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现在学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文体,在写作文的时候,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写作技能,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习俗作文优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习俗作文篇1
除夕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每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在这一天,爆竹声声响,烟花处处开。
除夕晚上要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再配上自制的蘸料,简直是人间美味了。这一天,人们可以放下所有的.坏心情,释放所有的压力,悠闲自在,乐此不疲。到了晚上,才是重头戏。
除夕因位于其年之末,人们便更加有兴趣。再加上美味可口的食物和长辈们送出的红彤彤的压岁钱,小孩子们是“吃嘛嘛香,喝嘛嘛乐”了。大人们也不例外,他们可以放手自己的孩子,任他们肆意逍遥,只要注意安全。然后自己找个麻将摊玩上两把,输赢亦是快乐。有的不赌钱,就“赌”胃,找上几个好友,买上几瓶价格居中、上得了台面的酒,再配两个小菜,人间天堂啊!
老人们终于不再孤独,儿孙在庭院里疯玩,老人们就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警告上几句,要小心些;或和几位老友聚在一起玩扑克,不拿钱,就图个快乐。
小孩子们最为猖狂。手里捏着打火机,兜里揣上几盒炮,尽管有些恐惧,也要放上一盒。虽然家长叮嘱不要玩炮,不要玩火,可到了这时,好奇心胜过了妈妈的话,必定要玩。这是男孩子们的活动,有些女孩或许也会参与。再来说说大部分“仙女”们都在干嘛,她们到了过年也不安静,小的到处抱大腿要红包,再拿去买糖;大的则聚在一起跳皮筋,讲故事。
可是,如今这个时代,电子产品高端又实用,过年没了热闹的气氛,刷视频,玩游戏等等,占据了一整天。年味走远了,真的回不去了吗?
今年,希望热闹一点
家乡习俗作文篇2
每每大年三十的夜晚,我们村里都要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放烟花。
不要误会,这可不是普通的放烟花,而是全村一起放烟花。
在大年夜的傍晚的时候,应该是六点多的样子,全村人就要开始准备烟花了,除了烟花,我们还要拿个盘子,里面放上猪肉、豆腐、米饼、油饼。食物准备好后,我们还要将火纸剪成那种一条一条,连在一起,可以拉长的那种东西,这是用来烤的。
准备好这些之后,我们都来到一块平坦的地方,中间有一个坑。我们把烟花放在地上,把盘子全部放在一块水泥地上。然后把纸剪成的东西扔进坑里点燃,当火烧到最旺的时候,我们就弯腰三拜。当火灭时,这便象征着可以开始放烟花了。
我们全村人一齐点燃烟花,大大小小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一块又一块美丽的图案。那烟花的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如果我不闭着耳朵,耳膜就会很难受。哇!那场面真是壮观啊!把漆黑的夜空照得跟白天一样,这时候全村人的心情都高涨起来,绚丽的烟花仿佛要将黑夜吞并。
过了一会儿,壮观的烟花会结束了,全村人都带着自己的盘子回家了,他们都回去吃团圆饭了。
在刚才壮观的平地上,又恢复了以前的寂静,只留下一阵阵刺鼻的火药味……
家乡习俗作文篇3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最喜欢过的.传统节日,比如说:有的人喜欢过元宵节,有的人喜欢过端午节;有的人喜欢过中秋节而我最喜欢的是家乡的春节。
春节的到来使乡亲们都非常开心。这一天早上,我们一家人起得很早,因为要做很多事情。首先,我和妈妈要去超市买年货,每一次过年买年货是我最开高中英语作文心的时候。这样可以买自己喜欢的新衣服,还有吃的。我们买了非常多的东西,有:衣服、零食、干果、鞭炮、对联
在除夕来临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贴福。不过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每一家都要贴福字。我问爸爸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爸爸说你看到这个字会怎么说?我说我就想提醒别人,福字倒了,爸爸说是的,福字倒着贴,意思就表示福到了,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转眼就到了除夕夜,家家户户围在一起吃团圆饭,从中午饭后,爸爸就开始忙碌着,做了非常多的菜,差不多全是肉类,有:鱼、扣肉、鸡肉、鸭肉、红烧肉那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让人看了很有食欲。团圆饭到,一家人围在桌前边吃边聊,多美好的画面。
吃完了饭,我们就去放鞭炮了。家家户户的孩子们竞相把鞭炮放上天空,那烟花犹如春日的繁花,在黑夜中绽放,如同宝石,一闪一闪的,亮的耀眼!放完烟花该做什么呢?是的,没有错,人人必看的春节联欢晚会,老老少少围坐在客厅里,一边天南地北地聊着,一边看着小品,一边守岁。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我们的诗词接龙中,我们又度过了一个的春节。
家乡习俗作文篇4
在我的老家仙游,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做寿。
无论男女,只要是年龄过了五十,每逢整十岁就要做寿。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办酒席,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过来,为的是为寿星送上祝福。
人到齐后,随着一声开席的鞭炮声,做寿也就开始了。寿星家里围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欢声笑语。
主人家开始上菜,大家就边吃边聊。
大概上了三四盘菜后,寿星就过来和每一桌的人干杯。有酒的喝酒,没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干杯,再给寿星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寿星听了当然开心,连忙叫我们多吃点,然后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干杯了。
做寿时,主人家必须上两道菜:莆田卤面和海蛎汤。莆田卤面其实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变得极其的美味。海蛎汤也非常不错,没有放什么味精却也能让人一碗接一碗的喝。这两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征一样。但其实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们当作家人,而并非简单的
客人。所以是再简单的菜肴,也能吃出浓浓的乡情、乡味。
做寿结束时,又是一阵散席的炮竹声。客人要和寿星说声“祝您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然后感谢款待,寒暄几句也就走了。于是那几天鞭炮声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热闹!
客人不是为了蹭吃而来的。其实整个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寿就像是为家人过生日一样。主人也是不收钱的。就是这样一个短暂而美好的仪式,有时办的比婚礼还盛大。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做寿。其实和过年也有点像——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开始,转眼又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消逝了……
家乡习俗作文篇5
春节,伴着冬天的脚步悄悄来临,和我们欢聚在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户户都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店铺里也摆满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红包……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欢迎的颜色了,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作为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这段日子,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忘外,做着团圆饭。而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则是点鞭炮,放烟花。听着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平常一样夜晚的寂静,无数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幻化成了各式各样的花样,描绘着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夜晚的天空顿时在黑色的幕布上绣上了几朵美丽的金丝花儿。
“吃饭咯!”“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还有腊肠”……除夕的桌面上摆上了满满一桌好吃的食物:年年有余、节节高升、团团圆圆……每一份食物都被赋予了美好的祝福。
孩子们吃着,笑着,嘴里还嚷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在大人们宠溺的笑容里,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悄悄心里盘算着又该买点什么?又该挑些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盛放、鞭炮响亮,在一家家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中,过年的气味已弥漫空中,沁入心田。
家乡习俗作文篇6
说起习俗,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春节期间,有一项习俗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我慢慢地睁开疲劳不堪的眼睛,因为小年夜实在玩得太开心了,导致睡觉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说:“我可不管你这么多,今天按规定是要扫尘的,赶紧起来帮忙。”被逼无奈,我只好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立马加入到除尘的队伍中。
外婆是这次除尘的总指挥官,外婆命令爸爸去擦玻璃,命令妈妈去整理储物间。命令姐姐去擦鞋架,终于轮到我了:“外婆,我要干什么呢?”我兴奋地问道。外婆思考了一会说:“要不然你去扫地吧?”我惊叫了一声:“啊?”外婆说:“你可不要小看扫地,地板相当于一个家的脸面,如果地板干净了,那说明这个家也干净了。”我兴奋地说:“原来扫地这么重要啊!”随即,我飞奔到门外去拿扫把。开始认认真真地扫地。不知过了多久,家里终于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扫尘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么,小伙伴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