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心得体会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5篇

撰写读后感使我们更容易识别故事情节中的主题和隐含意义,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后的个人感受和思考,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作品,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5篇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篇1

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讲: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观看了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优秀影片。

在这部影片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和战友们一道接到命令,去炸掉碉堡,以确保大部队前进的步伐。在两名战友牺牲的情况下,董存瑞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剩下的碉堡全部炸掉。但他们没发现,在干枯的河床上,还建筑了一个更隐蔽的桥型暗堡,许多战友都牺牲在这个碉堡下,董存瑞看到这个情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次向连长请命,在机枪的掩护下,他机智勇敢的躲过敌人的子弹,并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来到暗堡下,可怎么也找不到炸药包的地方。总攻时间到了,冲到前面的几名战友牺牲了,董存瑞心急如焚。为了战友的安全,他毅然举起炸药包。只听一声巨响,桥型暗堡没了,而董存瑞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看到这里,我满含眼泪,联想到了一件往事。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和同学们的关系很不好,同学说一句,我还他们十句。有时候骂不过同学,还动后打他们。在家里,我经常和大人顶嘴,大人们让着我,我还得寸进尺。看了这部影片,我惭愧的低下了头。我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对,我应该学习董存瑞那种牺牲小我,成全大局的精神,随时鞭策自己,做一个尊师重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篇2

我这二天看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令我非常感动,《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故事写了年仅19岁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和战友们,接连炸毁敌人的碉堡群。这时,总攻冲锋号已经吹响,突然他们发现迎面的桥身却是座经过伪装的暗堡,从里面扫射出来的子弹阻挡了解放军的前进道路。为了减少战友伤亡,在找不到炸药支撑点的情况下,董存瑞在桥下高举炸药包并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我看完这本书,感触万千,董存瑞为了后继部队的不断前进,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更好的生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舍身为国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革命英雄不断前进。就是一个个象董存瑞这样的共产党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学习,读后感《《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看看我们每天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环境优美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这些都是谁给我们创造的?当然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创造的。她就像一轮无私奉献的太阳,我们就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阳光的呵护和滋润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想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篇3

我读过很多革命英烈的故事,但最让我忘不掉的就是舍身炸碉堡的英雄——董存瑞的故事。

在1948年的五月,董存瑞所在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奉命向隆化城挺进,十三天后战斗打响了,董存瑞带上炸药包跳出战壕,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陆续炸掉了敌方的四座炮楼五座碉堡。战士们正要冲进去时,在旱河上的一座桥形暗堡中埋伏的敌人突然向解放军发起了攻击,战士们急忙应战,就这样僵持了好久,忽然,一个身影闪出,说:“连长,让我去炸掉敌人的碉堡吧!”只见董存瑞背起炸药包,义无反顾地向外走去,他以队友扔的手雷为掩护,成功来到了桥形暗堡下,不一会儿,他发现竟然没有一处地方可以安置炸药包,接着,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用双手坚定地举起炸药包,毅然决然地拉下导火索。伴随着“嘭”的一声巨响,董存瑞光荣殉国,年仅19岁。

读了他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董存瑞,一个十九岁的少年,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是何等的壮烈,何等的光荣!他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他的事迹,将被我们永远传颂下去!

如今,新冠疫情肆虐,在这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里,我们身边又涌现出多少个像董存瑞一样英勇的守卫者!此刻,我的脑海中涌现出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还有奔赴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奔赴抗疫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搏斗,与死神抢人。

不论是战火年代的革命英雄董存瑞,还是和平年代像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一样为我们充当守护神的时代英雄,在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舍身为国、舍己为人的精神品格。我们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紧跟他们的步伐,努力学习,争做时代好少年!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篇4

在河北省隆化县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读了董存瑞的故事的读后感篇5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董存瑞是其中之一。

我利用暑假时间,阅读了《董存瑞》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董存瑞从出生到十七岁时,一直想要参军,打日本鬼子。他十七岁时,加入了民兵团,跟其他的同志一起,四处打听日本鬼子的消息,并且袭击他们。后来,董存瑞当了八路军,他认真训练,刻苦学习,勤动脑筋。白天,当同志们到训练场准备训练时,董存瑞已经在训练场上,而且满头大汗了;晚上,当大家都已经熄灯睡觉了,董存瑞却还在灯下看着书;每次打仗,董存瑞都会想出好办法,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而且,董存瑞还积极帮助老人们提水种菜。因此,董存瑞深受同志们和人民的爱戴。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半,董存瑞接到任务,用炸弹炸掉在碉堡里向我军开枪的敌人。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快速跃进,不一会儿,就到了敌人碉堡旁的空地上。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董存瑞的左腿,可是,他还是不放弃,他坚持到了碉堡墙角,将导火线点燃了。可是,他来不及跑开,因为,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七秒!董存瑞向着国旗,大声喊到:“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声响,敌人消失了,碉堡消失了,我们的英雄董存瑞也消失了。

从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中,我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董存瑞那认真训练,刻苦学习,勤于动脑,遇到困难不但不退缩,反而勇敢地去克服它的精神。特别是是董存瑞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解放,他宁愿牺牲自已。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学习董存瑞,从小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奉献出一份力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读了爸妈不是我的佣人读后感6篇

妈?故事的读后感5篇

大禹治水的故事读后感5篇

妈?故事的读后感优质5篇

舜的故事读后感500字5篇

鸡的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优质5篇

读了池上的心得体会5篇

撒哈拉的故事读后感5篇

读了池上的心得体会模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681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