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不仅是成就展示,也是对过去努力的一份珍贵回顾,事迹材料能够启迪我们的思维,拓宽我们的视野,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疫情志愿者事迹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疫情志愿者事迹篇1
连日来,织金县正全力战“疫”,南方电网贵州毕节织金供电局驻村的2名第一书记就地转化为志愿者。他们白天黑夜,坚守岗位,冲锋一线,想方设法严守关卡,扛起“硬核”担当,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守门员”“统计员”“宣传员”“代购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坚决阻止疫情扩散蔓延。
“2个小时,300辆大卡车”
“相比之下,我们村里的卡点值守比县城的要难做很多,点多面广,每个组、每一条小道都需要想方设法堵住,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村内。”织金县八步街道新化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尹春说。
“1、2、推,1、2推……”9月12日12时32分,尹春正和4名村干部使劲移动着印着“共建美丽乡村”的绿皮垃圾箱,他们将垃圾箱横放在青杉组和银杉组的交界处,确保两个组的老百姓不聚集。
黑夜里,尹春从白天的志愿者转为了夜间守护者。他们要严防死守组与组、村与村之间的出入口,为村里的965名守住生命健康防线。
“尹书记,我家需要买米了”“尹书记,我想买点肉”“我家面条吃光了,想买几把面条当早餐。”
微信群里弹出来的每条消息,尹春统一汇总,然后开车去八步街上一起购买。连日来,尹春成为了村民们的“代购员”。
“师傅,停!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证明和能源局的证明。”尹春仰着头对卡车师傅说。尹春一一看过后,才让大卡车通行。
“这才两个小时的时间,尹书记就已经拦下300辆大卡车,并做了登记”同尹春值守的志愿者说。
尹春从“电管家”的身份转变为“驻村第一书记”,他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后,就全力以赴奔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现在,尹春是志愿者、是夜间守护者,即使他有着多元化的身份,也都是茶店乡村民的知心人。
“最近的睡眠时间平均下来只有3个多小时,第二天又继续投入到抗原检测工作中。有时还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村民的核酸检测。虽然累,但是我也必须坚持!”尹春说。
疫情面前,战斗正当时。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像尹春这样投身到疫情防控中的驻村第一书记。但是我们知道,只要戴着袖章、披上红马甲、穿上防护服,就已经是战士。
“我村有病人急需救治,请给予放行!”
与此同时,织金县茶店乡龙井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军正使劲揉着自己的眼睛,为了让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来。
“白天,这个卡点上有三个人值守,我们分工明确,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无聊时还可以摆一下龙门阵。一到晚上,就只有我和派出所的一位民警,我们俩轮换着休息,看着黑黢黢的四周,这眼皮子很不听话,时不时的要拍一下自己的脑袋才会清醒。”王军说。
王军和村两委每天的工作被安排的满满当当,为老百姓做知识宣传、录制大喇叭播放的内容、给老百姓挨家挨户做抗原测试,一个也不落下,晚上还要值守卡点夜班。这一忙,今年中秋节,王军忘记给家里的妻儿打电话了。
“王书记,你先到这里来休息一下吧,一晚上基本没睡,身体会吃不消的,我帮你们守着。虽然一把岁数了,但我是坚决不会让其他人进入我们村的。”团结组这位60岁的老人罗荣富又主动到值守卡点上来帮忙来了。
一米七八的王军,是村民眼中的“好书记”,他急百姓之所急,为百姓之所向,村里的事就是他的事。村民找上门或者电话打给他的每一小事,王书记都办得妥妥的。
“你好,我是龙井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军,我村有一个病人急需救治,请前方给予放行,谢谢!”王军拿起手机给前方的4个卡点的值守人员一一拨打了电话,为了让上坝组罗开武的儿子尽快就医。
罗开武的儿子肺上有点不好,必须每天按时吃药,定期输液,罗开武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就只有罗开武的妻儿。由于疫情的原因,罗开武儿子的药吃完了,现在情况紧急,必须赶往医院。
“王书记,真的太感谢你了,多亏了你我儿才得以……”罗开武的妻子声音越说越小声,即使戴着口罩,也能看到罗开武的妻子那双感激地眼神。
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尹春和王军正在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来践行,只为胸前那枚耀眼的党徽。
2024疫情志愿者事迹篇2
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宁,我们自愿请战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像蔽日的雾霾尘封了我们的心,但在祖国的这片热土上,养育出一个个有热情、有担当的逆行者,他们让青春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接受洗礼,用志愿精神来诠释当代青年的初心与使命,他们就是最美大学生!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年轻的大学生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张智博就是其中一员,在这场战役中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受父母的影响,他积极向社区申请,甘当志愿者,主动为社区居民守护防疫门。在疫情肆虐之际,他所居住的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小区共有400多户,1400多人,志愿者和小区门卫肩负着为出入居民测量体温、查验证件、帮忙购物等繁重的工作,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非常辛苦。特别是对年迈业主,二话不说,直接帮忙将其蔬菜等物品送到楼道里。街坊邻居都纷纷称赞他热情、心细,腿脚勤,真是大家的好帮手。由于小区安保人员普遍年长,他们在登记人员信息、提供服务时,有时候会力不从心。有了他们这些年轻志愿者的加入,为他们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们提醒进出小区的居民保持有效安全距离,避免人员聚集。当时天气很冷,有时拿笔、拿测温器的手都冻得发麻,但他不叫苦不叫累,依旧一丝不苟地进行登记、测温。有时晚饭顾不上吃,饿着肚子,但他也没有一丝怨言。大部分居民都十分配合防疫工作,对于存在侥幸心理、嫌麻烦的个别居民,张智博和同伴耐心、反复地为其讲解和宣传,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志愿者们的心是热的。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居民服务。
大量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有的甚至还献出了生命。作为一名当代在学生,我虽然不能在第一线为群众服务,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我心里也就踏实了。张智博这样说。社区党总支书记说:孩子自愿找到我们报名,主动当志愿者,前几天刮那么大的风,孩子还是坚持早上8点钟就到岗位,除了中午吃饭时间,每个点都在这个位置,表现得特别好。这活又苦又累,当时我还真担心他坚持不了这么久,想着干几天就不愿干了,这我们都能理解。可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执着,还一直坚持到底了,这我们都没有想到,真不赖!。张智博和他的家人各自奋战在不同岗位,通过手机、微信等方式联络,互相鼓劲、加油。
2024疫情志愿者事迹篇3
她是一名党员志愿者,她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是新临社区党总支书记,她的名字叫葛巍,是一名85年的基层党员干部。值农历新春佳节,席卷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打破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为了加强疫情的防控工作,保障辖区居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从大年初一开始,葛巍书记就一直带领社区人员在一线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取消休假,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一忙就是一整天,没时间吃饭是经常的事,实在饿了就是简单的方便面一泡。因疫情紧张,她每天在所管的辖区里不知道要走上几个来回,对居民一遍一遍的宣传,一天下来脚肿嗓哑的。因一直处在一线,怕回家不安全,就把她的儿子送到奶奶家,儿子也才10岁,经常打电话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一向坚强的葛书记,红了眼眶。此时的她也想回家陪陪儿子,但是心中的信念告诉她,此时社区的居民很需要她。挂了电话,葛书记又投入到了防疫工作当中。
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奔波在各小区的“战场”上,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给的武汉返新人员名单,她冲锋陷阵,第一时间走进疑似人员的家中,事无巨细的询问情况,亲自给他们量体温,讲述在家隔离重要注意事项,每天必进入疑似人员家中,仔细掌握情况。有些居家隔离人员急需新鲜蔬菜和生活必需品时,主动帮助购买,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在社区防疫工作站点上,她的.身影从未消失过,主动发放宣传单,主动送出爱心口罩,主动排查所有疑似人员信息。
2024疫情志愿者事迹篇4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2024疫情志愿者事迹篇5
抗击疫情的青年力量——承德医学院冯景瑶同学先进事迹
2021年伊始,河北地区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了更好控制疫情按下了暂停键,各地也纷纷拉起了警戒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每个人都在为疫情的防控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其中青年在疫情防控中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基层冲锋在前,积极的参与到当地的疫情防护工作之中,承担了青年的责任,展现了青年的担当。其中承德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冯景瑶同学就是无数志愿者中的一员。
两次志愿,冲锋在前。冯景瑶的老家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大赵村,2021年一月份刚刚从学校返乡的冯景瑶,看到河北省疫情形式的严峻,同时当地也正在招纳疫情防控志愿者,便在家人的支持下主动地到了当地的村委会报道。据悉,去年疫情情况严重时冯景瑶也主动的到当地的村委会报道。两次的志愿他都冲锋在前,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电脑知识帮助村委会整理相关的上报资料,与其他志愿者在村口执勤测量体温,进行相关出入人员登记,对村里进行消毒,利用自己作为医学生掌握的相关医疗护理的知识及时宣传防护知识。得到了村委会的认可和点赞,村委会的感谢信中写道:“冯景瑶同学为村里的疫情防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树立了青年学生的榜样。”
两地贡献,不辞辛苦。冯景瑶同学不仅在村委会做志愿活动,还在当地镇政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帮助相关部门整理表格,整理相关文件。冯景瑶表示:“我作为医学生,而且还是一名团员,现在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在前线工作,帮助患者,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疫情的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的一份力量,目前很多大学生都在各自的志愿岗位努力,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攻克难关。”青春建功,不仅仅是一句一句口号,更体现在了目前在各自岗位上奋战的志愿者,在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身上。
冯景瑶在学校里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平时乐于助人,为班级做出了很多贡献。在这次疫情期间更是为当地的防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如冯景瑶同学所说,还有很多志愿者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战着,青年已然展现出属于自己的一份风采,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村医疫情事迹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