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树之歌的教案6篇

通过教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升他们的实际能力,在设计教案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树之歌的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树之歌的教案6篇

树之歌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 8个生字。

2、会写“桐、枫”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借助图片认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四种树的名称并能熟练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认识五种树的名称及其主要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法、思维导图法、讲授法。

学法:观察、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谜语:像伞不是伞,整天土里站。(树)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这首歌里就藏着许多树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初学儿歌

1、播放《树之歌》音频,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你从音频中听到了哪几种树的名称?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交流识字方法。

4.课件出示要写的字。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们的?

三、巩固练习

1、摘星星

2、读一读

梧桐手掌枫树松柏绿装桦树

四、精讲实练

同学们真厉害,那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生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儿歌中出现的树木,看看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

1.课件分别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图片。

2.说说这些树有什么特点,你是根据什么来认出这是哪一种树的?师相机板书小结。

3.请同学们看着黑板尝试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课文前两句。

4.口头练习

杨树(),榕树(),梧桐树叶像()。

枫树秋天叶儿(),松柏四季披()。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及其它们的特点,希望以后同学们在生活中见了它们,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名字。

六、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桐树)(梧桐)梧桐——梧桐树叶像手掌。枫:(枫树)(枫叶)枫叶——秋天到了,枫叶红了。

树之歌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归类识字法、换一换、加一加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

2、通过“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3、通过接读、问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并能背诵儿歌。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2、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并运用。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猜谜语,同学们认识了哪些树呢?

2、每一种树木各有特点,有人还给它们写了一首儿歌叫《树之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过渡语:儿歌中有好多树木,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文。

2、 检查读文。

(1)儿歌有几句?

(2)指名读儿歌。重点指导“桦”“银”“柏”字的读音。

三、读通儿歌,认识生字。

过渡语:儿歌中的树木太多了,我们给它们点点名,看看都到齐了没有?

1、认识各种树木的名称。

(1)借助图片认识词语。老师出示树木图片,学生认读树木名称。

(2)认读树木的名称。

梧桐枫树松树柏树

桦树金桂水杉银杏

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

在游戏中认读生字。老师读出树木的名字,学生迅速从生字卡片里找到对应的生字。

(3)认识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发现汉字特点。

过渡语:有几个调皮的生字宝宝偷偷从卡片上溜了出来,你们认识他们吗?

梧、桐、枫、柏、杉、松、棉、桦

①你能给它们找个好朋友吗?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②仔细观察这些字,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都有木字旁。

③你们发现了字形里的秘密,再读一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梧、桐、枫,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就是木字旁旁边的字。教师小结:左边木字旁表示它们都是树木,表示形旁,右边的字提示了它们的读音,表示声旁,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形声字。

④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更多的生字。猜猜它们都是什么树?

椰树、石榴、橡树、樟树、棕树

2、学习掌、耐、守、银、化、装、疆

(1)借助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认读。

(3)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4)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补充“疆”的字理演变:左边的一把弓是用来丈量右边的田地,田地与田地之间要有界限,横就表示它们的界限。)

四、指导朗读,背诵儿歌

1、去掉拼音,再读儿歌,巩固识字。

2、指导读出韵味。同学们看看每句儿歌最后一个字的音节,你有什么发现?最后一个字的音节都有ang,同学们读时要读得短而轻。

3、师生合作读。

接读小游戏。(我读杨树,同学们接读高……)同桌接读,男女生接读。打乱顺序读。

问读小游戏。刚才我们开展了接读游戏,大家在接读中能快速将树木特点接上,下面我们来玩个“问读”游戏,记住树名(什么树叶像手掌?梧桐树叶像手掌)

4、合作背诵。(打节拍试背,男女生比赛背、齐背儿歌)

五、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11种树木,还认识了很多生字,学会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形声识字法。今后同学们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记得使用这种识字方法。

六、板书设计。

树之歌

梧桐枫柏杉松棉桦

形旁—形声字—声旁

掌耐守银化装疆

树之歌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笔顺规则,并能按照笔顺规则来写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亲人,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与称谓。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打开知识窗

1、你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过年?其实过年就是春节,关于春节你知道多少呢?

2、学生自由读“知识窗”。

3、“春节知识大比拼”,看谁了解得更多。

二、了解与亲人的关系

1、我是爷爷的孙子,我是外婆的----------

2、我是爸爸的-----与亲人的关系?

三、与笔顺规则交朋友

1、出示笔顺规则和例字、生练读。

2、按照笔顺规则来写字(小组合作)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哪个小组想的字多。

四、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师讲解。

3、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谚语。

五、传话游戏

1、老师说一句话,传给学生,要求听清楚,传正确,最后一个人公开这句话。

2、学生之间进行传话游戏。

六、送给家人的礼物

1、问家人的出生年、月、日和属相。

2、小组内读一读,介绍自己的填写情况。

3、修改完善生日卡。

七、总结。

树之歌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 白桦 云杉 翠柏 桂花 枫叶 松子 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

4、指导背诵。

四、课后理解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树之歌的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长江之歌》,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背唱歌曲,知道影视音乐的概念、表现形式和内容分类。

2、过程与方法:聆听、演唱《长江之歌》,感受、体验影视主题歌或插曲在影视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体验影视音乐中,喜欢影视音乐并产生继续学习和了解的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以赞颂、赞美的情感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场景音乐;《猪八戒背媳妇》、电视纪录片《长江之歌》等影视音乐片段。

(1)要求:同学们认真聆听,会唱的跟着哼唱。

(2)问题:这些音乐属于哪个艺术门类?

(3)交流:影视音乐。

2、了解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类。

(1)提问:什么是影视音乐?它包括哪些内容?

(2)交流:影视音乐就是电影、电视剧中的配乐和歌曲。歌曲包括主题歌和插曲;配乐包括主题音乐和场景音乐。

3、教师简介《长江之歌》的有关内容。

二、学唱歌曲

(一)教师播放音乐《长江之歌》,学生聆听。

思考:歌曲给你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它分为几段?

交流:歌曲给人以雄伟、开阔、激昂、庄严、抒情、赞美……的感觉。

(二)全体学生有感情朗诵歌词。

(三)学唱旋律

1、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用“啦”唱第一乐段的旋律。

(1)了解旋律的基本特点。

问题:请大家观察曲谱的旋律和节奏有哪些特点?

交流:四个乐句都是弱起进入。

(2)、学生用充满激情和赞颂的声音唱旋律。

2、学唱第二段旋律

(1)教师播放第二乐句旋律音乐,学生用“啦”跟唱。

提问: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哪些不同?他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交流:附点音符比较多、音域比较宽广;前后两句给人亲切抒情和精神饱满的感觉。

(2)教师指导学唱第二乐段旋律

a、用撘音阶的方法演唱2 5 ,第三小节 3 5 1和第五小节 4 6 3,解决音准问题。 b、用稍慢的速度、深情饱满的声音划拍视唱。

3、学唱第三乐段旋律。

(1)、教师带学生用“啦”唱旋律。

(2)观察:这段旋律与第一段旋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3)交流: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表达了炎黄儿女对长江、对祖国的赞美、依恋之情。

(4)学生跟教师的琴声视唱第三乐段的旋律。

4、学唱尾声旋律

(1)师生一起划拍视唱尾声旋律。

(2)问题:尾声旋律表达怎样的情感?(是对长江的赞颂和依恋情感的进一步抒发)

(四)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演唱歌曲的曲谱,整体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绪情感。

2、填词演唱歌曲

(1)简介曲作者,了解《长江之歌》的创作由来。

(2)完整演唱歌曲。(改正学生不足之处,)

(3)教师伴奏,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情感升华

1、教师提问:这是一首赞颂长江的歌曲,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怎样的情感才能把歌曲演唱得更好?

2、学生结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思考并谈谈如何更好变现歌曲。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用充满感情和赞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了解影视主题歌或插曲在影视中的作用

(一)对比欣赏动画片《三个和尚》主题音乐视频片段。

1、第一遍观看无声视频。

2、第二遍观看原声视频。

(二)问题: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音乐?看了两段视频后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

(三)师生交流:主题歌、片尾主题曲(它们可以高度概括影视剧的内容,给人以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插曲是影视剧情当中出现的歌曲,他常出现在重要的场景中,并与剧中的情节发展紧密相关,用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内容。

五、课后延伸

(一)有感情背唱《长江之歌》

(二)搜集影视歌曲,唱一唱,体会歌曲在影视中的作用。

树之歌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梧、桐、枫”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 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树木,学习树名

1、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树呢?(指名说)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识字2《树之歌》,去认识更多的树木,并了解它们的特点。(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树的图片,你认识吗?请快速说出它们的名字。贴树木图片,学生看图说树名(贴树名),学生读树名。

3、师:这些树名里,藏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8个生字呢。你们认识了吗?大声读出来。

①(课件出示)仔细观察字形,从这些生字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木字旁”的字,且都是形声字。左边的“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右边的字提示它们的读音。)

②拓展树名,用学到的识字方法,猜树名。(课件出示树木图片)(榆树、橡树、楠树、棕树、石榴)

③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

二、听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我们要到课文里去找找,这些树木都有什么特点?

1、听读课文,请听准你不认识的生字读音。(播放课文范读)

2、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的读音。

3、出示第二组生字:掌、装、耐、守、疆、银、化。

①借助拼音读一读,想一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②全班交流,汇报方法。如“掌”,说一说汉字的结构、部首、组成部分、组词。(提示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和整体认读音节)

4、老师把我们刚刚学完的15个生字朋友,放到了词语中,你们能读准确吗?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词语)

梧桐手掌枫树松柏

服装桦树边疆银杏

水杉化石桂花耐心守卫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认识了15个生字朋友。它们现在跑到课文中了,看看你们还能快速地认出他们吗?

2、自读儿歌,数一数,儿歌中共有几句话?学生自读。

3、师:儿歌共有几句话?(4句)指名分句读,思考:每种树木都有什么特点?指名读全文。

4、指名汇报每种树木的特点(贴特点)(课件出示图片)

(1)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指名读)梧桐树叶像手掌。(贴梧桐树叶图片)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的形状比较明显(贴银杏树叶图片),用一个比喻句说出它的特点。(指名读)

(2)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指名读)松柏四季披绿装。借助拟人修辞,体会松柏四季常青的特点,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指名读)

(3)通过图片体验“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对对子,如“喜暖”对“耐寒”,“在南方”对“守北疆”,感受句子的工整对仗。

(4)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对这些树木的印象,聊聊松树、柏树的四季常青,松树的松子,银杏树的白果,桂花的香味等。教师补充资料了解植物中的“活化石”。

5、练习朗读

(1)接读:我读树名,你们说出树的特点。如,师读:“杨树”,生接读“高”。

(2)问读:下面我们来玩个“问读”游戏,记住树名。(如:什么树高?什么树壮?什么树叶像手掌?)

6、模仿与运用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介绍介绍树木,编一句儿歌?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也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出示图片,学生介绍)(如,泡桐粗,柳树垂,紫薇无皮)

四、写字

师:我们学习了生字,读熟了课文。接下来,我们要写2个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杨、壮”2个字。

2、观察字形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关键笔画,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讲解“木”字旁的写法,“杨”右边的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指导写好左边的将字旁的笔顺,第一笔是点不是竖,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原则。提醒右边是士字,下面一横短。

5、学生练写。写完以后与前面的范例比对一下,看看哪写得好,哪要修改。提醒写字姿势,提醒学生做到:一看,看清字形;二记,记清间架结构;三默,回忆书写规则。

6、比一比,评一评。展示2、3名同学的字,指名点评,并及时修改,再练写一、两个。

五、指导背诵

师:这首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你们想不想给它背下来,储存在自己的大脑中?你有没有背诵的好方法?(指名说)练习背,指名背,齐背。

六、布置作业

1、上网查查更多树木的图片和特点。

2、搜集与树木有关的语句,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语言的魅力教案6篇

小学故事课教案6篇

填数字教案6篇

收积木教案6篇

婵音乐教案优秀6篇

小班美术绘画教案6篇

中班体育拍皮球教案6篇

认识时钟教案优秀6篇

幼小衔接活动教案6篇

美术画蝴蝶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368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