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出色的读后感可以激发读者对书籍的兴趣,引发更多的思考,读后感是我与他人分享对书中情节高潮和结局的观点和评价,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1
去年的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安妮的日记》的书,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这本书是犹太女孩安妮·法兰克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真实纪录。
书中主要讲述了一九四零年希特勒开始攻打荷兰,安妮的全家开始了提心吊胆的日子。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全家不幸被纳粹发现并送入了集中营。一九四五年三月死于集中营,那时她还不到十六岁。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的震惊,想不到希特勒是如此的残暴,在他身上找不到一点人性。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我就连美国攻打伊拉克都觉得已经很血腥了。换个角度来说,希特勒的身上充满了暴力,整天把所谓的不优秀的人种是不应该存在的这种思想往人的脑子里灌。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谁优谁劣,希特勒那种思想我真正恨透了。希特勒还把抓来的男人当苦力,那些幸存的苦力出来后就像是骷髅一样,皮包骨头。女人和孩子就把他们杀死后烧掉,用他们的脂肪作肥皂什么的。让人看了都觉的十分震撼。
再来想想我们的现在,整天只用学习什么都不用想,是不是比安妮整天在提心吊胆下过日子好多了呢?我们还整天抱怨作业太多,学习太累,放假太少,真是"身在福中"啊!
安妮的日记里虽然都写了当时的黑暗,但在文字中还是能发现她也是十分细心地观察,体会生活的美好。我十分佩服她,我们需要的就是她的这种精神。生活是美好的,用心去体会生活,你就会获得很快乐。即使像安妮一样很小就死去了,但是能在快乐中生活,你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我佩服安妮,痛恨希特勒,是他扼杀了无数个家庭的幸福。如果世界上多一些像安妮这样乐观的人,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2
我们从中吸取精华和营养,更加茁壮成长。上个星期,我读了《安妮日记》,感觉既真切又感人。
安妮·费兰克是一个二战时期,纳粹大屠杀犹太人时一个15岁犹太女孩。她有一个姐姐玛格,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费兰格家被迫住进了秘密小屋。此外,同居室还有一个牙医,几对夫妻,还有一个男孩皮德。在这一段充满噩梦的将近25个月的危险日子里,安妮用纯真而感人的笔触记录下了躲藏在秘密小屋的恐惧、害怕,以及与皮德之间真挚男女情意。
安妮梦见亲爱的已经过世的外婆,梦见亲爱的朋友达莉,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担心。而日记是她最好的倾诉,也是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命运的一个证明!日记本是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的一份礼物,她给日记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基帝”,向它吐露自己的心声以及自己内心的无助与烦恼,思考生命和战争……
在安妮15岁那年的8月份,有人告密,秘密小屋的8个人全部被捕。数日后,安妮和姐姐玛格死于集中营,8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还生。
多么不幸的故事呀!25个月的悲惨生活,忍受饥饿、担心、害怕……在困难中成长,在害怕中成熟。在躲避的日子里,安妮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个花季少女,在这花一般的年龄,只能躲避在那矮小的秘密小屋。
一本日记,让我们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体会到了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让我们认识到了纳粹恶魔给人类整体以及每个个体带来的伤害以及无可弥补的伤痛!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3
有许多书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从中吸取精华和营养,更加茁壮成长。上个星期,我读了《安妮日记》,感觉既真切又感人。
安妮·费兰克是一个二战时期,纳粹大屠杀犹太人时一个15岁犹太女孩。她有一个姐姐玛格,本来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希特勒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费兰格家被迫住进了秘密小屋。此外,同居室还有一个牙医,几对夫妻,还有一个男孩皮德。在这一段充满噩梦的将近25个月的危险日子里,安妮用纯真而感人的笔触记录下了躲藏在秘密小屋的恐惧、害怕,以及与皮德之间真挚男女情意。安妮梦见亲爱的已经过世的外婆,梦见亲爱的朋友达莉,心里充满了焦虑和担心。而日记是她最好的倾诉,也是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命运的一个证明!日记本是安妮13岁生日时收到的一份礼物,她给日记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基帝”,向它吐露自己的心声以及自己内心的无助与烦恼,思考生命和战争……
在安妮15岁那年的8月份,有人告密,秘密小屋的8个人全部被捕。数日后,安妮和姐姐玛格死于集中营,8人中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还生。
多么不幸的故事呀!25个月的悲惨生活,忍受饥饿、担心、害怕……在困难中成长,在害怕中成熟。在躲避的日子里,安妮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长成了一个花季少女,在这花一般的年龄,只能躲避在那矮小的秘密小屋。
一本日记,让我们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体会到了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让我们认识到了纳粹恶魔给人类整体以及每个个体带来的伤害以及无可弥补的伤痛!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个犹太人被残忍的赶尽杀绝,集中营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死去……
在看了《安妮日记》后,我更加憎恶纳粹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安妮的眼睛,看到了一片黑暗。
安妮出生在一个上层犹太家庭。在纳粹围捕犹太人的时候,安妮的父亲和他的业务伙伴在办公大楼顶部和后部准备了密室。在密室中,有弗兰克、佩尔兹一家和杜塞尔。安妮在密室中用自己13岁时收到的日记本写日记,直至法西斯发现了密室。后来,安妮因为伤寒死在了犹太人集中营。
本书是以书信形式写的。一个普通女孩生活在一个不普通的时代,她的日记,正是在二战里失去生命的数百万犹太民众的心声。它是一幅自画像,也是家庭生活的画卷,是受到死亡威胁的人的自述。安妮相信:虽然发生了那么多事,人们的内心却是美好的。我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混乱、苦难和死亡之上。虽然日益逼近的枪炮声在毁灭城市,让百万民众遭受苦难。可是,安妮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灾难定会过去,和平与美好总要回来的!
这使我想起了《无命运的人生》中的主人公科沃斯在集中营里度过的日子,那些充满惊恐、折磨、死亡与忍受的循环往复的生活。和安妮一样,科沃斯也是一名犹太人。可他们是那样坚强,勇敢,用尽生命努力拼搏。正如同安妮所说:
“我不要象在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活得有价值,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因为我是自己的船长,终有一天我会看到我能停泊的岸。”
这本《安妮日记》揭露了法西斯对人类所犯下的可耻的罪行。对于这些,我们可以原谅,但绝不能忘却。
许多年过去了,这本书通过一双少女的眼睛告诉我们战争的恐怖。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这场人类历史上的大劫难,那么,我们必会拥有一个不会颠覆的世界。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5
这个星期,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这是一部真实的以书信为形式的日记体小说,主要内容是作者安妮·弗兰克用日记记录了在两年多时间里经历的许多事情。通过阅读,使我对战争与和平有了更多的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受德国迫害,1942年,13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描写了在秘密小屋里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和每一件难忘的事情,记录下在狭小的空间里自己的成长。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深刻感悟的人。
直到1944年8月,因为被人告密,和安妮一起隐匿的八个人被捕并被关进了集中营。到战争结束,只有安妮的父亲弗兰克先生一人得以生还。后来,他整理了女儿在藏匿期间的日记,出版后引起极大的反响,这本书已成为世界上非常受欢迎的一本书。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为安妮的遭遇而十分难过,也无比憎恨发动战争的法西斯。中国也是深受日本法西斯伤害的国家,我们更应该呼唤和平,反对战争,让当今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安妮日记》,就要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主人公安妮原本出生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可是因为战争受到迫害,被逼躲进了秘密小屋。正如《安妮日记》中所说:白天连去洗手间都不行,也不能发出一点声音。
想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所以,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父母发脾气;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吵架;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老师顶嘴;不要……总而言之,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满足吧,并且为了我们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吧。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6
随着炮声的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这一切,都被一个才十三四岁的花季少女记录了下来。
她叫安妮,是犹太人中的一员,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之一。战争开始时,她才十四岁,正值花季时期,本来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享受着在校园的美好时光。可是,一场无情的战争却打乱了她原本幸福安逸的生活。战争迫使她从宽阔明亮的大房子搬到了密不透风的密室。每天无法见到阳光,而且还有随时被德国人发现的危险。
试想一下,被囚禁的青春又是什么滋味?整天呆在又小又窄的黑屋子里,看不到光明的日子是多么难熬啊。还不不仅如此,食物的溃烂,小偷的时常光顾也让一家人头疼。想着以前和同学们一起骑单车回家的欢悦时光,又想想这没有光明的日子,安妮也时常迷茫。但这并不能完全破灭安妮当一个记者的梦想,正因为有梦,才让她的希望重燃。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坚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她居然还能学会法语,英语,拉丁语,速记等,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可她居然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完成了。
安妮真是一个大度,乐观的女孩,在迷失的日子里,她从来都不抱怨,也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她也常常会反思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读到这里,我深感惭愧。作为一个生活过得幸福安逸的人,怎么就不能像安妮那样自立自强,对任何事情都看得很乐观呢?
也许,正是这场战争才让她变得如此善解人意。这正和了那句话上帝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她打开一扇窗。她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她对遥遥无期的和平充满着希望,还有谁能对这些事情能看得如此坦然?
遗憾的是,奇迹并没有发生。,她也没有等到和平的那一天,她的愿望终究没能实现,就在她离自己的生日还有三个月的时候,安妮最终还还是离去了。这场残酷的战争夺取了多少人的生命?毁灭了多少个家庭?对于这场战争,我无言以对,只是在心中默默记下这永远一刻。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7
常常抱怨命运为生活安排的种种不公。谁不想活得精彩,过得多姿?
我时常庆幸自己不是1942年被追捕的犹太人。自由——总让我想起一个可怜的孩子——安妮·弗兰克。她的《安妮日记》,给了我很多思考和启迪。1929年她出生于一个德国的大家庭,谁也没有想到,1933年,一上台,就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疯狂地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西斯占领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伴遭到残酷的迫害。他们一家和凡·丹一家都不得不找了一个隐蔽的大楼里,躲了起来。安妮的一生短暂而又艰苦,她在隐匿的25个月里,编写了一本自己的书,书中安妮介绍了纳粹期间,即荷兰被德国占领的那两年里,躲在密室中的`八个人的各种变化。他们生活在恐惧,与世隔离以及被监禁中,而这些不仅仅来自于外界可怕的战争环境,也来自于他们自身。这些让我非常真切地体会到战争造成的巨大邪恶——人类的精神的堕落。同时,安妮在日记中尖锐而清晰地写到了人类根本精神中那些高贵的闪光点。尽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与羞辱,但这些人都没有放弃。安妮自己的个性在这本书中也被生动地刻画出来了。她在两年的时间里快速地成熟起来,在人生至关重要的青春时期改变,那么迅速而艰难。凭借她自身的热情和智慧。她的聪明以及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问题。她还写到了与父母的关系,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成长中的问题。
安妮,一个逆境里的孩子,她的生命艰辛而又短暂,像一朵傲放于天空中的烟花,她倔强、顽皮的个性打动了我,我感到我们与安妮的经历如此贴近,更不由地深深陷入到她短暂的一生以及整个世界里。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篇8
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安妮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她将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当人们都在黑暗中挣扎、绝望时,她正等待着黎明并鼓励别人,温暖别人。
安妮想当一名记者,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被当时的黑暗笼罩和淹没,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远望而无法触碰。但她依然怀着希望,用乐观的眼神观望现在,畅想未来。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也许,在法西斯的疯狂怒吼中,还有许多孩子在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也无法可想,但日记里自始至终渗透出的一份温暖却让我无法忘记。战争能摧毁一切,但它无法摧毁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
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