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梳理上课节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写教案,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4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你是怎样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小松鼠有多少只?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3)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4)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向左)尖的—头向哪边?

(5)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哪头小?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小熊比小松鼠少)(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

(板书:小于号)指导写“

(3)观察式子“3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还是“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要培养学生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能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根据创设情景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五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知

(5分钟左右)

1.师生拍手对口令

师:10可以分成几和8

7和几可以组成10

2.看口算卡片,开火车说得数。

3.看图片提出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

(二)情景引入,自主探索

(谈话引入,出示草原课件图)(15分钟左右)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一位可爱的小天使会带我们去美丽的大草原玩,小天使说她还会把她的礼物送给爱动脑筋又听话的好孩子,你们想去吗?想得到小天使的礼物吗?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2.师:看看,草原上都有什么动物啊?

2.生:小兔子。

师:听小天使说什么呢?“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出示课件和录音)

3.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写出来,老师巡视指导,最后展示学生作业,并用课件演示。

4.老师板书出算式,并让学生说说如何计算的。表扬“凑小数”的学生。

(三)巩固练习,体验成功(出示小羊图)(10分钟左右)

1.(1)师:看看,草原上又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羊,你们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请几名学生回答后,其余学生在纸上列出算式,并解答。

(2)展示学生作业,并请学生说说“凑十法”的过程。

2.你们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

(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再提示引导)

3.师:今天我们帮小天使解决了那么多难题,小天使可高兴了,她说要谢谢你们呢!(出示小天使画面和声音)

(四)联系生活,应用实践(8分钟)

1.请学生提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然后其他学生解决问题。

2.完成书上107页练习。

小结:(2分钟)今天我们又学会了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还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也希望你们在生活当中也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勇敢的面对它,做生活的有心人和一个真正勇敢的人。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3

1教学目标

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

2、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3、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并且初步学会解决图画信息和文章信息相结合的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之间的联系,感受连加计算的形成过程。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星期六小明坐上口算号列车去乡下奶奶家,来算一算这些口算吧!

4+2= 3+2= 3 + 4= 2 + 2=

6+3= 5+1= 7 +3= 4 + 4=

2、看图列式,ppt出示喂鸡图

同学们你们看小明正帮奶奶干什么呢地上有几只鸡出示动态小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谁能试着把我们刚才看到的完整的说出来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板书5+2=7

请你们再看黑板,说说又看到了什么又来了1只小鸡,刚才我们已经算出有7只了,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呢怎么列式计算

师板书7+1=8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1、小明又拿来一碗米,请同学们继续看(ppt出示动态图)谁能用“原来···来了···又来了···”完整地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原来有5只小鸡,来了2只小鸡,又来了1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a生说出题意,b你能像他这样说一遍吗,c同学们齐读题意

2、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你会列式吗

板书5+2+1

3、对比刚才我们同样是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第一种方法是我们熟悉的`,用了两次加法计算,第二种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哪儿不相同

4、师小结我们原来学的加法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现在要连着再加一部分,像这样把三个部分合起来的算式,我们可以叫它连加(板书连加)

5、认识了连加,跟老师一起读算式5加2再加1

6、这个算式当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7、5+2+1这里有3个数字,应该先算谁和谁再算谁和谁呢

8、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3【练习】三、知识运用

1、导学案出示,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分组比赛

7+2+1 = 3+0+5 =

2、生活当中有许多连加的例子,你能用我们今天学的“原来···来了···又来了···”说句话吗

2、同桌合作摆一摆,一人摆,一人列式计算

1人拿出8根水彩笔,摆成三部分,另一人根据摆好的图,列出算式并且计算

3、导学案出示,燕子图,看懂题意再列式计算

4、编写连加算式

活动4【作业】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活动5【导入】拓展延伸

1、多个数连加的算式1+2+3+4+5+6+7+8+9

2、( )+( )+ 4 = 9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5

1教学目标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以及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经历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情分析

继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使学生理解“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数数才是解题的策略。

3重点难点

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揭题导入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谁来数一数一起数一数。

2、加个要求数。

3、揭题看来大家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6主题图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星期六,一群小朋友排队去动物园参观大熊猫,那么在小朋友排队中藏着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一起去瞧瞧。

2、捕捉信息,读懂题意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说说,在这些发现中和我们数学有关的是哪些信息

生小丽排在第10 生小宇排在第15 师那从“小宇排在第10”这个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

从“小宇排在第15”这个信息中,你又能知道什么

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谁能说说“小丽和小宇之间”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读图训练,培养分析问题的意思和能力 )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孩子合作交流的意识)

(3)动手操作,展示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数一数

11 12 13 14

画一画

画一画的方法

4、回顾新知

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

三、巩固新知,反馈练习

1、玩滑梯

2、坐车

四、拓展练习

看书问题 思 考 比较观察和前面学习的排队问题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进一步灵活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唤起更多的生活经验)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怎样解决的呢首先要找准信息,看清楚数学问题,在解决两人之间有几人时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还可以用画一画的方法,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样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同时记得在公共场所要文明排队,下课。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

跳绳(“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我们马上就要举行跳绳比赛了,你们想不想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好成绩,我们得怎么做呢?同学们说得很对,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加强练习。你们看,操场上的这些同学,他们练得多认真呀!

2、出示跳绳图。

(1)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看到的内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仔细看图,自己小声说一说。

指名汇报。(举例)

①有2个同学抡绳,6个同学跳绳,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2+6=8,6+2=8

②有4个女同学,4个男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4+4=8

③跳绳的同学中有3个人穿裙子,5个人穿裤子,一共有几个同学呢?

3+5=8,

5+3=8。

学生说教师板书:

6+2=82+6=84+4=8

1+7=87+1=83+5=8

5+3=80+8=88+0=8

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读一遍。

(2)师:你能提出减法问题吗?试一试。

先在小组内小声说一说,再指名汇报。例如:

a、操场上有8个同学在跳绳,有4个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

b、操场上有8个同学,有2个同学在抡绳,有几个同学正在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减法算式。

二、画一画。

1、师:现在,老师想为你们引荐一位新朋友,你们愿意吗?

2、出示大象图。

这是谁?

师:大象伯伯正在装修房子,他想把这九块瓷砖涂上颜色,你们看它多辛苦呀,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大象伯伯呢?如果由你们来替大象伯伯涂色,你们想怎么涂呢?请同学们拿出纸和一根油画棒,自己动手画一画。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针对同桌涂色的情况,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减法算式呢?

3、组织全班交流。

三、试一试。

1、出示:

7+2=□9—4=□4+4=□

6+3=□8—5=□8+□=□

5+□=8□—4=5□=1+8

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订正,针对重点题目进行指导。如:5+□=8□—4=5□=1+8

四、练一练(第35页)

1、说一说,填一填。

看图说说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列式。

全班订正。

2、口算第35页第2题。

学生都能算对。

3、数学游戏:凑成9。

每组准备1~8八张数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两个数能凑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为好朋友。

4、数学故事:八戒吃瓜。看图讲故事,根据故事情节列出相对应的算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优秀7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体育教学总结5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7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加法教案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6篇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2022一年级6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6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优秀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586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