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心得体会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7篇

事迹材料的内容应该基于我们在实际情况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和素质,通过阅读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7篇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篇1

冯婷婷同学是恩城街道办事处石栏小学六(1)班的生活委员,她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积极向上、团结同学、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是一个充满阳光气息的女孩子。在同学的心目中,冯婷婷同学就是一面旗帜,一个众人瞩目的学习榜样;在老师眼里,她更是一名出色的学生和优秀的班班干部。

自小被父亲遗弃的冯婷婷同学,婴儿时跟随母亲来到了恩平石栏村委会向荣村,由于当时生活非常贫困,她妈妈又弃她而去,直到现在十多年了,依然没有任何一点儿音讯,她现在就寄养在她的姑姑家(其实她的姑姑也不是她的亲姑姑,只是当时村中收养她的一位好心人,故而称呼这好心人为姑姑。)现在她的姑姑已经78岁了,没有了劳动能力,也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非常艰苦,平时要像大人一样承担很多责任。

冯婷婷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在家里,她常常抢着做家务事: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对亲人嘘寒问暖,以礼相待,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尊老爱幼,常帮助邻居照顾小孩子,也帮老人干家务.村里的邻居一说起她就会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有一次,邻居的6岁孩子甄苑宜,由于她妈妈临时要加班,没有时间把孩子送到外婆家,就把孩子放在了冯婷婷的家里,冯婷婷在家里教她画画、做手工、还一起跳舞,当小孩子说肚子饿时,就亲手煮了一碗美味的面条给她吃,俨然一个小家长似的,把小孩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吧。

冯婷婷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她和同学相处得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信任她。她能积极带头能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较强。平时,冯婷婷同学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的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在学校,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有同学忘了带学习用具,她总是热心的拿出自己心爱的文具借给他们,有同学不会的问题,她总是热情耐心的帮其解决。同学生病了,她总是想法设法给同学们补上拉下的课程,并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在她的班里,有一位同学,因为得了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开学初,她的母亲每天都会抽时间来学校扶她“解决问题”。 冯婷婷看了这一切,心里明白家长用心良苦,同学怕麻烦,就自愿向老师“请命”:以后做这位同学的双脚和双手,从此以后,冯婷婷就每天帮她拿早餐、扶她上下楼梯……慢慢地,同学们被她的行为感动了,也纷纷伸出援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因为在她的带动下,班里出现了不少“雷锋”,多次获得了文明班级称号。

冯婷婷不但能帮助每一个同学解决每一个困难,还热心地为班级服务,积极做好老师的小帮手。课间对违反纪律的同学敢于大胆指出,有时遇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起来,她总是主动上前劝阻,并像个小老师似的跟他们讲些“同学之间要团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道理。每天早晨在老师未下班前督促同学早读,让班级的学风蔚然成风;当老师不在时,她总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们的“小老师”。她连续5年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冯婷婷同学对师长是发自内心地尊重与敬爱,她说,是老师给予了她知识,帮助她成长,没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就没有她取得的众多成绩,因此回报老师是她奋斗的一个重要动力。对待同学,她从来都是尽力帮助,以善待人,帮助同学解答难题,关心班级贫困学生并与他们分享学习经验。她以一颗真诚的心,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无论何时都深受同学的拥护。周围邻居家小孩也受到过她无私的帮助,以她为榜样。

冯婷婷同学无论在家在校,都受到正确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由于收养她的姑姑年纪很大,姑姑的儿媳为了赚钱养家要外出打工,所以在家里,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她常常抢着整理房间、拖地板,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每天上学、放学她都带着一个小弟弟,这个小弟弟是那个好心姑姑的孙子,她对小弟弟关心照顾真是无微不至。放学回家,她只能抽空完成作业,大多数时间都要照顾家庭,特别是好心姑姑生病时,她更加辛苦,给大姑端茶递水,煎药、送药,还要做饭给叔叔一家吃,忙到晚上才能安心复习。在学校,她是同学心中一名挺懂事的“小大人”,每逢搞卫生,她总带头抢脏活、累活干,老师和同学都很信任她;在路上,看到行动不便的老爷爷老奶奶,她就主动过去搀扶他们,或帮着拿东西。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相信,孝敬长辈、为长辈排忧解难、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的冯婷婷同学凭着自己对美德的无限追求,将会以更出色的表现来展现自己无尽的美德。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篇2

在一座古老而富有书香气息的学校,有一位活泼开朗的少年。他自信乐观、不屈不挠,既有男孩的爽朗,又有一个成人的谨慎。他兴趣广泛,十分好学。他的周围,有着数不胜数的朋友,大家都是被他的重情重义所吸引。无论他到哪,那里就会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他就是八年级(237班)的刘金泉同学。

他出生在张兰镇张兰村。父亲是一位工人,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但他从不以此为傲。妈妈给的零用钱常常积攒起来买学习用品。他乐观向上、团结友善。他的眼中总是闪着灵性和智慧,谈吐中,他于不经意间总会散发出自信与从容。作为班干部,他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能出色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工作;对待同学,他乐于伸出援助的之手,用心奉献。例如:当汶川发生地震时,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献出来,帮助灾区的同龄人度过难关;与邻居相处,他彬彬有礼,与人为善。见面时总是乐呵呵的打招呼。

刘金泉同学独立性非常强。在上学期间,他每天能按时作息,从不让父母操心,在生活上也很独立,勤俭节约,从不乱花零用钱,并能帮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过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家里常常是他和母亲两个人,这使得他幼小的心灵里就树立了“我是男子汉,我要照顾妈妈”的念头。他也这样做了。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去爷爷家帮奶奶一起照顾生病的爷爷,竟管有时很累,但他从不叫苦,总是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自己能自觉地独立完成作业。他懂得

替父母分担压力、理解父母的难处,真正使自己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学习上独立思考,真正做到使父母放心,是父母的“小帮手”。刘金泉同学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在上学期间,从没有发生过迟到和早退现象,在各方面表现优异,学习成绩突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这些名言,老师教给同学们的,可这却在刘金泉心中播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这颗种子,要用书来浇灌,才能茁壮成长。自此,他只要一有空,就会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他是这样地如饥似渴,《爱的教育》《骆驼的样子》《鲁宾逊漂流记》等等,他看了几页就已经爱不释手,拼命地吸吮着甘露的营养,不断充实自己。在学校他积极组织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凭着良好的个人习惯和敢于吃苦的学习精神,取得了各方面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是一名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位少年知道自己的路还很漫长,所以,他要更加努力,为自己的人生,铺一条阳光大道!我们相信刘金泉同学这个从小自立自强、品学兼优、充满阳光的男孩,一定会像一只小雏鹰一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篇3

我要做雄鹰

我从小就知道我是一位特殊的孩子,因为我没有父爱,我的爸爸和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们过着很艰苦的日子。我们勤俭朴素,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

我的姥姥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因为家里没有条件买电动车,姥姥只能骑车来接送我。冬天的时候,我们5点多就起床,姥姥骑车骑得满头大汗。我常常问姥姥:“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过着快乐、富裕的生活,而我们为什么过着贫穷的日子?”姥姥说:“没关系,只要一个人活得有脸面,有尊严,就拥有了一大笔财富。”姥姥为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姥姥的呵护伴随我走过了童年,姥姥的坚强、乐观影响了我,我也没有被生活的贫困所吓倒,不悲观,不气馁。

我的妈妈有着高尚的品德,她的一言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的妈妈去年生病了,做了一次大手术,本来我家生活就很困难,这下更是雪上加霜,经济陷入了危机。但是我们硬是咬牙挺了过来,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

困境,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困境,培养了我的性格,使我变得更加乐观;困境,锻炼了我的人品,使我变得更加懂事。我在家里替姥姥和妈妈分担家务,星期天的时候,我帮她们收拾屋子,擦桌子,擦地,洗衣服,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每天饭后我都主动刷碗,姥姥和妈妈都夸我是听话、懂事的孩子,她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渐渐地,我接受了现实,面对了现实。在我的身边,并不是一个人,有姥姥的关爱,有妈妈的鼓励,有老师的呵护,有同学的帮助。我将时间花费在学习上。无聊的日子,我透支着我仅有的时间,这是我唯一的资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的磨练,使我如梅一般脱颖而出。在平常的日子里,同学们总可能看到我忙碌的身影。作为一班之长,我管理着班里大小事务,当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时,我总是会心平气和地耐心劝导,直到两人握手言和;当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有了困难时,我总是积极地帮助她复习。时间长了,同学们都认可了我,而我的热心也传染了其他同学,班里涌现出了许多乐于助人的同学,为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做出了最大努力。

艰苦的生活,使我更加了解生活的艰辛。我知道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摆脱困境,而我也这样做了。我是一个倔强的女孩,骨子里似乎天生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遇到难题,我非做出来不可。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雄鹰,我一直喜欢的动物,我喜欢它搏击长空的高傲与坚强,我希望自己像雄鹰一般,将来也可以自豪地在长空飞翔,而我,已迈出了第一步。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篇4

李波:功山镇初级中学226班学生。他自理自立、吃苦耐劳、沉稳朴实;他刻苦努力,成绩不断上升,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他尽力替父母分担家务,还承担着照顾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和年幼妹妹的责任。在父亲不幸去世后,他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加坚毅,更加努力的帮母亲操持家务,挑起家庭重担。

在寻甸县功山镇初级中学,有一位毫不起眼的同学。说他毫不起眼,实在是太准确了:和班上以及校内那些自诩为或被誉为“帅哥”的男同学相比,他相貌平平、衣着普通、言谈举止淡而无味,甚至可以说是腼腆拘束,根本没有那些“帅哥”衣着光鲜、言行潇洒的“范儿”;他学习成绩勉强算是中等偏上,上课也只是一副温吞样,既不积极主动提问,也不会违反课堂秩序……总之,他既不像学习成绩优异那些同学,会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也不会像学习成绩低下那些同学,会受到老师们的催促;更不会像经常“惹事”那些同学,会受到学校和老师的“看管”。他就是班级以至学校里最普通的那类人,最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忘记”的那类人。

可是,这个从入学就丝毫不会引起老师和同学注意的学生,这个毫不起眼的男孩,却逐渐打动了老师和同学,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尊敬、感动。

这个毫不起眼却越来越让大家感动佩服的同学,就是功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226班的李波。

1998年9月,李波出生在功山镇东北部的一个小山村。村子处于喀斯特地形的滇东北山区,多石少水,土地狭窄贫瘠,交通不便,经济收入低下,村民家庭普遍贫困,李波的家庭更是这个贫困村中的典型贫困户。李波的父亲李柱友是家中的长子,既要负担年老多病父母的生活,还要养育儿子李波和女儿李燕,也要指导和帮助尚未成家的弟弟妹妹。可以说,李波的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

由于家庭贫困,李波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和沉稳朴实、坚韧不屈的性格。李波从小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同龄的小伙伴们还整天在父母怀里撒娇哭闹时,李波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

上小学后,他越来越懂事了。他把对父母辛劳的感动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农活很多,李波就在课余时间协助父母下地干活、上山放牛,打猪食割马草;从山上或地里回家,李波又帮助父母洗菜做饭,照管妹妹。他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单独负责煮好全家人的饭。李波的爷爷奶奶年纪很大了,身体不好,李波在周末回家或假期里,为爷爷奶奶添饭夹菜、打水洗脚、披衣烫药。李波对同龄的小伙伴关怀备至,虽然他不善言谈,但和小伙伴的关系很融洽,对村中的父老乡亲,李波恭谨谦和,经常主动帮忙,左邻右舍的人说起李波,都说他“懂事”、“听话”,“很有本事”,“当得个大人”。

由于家庭贫困,土木结构的房屋破旧不堪,李波的父亲就利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打算多积攒一点钱重新建盖新房。由于长期辛苦劳累,李波的父亲不幸在20xx年12月突发脑溢血,英年早逝,这对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李波的爷爷奶奶和母亲一想起这事就忍不住哭泣,但李波总是当面劝慰爷爷奶奶和母亲,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撑起这个家。这个坚毅的男孩子,当着大人不流眼泪,可是,一想起父亲,他也会在半夜偷偷起来,躲在院子的角落里悄悄哭泣。面对父亲不幸去世的惨痛事实,李波没有被压垮,没有丝毫消沉,他反而更加坚毅,更加努力地帮助母亲操持家务,更加努力地学习。他劝慰母亲说,现在国家政策好,自己读初中、妹妹读小学都免书学费,国家还有生活补助费,将来读高中读大学还能申请救助和贷款,所以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叫母亲不要担心。

由于从小养成了坚毅不屈的性格,李波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不服输的性格。家庭贫困,农活繁杂,加之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李波的学习几乎得不到家庭辅导,学习基础薄弱。小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偏下。但靠着一股不服输、不屈从于命运的劲头,李波不断刻苦努力学习。在学校里,同学们课余时间嬉笑玩耍,李波却利用每一个课余时间坚持复习预习;课堂上,他的表现看似木讷沉闷,实际上,他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他波澜不惊的表现后面,却有着一颗对知识无比渴望的心。

由于刻苦学习,李波的成绩不断上升,每次学期末检测,他的成绩都会上升30个名次左右,他从初中入学时的中下等成绩,到七年级结束时的中等,到八年级上学期,他已经上升到了班级和年级前列。特别是语文方面,他不善言辞,入学时语文成绩不好,作文更是写不好,而经过努力,他的语文成绩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甚至还写出了优秀的作文,发表在学校校刊上。父亲去世后,李波更是把丧父的悲痛化为学习的动力,他在德智体方面的进步,越来越大。

李波虽然是毫不起眼的,但他坚毅奋发的性格,又是那么的不平凡!我们相信,这个小男子汉,一定会实现他的梦想,取得成功!我们为他祝福!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篇5

我叫刘帅,今年15岁,是铁佛中学初三(9)班的一名学生。我没有特别的人生际遇,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天性至真至纯。

我生活在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家庭里,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四人,爸爸、妈妈都是农民,靠加工面条和养猪来维持生计,由于爸爸、妈妈勤奋俭朴,所以我们家中的日子也算过得去。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家庭里,爸爸妈妈爱着我、哥哥护着我,使我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快乐,我就像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1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在我们这个家庭里,彻底打破了我们家庭的宁静,妈妈被确诊为白血病。这个残酷的现实犹如晴天霹雳,使我们全家和亲友们都感到十分的意外和惊恐。一时间,我们全家人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甚至绝望之中。要治好妈妈的病就必须做骨髓移植,可是六、七十万元的医药费,对于我们这个农民家庭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上哪儿去凑这么钱。妈妈才四十几岁,她还年轻,有文化、又能干,是爸爸的贤内助,是家庭的半边天,我们这个家不能没有妈妈。那时,我才读小学五年级,哥哥读高二,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妈妈生病,对我们这个家庭犹如雪上加霜。那段时间,我们不知哭了多少次,流了多少泪。

为了给妈妈治病,爸爸决定卖掉房子,妈妈却坚决反对,她说:“房子是我们家的全部财产,房子卖了,我们住哪儿,要是我的病治不好,这个家以后怎么办,我不能拖累这个家,拖累孩子。我不换骨髓,就吃中西药进行保守治疗”。看到我们家的人又急又难受,妈妈还主动安慰我们,她说:“人总是要死的,我不怕死,只要你们发奋读书,将来考上大学,这就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

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我们家就没有卖房子,只好通过银行贷款和四处借债给妈妈治病。这时,我与哥哥一起商量,不上学了,好节约钱救治妈妈。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妈妈时,她开始是感到惊讶,接着她哭了,我与哥哥也哭了,我们三个人抱在一起哭。当时那情景是多么心酸,多么难受啊!妈妈哭着说“你们怎么能那样想呢?怎么说为了我,你们连书都不读呢,你们那样做不说是给我治病,反而是给我添病”。接着她又说“你们也只有两姊妹,现在这么好的社会,这么好的政策,不好好读书学习,将来有什么用?你们只有努力读书,有了好的成绩,就是对我最大的孝顺,最大的安慰”。

这几年里,给妈妈治病,能借钱的地方都借了,家庭欠了很多的外债。为了家庭一家人的生活和还账,爸爸不得不起早贪黑,在外面打工赚钱,几个月才回一趟家。妈妈生病后身体虚弱,又不能做家务事,哥哥也考到外面读书去了。自从妈妈生病,以前被宠坏和惯坏的我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学会了做家务。我每天按时到学校上课,回到家里,自己做饭、洗衣服、打扫屋子、整理房间和喂猪。做这些事情,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我经常很晚才做作业。

家务活中最难做的事就是喂猪,我家养了二十多头猪,要按时定量给猪喂饲料。喂猪虽然不难,但是打扫猪圈常常是最令我烦恼的事,由于我个子小,圈门又高,每天翻进翻出,把脚都划破了好几次,鲜血直流;况且,猪粪又脏又臭,我力气又小,有时弄得我满身都是,洗了又洗身上都有一股臭味儿,在学校都不好意思和同学们接近,生怕他们闻见后会笑话我。起初,干这么多的家务事,又苦又累,我实在受不了,边干边流泪,常常想,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呢?灾难为什么就这样降到我们的头上呢?但,为了妈妈的身体,为了让妈妈安心治病,为了让妈妈高兴、放心,为了这个家,我必须振作起来,我虽然才十四岁,但我已懂事了。我暗暗地鼓励自己,面对困难,决不能退缩;身处逆境,决不能灰心。我要用我柔弱的肩膀担当起家庭的重任。我想,将猪养大后,就可以卖到钱,就能给妈妈买药,我好像看到希望就在我眼前了,于是我抱着这种心态,就越干越想干,越干越开心。

除了做繁重的家务事外,我还要照料妈妈。妈妈吃的药副作用很大,吃了后会发热、发冷、呕吐、不想吃饭、睡不着觉、脱发、全身不舒服……看着妈妈痛苦的样子,我心里十分难受。我就在想,怎样才能缓解妈妈的痛苦呢,我听别人说按摩是一种好方法,于是我就去问医生,又向别人借了一本学习按摩的书,自己学,在妈妈身上实践,现在妈妈还夸我是一个按摩师,我听了特别高兴。我还鼓励妈妈,叫她不要放弃,树立信心,一起努力,战胜病魔。我就在网上搜集癌症病人康复的事例,把它讲给妈妈听,让她振作起来,

我说,你看导演娄乃鸣,她也是一个癌症病人,她是多么的乐观向上,人家生病还上电视做节目呢。人要有一点精神,只要有精神,就会有自信、就会有自强、就会有活力、就会有希望。

记得第一次给妈妈洗脚的时候,那是妈妈刚刚生病不久,我把妈妈的脚放进热水中,轻轻地给妈妈揉。我抬头看了看妈妈眼里含着泪水,脸上溢满了笑容,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患病的妈妈这样甜美的笑容。后来,给妈妈洗脚就成了习惯。

虽然照顾妈妈和做家务要花费很多时间,但在学习上我从没有懈怠过。在学校,我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主动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年来,我每天把家中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厨房里、灶头上是锅净、碗亮、案头洁,一切都与原来一个样。亲戚和邻居都夸我人小志气大,很懂事,能给爸爸妈妈排忧解难……其实,磨难也是一种财富,在磨难中我收获了成长,懂得了感恩与孝道。

五年多过去了,现在,妈妈的病似乎好了不少,也许是妈妈的坚强和我们的坚韧感动了上帝?妈妈能活到今天,这是爱的力量,这是人间的奇迹,只要妈妈活着,再苦再累我都愿意。

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都要陪着妈妈在田间小道上散散步,沐浴在夕阳的余辉中,我看到了妈妈脸上的笑容,妈妈的开心让我倍感兴奋,几年的磨练,让我愈加成熟,面对困境的不灰心,不气馁,让我永不放弃。

我知道,有一种力量叫耐心,有一种力量叫恒心,更有一种力量叫信心,苦难给了我挫折,但教会了我成长,在和妈妈风雨与共的日子里,我凭着我的耐心、恒心和信心,把苦难丢在身后,把快乐写进了妈妈痛苦的日子里!在以后岁月中,我还会一如继往地陪着妈妈走下去,坚强地走下去。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篇6

一个怀揣着美丽梦想,笑容灿烂的阳光女孩;一个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女孩;一个与命运抗争,从不屈服,永不言败的坚强女孩;一个勤奋好学,乐于助人,乖巧懂事的可人女孩。她就是我校九年三班——双耳失聪,二级残疾,身残志坚的宋红霏同学。

提起宋红霏同学,认识她的老师、同学、邻居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她是一个先天性神经性耳聋患者,三岁时,她才凭借助听器感受声音的存在。开始学发音时,仅仅一个字,她却要练习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甭说词语和句子了,难度可想而知。当别人的孩子沉侵在快乐的童年里,她却奋斗在学习语言的艰辛历程中,泪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终于,她可以和身边的人简单的交流,可以读书看报,进学前班,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她凭借着惊人的毅力,连连双百。三年级学英语,对她来说。真的是一个极强的拦路虎。清、浊辅音叫不准。音标听不清,她怎么可能读准。每上英语课,她都会带着红红的眼圈回家,令人心碎。可她依然不懈的努力,不肯轻易放弃,终于在老师和家人的陪同下,一步一步艰难的往前冲,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赶上来了,赢得了尊重和佩服,更让自己充满着自信。上初中,随着课程的深入和科目的增多,家长的心悬到了嗓子眼,暗暗的捏了一把汗,一向要强的她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可她微笑面对,比以前更勤奋,更用心了。每天都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断体会每位老实的谆谆教诲,用心、用眼、用嘴一点一滴的积累着收获,不懂就问;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地做好复习,主动和同学交流探讨。在老师和同学的陪同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进步。虽然付出比别人更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却让她不断憧憬着未来。一路走来,她所经历和承受的是旁人无法想象的,可她却冲破了层层障碍,排除了重重地困难,以惊人的毅力、不屈不饶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也能做到,可能会做的更好。”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她牢记“知识改变命运”。

在日常生活中,她依然自立自强。从上学的那天起,每天完成作业后,她总是自己整理好书本和学习用品,第二天早上起床,她总是动手叠好被子,穿好衣服。刚上小学三年级,她就毅然提出自己独立上下学,可是,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怎么放得了手,但是她决不妥协。她深知父母的确很忙。她说:“放心吧,我绝对能行”。小学五年级,由于搬家,每天她都要独自乘公交车从平山到东芬去上学,风里来,雨里去,一直到小学毕业。慢慢的,她学会了自己洗衣服,帮父母做家务。把自己的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每每想到这些,父母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

她是一个非常节俭,充满爱心的女孩,一个乐于助人的女孩。她从不和父母要零花钱,不买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挑吃穿,不搞攀比,衣着简单朴素,大方得体。对待长辈,心怀感恩,关爱孝顺,每每到了父母的生日和重要的节日,她都会用自己攒下来的压岁钱和父母给的零钱,为父母买个生日蛋糕或者精美的小礼品,并附有小卡片,写上诚挚的祝福。父母身体不舒服,她总会端水送药,悉心照顾。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为人和善。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要捐上一元、两元,虽然钱数不多,却体现了她心灵深处的那份爱。汶川大地震那年,看到电视里的场面,她主动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和压岁钱300多元钱,全部捐了出去,并倡议亲人为灾区捐款捐物。

宋红霏同学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向我们诠释了自立自强的真正内涵。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会面对更多更大的困难,但是在她心灵上播下的“乐观向上,自立自强”的种子,一定会更加茁壮成长。希望所有的困难都阻挡不了她前进的脚步。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篇7

小欧,男,蒙古族,13岁,和硕县第二中学七年级(2)班学生。

小欧20xx年1月出生在和硕县塔哈其乡河北新村的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小欧的父亲虽然是肢体二级残疾,但是与妻子依靠自己的勤劳养育了两个优秀的孩子,传承着蒙古族牧民的优良家风“自立自强、意志坚强”。

小欧在两岁时就因为上幼儿园住在了远在清水河农场的姨妈家。到了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父母无暇照顾他,六岁的他仍寄居在姨妈家,就读于和硕县清水河农场。由于姨妈家中抽不出人手接送,每天自己步行去上学,每天作业完成后,他总是自己整理好书本和学习用品;第二天早晨起床,总是自己动手折好被子、穿好衣服;上学从不需要大人接送,生活从不需要大人操心。风里来雨里去一直到小学六年毕业。

在这期间,小欧最盼望的就是双休日可以回家和父母一起生活。可是,一年中父母最忙时,他要熬过一两个月才能见到父母。到了暑假,他还和父母一起上山放牧。一放就是两个月,可是他从不说苦,每每说起放牧的经历,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和满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自立的演讲稿精选6篇

自立的我作文500字5篇

关于自立志的演讲稿5篇

高中自强作文5篇

自信自强主题演讲稿6篇

中学生自强自信演讲稿6篇

美德的作文300字7篇

讲自强不息的演讲稿5篇

关于的美德演讲稿7篇

谈美德的演讲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752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