽谈。

今年,我省将“新开发10万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截至目前,我省已开发高质量见习岗位11万个,组织3.38万人到岗见习,按照进度安排,8月底全省将组织见习达7万人,12月底组织10万人到岗见习。同时,加大就业见习资金保障力度,并对见习后未留用人员持续做好后续跟踪帮扶,提供政策介绍、岗位推荐、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全方位、兜底式公共服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请创业假申请书通用7篇

创业总结编个人总结6篇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心得体会7篇

大学生创业社心得体会最新7篇

从0到1创新创业心得体会最新7篇

从0到1创新创业心得体会通用7篇

大学生创业培训课心得体会7篇

创新创业学个人总结5篇

创业学个人总结8篇

创业村工作总结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926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