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祖国教案7篇

制定教案是一件有利于提升我们教学质量的事情,优秀的教案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祖国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祖国教案7篇

祖国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幅员的辽阔,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2、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3、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中国地图,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祖国各地同一时间的气候变化,理解、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是带来了一张中国地图,关于它你都知道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多种方式欣赏诗歌(帮助幼儿自主感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老师运用播放课件、充满感情的朗诵的方法,让幼儿倾听并欣赏图片,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师提问:听听看诗歌里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都在干什么?他们在同一个时候干的事情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理解诗歌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三、多形式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1、看图示幼儿自主朗诵诗歌(教师了解幼儿对诗歌内容的掌握情况)

2、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3、教师采用分组、分段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富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结束:提出仿编诗歌的要求,引发幼儿的想象思维。

师:我么的祖国这么大,还有哪些不同?小朋友们回家好好想想,等下次我们一起也把它变成好听的诗歌。

活动反思:

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带领大家看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孩子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国真美”“祖国真漂亮。”也感受到了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幼儿初步理解了中国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情况及人们的活动。儿歌的内容比较简炼,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涨,可能有的提问设计不是太合理,导致幼儿回答问题出现针对性不够。有的内容幼儿理解不够,例如:围着火炉吃西瓜——可以明确告诉孩子是祖国的哪里?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可以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祖国教案篇2

目标:

使幼儿初步了解祖国地域之辽阔广大,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准备:

本市(县)、中国地图各1张。地球仪两个。一朵小红花。每个幼儿备一张自己的照片(不超过2寸)。

过程:

1、我的家在哪里

教师出示本市(县)地图。并提问:“谁能从这张图上找到我们的幼儿园?”当幼儿找到时,请用小红花贴到幼儿园的位置上。再请幼儿继续寻找“我的家在哪儿?”小朋友分组到地图前找自己的家,找到自己家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上面去。经过大家一番寻找和粘贴,一幅生动、亲切的“我的家”的地图制成了。

2、我们的祖国——中国真大

教师出示地球仪,并提问:“谁能找到中国在什么地方?”“我国周围有哪些国家?”此时,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幼儿在世界地图上和其他国家比较,最后得出“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个很大的国家”的结论。

3、中国的南方和北方

教师引导幼儿用生动的事实(我去旅游,爸爸出差……)说明我国南方和北方距离之大。

如“我和爸爸去南方(海口),坐了三天火车才到。”“我和妈妈去北方(齐齐哈尔),坐了两天火车才到。以此说明中国之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课后反思:

课堂上,我让幼儿观看祖国插图,了解祖国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祖国各地不同的人的活动,感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

祖国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地域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做一个人的自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说一说对他们的印象。(学生相畅谈感受)

二、观看、欣赏:

1、出示一幅地图,让幼儿观察、欣赏地图,了解我国地域的广大,初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美丽富饶的国家。

2、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诗歌《我们伟大的'祖国》。

请幼儿思考:诗歌里是怎样说我们祖国伟大的?

什么地方一年四季如春,鲜花盛开?什么地方冬天比较寒冷,甚至下雪?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北方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 南方一年四季比较温暖潮湿。(举例说明一些城市,北方城市如济南、北京、潍坊等;南方城市如广州、长沙、南京等)

3、指导幼儿看课本插图,再读诗歌,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的气候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如师范读、幼儿领读、指名读等,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三、课后反思:

课堂上,我让幼儿观看祖国插图,了解祖国特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祖国各地不同的人的活动,感悟作为一名人的自豪。

祖国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对中国地图感兴趣,知道中国的南北区域。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国地图”图片;“南北大不同”组图;《我们的祖国真大》诗歌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中国地图”,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南北区域。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什么?(大公鸡)

——找一找我们住的地方在大公鸡的哪里?

——这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呢?

——中国地图上的的“南方”和“北方”以哪里为分界线?

小结:中国的地图长得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以秦岭、淮河为界限,分

为北方和南方。我们住在xx,是秦岭淮河以x,所以我们住在x方。

出示组图“南北大不同”,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南北气候的差异。

——在夏季的时候,中国所有的地方都比较炎热,但是到了秋冬,南北方的差别就很大,一起来看看吧。

——冬天的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得怎么样?

——冬天的南方是什么样的?人们穿的怎么样?

小结:在冬天,北方非常非常寒冷,经常下雪,人们外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南方很少下雪或者不下雪。在最南的地方,即使到了冬天,天气也不会很冷。

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知祖国的广阔。

1.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有一首诗歌描述了我们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北方是谁的家?几月就开始下雪?说明了什么?(北方秋冬气温低)

——南方是谁的家?什么时候会盛开鲜花?说明了什么?(南方一年四季气温都比较高,四季如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时候,都做了哪些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感知祖国真大。

——东西南北中是什么意思?请你在中国地图上指出来。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为什么能在同一时候做不同的事?

小结:中国很大很大,所以住在中国东边、西边、南方、北方、中部的.小朋友们在同一时候做的事情也不一样。比如秋冬时节,南方的广东、海南天气还很热,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游泳;而北方的黑龙江已经很冷,开始下雪,那里的小朋友可以滑雪;同时西北边的新疆因为早晚和中午的气温变化很大,所以有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

再次播放诗歌音频及图片《我们的祖国真大》,鼓励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鼓励幼儿跟读、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呀,你爱我们的祖国吗?请你带着热爱祖国的心情朗诵诗歌吧。

2.组织幼儿分组朗诵诗歌。

附【诗歌】

我们的祖国真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东西南北中的孩子们,在同一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祖国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借助图夹文的形式,初步感知阅读汉字"爱",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参与自主阅读和学前识字游戏活动,感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黑板一块,粉笔一支。小图片:乌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

活动过程:感知图片,一、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爱",你知道这是什么字吗(7你会用"爱"字说一句话吗)

2、教师在"爱"的前面逐一出示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在黑板上排成一竖排。

3、教师:你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爱什么吗?

4、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爱"的后面用粉笔画出简笔画"蓝天、江河、泥土、花朵、中国地图(或红旗)"。

二、师生阅读图夹文诗歌《从小爱祖国》。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从小爱祖国》。

2、教师指图文,带领幼儿阅读诗歌。 '

3、教师:在念"爱"时候,怎样念更好?

三、师生看图文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

1、教师在"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图片前面写上相应的汉字,鼓励幼儿对照图片认读相应的汉字。

2、将图片拿掉,带领幼儿阅读汉字,朗诵诗歌。

3、在简笔画的旁边写上汉字,引导幼儿读汉字念儿歌。

4、擦去简笔画,引导幼儿阅读汉字念儿歌。

四、帮启发幼儿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除了乌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等,你知道还有谁爱蓝天(江河)((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第三句、第四句)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3、教师:在念"爱"的时候,怎样念更能表现出喜爱的感情呢?(用深情的语调)五、读幼儿用书,感知阅读诗歌。

1、教师:除了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等,你还知道什么?他们也爱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呢?

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附诗歌:

从小爱祖国

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

我们小朋友.从小爱祖国。

祖国教案篇6

活动主题:感恩祖国,励志勤学

活动目的:

1、了解祖国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成就,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

2、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活动过程:

一、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起立,齐唱国歌。

二、主持人致辞,揭示活动主题。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想到祖国,满怀激情。祖国啊——在这里我要为您放歌,我要为您祝福。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您说一声:祖国,您好!《感恩祖国,励志勤学》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三、击鼓传花———你对祖国了解有多少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一个你对祖国了解多少的“击鼓传花”的游戏)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多少呢?

1、我国的领土面积是多少?(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2、在辽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上居住着多少个民族?(五十六个)

3、中国的四大国粹是什么?(国画、瓷器、烹饪、京剧。

4、由满族服装演化而来,深受东方女性所喜爱的服饰是什么?(旗袍)

5、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一位民族英雄?(屈原)

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火药、造纸、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7、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是谁?(孙中山)

8、1662年,是谁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

9、“天下第一关”是指哪里?(山海关)

10、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是哪个国家?(中国)

11、我国国旗的名称是什么?(五星红旗)

12、我国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13、我国国徽的内容是什么?(国旗、天安门、齿轮、麦穗)

14、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15、你知道“东方明珠”指的是哪个地方?(香港)

16、“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7、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18、我们国家的生日是( )——( 10月1日)

19、我国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20、北京奥运会是第()届奥运会——(29)

四、观影视资料,知祖国巨变

1、播放新中国成立至今祖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影视资料,

2、学生畅谈观后感想;

3、放飞希望:你心目中未来的祖国是什么样的?

五、励志勤学

除了祝福,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吗?同学们各抒己见。

班级内每一名学生展示自己为祖国妈妈60华诞和自己的理想而准备的一句话,并说说将来准备怎样去做。

六、活动结束

在歌曲《国家》的歌声中结束活动。

祖国教案篇7

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我们的祖国真大呀,北方,有冬爷爷的家。

十月就飘大雪花。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是妈妈,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知祖国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2.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提高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

3.喜欢参加学习诗歌活动,感受诗歌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是让幼儿学习一年四季有哪些季节,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课件,画好祖国版图轮廓线的背景图,诗歌相应图片及内容

活动过程:一、开始环节1. 引出课题,引导幼儿感受"祖国真大"。

(1) .出示背景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 .寻找家乡位置,感受"祖国真大"。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大胆表达。

二、基本环节。--通过范诵、欣赏图片、配动作朗诵等形式,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多次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1.听听看诗歌里都说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时候做些什么?

2.集体交流,师、幼共同梳理理解诗歌内容。

问: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观察、了解幼儿对诗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难

3.教师用图片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问:北方是谁的家?它是什么样的?南方是谁的家?它又是什么样的?

4.多形式让幼儿学习诗歌。--采用相互朗诵、分段朗诵等形式进行,进一步激发幼儿朗诵诗歌的兴趣)

5.讨论:为什么说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进一步理解祖国"真大"的含义

三、结束环节四、延伸环节请幼儿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用手中的画笔画一幅漂亮的画,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活动延伸:1. 利用"小舞台",继续鼓励幼儿朗诵表演儿歌,更好地理解儿歌的意思,达到有表情地朗诵。

2. 可以延伸绘画活动《美丽的祖国》,表达自己爱祖国妈妈的情感,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

活动建议:为了让幼儿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我运用了课件和图片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具展开教学。孩子们先欣赏了祖国风光的图片,只能简单说出图片上有什么,不明白其要表达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等内容。我通过课件用"游泳与滑雪;围着火炉吃西瓜"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同一个时间发生。让幼儿初步理解南北方的四季特征,了解了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诗歌的内容比较抽象,让幼儿理解的内容很多,只能通过比较让幼儿明白中国分为南北方,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同一时间各自的气候和人们所做的活动是不一样的。随着孩子社会经验的积累,诗歌里的内容才能慢慢渗透在孩子的脑海里,他们才能真正懂得诗歌内容。

活动反思:《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也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南方于北方的气候差异。

首先通过ppt中的中国的地图进入活动中,其次通过地图中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的比较,让孩子知道中国的广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住诗歌,我利用了东西南北的手势方向,将歌词中的事物放入相应的位置,帮助孩子记忆。诗歌中的“十月就飘大雪花”“围着火炉吃西瓜”通过讲解以及与我们自身的比较,还有游戏“找一找,说一说”,幼儿都能够在游戏中了解了北方的气候特点,知道南北方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诗歌中心句:伟大的祖国——妈 妈,幼儿对于妈 妈的概念只局限在自己的妈 妈上,对于祖国妈 妈还不能理解,一直有小朋友问:“为什么要叫祖国妈 妈?”在念诗歌时也经常落下这句,在此老师还需要做更多的讲解,让幼儿真正理解句意基础上,更有效的学习诗歌,不仅知道中国的地大物博,也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与热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歌唱祖国演讲稿演讲稿7篇

颂祖国的演讲稿7篇

描祖国的演讲稿通用7篇

深爱祖国的演讲稿模板7篇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的范文7篇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作文7篇

我爱祖国的演讲稿800字7篇

演讲稿感恩祖国演讲稿优质7篇

祖国统一主题演讲稿7篇

《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演讲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057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