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事迹材料,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勇气和动力,通过阅读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者事迹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者事迹篇1
于水平,男,1970年3月出生,民盟盟员,绥化肇东市嘉亿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肇东市甜城义警协会会长。
于水平是一位地道的东北汉子,有着肇东人特有的硬汉性格,敢作敢为,敢为人先,越是艰险越向前。应对新冠肺炎上一线、义助病人做康复、抗洪抢险运物资,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到一次次危难时刻显身手的义举,再到与新冠肺炎的战“疫”,总能看到他一往无前的风姿和他身后坚定的甜城义警和爱心志愿者们!疫情无情人有情。2020年春节,本是举国同庆的日子,可新冠肺炎来了,于水平作为肇东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甜城义警协会会长快速做出反应,向肇东防控指挥部请战,带领志愿者们随时待命,愿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贡献一份力量。1月28日下午,在等待指挥部指令的同时,他紧急召集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为肇东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筹集第一批防疫物资:口罩2000个,医用酒精100桶(10斤/桶)。
次日早上,他就带领志愿者,分组将这些防疫物资送到了一线的民警和社区工作者手中。他表示,协会还在继续筹集物资,将陆续发放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他向团队发出了“带头加强防护、依法有序参与、加强正面宣传、助力排查治理,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更大力量”的倡议,作出了“疫情不灭,爱心不退”的庄严承诺。近一段时间,于水平带领他的团队协助西园区东顺社区管辖的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西园区兴顺社区管辖的粮食小区、教育大厦等小区200多个单元进行整体消毒;协助肇东市公安局、派出所、社区悬挂宣传条幅、安放废弃口罩垃圾收集箱,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大家安全意识,不造谣、不信谣,传播正能量;协助交警实施交通管制,每天带领30至40名志愿者参加协勤,分散到12个管制点,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配合市公安局管制车辆,一直到交通管制结束。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带领志愿者、义警冲锋到了第一线。病魔无情人有情。当一个偏远农村的普通农民家庭为年仅6岁的脑肿瘤患者求助无门的时候,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
2016年1月,肇东市尚家镇6岁男孩田璐嘉扁桃体切除手术后,又被发现脑部有肿瘤,手脚活动不协调需要康复治疗。钱从哪里来?医院怎么去?这个家庭一筹莫展。于水平和他的团队来了,“钱我们帮着筹一点,接送孩子去医院我们全包”,于水平率先捐出了1000元钱。三九严寒没有挡住志愿者的热情,58次往返接送理疗,小璐嘉神奇地肢体康复了,能够正常的行走玩耍了。孩子妈妈激动地拉着于水平说:“真的太感谢三哥你了,要是没有你,孩子到现在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于水平说:“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已经把小璐嘉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只要孩子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就尽管来找我。”洪水无情人有情。宣化乡的干部群众永远也忘不了2017年8月2日这个日子,这是一个极端天气,仅一天时间当地的降雨量就达到了187毫米,有人说:“那雨下的,俩人离着一米远,互相都看不见。”宣化乡是肇东市的最低点,周边的雨水都向这里汇集。党委政府一边组织抢险,一边组织群众转移,极需人力物力。于水平站了出来,他身后的团队跟了上来,仅3天时间就募集到10余万元的抢险物资,80多位爱心志愿者冒雨把这些物资及时运送到了抗洪一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肇东社会各界人士和爱心企业募捐100多万元资金,有力支持了党委政府抗洪抢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这就是于水平和他的团队——爱心志愿者协会和甜城义警协会,他们用赤子之情和博爱之心不断点亮互助之火,传递志愿精神。
他们坚信:手拉手就能汇流成海,心连心就能筑起长城!
抗疫者事迹篇2
邬xx已近50岁了,在医院任劳工作了20多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这段时间里,腊市镇明塘村被确诊了3例患者,他负责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患者和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发热病人的转运工作,为了保障第1时间隔离,他24小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打完点滴,他又立刻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动身了。面对艰巨的任务,他没有请战书,没有豪言壮语,但是一样冲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没有畏缩,没有犹豫,反而表现的更加坚强,对没有医学背景的救护车驾驶员来讲,“做好防护措施就好,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要说1点不怕那肯定是假的,但当时那个情境,心里只有既然我能派上用处,国家也需要我,我肯定要上!”
邬xx的任务是每天两次下乡带着医务人员到明塘村隔离点进行消杀和对体温监测工作,每趟都要23个小时,在这不断来回于医院的行程里,他全程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手套不卸,1穿就是67个小时,喝不了水也上不了卫生间。他毫无怨言,星夜兼程的运送着1个个疑似患者、高危患者。中午还要挤出时间转送病人和到区直有关部门领取疫情物质,由于运输进程中道路封闭,层层关卡,运输速度非常缓慢,每千米都让他心急万分。
从上午8点延时到晚上8点,他延续工作12小时,穿着隔离衣等在车外吹着寒风,不吃不喝不能上厕所,就这样每天循环着做一样的事情,面对抗击疫情,他都要待命到晚上8点才会下班。晚上下班还要在家待命,他还要负责自己故乡救塘村公路交通疫情控卡点,逐1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丈量体温,严防死守疫情的分散。在没有隔离服和防护服的情况下,他总是抢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询问来往车辆的情况。
卡点任务较重,邬xx连续10多天没有休息,因长时间多地奔走、加班超负荷工作,加上饮食、睡眠不规律等因素,2月6号病倒了,可是他心里牵挂的还是疫情,又主动请战。
抗疫者事迹篇3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抗疫者事迹篇4
20_年2月1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走进一名自称退役军人的年轻人,向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医院工作人员反复询问捐赠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这样一份感谢信:“亲爱的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您向我院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我院将严格管理捐赠物资,确保每一份爱心捐赠物资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为您在特殊时期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州战役纪念馆的同事们不经意发现了这份感谢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默默捐赠医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齐乐。
齐乐同志20_年部队退役后应聘到兰州战役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退伍军人困难面前不退缩、冲在前的精神,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责,主动作为。
“一念起,天涯咫尺”。20_年1月24日,齐乐同志已经准备与家人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当天晚上,当他在临出发时得知新冠疫情恶化的消息,心就悬了起来,转机时看到机场军队医护人员整装出发的场面,他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1月2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慌乱中,疫情蔓延、武汉封城、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医护人员驰援、医护用具缺乏等让人揪心的信息不断传来,人们的心越来越紧张。此时,身在国外的齐乐从网上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医护人员紧张忙碌抢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现出亲人、朋友、同事购买不到医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单位没有应急用的防护口罩影响工作的现实,心想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身在异国他乡的齐乐已经无心享受与家人一起度假的欢乐,时刻想着为家乡的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着千方百计能多筹集一些口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经周折,在当地多家药店购得医用防护口罩5000个。为将这些口罩随机运回国内,他放弃最初确定的购物计划,尽量减轻携带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齐乐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国的旅程,当得知随行的旅行社有需要运回国内的医疗物资时,他冲在最前面积极协助旅行社在机场搬运同机回国的医疗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机场帮忙搬运大量的防疫物资。
回国后,想到抗击疫情一线医护物资紧缺,齐乐顾不上休息,立即驱车赶往省市新冠疫情定点收治医院,将价值1000余元1500个医用口罩,以一名退役军人的名义捐赠给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齐乐始终牵挂着单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将500个医用口罩及时运到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单位还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设施,当看到单位消毒防护器材缺乏,他默默的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四处打听寻找,垫资购买440斤消毒液和喷雾器等洗消器械,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动担负起每天为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的任务,从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对单位办公场所彻底进行消毒,努力为同事提供安全卫生的办公环境。
“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积极行动、默默付出。“我在部队参加过生化洗消和防护训练,这种时候我就应当发挥作用”,齐乐这样想更是这样做,在他的车里,消毒液、洗消服、喷雾器成了必备车载装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他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防疫工作。齐乐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消毒液紧缺,他就多方联系购买消毒液,为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红山二村社区捐赠100斤消毒液;当看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紧张辛苦,就主动联系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来,齐乐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连续作战,每天下班后协助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人员车辆登记劝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义无反顾,默默奉献,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献有我。”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是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的军人本色、弘扬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难面前的又一次闪光。服役期间,他苦练专业技能,是部队训练尖子和骨干,20_年已经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队征召复训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归队受训,因训练成绩突出受到部队好评,完美诠释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员,他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对讲解工作精益求精,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战史书,充实知识储备;他悉心揣摩讲解技巧,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讲解服务和参观体验,多次受到参观群众留言表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为向社会提供服务,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线上观“战”,线下抗“疫”,齐乐同志积极协助整理汇总兰州战役线上展馆资料,发挥计算机技术特长,兰州战役纪念馆网上数字化展厅进入全国全国网上展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的同时,他爱护守护纪念馆这个“大家庭”,苦活累活抢着干、干在先;看到纪念馆屋顶的红旗被风吹歪了,他会第一时间爬上屋顶扶正更换;纪念馆内电器出现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话不说认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装卸展板、展架他总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20_年、20_年连续两年被评委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养成的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习惯,使得齐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关头,展现出胸怀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齐乐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个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着应有的贡献。
抗疫者事迹篇5
刘__,女,__年__月出生,__年7月入党,__年毕业于宁夏师范学院护理学专业,__年又取得了护理专业本科学历,__年6月至今在盐池县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随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及疫情的扩散,一线医护人员处于吃紧且无休息状态。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号召,她主动报名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武汉方舱医院,成为我区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与同事们奋战在战“疫”一线。
不负重托全力以赴
生命重于泰山,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刘__同志早早做好了奔赴医疗前线的准备,将两个孩子送到了父母家里,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号召以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写下请战书,尽管早有“不管哪里需要护士,自己就一定去支援”的想法,但面对出发的“集结令”,面对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她来不及多想,毅然决然的踏上抗击疫情的征途,于2月4日连夜驰援湖北,她奔向了疫情主战场、最前沿。作为一名90后护士,她用最简单、最务实的做法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
救死扶伤勇于担当
到达武汉后,刘__同志迅速投入到岗前培训、自我防护及院感培训,她争分夺秒,一遍又一遍的练习防护衣的穿脱,因为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守护好疫区人民的健康。为了更加方便穿脱防护服,更加高效开展救援工作,她利用仅有的剪刀和刮胡刀自己动手剪了短发。在随后和女儿视频的时候,女儿生气的不和她说话,只是在哭,刘__对女儿说:“病毒来了,病人们更需要妈妈,妈妈打跑了病毒,会回来看宝贝的”,说罢,刘__扭头拭去眼角的泪水,又面对自己的孩子笑了起来。进入方舱医院工作前,她与队友们一起接受了紧急岗前培训,因为平时努力学习积累经验,她快速掌握隔离衣的穿脱等个人防护操作,同时不忘帮助身边的同事进行加训,这为随后开展临床治疗以及疾病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她矗立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信仰。
护佑生命大爱无疆
按照方舱医院的工作流程,必须提前一个小时进舱,穿戴好防护设备,为了保证在隔离病区高效工作,进驻方舱医院的队员们通常10个小时不吃不喝,穿着尿不湿工作,她克服身体与心理的重重困难,没有退缩,依然平静的笑着说:“过几天我们就会习惯的”。这就是朴素而平凡的党员——刘__,她用生命守护了人民的健康。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在护目镜和防护口罩的挤压下,她的面孔被压出了一道道的伤痕,但这张面孔依然是最美的。当方舱医院的一位武汉大妈看到刘__工作服上的宁夏字样时,很激动,流着眼泪说:“有你们这样一支可靠的医疗队伍,我们有信心战胜病毒,感谢宁夏医疗队,感谢宁夏人民,你们大老远来帮忙,我们的心里真是过意不去,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家里人还等着你们的平安归去”。她用爱心获得了患者的信任。
“抗击疫情,党员当先”。常言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个突击手,刘__在驻地常说:“我是党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责无旁贷”。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抗疫者事迹篇6
当各大媒体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公布于众时,息县家家户户开始紧闭大门,昔日喧闹的街道变得日益冷清,人们的心情慢慢沉重起来,这个冬天也变得异常寒冷了。
就在此危难之际,一批批的医务工作者们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最美逆行者们的出现,为寒日增添了些许温暖,让透不过气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为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息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部署、快速筹备隔离救治点,息县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纷纷挺身而出,踊跃报名,力争前往第一线!在以院党委领导班子的决策下,第一时间派出以一名副院长为带队领导,由15名党员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批救护小分队,于大年二十九,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冒着极大的风险,第一时间前往隔离救治点,第一线人员,承担着高额工作量,一天内,克服一切困难,成立病区,积极收治患者。他们奋战在第一线,用生命守护着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
呼吸内科谢华主任,对发热、咳嗽等病症比较有经验,作为一名党员,他得知要成立救护小组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前往第一线,充分发挥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孙志周主任,亦是一名党员,他用科学的知识引导大家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穷其所学为患者减轻并解除病痛。在他进入隔离区的第四天,他年迈的老父亲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连夜住院,在疫情面前,孙志周同志始终奋战在一线,未曾在父亲的病床前尽尽孝心,正可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乐于奉献的孙玉青医师,坚守在防疫区,兢兢业业地了解病人状况,不分昼夜地积极探索治疗方案。然而他的儿子出生还不足三个月,在医院宣布成立隔离救治点时,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这是何等的担当与情怀。
带班领导副院长李清泉,他的母亲于1月30日因脑梗塞入住神经内科,作为唯一的儿子,不能前去看望,更不能守在母亲床旁,他把全部的精力都留给了病人,时刻坚守在隔离病区,真正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
孙同娇、陈豆、杨玲、杨晓晶等医护人员,为了更方便地穿戴防护用品,毫不犹豫剪掉了自己蓄了几年的秀发。这一次,由于长时间的佩戴防护用品,陈梦茹的鼻子和两腮出现了压伤,同志们的脸也开始局部红肿,脱下防护服,经常汗流浃背,褪下口罩,鼻翼、脖子、脸部压痕明显,久久不能消退……但他们毫无怨言,始终坚持在疫区奋斗!
张孟影护士长在耳朵破损的情况下,为了安全考虑,医院强行要求其撤离后,仍依依不舍,仍要求坚守在第一线,并坚定要求,伤好后,继续来支援,这种不退缩、不畏艰险的精神,多么可贵!
张素平同志,得知一线护理工作量大,大家比较辛苦时,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满心焦虑,积极请战,要求前往一线,在张孟影护士长被强行要求撤离时,立刻前往隔离病区,投入到共抗疫情的战斗中去。
积极乐观的英雄们,还在疫区为战友孙同娇过了一个简单而又特别的生日,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吹蜡烛,许愿望,一起谱写着勇敢、乐观、不破疫情终不还的雄壮之歌。
数不清的血汗,凝聚成力量。带着守护的使命,与病魔展开生死的较量。
大爱为医,至高信仰,前路漫漫,他们眼神明亮,相信风雨后笑容会美丽绽放。
抗疫者事迹篇7
周淑阳同学寒假返乡期间报名成为了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社区内,她对出入的居民和车辆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对返乡人员进行上门询问登记,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的工作。春节期间,她积极宣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电动车入单元楼的通知,为社区居民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辅助社区居民过上一个安全祥和的幸福年。在她看来,寒假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还有利于自身实现自身价值,疫情期间,大学生更应当义不容辞地为家乡抗疫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奉献青春力量,我义不容辞。”做好安全防护的黄思嵘同学随居委会挨家挨户宣传病毒知识,贴宣传标语,发病毒防护宣传单,告诫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她还在春节期间参与送春联的暖心活动,为市民送去祝福和快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不但自身能力得到了提升,精神和心灵也得到了满足。志愿服务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黄同学这样说道。
假期里,陈淼同学作为新城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活跃在帮扶群众、奉献社会的一线,用自己平凡的行动温暖着需要帮助的人。她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温暖邻里志愿服务,年前参与了印刷版画、写对联等活动,在活动的参与中,她深刻认识理解到了党对于人民群众的关心爱护,并感觉到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面对疫情,但黄学婷深知功薄蝉翼也好过无动于衷。因此她决定成为苏州图书馆雏鹰志愿者的一份子,为抗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为期一周的志愿者活动中,她的主要任务是管理阅览室。在学习了排架的相关知识后,她认真检查每本书的编号并将其按序排放整齐,同时协助工作人员扫描、整理、摆放图书资料,为读者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维持图书馆的秩序。黄同学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起青年的责任,把小我融入大我当中,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