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心得体会

舌尖上的作文模板6篇

作文的开头和结尾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我们写作的初印象,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利于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舌尖上的作文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作文模板6篇

舌尖上的作文篇1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俗称“小年”,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活起来。随着排气扇的声音一停,母亲端上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年糕,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嘿嘿,没想到我也成‘糕富帅’了啊。”我开起了玩笑,夹起一块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里送。热气腾腾的餐桌、柔软黏牙的感觉,顿时让我回忆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厌的“年味”来。我的童年是在平江县城度过的,每到岁末,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糖果、炒货、红薯干、炸肉、酸萝卜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种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满了果露酒。由于平时很少吃到这种高级糖,所以我们吃酒心糖时,都是小心翼翼地撕开金色的糖纸,顺便将粘在糖纸内面的巧克力屑添干净,然后舔着巧克力,当快要舔到里面的空心部分时,将糖塞入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顺着舌尖流入喉咙,好不痛快!

炸肉并不是把肉放入油锅炸,对于80年代的小县城来说,大块吃肉也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大人们把加入鸡蛋的面粉揉成团,里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葱,再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出锅。我最喜欢在大人们做炸肉时,站在一旁看着,一旦有炸肉出锅,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过来,一边吹着烫手的炸肉,一边咬着炸肉最外面那层脆脆的金色面皮,吃完脆皮,里面的面团又白又嫩,就像鸡肉一样,再加上碎肉末和葱香,那感觉,比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好吃多了。

“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拿到压岁钱了,我们男孩子就喜欢买些香烛鞭炮,跑到外面燃放,运气好的可以碰到挑着担子卖炸馓子的老头。炸馓子是筋面粉放油锅里炸出来的,我没见过怎么做,但是卷起来像铁丝一样一大盘,咬起来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炒米,将晒干的米饭放入油锅内炒,加入黄豆、芝麻、盐巴等,香气逼人。看春晚时,左手一把炸馓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不知觉间,我眼镜上已是雾蒙蒙一片,我连忙用手挡住年糕的热气,擦干净眼镜。而那舌尖上的年味,那过年的回忆,却永远无法拭去。

舌尖上的作文篇2

我喜欢吃小吃,喜欢麻辣烫,喜欢韩国泡菜,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美味的羊肉泡馍。

上个星期我和妈妈在看美食节目,当时我被节目的美食诱惑住了。于是我们来到了一家羊肉泡馍的店。

走进店内,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真是“迷死人不偿命”,怪不得美食节目都推荐这家店。店里坐满了人,小的大概7岁,老的有80余岁的。她们都拿着馍饼,细细的扳着,奇怪怎么是我们顾客自己来扳馍,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问了服务员才知道,这是让顾客“先苦后甜”。

于是,我们接过馍饼,认真的扳馍。听说羊肉泡馍扳得越细越入味,我和妈妈扳得可细了。扳好馍饼,就要交给服务员,付钱时还要选要不要加粉条、香菜等等也可以什么也不加或让厨师多加些羊肉。然后就是选味道,有辣的、不辣的、鲜的等等。

过了一会儿,一碗羊肉泡馍泡好了,服务员端了上来,顿时香味扑鼻而来,汤上飘着几片香菜和几朵油花,还有肥肥的羊肉、粉条、泡馍。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立刻被那鲜美的味道征服了。我又吃了一口泡馍真是一个字“鲜”。那味道犹如千年难得一尝的佳肴。我和妈妈狼吞虎咽的吃完了泡馍。

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回味舌尖上的美味一边想:怪不得古时候的一位将军,到了县城里吃着山珍海味,还说没有家乡的羊肉泡馍好吃过瘾。

啊,羊肉泡馍我爱你!

舌尖上的作文篇3

闻着面香,忆起家乡,总是能想起那熟悉的味道和我挚爱的人。

——题记

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喜食面。我就是一个北方代表,我的最爱便是姥姥的拿手好菜————茄子丁面。一次偶然,我在一家小店中尝到了我儿时的最爱—————茄子丁面。那熟悉的味道,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记忆。

幼时的我最喜欢看姥姥站在灶台旁煮面的样子。和面时,姥姥先从水盆中盛一碗的水,倒在面粉里用筷子搅匀,便开始揉面。姥姥的两只手齐齐按在半成型的面团上,手臂一用力下压,身体便跟着往前倾,时不时的用一只手再拿些面粉,指尖一撮,面粉便落到面团上了。姥姥揉面时,我会在旁边看着姥姥那清秀的面庞笑,心里却惦记着那面团子。

现在想起,后悔当初没多看两眼姥姥那静美的笑颜。

活完面便擀面和切面了。平时锋利的刀子在姥姥的手中仿佛变成了一只上下飞舞的蝴蝶。姥姥右手持刀,食指按在刀背上,另外四指捏住刀面。左手放在面团上,抵着刀面。右手腕稳而有力的上下摆动,身体也跟着小幅度的晃动。手起刀落,一根根面条就在姥姥的手中诞生了。

接下来便是煮面。姥姥拾起锅盖,回身抓了一把面条就放在锅里。突然间升起腾腾热气,使我慌忙躲开。姥姥站在灶台前看着我些许踉跄地脚步,笑出了声,那声似银铃般好听、清脆、柔和。我也不恼也笑起来,继续看着姥姥煮面。层层升起的水雾,隔在我和姥姥之间。入眼,是姥姥些许飘渺的身影;入耳,是姥姥断断续续的念叨“女孩子家家的,一定要学会做饭,不然将来怎么养活的了自己”。姥姥用筷子搅了搅面,盛到碗里,淋上香喷喷的茄子丁和汁。我冲过来,大快朵颐。姥姥看着我,柔柔的笑。我顾不得烫,夹起一筷子面,就往嘴里送,酸酸的、甜甜的、带着点肉香和茄子的味道。茄汁的浓郁、肉香的醇厚在我的口中激荡着,使那平淡无奇的白水煮面带着些爱的味道。

现在忆起,姥姥那老掉牙絮叨的念叨,许是一个平凡的老人对自己未来的嘱托,后悔年少时没往心里去。

又尝到熟悉的味道,可这次,没有那个灶前飘渺的身影,和熟悉的嘱托。几滴滚烫的液体落在手背,竟已是落下泪来。

舌尖上的作文篇4

小时候,外婆总是过年前说一句话:小孩子望过年,大人们望种田。对于我来说,儿时的春节都是一些萦绕舌尖的记忆。年,对孩子来说,无疑是美味的。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我们的小嘴就不曾闲过。“二十三,祭灶官”。这天,用米粉做的送灶粑粑,香气会驱走整个冬日的寒意。

“二十五,磨豆腐”。这天不但可以喝到香甜可口的豆浆,母亲还会抽空煮豆浆时捞几张豆腐皮出来,晚饭时和小葱芝麻一拌,最下饭不过了。

再后来的这两天,好吃的会更多。首先,外公会去杀年猪的人家割肉,遇到亲戚家杀猪,我还可以跟着蹭顿“杀猪饭”吃,这样的宴席,主人家是不会吝惜猪肉的,上桌的菜都是大盘大碗,极其解馋。如果没有吃过瘾也没关系,母亲正家里杀鸡呢!每当此时,母亲会将鸡杂用大酱炒了再和泡好的黄豆一起煨制,鸡杂黄豆甭提有多香!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飘出炸圆子的香味。往日到处玩闹的孩子,这天都一下不见了踪影,他们都自家的锅台旁围着呢,第一锅圆子都要炸得透透的,锅台旁的小馋猫都等着吃呢!这天,外婆怕我油炸的东西吃多了伤了脾胃,会锅塘里事先放两个红薯,就着柴火烤熟,这样的烤红薯最解油腻。

炸圆子的香味还嘴角边萦绕时,转眼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夜的年饭,吃的那就更多了。当然,这桌年夜饭,也有不给动筷子的,那时的条件不是很好,有些食材只有过年时才会准备,似“年鱼”和“鸭胗”。这些菜烧好后,平时是不端出来的。即使年夜饭时,它们的出场也只是为了做做样子。外婆说,这样的菜是拿来招呼客人的。记得那年,母亲带我和弟弟去亲戚家拜年,吃饭时,六岁的弟弟看着眼前的咸鸭胗口水直流,最后实忍不住了,伸筷子夹了几次,回家的路上,母亲狠狠的批评了弟弟。后来,长大了才知道其中缘由。

大年初一,孩子们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拜年。我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的拜年。拜年会得到一些好吃的,几颗糖、一把瓜子都会让我们心满意足。一上午跑下来,我们总是会嫌衣服口袋小。于是正月里,我们会有吃不完的零食,那些好看的糖纸都会被夹书本里珍藏着。

元宵节那香糯的汤圆下了肚后,年味就慢慢淡了起来。外婆会笑着对我们说:“小舌头也要休息咯!”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经常咂摸着小嘴,回味那舌尖上萦绕的浓浓年味。每每想起,依然香甜依旧。

舌尖上的作文篇5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而美食则是春节的重头戏,在这个与亲朋好友团聚的美好时光,每一道菜都浸润着春节特有的浓浓暖意。一盘饺子,一碗热汤面,一盘腊肉,过年的菜是有时不那么的复杂,也是常见的食物,却在一天内一盘盘的食物都寄托着我们对家人的美好祝福。

饺子永远是大年三十晚上餐桌上最重要的角色,一盘盘的饺子会被摆在整个桌子的c位,也就是最中间。在我们家的餐桌上饺子馅永远是以韭菜为主的韭菜猪肉和韭菜鸡蛋馅,爷爷会在早上去菜市场购买的新摘的韭菜,洗去那一层棕色的泥土,韭菜更是青翠。晚上十点钟,一家人一起坐在客厅,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包着饺子,猪肉一定要有肥有瘦,这样嚼起来才更有感觉,更加美味,猪肉和韭菜的碰撞,真是饺子中的最佳组合,别有一番风味,喜食肉我还是更喜欢猪肉韭菜馅儿的饺子,当然,韭菜鸡蛋的也不赖……

在我们家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炸咯吱,爷爷奶奶总是在春节的好几天前就开始准备做这道菜,最重要的是绿豆面。在锅里倒上适量的绿豆面糊,摊成煎饼皮儿,然后至凉,切成等宽的长条,最后卷成咯吱盒下锅炸至即可。随时都可以吃,不用担心,它的保鲜,只要你想吃,拿起一个便还是那样金黄黄的,入口一嚼,那“咯吱”一声还真是脆响的,口感如其名。这便是我们家舌尖上的年味。

一年一年,我也好像是在那“咯吱”声中忘掉烦恼,那一声脆响足以让人满足了,我们也是伴随着这舌尖上的春节成长……

舌尖上的作文篇6

如同一艘归来的孤舟泊入港湾,家的味道,是一碗拌着鸡蛋的炒米饭,是一杯沁人心脾回味甘醇的茶,更是无声中流露出的爱。

每当周末,结束了学习生活的自理,便是母亲大显身手的时候。先是中午时,在米锅里倒入2杯大米,用水洗净,滴上一滴油,盖上锅盖,半晌,便成了三碗颗粒饱满的米饭。拿起筷子夹起,细品,雪白的外壳中包含着柔软和细腻,却不松垮,自带着一片稻香。将一碗盛出,用托盘倒扣着,放入冰箱。春日的阳光射入,给人以无数的温暖,冗余的时光过后,一碗米饭带着温暖,迎着火烧云的倒影,缓缓取出,放入正烧开的锅里。妈妈此时总会拿出几颗小葱,几片胡萝卜,切碎,与已经由蛋液成型,正在徜徉的令人引起无限遐想的金黄色的炒蛋和已入锅的米饭混合,编织出三色辉映的美丽图画。待到完成烹饪,入碗,拿起勺子,一口下去,被蛋液浸泡的米饭,柔香滑腻,令人不住想吃第二口,再一口,胡萝卜的微甜和葱那源自田野的纯粹带来味蕾上梦幻般的深刻记忆,难以再忘怀。

说起茶,便是一抹馥郁。老人常说:“茶人在草木间也,会友,待客,自品,万千事中,无不有茶”。每次回老家,在门外便能听见烧茶的沸腾声,接着是一股古色古香的草木味。走入门中,爷爷招呼我们坐下,拿出小烧杯,将成品的茶放入备好的小壶中,倒入热水盖上盖子,不出10分钟便有了淡黄色泛着涟漪的几小杯茶,爷爷拿起一杯,并非一饮而尽,却是在嘴边细品,轻抿一口,不立刻下咽,等到幽香如兰的茶味俘获味蕾,慢慢咽下,再抿一口。记得夏季来临爷爷每次待客,总是将八月新鲜的桂花和乌龙茶一起入壶,泡出的成品既不失乌龙茶入口的酸甜,又添了桂花的飘香,回味无尽。每当茶饮尽,爷爷总少不了唠叨些大道理,他常说:“你看呐,这人生便是饮一杯茶。初饮,青涩稚嫩,品不透其中的味道;再饮,丰富醇厚,多了些沧桑和经历;终饮,清澈明了,余韵悠长,唇齿留香。茶要细品,人生亦如此,只有细细体会,才能体会到世间这酸甜苦辣。”听完这些,看着杯里红边镶嵌香气醉人的茶,更别有一番滋味。

当遇到礁石和搁浅,别忘了回家。家的味道,凝固在色泽金黄的炒米饭里,深溶在纯正的茶中,更伴随着爱,滋润味蕾,永生难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生日上的演讲稿参考6篇

初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6篇

学习上的演讲稿优秀6篇

你农村环境上的讲话稿6篇

人居环境大会上的讲话稿6篇

酒店上的演讲稿最新6篇

毕业典礼上的教师演讲稿6篇

领导在活动上的讲话稿6篇

学习上的演讲稿最新6篇

在文艺汇演上的讲话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679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