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结构应该有逻辑性,便于教学过程的展开,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数学课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数学课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
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
小班数学课教案篇2
一、说活动教材
根据我们幼儿的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选择了这个数学活动《买花》。《买花》这个活动相对于小班幼儿来讲,听上去很好玩,但实际比较简单与枯燥。我通过一些自己的设计,使整个活动丰富有趣,伴随着一开始参观花店,让幼儿一开始知道今天的主题是围绕花展开的;加上帮小动物买花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又玩到了。最后,再加上一些小练习,巩固对“4”以内数的认识及掌握。这样活动虽然简单,但是比较形象直观,满足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浅的数概念。
二、说活动目标
在生活中孩子们也会经常接触到“4”以内的数,但对这些数比较模糊不清,不能很准确的理解之间的关系,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及掌握,特制定以下三条目标:
1、对4以内的数量的认识,能进行4以内的点物匹配。
2、能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3、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活动。
三、说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了解幼儿的兴趣。
2、活动材料准备:
(1)小熊、小猴、小兔图片
(2)花篮人手一个
(3)花店场景布置
(4)红、黄、蓝小花若干
四、说活动流程
环节设计意图
一、参观花店(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和幼儿共同来到花店,师:今天,金老师的花店开张了,想请小朋友参观一下。你们看我花店里的花漂亮吗?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啊?(引导幼儿发现花的颜色、大小、花型各有不同。
这样的形式调动了幼儿的注意力,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对此活动的兴趣、参与的愿望。他们对活动会感到好奇、新鲜。所以参与会更积极。
1、帮小动物买花
过渡语:好了,客人马上来了,我要招呼客人了,你们找个小椅子坐下来休息会吧!
(1)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播放ppt敲门声)谁来了啊?(斑马)小斑马想买花,它想请我帮忙。它要买几朵花呢?(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身上的点子卡片,了解每个小动物想要买几朵花)
(2)师:又有谁来了?(出示小熊、小猴、小兔)客人太多了,我招呼不过来请小朋友们帮帮它们买花,好吗?那它们想买几朵花呢?(继续引导幼儿观看动物身上的点子卡片)
(3)师:那我们把花放在哪里送给小动物好呢?(教师出示篮子,引导幼儿观察花篮上的点卡,请幼儿按点子标记的数量买花。我们把花放到篮子里之后,回到座位,然后我们一起送给小客人,好吗?
(4)送花给小动物。
第二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进行初步感知,通过选“我”先招呼客人,到让小朋友帮忙招呼客人,再到帮小客人买花,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进这个活动。既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互帮互助,又在游戏中学会一些初浅的数概念。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反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整个环节,先是让幼儿猜、说再到用篮子买花,把花装在篮子里,按照篮子上的点数,放进相应的花朵,然后通过小动物身上的点数,把手里装不同的花的篮子与相应的小动物进行匹配送花。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明确自己应该手中的数字,然后进行操作。
3、进一步巩固及掌握“4”以内的数
给小花找朋友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师:这些美丽的花想找朋友,它们想找跟它们数量一样多的点子卡片及小动物,你们愿意帮助这些小花吗?
通过加入这个练习环节,让幼儿加强对“4”以内数的认识,并能很好的掌握。小朋友在操作中,学会自己动脑筋,自己动小手,体验自己操作的乐趣。培养了独立完成并获得的荣誉感。
4、结束部分
将做好的操作材料给后面的客人老师评价,做对的小朋友,客人老师奖励漂亮的小贴纸。
让客人老师进行评价,一方面让幼儿主动的交流,一方面保持住幼儿高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说活动特色
1、活动情景游戏化。
活动中老师能根据小班年龄的特点,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4”以内的数关系,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2、活动内容的整合性。
在活动中以买花为主题,融入认知(“4”以内的数)、语言(我从小动物身边的点数知道小动物要几多花……)、社会(帮助小动物买花,突出帮助)、健康(送花,通过走、送篮子)等方面。
3、活动的自主性。
教师以开花店让幼儿参观,带幼儿进入活动,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线。活动中没有强硬的规定,创设教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轻松的学习并掌握知识。
小班数学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的数量,提高幼儿点数、计数、匹配等数学操作能力。
2、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锻炼幼儿手指小肌肉,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糖(幼儿每人15颗)、小篮子20只、保鲜袋幼儿每人5只(里面装有数量为1-5的点卡)。
2、数字卡片1—5。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看看篮子里装着什么呀?(糖)
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有什么味道?(很香)
你们喜欢糖吗?那我们先来玩糖,再来吃糖,好吗?
二、猜糖、夹糖游戏:
1、猜糖。
教师:看看我的手里有糖吗?(没有)请你闭上眼睛,我要变糖了。(教师拿一粒糖放在手心里后)好了,把睁开眼睛,请你猜一猜我的手里有几粒糖?
你们可以在1、2、3、4、5这5个数里猜一个数。(幼儿猜对后请全体幼儿都拿出和教师一样多的糖,把糖送给猜对的那位小朋友。)
2、手指夹糖。
教师:来,把手做成夹子(幼儿用两只手指头做“剪刀”状),伸到篮子里去夹一夹糖,能夹住吗?
现在,我们来玩夹糖游戏,我来数“1、2、3”,你来把糖一粒粒夹到桌子上,老师数到“3”你马上停下来,然后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准备好了吗?开始——停!数一数,你夹了几粒糖?(幼儿点数,并讲述结果“我夹了x粒糖”。)
提问:谁也夹了x粒糖?;站起来去数一数别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谁的糖和你一样多?
三、装糖游戏:
1、请小朋友把椅子下面的小篮子拿起来。篮子里是什么呀?
抓住袋袋的口,把塑料袋倒过来,数一数有几只塑料袋?(幼儿点数塑料袋一共5只)
2、每只塑料袋里都有一张圆点卡片,等一下请小朋友来装糖,先数数口袋里的卡片上有几个圆点,然后往口袋里装和圆点一样多的糖,听清楚了吗?
3、幼儿装糖,教师观察与指导。
四、买糖、品糖游戏:
糖都装好了,我想买你们的糖,行吗?(我想买有x粒那袋糖)
?活动结束】
还有一袋糖有几粒?(一粒)你喜欢吃糖吗?好,这袋就奖给小朋友吃吧!
小班数学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小班数学课教案篇5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教案5篇
★ 大班数学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