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高个人素养,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道德绑架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绑架作文篇1
什么是道德,就是你知识不全却可以用它去弥补;但是如果你没有它却无法用知识去弥补的一种修养。但是如果你强行让别人有道德的话,那你同样遭人唾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送在我和我的家人在深圳坐地铁的时候。一个老爷爷上了地铁,见没有人给他让座,竟破口大骂起来:“你们这些年轻人,太没素质了,见到老人也不知道让座吗?”车厢里并没有人回答。没想到老人更加变本加厉,直接用拐杖指着一个年轻人就是一顿骂:“你这么健壮的小伙子,站一会又不会碍着你,难道你的父母没有教过你要尊老爱幼吗?”
那个年轻人实在忍不住了,对老人说:“大爷,现在都是下班高峰期,大家都很累,不让座也情有可原,要不您先等一等,看看下一站有没有人下车,若有,您便坐,若没有,您也不能强求别人给您让座。毕竟帮您是情分,不帮您是本分。”大爷听到这话,气得不行,但其他年轻人似乎很赞成这种说法,一时间,谁也没有站起来让座,而那老人也气氛的往其他车厢走去。
其实,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类人,他们强求别人要有道德,如:公交车上强行让座,强行捐款,发奖学金时强行让别人请客等等。他们要求别人要有道德,可我觉得他们才是最没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一个人的修养,可这也要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举个例子:《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但如果孔融不愿意让出梨,而是被家人强行让出的话,那他的内心会怎样?肯定不好受。
道德,固然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修养,但如果建立在强行的基础上,那么这个让人强行让人讲道德的人最没有道德。
道德绑架作文篇2
今天去拿了几个快递。有苹果、袜子、除螨包、抽纸、手套……
快递员看我一次拿这么多块递,便调侃我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我只是礼貌地牵动了一下嘴角,说:“这怎么可能呢?”转身离开,没有再多解释什么。
其实,网购的背后更有苦衷,是我不会轻易向旁人倾诉的隐痛。这些快递也没有花多少钱,里面最贵的就是花2元9角买来的抽纸。几个快递加起来也不到10块钱。去买这些价格非常低的'商品并不容易,要经常去留意低价,还要去积攒购物券。
我追求低价购物不仅是为了节约,更是为了能够早日摆脱束缚。在自己这个家里,我是唯一没有经济来源的人。明明是自己的家,却给我一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感觉,这就是因为,父母总是用金钱来道德绑架我。
“从小到大我们给你出了那么多钱,这件事情上你有什么资格不听我们的?”这样的话我已经听了无数次。仿佛只要出了钱,他们便可以为所欲为,把我当成一个被摆布的工具人。只要有养育之恩的名号,就可以尽一切办法让我按照他们的规划来行事。
我不过是想要一份小小的自由。不是离开学校辍学去社会上闯荡,不是吸烟、喝酒、纹身、去舞厅里面游玩,仅仅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追求自己爱好、不被每天责骂的自由。
可是在亲情面前,道德绑架也来得那么坚固,似乎永远也无法挣脱束缚。他们总是口口声声说是家人都是为我好的,却永远无法听到我内心里的哭声。现在的我只能尽一切办法拼命地去挣钱和节约,只求向他们伸手要的钱少一点,再少一点。
我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在网络上读书,我读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等一些我感兴趣却被他们嗤之以鼻,说毫无用处的书籍。我读弗兰克,一个曾经在集中营里度过暗无天日岁月的人,却发现即使在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他仍可以选择如何作出反应。在无边的恐怖之下,在严刑拷打折磨下,弗兰克学会了心理调控,告诉人们要用尊严来承受苦难,用这种方式来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
与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相比,我此刻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现实无法改变,我也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独立和自由。
道德绑架作文篇3
社会上屡次发生因年轻人没让座,被人辱骂、打耳光。有目击者称,这样倚老卖老强行让座,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
每次类似的事件发生,都会引起大家新一轮的讨论。给“老、幼、病、残、孕”主动让座的美德,在道德、公德的美其名曰下被牢牢捆绑,苗头直指年轻人、看似很健康的人,似乎这一人群只要不让座就是道德有问题、素质不够高。用一根理性的、弹性的道德之绳取代固有的“麻绳”,似乎比急于让座更重要。道德不是规定和必须,因此可以有弹性。公共出行,乘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乘客花钱买票、对号入座,并在旅途享受相应的服务,既是作为消费者买到的产品,又是作为乘客应当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讲,乘车时间内,乘客就是所购车票对应座号的“主人”,无座的乘客则是“客”,当需要他人为自己让座时,不应觉得理所应当或理直气壮。让座屡屡成为群众热议话题,与舆论导向有关。不论是在对号入座的公共交通工具上,还是在自己找座的公交、地铁上,led显示屏、广播中显示、播放的永远是给弱势群体让座,而不是引导他们谦和的与先上车、有座位的乘客沟通。
这样的提醒暗示了弱势群体就应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保护,才导致他们“反弱为强”,以至于大动干戈、恶语伤人的“要”座。衡量让座事件前,别忘了它前面还有一个“请”字。有座位的乘客不是超人,也不具备“肉眼b超功能”,往往很难一眼看出“隐形弱势群体”,例如,一些不痛不痒,但却不适合长期站立的慢性病患者。因此,需要他人让个座给自己还需说声:“请让座”,并客气、和气地向对方说明自己的不便之处。文明礼让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还需要双方的理解和肯定,万一有座位的乘客也是“隐形弱势群体”呢?提出请求者,是不是应该换位思考后,再尝试请求其他人让座呢?给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松松绑,拆掉刻板、僵硬的“麻绳”,换上一根具有弹性的“皮筋”,留点空间包容,留点时间“缓存”,别用道德绑架给别人“下套”。
道德绑架作文篇4
范玮琪和赵薇的遭遇无非是受到了偏激的网络舆论的“道德绑架”。说到道德绑架,不禁又让人想起半个多月前网民逼迫内地首富马云为天津灾区捐款的事情,究竟为何会发生道德绑架的事件呢?
所谓的“道德绑架”,是在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一旦别人没有达到所谓的“道德标准”,就会被冠以“缺德”的恶名。那些“逼捐”和“逼爱国”的道德绑架者曲解了道德和爱国的本质,将自己臆想的道德准则强加在别人身上,别人达不到便施压、指责,甚至谩骂。
虽然范玮琪、赵薇和马云都是名人,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都相对较高,但他们本质上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公民,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圣人,他们所得到的财富和美誉是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而被社会认可的,但他们未必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到身先士卒。
当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时候,需要公平的对待,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感性,不要拿着圣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不能用美德的标准去求全每个人的品德,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以某种偏激的观点对他人横加指责。
欲判他人,应先三省吾身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言:“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许多人喜欢用道德捆绑他人,却忽略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这种行为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奉劝那些道德绑架者在开口指责他人言行之前,先反省一下自身,若自己的言行都不符合道德标准,如何能够以德服人?
其实宽容包容本身也是一种美德。我国自古以来都主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在网络时代我们也应该继承发扬这一优良传统,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宽容友善地对待他人,这才是真正爱国的表现。但愿日后网络上能够多一些以德感人的事迹,少一些道德绑架的现象,让更多人以平和的心态散播出他们的正能量。
道德绑架作文篇5
“你这女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怎么好意思看着我这样一个老人家站在这,自己坐在那!别人没教过你要给老人让座吗,啊?你这样怎么行呢!赶紧起来,让我坐,赶紧的!”一位老爷爷对着坐在旁边的一位女孩子吼道。
女孩涨红了脸,低着头坐在座位上,旁边不知情的乘客也指着女孩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指着女孩没有素质。女孩羞愧极了,车还没到自己的站就匆忙跑下车……
这是我偶然看到的一则新闻,事后我们了解到,当天是因为这位女孩子身体不舒服,所以不能让座。这则新闻让我很不明白,我为女孩的遭遇感到不平,我觉得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
虽然给老人让座确实是我们社会大力提倡的美德,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他人指责我们不给老人让座的依据啊!我们每个人有时候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的理由,也会有不得以的时候,并且我觉得我们不能打着“道德”的名号为自己的私利去“绑架”她人,那样对她们是不公平的。
现在社会上,诸如此类的情况和事件还有很多很多,以至于现在我们都有一种害怕心理,使得帮助他人添了一点不得已的感情色彩,道德帮助变了味,人们之间的关系有了隔阂。
就像有一次和姐姐一起坐公交车,还带着两个小孩子,因为不方便,我本想着坐在前面,但是当我坐下的时候,姐姐扯了下我的衣服,叫我坐到后面去,我很不解。后来姐姐说,如果你坐在前面的话,你带着孩子不方便,以至于不能给那些老人家让座,那些老人家会说你的,还是坐后面最好。
我听了以后心一凉,想着是什么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变的如此尴尬,我不敢说熟对熟错,但是我一直认为道德绑架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着普遍现象,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必须整治好。我们在生活中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是否对别人进行了道德绑架,同时也要用正确的心理去面对它。
别让道德绑架了一颗颗真心,让这一颗颗的心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
道德绑架作文篇6
子贡赎人而不取其金,在多数人眼中看来这是圣人之举,是行善的标杆。可孔子却不加赞赏反而批评他的所作所为。诚然,子贡的行善本意十分纯粹,但他的一个自以为更加高尚的举动却无形中提升了道德的准则,纵然人人都渴望向子贡学习,但是世人对于行善之后是否该领取奖金的态度已然悄悄发生了转变。
一笔赎金对于子贡这样的大户人家来说或许并不算什么,然而对于辛苦躬耕一辈子的农户人家来说将是不菲的巨款。未听闻子贡之事时,他们遇见鲁人会毫不犹豫的赎回,而后坦然接受应得的嘉奖。如若鲁国君主将子贡事迹大肆宣扬,人尽皆知之后,我们不妨假设,普通农户再次遇到鲁人时定会有所犹豫,他们会想到,从国家拿回先垫付下的赎金可能都会遭到世人的非议,甚至纠结之下他们选择了漠视需要帮助的人。子贡一举,已为当时之人造成了无形的道德绑架。
如今,世界的经济巨头颇多,他们在为个人谋取利益的背后仍然保有一颗行善济世之心,实在值得我们的称赞。比尔盖茨宣布过世之后捐出全部敌国的财富,巴菲特拍卖个人午餐所获金额如数捐出,索罗斯、戈登摩尔也都捐献了过半的资产。然而巨头行善的背后却无形中带来了道德绑架,在大多数普通人眼中捐款似乎成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业大亨来说。天津爆炸案之后,千万网友竟在马云微博评论中纷纷留言逼捐。“你这么有钱,为什么不捐一个亿?”“你不捐款,我们就抵制淘宝!”。。。。。。这样的言论一番番地攻击着马云,万千网友躲在电脑屏幕之后握紧了腰包,暗喜自己的“高尚”。
行善本为一件好事,然而在太多人潜意识之中却还只是一个标榜自己的工具。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炫耀着自己的高尚之举,他们将向善的道德起点一步步哄抬着,渐渐“取不取”“捐不捐”并不再可以由一个个体所能决定了,平凡的百姓开始选择漠视,占据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们被推上了道德的邢台。无形的道德绑架就此形成,道德观发生了质的偏差,行善不再来自于我们一颗崇高的济世之心,开始成为了社会人物维护个人形象的无奈之举、被迫之举。
这样的绑架实在可怕,麻痹了普通人的善良之心,挟持着社会人物的选择权利,这样的行善早已成为压在心中的负担。如若当打破无形的道德绑架,每一位行善之人实属关键,他们应当有一颗纯粹之心,应当低调而行之,更应当时刻注意而非肆意抬高着行善的门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