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推荐5篇

要想写出一份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案,我们需要进行反思和总结,优秀的教案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过程与方法:a、用自读的方式了解铜像的来历 b、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文的学习中,明白体会于连是个聪明机灵的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于连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 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思路:

一、导入新课

1、讨论英雄:小朋友们,什么样的人称为英雄?(厉害、聪明、勇敢、不怕牺牲)

2、你们知道哪些英雄?(.雷锋、刘胡兰、王二小、张嘎等)

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

4、板书课题:8、小英雄于连 (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

a、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

(课件出示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于于连铜像)

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于连)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铜像有趣、很调皮,很有意思,很好玩,为什么他要撒尿等等)

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b、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31面,把第8课轻声读一遍,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

(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

c、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a、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问的语气)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句。(生齐读)

b、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3、4自然段)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

(学生读第三、四自然段,然后互相讨论)

c、学生反馈讨论结果(因为于连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导火线的火花,拯救了全城的人们)

d、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晚上)

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什么?(想要占领比利时的人,他们是比利时的敌人。比利时人民对他们非常憎恨。所以当比利时的人民打败了可恶的敌人后,大家非常高兴,整座城市都在欢庆胜利。)(学生用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回答后,课件出示庆祝图)

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齐读这个句子(大街小巷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结合这幅图,说说你对灯火通明、欢声雷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指名说“灯火通明”和“欢声雷动”的意思)

师: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想干什么呢?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反馈)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生自由发言)

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他看见了导火线上闪着火花,正在咝咝地燃烧着。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导火线闪着火花,你会怎样做?(吓得赶快逃命,很慌张)

为什么?(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火是很危险的,所以小朋友在平时不要去玩火,要注意安全。)

e、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时,他是怎样做的?(板书:想用水浇灭 想通知大人 )

于连看见导火线闪着火花,并没有自己赶快逃命,而是积极想办法。他知不知道这里很危险?你从哪句话看出于连知道这里很危险?(“哎呀,不得了”)

这里已经是不得了的危险,他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命呢?(生畅所欲言)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遇到事情不慌张,勇敢)(所以小朋友如果是你看到了火花,逃跑是不对的,不要慌张,应该要积极地想办法。) 勇敢的于连看见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马上就想到了用水浇灭和通知大人这两个办法,而这两个办法行不行呢?为什么?(板书:附近没有水 时间来不及) 说明这时候的情况怎样?(非常危急)这句话该怎样朗读呢?(要读得着急)(生读句子) 这时如果再想不出办法会怎样?

f、在这危急时刻,于连想到了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呢?(板书:撒一泡尿)

g、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吗?(课件出示句子。) 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可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根导火线是可恶的?

“灵机一动”是什么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这个办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板书:方便)这个句子要怎样读才好呢?(语速要读得快一些,因为要赶快把火花浇灭)(请小朋友读这个句子)小朋友,你还有什么办法吗?(引导学生明白撒尿是的办法,体会小于连的机灵) 于连朝着导火线撒了一泡尿后,结果怎样?(课件出示句子)(我们真为美丽的布鲁塞尔得救了而感到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读这句话。

h、从这件事情当中,你们觉得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机灵勇敢)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于连是个机灵勇敢的孩子?(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j、请小朋友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注意语气和语速。

3、于连用自己的智慧保住了布鲁塞尔,救了布鲁塞尔的人民,当人们知道后,人们是怎样感谢于连呢?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a、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b、人们造了一座撒尿的小男孩铜像来表示对小于连的感谢,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市长,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谢谢你救了整座城市)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老奶奶,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小于连,你真是个好孩子!)

如果你是布鲁塞尔的一位小朋友,你会对小于连说什么呢?(于连,你真聪明,我佩服你!)

三、讨论小于连是否英雄?

师:英雄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与之相关的往往是要付出流血甚至牺牲的代价。回顾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英雄,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还有为人民做了无数好事的雷锋。他们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于连不过是撒了一泡尿,又没有费多大的力气,他可以称为英雄吗?

生:于连当然是英雄,他救了一座城市。

师:他是不是靠了一点运气救了这一座城市呢? 生:不是,于连他很勇敢。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如果是我,看到敌人点燃了导入线,就会吓得逃跑了。

生:于连很聪明,他才想得出这样的好办法。

师:是呀,如果于连当时吓得掉头就跑,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如果于连当时想不到撒尿浇灭火花的办法,城市能保住吗? 生:不能!

师:于连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救了一座城市,救了全城百姓,他无愧于这个小英雄的称号!来,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小英雄于连。

四、拓展延伸

1、小于连撒尿的样子被人们用铜像塑造了出来,并竖立在大街上,你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在大街上撒尿呢?(不能)为什么?(小于连撒尿是为了救全城的人,人们是为了纪念他才造了这样一座撒尿的铜像,但我们不能随地大小便,那样不文明。)

(小朋友们知道吗?小于连的这座铜像撒出的可不是尿,而是自来水,到了狂欢节,他撒出的还是啤酒,人们还会争抢着去喝呢!)

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呢?如果你将来长大了,有机会去比利时,去布鲁塞尔,有机会去看小于连,你会给他带点什么礼物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顶帽子,给他挡阳光。生:我会给他带一把伞,可能挡雨呢。

生:我会给他带一套衣服。

师:为什么呀?

生:因为于连是光着身子的。

师:除了你,世界上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的想法。几百年来,于连不断地收到全世界各地人民送来的衣服。我们中国也送了一套汉服给于连。你们猜猜,小于连现在有多少套衣服?有700多套呢!现在专门有一个博物馆收藏着这些衣服。大家来看看穿上了衣服的小于连。(课件出示穿上了衣服的于连图)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机灵勇敢的小英雄于连,希望小朋友们也能像于连一样遇到事情不慌张,做一个机灵勇敢的好孩子,请小朋友们在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故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

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

1.读正确。

(1)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

(2)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3)抽读正音。

2.读流利。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

(4)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5)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6)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

(1)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

(4)学生练读。

(5)游戏助兴:《挑战自我》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说话。

2.情景说话。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朗读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四、课外作业

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作业。

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篇3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从小到大,妈妈都是最爱我们的人,给我们关心,为我们做很多事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小诗中有个小朋友却不让妈妈给她送伞,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小诗《妈妈,不要送伞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用你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

2、同桌两人再来读,选择你们两个喜欢的方式,要把句子读通顺。

3、哪一个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

师:同学们说说他们读的怎么样?

4、开火车式读,每人读一节。

5、男女生赛读。

三、自主识字,掌握认字方法。

1、师:同学们读得很流利,字音读得很准确。那词语宝宝与字宝宝,跳出来你还会读吗?

2、小黑板出示词语:

送伞、慢悠悠、雨丝、机灵、小鹿、奔跑、淋坏、勇敢。

3、师: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生领读)

4、生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师解释。

5、师:词语宝宝没有难住大家,字宝宝说:“让我们来吧!”他们跳到了小伞上,你还认识吗?(生自由读)

6、让学生把这些字宝宝再送回课文中,请几名学生来拿小雨伞,只要读对伞上的字,在组一个词,造个完整的句子,这把小伞就送给学生。

四、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默读课文,思考:

(1)文中的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不让妈妈给他送伞?

(2)你认为这个小朋友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五、总结:

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六、作业:

写两句心里话夸夸自己的妈妈。

教学反思

?妈妈,不要送伞来》是极富儿童生活情趣的一首小诗,诗歌用呼告的语气,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向妈妈直接倾诉了自己不愿意娇生惯养,希望独立的愿望,语言表达亲切,自然,学起来就更加轻松、有趣。教学时,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前的预习,让学生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倡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听课效率,上课开始让学生听读,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听读,并展开想象,为下面的学习打开了思路,创设了学习的氛围。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比比谁读的听,谈谈自己的收获,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第三小节时,学生读不出呼告的语气,我这样创设情境:站在你们面前的是疼爱你们的妈妈,我担心你们背上书包累着,个儿长不高;我害怕你们被雨淋着,生病感冒;我向呵护温室里的花朵一样保护着你,可是你们不是“小糖人”,不愿意娇生惯养,可你也理解我的爱,你这样劝说我,读第三小节。学生读第三小节:“妈妈,我懂得你的爱,但我不是小糖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我像街边的小树,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通过这样的引读,学生读的声情并茂,看来,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到位特别重要。

本文教学时板书和识字学词结合比较紧密,课前在黑板上画上各种颜色的雨伞,结合伞的形状,教学“伞”字,学生记忆犹其深刻,结合板书上各种颜色的雨伞,理解第二节课文中的“五彩的伞群”的意思。教学“裹”这个形声字时,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模仿课文插图做动作读“我喜欢头上顶着外衣裹住的书包。”教师出示“衣”和“果”两个字组成的“裹”字,突破了生字教学的难点。

但教学总有不完美的地方,不知为什么,课堂气氛有一些沉闷,课堂回答问题的孩子不多,只集中在那几个学生身上,是不是这样的课就算是失败的课呢?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之间口语交际能力。

2、要求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完整、通顺地向同学讲述自己最爱听的故事。并富有情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你们一定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吧!你爱听哪方面的故事呢?

2、这里有几个小朋友在讲故事呢,听听他们在讲些什么吧!

3、指导看图,指名读对话。

4、你爱听那方面的故事?你的同学爱听哪方面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二、范讲故事:

1、老师这里有一个故事,那在老师讲故事之间,你们想给老师提什么要求呢?

(a、声音响亮 b通顺完整 c、有感情)

2、听完故事、交流自己听了故事的感受。

3、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

4、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与同桌互讲感兴趣的故事,并交流其感受。

讲的`同学力求江得生动,能吸引同桌,让他爱听。

听的同学要听得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5、四人小组把故事讲给大家听,相互交流。

6、上台讲故事,全班交流。

7、评出”故事大王“,发给小红花。

三、巩固练习、活化知识:

回家后,打听自己的父母爱听什么故事,并把自己喜爱的故事讲述给他们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风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听广播的意义

2、掌握听广播的要求

3、熟悉听广播的技能训练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广播的意义

听广播是提高学生听话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我们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中,要因势利导,利用这种形式来有限的提高学生的听话能力;良好的听话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本能力。

听广播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能让你及时了解天下大事;能让你潜移默化的陶冶情操;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听广播的要求

听广播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1、听得快:要集中注意力,快速跟上,声声入耳,句句到心。

2、听得全:接受信息要全面,接受信息要完整。

3、听得准:要培养听觉感受,注意语句的停顿和语气的变化,听清语意,防止误听。

三、听广播的技能训练

1、调动原有信息,接受新的信息

2、攫取主要信息,记住关键语句

3、记听重要信息,学会速记技巧

四、速记方法

1、速引式

2、符号式

3、浓缩式

4、首尾式

5、提纲式

另外还有:跳行记、留空记、画线记等听记技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工作总结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总结5篇

二年级上册的作文推荐5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推荐8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推荐8篇

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参考5篇

2024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7篇

2024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2971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