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中国跤教案推荐7篇

依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所写的教案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有了充分准备的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跤教案推荐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跤教案推荐7篇

中国跤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2、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①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②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幸福、和平的环境中,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许多孩子无法有拥有这一切!你们看(课件)一张张凄苦的脸,一双双充满泪水绝望的眼睛,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中的儿童!孩子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太苦了。

生:战争太可恶了。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中国孩子,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师板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学生质疑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谁的呼声?

生:他发出了什么呼声?

生:作者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呢?

三、自主探究,解决疑问

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有同样的疑问(出示课件:谁的呼声?发出了什么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师:孩子们,刚才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谁来汇报一下。

生:是作者雷利的呼声。他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为了让母亲不再失去孩子,妻子不再失去丈夫,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师相机板书和平)

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

四、品读感悟痛失父亲。(学生自主探究)

师:这里饱含着雷利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因为是战争让他失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所以他呼吁:

师:那么他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课件)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按要求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交流读书体会,请汇报的同学先读出你勾画的语句,再结合重点词语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认为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师相机课件出示有关语句,理解感悟,指导多种形式朗读。)

生:我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精通看出爸爸很有才华。

生:爸爸这么有才华就牺牲了太可惜了。

师:是呀!爸爸能为祖国做更多的事,却为维护和平牺牲了。可见爸爸是多么的渴望和平!请同学们带着惋惜的语气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生自由练读)

生:我从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染红浸满中知道爸爸是为战争牺牲的。

师:是的,爸爸是保卫和平的勇士!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看出爸爸是优秀的侦察员。

师:联合国秘书长都赞扬爸爸,可见爸爸是多么的优秀。谁能带着无比崇敬和高度赞扬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指一名读)

生:我从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爸爸深情的目光看出爸爸是爱妻子的好丈夫,爱孩子的好父亲。

生:一定说明爸爸对维和任务充满信心。

师:请你带着慈爱与坚定的语气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师:有这样一位出色的爸爸怎么不令人自豪呢?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哪天我和妈妈如约捧着鲜花来到机场迎接爸爸,爸爸回来时,我们全家人幸福团聚的场面。(鲜花、拥抱、蓝盔照相机啪啪的声音,)

师:雷利是多么盼望爸爸亲手把蓝盔带在自己头上啊!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可是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爸爸牺牲了,是什么夺取了爸爸的生命?(战争)用一个词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带着又悲有恨的心情读课文。(出示课件)爸爸牺牲了但他还有未了却的心愿。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出示课件师导读,生跟读)

师:是啊!骨肉分离,这种痛产生的不仅仅是悲伤,还有力量,还有对和平的`呼唤,让我们齐读这一部分,用心去感受小作者的悲苦吧!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取了宝贵的生命!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雷利,此时此刻,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呢?

生:爸爸,我很想你。

生:我为有你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师:说的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换成你对爸爸的崇敬、赞扬之情读这一段。

(自由汇报)

(生齐读)

师:爸爸呼唤的是和平,这里连续用了三个和平,去掉两个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说明爸爸对和平有强烈的渴望。

师:在牺牲前的刹那间,爸爸没有想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呼唤着:

生齐:和平!和平!和平!

(师指板,生齐:爸爸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可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世界和平了吗?

生:没有。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课件出示7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生:只要有战争存在,就说明世界不和平。

生:现在,除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还在战争。

师:对于战争,你又了解哪些情况呢?(学生交流资料)

?

师:是呀!(师导51年前永贮人间)

师:请同学们看(出示课件)。孩子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又作何感想呢?

生:战争太可恶了!

生:我讨厌战争!

生:我希望战争永远消失!

生:我要和平不要战争!

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师:救救孩子们。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这是谁的呼声?

生:雷利。

师:仅仅是雷利的呼声吗?

生:是所有孩子的呼声。

师:仅仅是孩子们的呼声吗?

生:是全世界的呼声。

师:是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孩子的呼声,还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啊!

师:雷利的呼声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让我们到课文当中找到雷利的呼声,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吧!加上你的想象发出你们对和平的呼唤。谁再来呼吁?

师:你的呼声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在场的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这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让我们一同来呼吁吧!

(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为了维护21世纪的世界和平,我们做些什么呢?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

师:孩子们,虽然我们还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为了维护和平,世界各地的人民纷纷走上街头放飞和平鸽,高呼要和平不要战争,同学们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行列,放飞我们的和平鸽,将心中对和平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心声:向世界人民高呼: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的呼声穿越时空,传到世界各地,传到发动战争的人的耳朵里,让和平之花开遍人类的美好家园。(课件出示:让那21世纪最后)

中国跤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识记、掌握生字、生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结外形变化无穷,寓意丰富的特点。

3、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名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结的特点。

2、体会作者对中国结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朗读、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一缕红丝线,交错接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国结)

2、板书课题,说说: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指名回答)

3、展示中国结。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1)出示生字新词,学生认读。

典雅、风韵、憧憬、巧夺天工、叹为观止、不离不弃、图腾、烘托、渗透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默读课文,读的同时思考问题。

(1)每段写了什么?

(2)这篇文章写了什么?

3、指名回答,师生共同交流。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知。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中国结这几年特别受宠;中国结富有丝绸质感;中国结造型典雅;中国结风韵独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巧妙编结,配以各种饰品,变化无穷)

(2)说说中国结的象征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3、齐读第4——6自然段。

(1)为什么说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是一根丝绳缠结而成,是围绕起点曲折缠绕的,不离不弃像中华儿女同根生,不论离国家多远,都永远离不开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

(2)“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度句。说一说过度句的作用。

(3)外国人为什么也喜欢中国结?

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代表祥和、喜庆。

4、总结: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它的“头”。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结又被称为“同心结”。

三、拓展延伸。

激发兴趣。试这编中国结,体会丝绳绕着起点,曲折缠绕,不离不弃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中国结

绕着起点,曲折缠绕,不利不弃(炎黄子孙心连心)

中国结中国情

渗透着文明,传递着祥和、喜庆

中国跤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喜欢功夫,体验功夫的强壮有力的气概。

2.激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功夫。

活动准备:

拳术视频片段、《武功秘籍》、《功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想看我练功夫吗?j教师演示武功?我的武功怎样?

二、欣赏功夫,体验其强壮有力的气概。

1.播放拳术视频片段

2.你喜欢他的哪个动作,你来学学(请一幼儿表演)

3.你们自己会哪些武打动作呢?(幼儿演示)你还有哪些动作可以做的像师父那么强壮?

三、看秘籍,用身体动作表现功夫。

1.有哪些武功厉害的人?他们的武功是哪里来的?除了跟师父学外,还有一种途径,那就是(出示《秘籍》),看武功秘籍。

2.这是什么秘籍?(少林秘籍)?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照着秘籍练练武功?好,那就请你们选一个你喜欢的秘籍,站到它面前空的地方,看看,有几个动作?这些动作会做吗?

3.老师给你们配一首很有力量的歌曲,你们可以听着歌、看着秘籍练练动作。注意动作有力量.

刚才我们说每本秘籍有几个动作?(4个),我们这首歌也有4句,我们来听一听一个动作配一句歌,打的时候慢慢的.

4.幼儿随音乐,表演秘籍动作

四、拓展幼儿对功夫的进一步认识。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去练武术呢?(能强身健体、保护自己)刚才我们是用掌和拳来打的,还有好多种其他的武术呢,我们以后再了解学习吧。

中国跤教案篇4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2、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认知目标:

1、了解局部战争的情况。

2、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媒体主要是网络技术。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搜索信息的便捷性、呈现画面的直观性等特点,辅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雷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出了内心深情的呼唤。请听(课件出示:配乐呼唤录音)雷利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唤呢?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文章脉落。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了解雷利发出呼声的原因吗?(板书:失父之痛、 世界不太平 呼唤和平)

2、师:那么这是个怎样的父亲呢?请看大屏幕:

三、合作学习,体会失父之痛。

1、课件出示:(千人迎英雄的场面,并出示录音、字幕:他,是一个精通四国语言的经济学硕士;他,是一个深爱妻儿的好丈夫、好爸爸;他,是一位卓越的维和部队观察员。)

2、默读课文,找出体会到作者失去父亲万分悲痛的句子划下来,然后读给你旁边的同学听。

3、学生进入站,合作学习。(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法指导,进行讨论交流,再探讨朗读进行汇报。)

4、汇报交流:

(1)片段一:(读文——互动质疑——查阅相关资料——谈感受)。体会爸爸对维和行动充满信心。

(2)片段二:(课件出示家人面对父亲灵柩时悲痛欲绝的情境):在情境中感情朗读,感受小雷利的心情,并想象说话:看到这情境,雷利会说什么?

(3)片段三:读文谈感受,在失父的回忆中表达对爸爸的崇敬与自豪。

师小结: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个可亲可敬的爸爸,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雷利怎能不悲痛呢?

四、畅游网络,感受世界的不太平。

1、指名读第7段,自主质疑,梳理问题。

2、资料交流: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很多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你能列举些具体的例子吗?

3、观看伊拉克战争视频、“9、11”事件图片。

(1)学生有选择地进行浏览。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再次呼唤,升华感情。

1、课件出示呼声段落,齐读。

六、延伸拓展,呼唤和平。

师: 面对着和平年代的不和平,你又想说什么呢?

1、我想对发动战争的国家说……

2、我想对处于灾难的儿童说……

七、世界和平资料展。

课件展示和平的图片资料:在《爱的奉献》音乐中,教师描述:要和平,不要战争!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只要献出一份爱,和平就能永驻人间。

板书设计:

22、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失父之痛斥 世界不太平

呼唤和平

和平永驻人间

资料提供者:

中国跤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2、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3、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过渡: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二、重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着重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语段,并按语段后的教学步骤,指导学生体会。

(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3)指导朗读

(语段: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全世界都听见,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1)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面对些情景,会有怎样感受?

3)指导朗读。

(语段: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1)哪些同学对这段话的印象最深刻,谈谈自己的感受。

2)本来。。。。却被,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5、对于在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的父亲,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生齐读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6、怎样理解卓越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7、伴随着音乐,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再次缅怀用生命保卫世界和平的爸爸,齐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本课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过渡: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缅怀被战争夺去生命的父亲吗?你是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2、默读课文五、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句子让你学得最难理解,请画出来。

3、着重理解下列句子: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你从这句话中能体会到什么?

b结合课前你们收集的资料,举出具体事例,请你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c过渡: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更是无情的。只要有罪恶的子弹存在,和平之花就容易被摧残。难怪作者会说---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不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战争给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那些深爱战争苦难的孩子,他们过着怎能样的生活呢?我这儿有一份资料,大家可以小声地读一读。

(出示数据资料:

在过去10年里,200多万儿童在战争中被杀死,另有600万儿童受伤,100万儿童成为孤儿。

87个国家的儿童生活在6000万枚地雷的阴影中。每年陆续有1万名儿童成为地雷的受害者。

目前世界各国约有30万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军队中当儿童兵,许多人还不到11岁。)

5、读了这份资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出示难民儿童画面)战争中的孩子,饱受着战火的煎熬,阳光般的年龄却承受那么多的不幸,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7、成千上万的儿童因为战争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本来应该拥有的幸福和欢乐。正因为这样,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强烈的呼吁。鼓励学生反复朗读最后一段,边读国体会作者的情感,边读边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指导实践,升化情感

1、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雷利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下这封信。那么,我们能够做点儿什么呢?

2、从大家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你们以地和平的期盼。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最后的这段话,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3、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课外延伸

短暂的40分钟的课堂让我们无法停止对和平的呼唤。和平、和平、和平的心声永不停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也可以召开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主题班会。因为,让和平永驻人间不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更是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愿!

中国跤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认识中国龙,了解中国龙的来历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⒈了解龙的外形特征

⒉注意细节部分的处理

教学准备:

ppt课件,幼儿用书,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

——我这里呢有一个谜语想请小朋友们猜一下,是??

生肖,看看谁能猜到。

腾云驾雾非等闲,施恩布雨在人间;

家有珠宝寻常事,统领兵将皆海鲜。

一、介绍中国龙及外国龙的特征

出示图片,欣赏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外形特点。

——中国龙和西方龙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龙代表吉祥、威严、幸福

西方龙代表邪恶的势力

二、讲解中国龙的来历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龙的传人,那么龙是怎么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龙有九个儿子,我们来看一下分别都叫什么。

三、了解什么地方会用到龙

——我们生活当中都有哪些地方出现龙的身影呢?

如:龙袍、瓷器、建筑、服装、节日活动等等。

四、学习关于龙的成语

——龙腾四海、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飞龙在天、龙飞凤舞、龙潭虎穴

五、开始绘画涂色

活动反思:

1、活动充分运用纲要精神,结合幼儿实际需求和今年是龙年选择课题《中国龙》开展主题活动。

2、活动的预设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动静交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目标。

中国跤教案篇7

1、学会用折剪的方法剪出对称图案的窗花。

2、 欣赏民间剪纸,对剪纸有兴趣。

小组

个别

参观二楼红(剪纸艺术等)

窗花若干、范样,长条纸,正方形纸,圆形纸,示范用纸

1、参观二楼红(剪纸艺术等)

——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你们还在哪里看见过窗花?为什么人们要贴窗花?

2、欣赏窗花

——发现窗花是怎么样的?(有什么小密密)对称。

——窗花是怎么剪出来的?

——幼儿观察后讨论,发现剪纸的秘密。

3、尝试剪窗花。

——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

4、展示幼儿的作品。

在孩子们观察老师剪窗花的过程中,几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发现剪出来的花纹和折叠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秘密是孩子们在细心的观察中自己发现的,所以教师要多多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

敬老活动 10/11 上午 1、幼儿与老师、爷爷奶奶、同伴共同联欢,有尊敬长辈,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2、知道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敬老节。

全园大活动

邀请老人参加本次活动。

布置好活动场地。

为爷爷奶奶准备礼物。

为幼儿化妆,穿上各类演出服装。

1、由园长发言(许老师)、居委会书记发??

2、节目表演。

——中二班的小朋友想为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中三班舞蹈《小鸟飞》。

——中一班的宝宝们也来为爷爷奶奶们祝贺节日,请欣赏舞蹈《洗澡乐》。

——接下来请欣赏大二班的节目。

——请欣赏大班舞蹈《孔雀舞》、《铃鼓舞》。

——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3、送甜糕。

——请爷爷奶奶吃蛋糕。

由于表演的节目不多,有部分孩子没有上台表演,从他们的脸上我看出了他们的失望,是啊,他们都想在爷爷奶奶面前表达自己对他们问候。下一次搞这样的活动,我应该多多体会孩子们的心情,让更多的孩子上台表演。

舞龙 10/12 上午 1、发展幼儿动作敏捷、连续性。

2、增强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分组

纸盒、彩带、铃鼓、音乐

1、观看录象

——他们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舞龙的?

2、欣赏舞龙

——舞龙中有哪些角色?(龙头、龙身、龙尾)

——他们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制作龙

——用纸盒、彩带等材料做成一条龙。

4、分组进行舞龙比赛

——随音乐节奏的变化改变舞龙的姿势,感受热闹的气氛,以整个身体不断开的“龙”为胜。

调整开展有关神舟六号飞船上天的活动。

扎染 10/12 下午 1、让幼儿了解扎染是我国传统的、特殊的印染工艺。

2、体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分组

各种扎染品、扎染所需用品(染料、染盒、白棉布、棉线等)

1、将幼儿引入已经布置好的活动室,向幼儿介绍扎染工艺的来历及文化背景。

2、教师演示扎染工程,引起幼儿 的制作兴趣。

(1)、任意扎

(2)、有规则地扎(重点是将所需的图案扎紧、扎牢、系牢)

(3)、染制

3、幼儿进行制作活动。

(1)、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和制作要求。

(2)、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染制过程。

4、幼儿欣赏各自所染作品,感受染料渗透形成的花纹、图案。

由于扎染需要很多用品,而且工艺较为复杂,所以调整为欣赏,从欣赏中了解扎染是我国传统的印染工艺。

热闹的城隍庙 10/13 上午 1、观察了解城隍庙的独特建筑

2、体验城隍庙的民间文化

集体

外出、笔、纸

1、参观前要求:

——你们知道城隍庙的建筑和我们看到的'高楼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那里你看到有些什么民间物品和好吃的?

2、参观城隍庙

——提醒孩子将看到的可用笔记录下来

3、参观后谈话:

——你们看到了些什么?

——城隍庙的建筑和我们看到的高楼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在城隍庙孩子们大开眼界,亲眼目睹了许多人的民间艺术,这比在教室里老师单纯地介绍,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要经常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这个小教室,走进社会这个大教师。

放风筝 10/14上午 1、体会不同性能工具的使用对配色所产生的效果

2、在玩风筝、画风筝的活动中,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

分组

油画笔 淡颜色的水粉颜料(淡绿、淡黄、淡蓝、淡紫)

1、观察风筝、了解风筝

——观察各种风筝造型结构,体会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

——欣赏、讨论风筝上对称的、五彩缤纷的图案表现手法,激发表现美的欲望

2、示范画风筝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意愿示范画一个风筝

3、自己操作,创作美丽风筝

——教师鼓励幼儿创作不同的造型、花纹、并引导幼儿相互学习

4、讲评:找找有几种不同造型的风筝,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作。

由于在参观活动中都了解,所以将此活动放在区角活动中。

调整有关神舟六号飞船上天的活动。

泥娃娃分家 10/14下午 1、能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2、尝试把操作的结果记录。

分组

泥娃娃图片若干套,每套有7张,有性别(3男4女),大小(2大5小),1个带帽和6个不带帽等不同特征。

纸笔

1、两人一组,观看泥娃娃图片,商议如何根据泥娃娃的特征分成两家,为两个家庭命名,并把它记录下来。

2、寻找泥娃娃的不同特征,尝试分成两家的多种方法,并进行记录。

1、交流各自的记录,并在以后的操作中继续尝试。

在分家这个环节上,孩子们都不觉得有困难,只是在进行记录时,有部分孩子没有发挥己的聪明才智,喜欢模仿别人的记录方法,没有创新。今后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加努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诗教案推荐7篇

舀花生教案推荐7篇

穿水果串教案推荐7篇

大班音乐云教案推荐7篇

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作文模板7篇

四上英语教案推荐7篇

科学活动小班教案推荐7篇

1-8数字教案推荐7篇

山景美术大班教案推荐7篇

茶中班语言教案推荐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900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