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前准备好的演讲稿,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演讲稿的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兴趣,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舍与得演讲稿4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舍与得演讲稿400字篇1
如今大家都提倡环保,还想出了很多的环保标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壤不能再生,避免土壤污染和沙化,减少水土流失;环境与人类共存,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调和;保护水环境,勤俭水资源;建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使用较少塑料袋,是友好的对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
而塑料袋是我们最大的题目,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它,但它会造成白色污染,让空气不再那样清新,让我们生活在细菌的王国里。国务院办公厅发下通知:6月1日起全国制止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要自己掏钱买。所以政府和公众都提倡用环保袋代替塑料袋。
那环保袋有甚么好处呢?它不但可以反复利用,而且对生态环境有益。在环保袋的设计上,很多环保热情人士纷纭提供杭州美景的摄影作品,想采用到环保袋上,终究荷花宝宝成为环保袋上的图案。荷花宝宝是20__年快报摄影记者夏阳拍的。在他的博客里,网友、读者纷纭为荷花宝宝留言:网友“天堂有约”说,“这真是一朵幸福的荷花,我喜欢这个城市,好有人情味。”徐君敏选择将荷花宝宝的图案放满整个袋子,不留下任何空缺。让在繁忙中的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环保袋两面分别截取了荷花宝宝生长的第2天和第4天的瞬间,短短两天之间,它又有了新的变化。这是为了让人们知道自然界的生物都有其成长规律,用荷花宝宝的成上进程,是在提示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往破坏
人们为了自己的方便发明了塑料袋,而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要数百年才能降解,不加节制地滥用,已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题目。所以我们要尽自己一切努力改正之前滥用塑料袋的习惯,呼吁大家使用环保袋,勤俭资源。
舍与得演讲稿400字篇2
敬爱的校长、主任,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向母校告别。
今天,我站在这里,代表全体20xx届毕业生向我们的母校道别,向--的师长们道别,向朝夕相处的同窗们道别,也向这段不能忘怀的岁月道别!
经历了这六年的学习,六年的痛苦,六年的辛苦,我反而感到快乐,这六的生活,我们过的充实而美丽,我们踏着荆棘,却嗅得万里花香。四年的岁月,2190个日日夜夜,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而当我们今天面对离别,又觉得它是那么的短暂。
这六年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张老师、高老师和董老师,张老师和高老师是那么的慈爱,那么的慈祥。董老师是那么的勇敢、那么的关心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同学是高天、高玉存、张开、朱文佳和董越,高天、张开、朱文佳和高玉存是那么的勇敢。董越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可爱、美丽。
在我们要离别母校时我向大家告别,再见,同志们祝你们考个好的初中。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已完毕。
舍与得演讲稿400字篇3
晚唐大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诗在中国流传甚广,许多人都耳熟能详。说到清明节,我们常常会想到凄风苦雨、扫墓祭祀,其实,清明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
在2520__年前,清明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因为介子推因火而死,故这天百姓人家不得生火,只能吃冷饭。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踏青、洗澡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小孩子,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又是一年春来早,让我们在这个清明节走出家门,和父母一起祭扫祖先,寄托我们绵长的哀思;带上风筝,去郊外游玩踏青,也有利于放松我们紧张的神经。愿每个同学都能有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舍与得演讲稿400字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水是大地的血脉,它滋润着崇山峻岭,灌溉着良田;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它养育着飞禽走兽,哺育着花草树木;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都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我们地球虽被称之为“水球”,但其淡水储量却是少之又少!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将成为21世纪威胁世界和平影响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在全球的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节约用水便成为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尤其在中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并不丰富,淡水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地区分布并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非常之大,每年受旱农田32亿亩,约有5000万人和3000万头牲畜面临水荒。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缺,所以人们更应该节约用水。如果大家能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入手,把节约落到实处。如果这样,对学校来说,那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对于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只要大家都注意节约用水,水荒才会远离我们,我们的生活才会安定、和谐;环境才会优美、舒适。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之美德,节约身边之滴水。莫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
舍与得演讲稿400字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是11月9日,“119”——消防日。每天都会想起一个触目惊心的词——“火”。在短短的20年里,中国发生了12起火灾。7万例,死亡1076例,受伤580例,直接财产损失13例。两亿。“火”,夺走了多少生命;“火”打破了很多家庭的幸福生活;“火”,多少值钱的财产被烧了。生命的丧失破坏了家庭的幸福,影响了社会的安宁。
为了提高我们自救和逃生的能力,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本周,在东阳消防队的支持下,我们学校正在开展一系列防火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在此,我谨代表我校全体同学,向消防队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生动的教育和精彩的发言;同时也要感谢学校对我们的关心,感谢学校组织这次活动来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谢谢你们!关爱我们的生命!
在此,我代表全体同学向消防队和学校保证,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火灾的危害性,知道了报火警的方法,可以逃生自救,可以积极向家人和邻居宣传防火知识,努力做一个生存能力强的好少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