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心得体会

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物或情况的深刻思考和领悟,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写心得体会是需要细致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5篇

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篇1

通过学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启发了我们思政课老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的思维。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务必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价值引领功能。坚持全流程管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坚持规范化建设,健全教学工作制度。坚持增强获得感,实现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体会如下:

首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需明道、问道、信道和弘道,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解释者、信仰者和创造者。“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义,教师才能讲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政课教师需要自觉信仰共产主义,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信服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学生点亮理想的明灯。马克思主义最珍贵的品质在于其与时俱进,我们还需要在新环境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需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系统的纽带,联结高校思政工作的各方主体。通过多年的思政课教师经验的积累,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要将党的精神、方针和政策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将所在学校的特定管理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参与课堂管控,发挥思政课老师价值引领的作用,从而将顶层设计与教育终端联结起来,将各级指令与学生需要联结起来,最终促进各主体间的协同增效。做到教书育人,协同发展。

从事高校思政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职业,更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作为特定个人之存在意义的创造和绵延。思政课的课堂不是暂时居留的驿站,而就是我们的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笔者认为,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贵在树立“学生观”。

围绕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围绕学生就是要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研究学生,明确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研究我们的时代需要怎样的学生,树立明确目标;

三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特点,时代需要的融合点。

在这个融合点上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学生成长的美丽营养,从而让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美丽成长,适应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心中可亲可感,喜闻乐道。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学生才会走进思想政治工作。

服务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使命是服务学生成长的,如何服务呢?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知道学生需要怎样的服务,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想,情感,学习,弄明白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要明确学生市场需求。

二是制作好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形式和内容。

形式要吸引学生,让学生耳目一新,内容要对学生有用,让学生能够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市场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走上有亲和性,针对性的崭新轨道。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学生,学生才能喜欢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篇2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了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四个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下面给大家分享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心得体会1 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我是一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结合所学心理学理论与工作实践,我认为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一、延迟的心理青春期,需要帮助大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部分大学生还处于延迟的心理青春期。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是在12~18岁,主要在中学时期,学生会有关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在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学生的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以及压力非常大,往往是没能及时进入心理青春期,于是带着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任务进入了大学。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青少年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只有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发展任务,大学生的这种统一性的感觉就会成为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这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自信成才。

那么,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面向心理青春期延迟的大学生开展工作呢?我觉得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能够帮助学生探索他们自身真正的价值观和兴趣,并鼓励他们按照这些价值观和兴趣进行活动,促进学生独立地表达、思维和决策,即使别人不喜欢也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独立的表现)。2.尝试理解学生的困扰,促进学生的同伴交往与交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较少坚持控制和权利。

3.鼓励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案,并予以足够的支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与学生商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并最终能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

二、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成为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心理任务

埃里克森将成年早期(18~25岁)的心理发展任务定为: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一般来说,只有前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顺利完成,即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理解和遵循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重视班团建设、社团文化建设,这些集体组织的建设和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流,发展较好的人际关系。 2.开设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相关的课程,开展相关主题的讲座,更大范围地进行科普,因为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也有科学原理和心理知识在其中。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关注到那些人际交往相对较差的学生,并尝试鼓励其参加社团、人际关系发展的团体,有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帮扶或者推荐做心理咨询。

此外,我作为一名专职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在本职工作中了解和运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应该更多地去科普相应的知识给更多的人,目前已经有面向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宿管等人员开展相关主题的培训,希望自己以后能在这方面做的更多。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我紧跟学生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发展成长的身心规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直走在路上,才会有教育的成果,才会真正教书育人,加油!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心得体会2 通过学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启发了我们思政课老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的思维。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务必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价值引领功能。坚持全流程管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坚持规范化建设,健全教学工作制度。坚持增强获得感,实现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体会如下:

首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需明道、问道、信道和弘道,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解释者、信仰者和创造者。“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义,教师才能讲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政课教师需要自觉信仰共产主义,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信服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学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生点亮理想的明灯。马克思主义最珍贵的品质在于其与时俱进,我们还需要在新环境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需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系统的纽带,联结高校思政工作的各方主体。通过多年的思政课教师经验的积累,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要将党的精神、方针和政策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中,将所在学校的特定管理融入课堂教学中,并参与课堂管控,发挥思政课老师价值引领的作用,从而将顶层设计与教育终端联结起来,将各级指令与学生需要联结起来,最终促进各主体间的协同增效。做到教书育人,协同发展。

从事高校思政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职业,更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作为特定个人之存在意义的创造和绵延。思政课的课堂不是暂时居留的驿站,而就是我们的生活世界。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笔者认为,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生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贵在树立“学生观”。

围绕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围绕学生就是要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学生,明确现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研究我们的时代需要怎样的学生,树立明确目标,三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与学生成长特点,时代需要的融合点。在这个融合点上让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学生成长的美丽营养,从而让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美丽成长,适应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心中可亲可感,喜闻乐道。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学生,学生才会走进思想政治工作。

服务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使命是服务学生成长的,如何服务呢?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知道学生需要怎样的服务,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想,情感,学习,弄明白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要明确学生市场需求。二是制作好产品,这个产品就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形式要吸引学生,让学生耳目一新,内容要对学生有用,让学生能够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获得感和幸福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树立市场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走上有亲和性,针对性的崭新轨道。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学生,学生才能喜欢思想政治工作。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篇3

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我是一名高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结合所学心理学理论与工作实践,我认为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

一、延迟的心理青春期,需要帮助大学生发展自我同一性

部分大学生还处于延迟的心理青春期。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是在12~18岁,主要在中学时期,学生会有关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在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学生的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以及压力非常大,往往是没能及时进入心理青春期,于是带着青春期的心理发展任务进入了大学。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青少年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只有顺利完成自我同一性发展任务,大学生的这种统一性的感觉就会成为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这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自信成才。

那么,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面向心理青春期延迟的大学生开展工作呢?我觉得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能够帮助学生探索他们自身真正的价值观和兴趣,并鼓励他们按照这些价值观和兴趣进行活动,促进学生独立地表达、思维和决策,即使别人不喜欢也应该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独立的表现)。

2.尝试理解学生的困扰,促进学生的同伴交往与交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较少坚持控制和权利。

3.鼓励学生探索解决的方案,并予以足够的支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与学生商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并最终能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

二、人际交往与亲密关系成为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心理任务

埃里克森将成年早期(18~25岁)的心理发展任务定为: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一般来说,只有前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顺利完成,即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理解和遵循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任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重视班团建设、社团文化建设,这些集体组织的建设和集体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流,发展较好的人际关系。

2.开设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相关的课程,开展相关主题的讲座,更大范围地进行科普,因为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也有科学原理和心理知识在其中。

3.关注到那些人际交往相对较差的学生,并尝试鼓励其参加社团、人际关系发展的团体,有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帮扶或者推荐做心理咨询。

此外,我作为一名专职的心理咨询师,除了在本职工作中了解和运用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还应该更多地去科普相应的知识给更多的人,目前已经有面向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宿管等人员开展相关主题的培训,希望自己以后能在这方面做的更多。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我紧跟学生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发展成长的身心规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直走在路上,才会有教育的成果,才会真正教书育人,加油!

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篇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心得体会 增强三种意识 做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通过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我深受触动、感染、鼓舞和教育,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第一,增强责任意识,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阐明了这样一个明晰的思想脉络。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需要高等教育提供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支持;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源源产出需要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之神圣、使命之崇高是不言而喻的。万涓成水,众志成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都尽到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第二,增强角色意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重要论断指出了高校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我们奋斗的方向。作为高校工作者,应当不断地强化角色意识,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工作实践、人生实践,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增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角色意识。这一问题在顶层设计上已经有明确的定位,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站在实践的层面上积极回应,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进一步凝练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所培养的人,应当具有“实现中国梦 我的责任”的责任担当,应当具有“居一隅而胸怀天下”的宏大气魄,应当具有“国家之栋梁、社会之表率”的示范效应,应当具有“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气质。要增强“育人先育己、立德先立人”的角色意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思想政治工作者理应成为工作对象的表率,培养崇高的人生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的人格魅力。第三,增强能力意识,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习会议精神,加深了自我“知识恐慌”与“本领恐慌”的危机感。比如,是否真正掌握了“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的规律特点,是否真正遵循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目标,是否真正创设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环境氛围,是否真正实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方法创新。为此,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会议精神,个人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一是学习提高。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学习提高的方面很多。时下,最重要的是学习好、理解透会议精神;日常,应当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二是研究总结。做好本职工作,需要研究工作对象的特点和需求,需要研究工作内容的定位和规律,需要研究工作创新的方法和举措,更需要做学习型研究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示范和引领。三是创新实践。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在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不断地创新,把思想融入工作实践、让育人活动充满智慧,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召示:努力做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守护理想信念,守护职业操守,守护历史使命,全心全意为师生发展服务、为事业进步服务,助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开创新境界。

政治思想会议心得体会篇5

学习《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的体会

(屠雪佳

y)

4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习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传达了《意见》的会议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提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面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是我们专业知识的要求,更是自我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要求。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并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职业美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参与积极健康、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不枯燥、不乏味,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师的教育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生应学习教师身上的优良政治思想,结合自己实际自我教育。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教师教授的知识是我们的基础,想要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要结合课堂外的教育。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比其他人更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深入学习中国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坚定社会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培养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它成为勤奋学习、增长本领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为实现色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终身。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培训教师政治学习心得体会5篇

2023教师暑假政治心得体会5篇

会议汇报材料范文5篇

会议销售工作总结5篇

安全早会议讲话稿5篇

考前会议讲话稿5篇

2023会议演讲稿5篇

中国思想心得体会5篇

云会议个人总结优秀5篇

高三校长会议讲话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066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