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心得体会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7篇

写体会是为了把得到的知识和感悟进行一个梳理归纳,写心得体会要切合实际,有感而发,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7篇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革命故事的书。这本书讲了许多英雄人物有:王二小、海娃、刘胡兰、潘冬子、雨来、张嘎、李爱民、黄继光、李大钊……其中我最喜欢革命小英雄雨来。

这个故事讲的是:小雨来的父亲是民兵队长,小雨来从小就有爱国精神。每次他打鬼子的时候,总是冲的最猛、打的最狠的一个。秋天到了,村子里开了夜校,小雨来也参加了,每次上课他都热血沸腾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撒下了让国家更加强大的信念。一天小雨来在家读书,家里没人。突然他看见李大叔跑进了自己家,他搬开墙边的缸对雨来说:“一会你把刚搬到原来的位置你就出去玩吧,记住什吗事情也不要管。”雨来刚把缸搬回原来的地就碰见几个带刀的鬼子闯进了自己的家,小雨来软硬不吃什么问题也不回答,鬼子十分生气就把他到河边准备用枪杀了他,在鬼子开枪的一瞬间雨来跳进了河里。大家都以为雨来死了,在河边哭泣,过了一会儿雨来将头钻出了水面,大家看见雨来没死都喜出望外。

读了这篇故事我深有感受,小雨来面对敌人的诱惑没有动摇毫无畏惧。在的敌人的枪口下依然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果断让最后让自己脱离了危险。而我呢?作为21世纪的少年的我,整天过着美好安康、无忧无虑的生活,吃着有营养的食品,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上课时,总是不爱动脑筋不爱积极举手发言;做作业时,碰见不会的问题一点也不思考就问家长。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多动脑,自行解决自己不会的东西,尽量不依靠家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我要学习小雨来在任何情况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机智果断不受别人威胁利用和爱国的精神。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篇2

青山不语大江东,漫卷红旗猎猎风;正道人间身远去,春光万里数归鸿。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举国一致,万众一心,众多“逆行者”不惧苦难险阻、抛头颅洒热血,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抗疫战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胜利来之不易,据不完全统计,在战疫期间以身殉职的英雄有300多名,战疫英雄的陨落,都化作了14亿中国人民的守护星。而今,清明节将至,我们理应以敬畏之心共同缅怀为阻击疫情而牺牲的战疫英雄,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力量,以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担当,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致敬战疫英雄,以无比尊崇的心情深切缅怀。英雄从来不问出身,但只要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义无反顾、勇于牺牲,那就是我们的英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抗疫防疫第一线,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诠释了“英雄”本色。梁武东、李文亮、刘智明、彭银华、夏思思、尹祖川、黄汉明、马承武、郑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背后,一个个侠肝义胆的感人故事,是无数力量的汇集、无数暖流的涌动。这些离去的背影,有医务人员、基层干部、退役军人、民警辅警、志愿者,他们身处不同的领域,用坚毅的身影、宝贵的生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星辰般散射光辉,穿过厚重的隔离、封闭的围栏,为我们驱走黑暗、带来希望。“身虽殁,而名永存。”这个清明节,我们应以无比尊崇的心情深切缅怀每一位牺牲的战疫英雄,致敬他们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崇高精神,致敬他们无畏艰难险阻,顽强拼搏、百折不回,只为护佑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定信念。

致敬战疫英雄,以迎难而上的勇气汲取力量。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的严峻考验。面对这场猝不及防、空前惨烈的遭遇战、阻击战,举国奋起、闻令而动,从耄耋院士到90后、00后,无数人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争分夺秒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不畏牺牲。是她,在疫情防控中身先士卒,忘我工作,连续工作奋战18天,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的徐辉;是他,在防疫测温工作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去世,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坚守的毛样洪……是他们,把岗位当战位、以肉身为铁骨,拼尽一腔热血,将生命定格在与病毒抗争的征途上。这个清明节,我们应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继承战疫英雄的精神,致敬他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汲取未来前行的奋进力量,让他们身上的忠诚信念、担当情怀、英雄气概激励我们向着伟大胜利一往无前。

致敬战疫英雄,以坚守初心的行动勇担使命。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英国皇家空军:“在人类征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疫情中今天的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位位战疫英雄用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挚爱、对初心的坚守和使命的担当,汇聚成灿烂星河,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曾以为“吾以许国,再难许卿”的故事,只会出现在尘封的故纸堆中,而今天,战疫中的英雄们用自己的血与肉续写了新的时代赞歌,更让我们懂得,无愧于岗位,方是最长久的坚守;无愧于使命,方是最有力的担当。这个清明节,不仅是祭一家之祖、一族之先,更是敬畏一地之贤、一国之英烈,感恩每一位牺牲的战疫英雄,我们应把敬畏之情、感恩之心转化为坚守本职岗位、敬业奉献的担当实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英雄精神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主动作为、不懈奋斗中书写新的历史、迎来新的辉煌。

勇士在前,英雄引路。如今,战疫尚未全胜,战斗仍在进行,我们当继承每一位牺牲的战疫英雄的遗志,踏上他们未走完的路去完成他们未竟的心愿,“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以一场彻底的胜利、以繁花似锦的春天告慰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的英雄!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篇3

“小”展馆承载“大”历史

走进眉山抗战将士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一段段影像,向人们讲诉着75年前那段山河破碎、日月同悲的岁月中,抗战先辈们如何振臂而起,抛洒鲜血,拯救这个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国家。知史方知来处,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更多更真切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雨,以及苦难背后的那些“正能量”。

这座开馆不到一年的纪念馆是眉山市第一个抗战将士纪念馆,主要为纪念眉山抗战将士所做出的贡献,馆内展示了眉山抗战将士风采、抗战时期文史资料、抗战时期日本侵华罪证、新中国发展历史进程和成就。

一腔爱国志,十万儿男赴战场。走过布满抗战将士们红色手印和生平介绍的墙壁,仿佛穿越时空,350多万川军誓师出川的声音犹在耳畔,10多万眉山青年离家赴战场的身影犹在眼前。在他们中,有人独自穿越野人山,有人亲自押送甲级战犯到日本;有人血战湘西,有人征战缅甸;有人大刀飞舞,有人侦查情报;有十二岁从军的小战士,也有立志杀敌报国的学生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先辈们的浓浓爱国之情与拳拳报国之心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挣得一个和平的未来。我们青年干部更该涵养爱国之情,继承先辈遗志,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信念不折,“八百进士乡”亦可“马上定乾坤”。一件件经过历史沉淀的衣物、刀枪、画报、徽章、票证,无声诉说着那些充满血泪与痛苦、信仰与希望的故事。4000余名眉山战士再没能回到家乡,有的永埋山西的冰天雪地中,有的定格在莽莽野人山上。尽管穿草鞋、短裤,拿大刀、步枪,但他们不惧生死,不畏强暴,在切断滇缅公路的战役中,在滇西和缅北的战场上,与日军血战到底,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20_年,_岁眉山老兵覃福廷在重返滇西公益行活动到达惠通桥时,想起牺牲在此处的战友,泣不成声,深深呼唤“战友,我的战友!”“敌军一日不驱出国境,川军一日不回川”,他们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融入民族骨血之中,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在新的历史征途上艰苦创业、奋斗不息。

“展示这些抗战遗物,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老一辈眉山人的丰功伟绩,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将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纪念馆创建人李天玉先生这样说。由于自幼家境贫寒,但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长大后的李天玉先生投身公益事业20余年,将这份善心回馈给了社会。馆内一千多件展品大多来自李天玉先生多年来走遍全国,甚至远赴海外收集而来,其中曲折故事暂且不提,这份赤诚与热血正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传承。

故土已无恙,使命应犹在。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更好的前行。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篇4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共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篇5

近日,央视新闻不间断更新报道来自全国各地的战“疫”故事,“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两位数”“两个0”用简单而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图来播报疫情动态,用最基层、最前线的“小事”作为素材,反映战“疫”一线人员的良好风貌。在感动的同时也激发出全民“战疫不胜绝不收兵”的奋斗力量。抗“疫”路上,不妨让这样的美好再多一些。

一样的职业,不一样的传承,这样的“意外收获”可以多一些。刘清岳、王冰是山东援鄂的医护人员,他们演绎了现实版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在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他们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白:

刘:“我是希望让他们当医生的,医生是一个有收获感的职业。抢救生命对我们来说可能仅仅是个工作,但对别人来说,是一生的改变。”

王:“比如说我。”

刘:“对,像王冰一样,是我的一个意外收获。”

一段“意外收获”见证了医者仁心的传承和发扬。2007年,刘清岳把王冰从死神的手里拉了回来。“曾经我被他人保护,现在我想保护他人!”2020年,两人在抗疫一线再次相遇,一次普通爱心救助,成就别样最美人生。一样的职业,不一般的传承,医者仁心在人心中种下奋斗的种子,迸发出磅礴力量。像这样的“意外收获”的传承可以多一些。

一样的数字,不一样的意义,这样的“振奋人心”可以多一些。“3月6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确诊降为两位数,湖北以外新增死亡病例为0”,不少网友评论说“降到2位数了,尽快归0,加油”“两个0可爱!期待更多0”,数字“0”带来的是全民战役彻底消灭“疫情”的希望;“80、93、97、98、101……都没问题!”为抗疫注入必胜信心,武汉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说:“98岁的危重症患者都能康复出院,还在住院治疗的其他新冠肺炎患者应该有信心,一定能够战胜疾病。”虽然同为数字,反映出的是疫情向好的态势,和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战胜“疫魔”的信心。数字的背后是团结,是爱国主义的力量,无数“逆行者”的心血和汗水,还有无数“守望者”的牺牲和奉献,像这样的“振奋人心”的信息可以多一些。

一样的目标,不一样的岗位,这样的“无私无畏”可以多一些。科研攻关的实验室里李兰娟院士带着团队“灯火通明”,方舱医院里志愿者用“笨拙的舞蹈”把感染者心理雾霾驱散,万家灯火中公安干警“卡点值守”把防线夯实,社区的大门口“红先锋”苦口婆心把“道理”讲……疫情发生以来,无论什么岗位、什么职业、什么身份,都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他们“无论生死,不计报酬”,他们“风程仆仆日夜兼程”,他们“为爱远航,隔空相望”,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但面对疫情她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那就是挺身而出、无所畏惧,为人民群众筑起坚固大钢铁长城。这样的“无私无畏”的担当可以多一些。

一样不一样。唯初心不变,风尘仆仆在抗疫路上守初心担使命,坚持就是胜利,凯旋的曙光就在前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春风送暖,再发新枝。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随着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在勃发的春日里,我们也即将迎来清明——这个属于祭奠、哀思的节日。清明是忧伤的,每到这一日,我们都会想起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抔一捧黄土,挥洒满腔热泪,仿若他们的音容笑貌还在,却已经再无影踪;清明,也是深沉的,在这个传承了千年的传统节日里,我们能看见经过一代代积淀下来的孝文化,在祖国各地,遍地开花,这昭示着独属于我们民族的血脉传承和文化特色。清明节,是一个可以放纵悲伤的日子。悲伤过后,整理好心情,借着美好的春光,再度起航,开始新的一年的征程。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尽情的释放对于亲人们的想念。然而,清明节的祭奠,并不局限在亲人的范围之内。清明节,也当有一抹哀思,献给那些逝去的“英雄”。

战火中牺牲的烈士,值得我们用心感恩。随着国家建设的“步步高”,似乎那些战火纷飞,只有在南非一些国家才可以看到;而实际上,数一数,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其实距离我们也就只有不到百年的时光,正是在这些战争中挣扎起来的先辈们,用鲜血为我们铺开了今日的和平之路。战火已消,但是这些英雄们的精神却依旧还在。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献给为我们铺就了光明前路的烈士们,感谢先辈们的付出,让我们有了今日的富足和安定。

建设中逝去的祖辈父辈们,值得我们用心怀念。将时光的钟摆转回到60、70年前,那是我们父辈们拼搏的时代。他们那一代,受限于动荡不安的岁月和贫穷的条件,他们需要节衣缩食,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然而,正是这些在贫瘠物质条件下长大的祖辈和父辈们,却在建设中奉献了全部的心力,在现代化的建设大潮中,为了能够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他们中的很多人,以满腔热血为今日的辉煌奠定了根基。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献给祖国建设中的献身者,他们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

社会上已经逝去的各类好人榜样,值得我们不断效仿。令我们感动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对于这个社会来说,那些令人感动落泪的好人们,是我们的榜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都是我们的“亲人”,有的好人,一生奉献在了慈善事业上;有的好人,危机时刻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用生命谱写了互助勇敢的壮歌。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送给这些已经逝去的好人们,他们是生活中的英雄,是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的善的暖流。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批开路者、建设者和引领潮流者,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即将清明,请记得这些于家、于国有过奉献的逝者,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他们的人生值得我们铭记。

清明节,当有一抹哀思,献给这些“英雄们”,英雄不老,英雄精神理应长存。

读英雄故事的心得体会篇7

用红色基因为初心“保鲜”“提质”“赋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70多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支撑。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守初心、担使命始终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和终身课题。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需要不断汲取精神养分,方能历久弥坚、历久弥新。

讲好红色故事,在思想淬炼中坚固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历史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创造、整合形成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信念永恒,才能继往开来。要讲好党从弱到强、从成长到壮大的光辉历程,讲好党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感人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感召人,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人,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通过讲红色故事增进党员干部学好党史、新中国史的自觉性,主动接受红色传统教育,找准学习目标、汲取精神动力,做到常学常新、铭记历史、锤炼党性,进一步擦亮初心本色、底色,让初心保鲜、使命永恒。

用好红色资源,在涤荡灵魂中滋养初心、引领使命。“树有根,故其高百尺;连有魂,故其传不衰。”在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革命文物、战斗遗址和纪念场地。这些遍布全国,饱含沧桑的文物旧址,承载着光辉记忆,是初心的“红色课堂”。要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感染熏陶,走进廉政教育基地警醒警示,走进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锤炼党性,把握教育时机,将红色基因注入党员干部血脉,强化情感认同。在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中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仰,感悟革命前辈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感受革命烈士一心为民的铁胆忠心和以身许党许国的崇高品质,不断丰富初心使命的丰富内涵,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传承红色精神,在实践锻炼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国无精神不强,人无精神不立。党在近_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等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这些精神不断开拓创新、薪火相传,指引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在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开创新的历史征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面临坎坷曲折,甚至会遇到惊涛骇浪。在新长征路上,要传承红色精神,升华红色精神,把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变成自觉行动,以坚定的信念、担当的勇气,找准座标,把握方向,提振精气神,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畅通两个循环,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坚决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英雄雨来的演讲稿参考8篇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300字5篇

幼儿故事的心得体会7篇

小英雄雨来的演讲稿5篇

英雄事例作文500字7篇

战英雄演讲稿7篇

英雄魂演讲稿7篇

中国神话故事的心得体会7篇

《烈火英雄》心得体会5篇

榜样6英雄心得体会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18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