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格式和结构,教案中的时间分配是教学计划的基础,它确保了课堂的效率,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1
设计说明
小数除法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在计算方法上有内在的联系,因此,把整数除法与相应的小数除法对比复习,使学生在比较两者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复习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根据数量关系,综合运用小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问题回顾,知识再现
1.交代复习内容,引导学生浏览教材的相关内容,梳理学过的知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小数除法。(师板书课题:小数除法)
引导学生回顾下列内容: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如何求商的近似值?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4)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引导学生先浏览教材,梳理知识,再逐一回答以上的问题。
⊙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117÷36=1.69÷26=
(2)师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117÷36=3.251.69÷26=0.065
(3)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师强调以上两道题的做法。
(4)课件出示:56.28÷0.67=
(5)学生独立计算。找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
在练习中回顾小数除法的知识,在总结的过程中,既梳理了小数除法的内容,又为下面的练习做好了准备。
⊙综合练习,深化应用
1.15.3÷11的商是(),它是()小数,循环节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2.在○里填上“>”“
4.59÷4○4.59
9.5÷0.92○9.5
0÷18.2○0×18.2
71.4+0.999○71.4+1
1.54÷(1+0.01)○1.54
(4.05+4.5)÷2○4.05
3.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75.6÷13.5-(3.6+1.78)
(2)2.3+3.91÷(22-19.7)
(3)18-(1.4+1.25×2.4)
(4)[15.2+(8.4-4.5×0.8)]÷1.6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我请求小鸟原谅的心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体会诗歌语句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说话能力。
4、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动物。
重点难点:
1 、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我请求小鸟原谅的心情。
2 、体会诗歌语句精练、形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像、说话能力。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人商殿举写的儿童诗。诗歌的题目有些特别,是一位小男孩说的话。
2 、出示课题:25小鸟,请原谅我
3 、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出示自学要求:
小男孩为什么要请求小鸟原谅?自己读读这首诗歌,到诗中寻找答案。
2 、学生交流
出示:“你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上”
抓住“静静地”理解生命的可贵,失去了就不能再获得。
板书:失去生命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 、这原本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呢?再读读诗歌,找出相关语句,在书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2 、学生交流。
3 、感受小鸟的美丽。
出示第1节
当你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上,
我才发现你是那样美丽:
颈上的羽毛比雪花还白,
翅膀的羽毛比小草更绿,
金黄的小嘴半张着,
好像还在唱那未完的歌曲……
(1)抓住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感受小鸟的美丽。
(2)指导朗读——个别读、男女读。
4 、感受小鸟带来的欢乐。
出示第2节,
啊,大森林少了一名歌手,
鸟妈妈失去一个好闺女,
山村谢了一朵会飞的鲜花,
小树失去一位亲爱的伴侣……
你看,草地上洒满了水珠儿,
那是小草痛心的泪滴。
(1)个别读。
(2)学生想像说话。
小鸟活着的时候,在森林里歌唱,在山村里xxxxxx,在小树上xxxxx,在xxxxx……
(3)诗人短短几句,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多么美丽可爱的小鸟,活着的时候给我们的环境增添了许多生机,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我们用朗读一起来赞美他(个别读、分组读)出示:
你是那样美丽:
颈上的羽毛比小草更绿,
还半张着金黄的小嘴……
你是大森林中的歌手,
你是鸟妈妈的好闺女,
你是山村里会飞的鲜花,
你是小树亲爱的伴侣……
(4)此时此刻,小鸟却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上,想像说话。
(哪里?)xxxxxxxxx失去了小鸟xxxxxxxxxxxxxxxxx(将怎样?)
板书:失去欢乐、失去朋友、失去美好的'未来……
5 、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伤心、难过、忧虑、愤怒……)
6 、指导朗读第1、2节。
7 、如果大地上的小鸟被我们打完,我们不仅不能听到小鸟的歌唱,而且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诗中说的:“一切美丽的生命,好像都要离开我,把我孤零零丢在这里……”设想一下,这是多么可怕的景象!此时,作者笔下的小鸟指着仅仅只是这一只小鸟吗?(所有的生命)
8 、是啊,难怪小鸟被“我”打死后一切都显得沉痛。除了我们,谁也是这样痛心呢?
(1)交流并指导朗读第1、2、3节。
小结:是啊,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仿佛都在指责我,我也很痛心,心中充满深深的歉意和悔恨!
9 、小男孩怎样做来请求小鸟原谅他?
(1)快速浏览诗歌,交流。
为了请求小鸟原谅,他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0 、这种种的努力,让我们感到了小男孩打死小鸟后的悔恨心情,他是在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告诉我们要保护鸟类和其他动物,要制止这种残杀美丽生命的行为!小鸟会原谅他吗?
(1)交流
板书:善待生命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落日的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
2、默读课文相关段落,能根据需要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说明内容的要点,把握说明的中心。
3、研读重点语段,通过语句排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说明文语言逻辑的严密性。
4、认识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教学重点:把握说明的中心,体会说明文语言的严谨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关于落日描写语句的品读
1、导入:
观察提供的一幅有关落日的图片,请学生略作思考,说一句话。
用抒情的方法讲一下自己看了这幅画后的感受
用描写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用说明的方法讲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引出关于《落日的幻觉》中描写落日语段的学习
2、品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音,全班齐读
(3)请学生讲讲这样的描写落日,美在何处?
(4)根据理解,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第二段
由“幻觉”一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
第二板块:关于说明文主体语段的阅读
1、概括4~7各段说明的主体,提炼各段的中心句
快速默读课文第4~7段。思考:
示例:第7段作者从利用科学仪器观测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并没有真正变大的原因。
第4段作者从 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
第5段作者从 这些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
第6段作者从 这一角度,说明了太阳 的原因。
2、根据4~7段中心的提炼,概括全文说明的中心
用以下句式概括:《落日的幻觉》一文,作者分别从 、 、 、 四个方面,说明了 这一事理。
3、研读课文第5段,打乱顺序排序,体会说明文语言和结构的严谨性
排序(5241637) 为什么这么排序?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可否互换顺序?为什么?能不能根据全文来找出必须这样排序的理由
第三板块:关于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
学习本文,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引导学生认识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举例说明(笑、月亮)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4
复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3.能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样子填空:“为了……我们可以……”
5.巩固练习4中的题目,复习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6.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重点:
1.认读生字词语,并能正确默写。
2.照样子写词语、写句子。
3.会用“尤其”、“启示”、“滴水穿石”造句。
4.掌握省略号的几种用法。
5.复习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会写板报稿。
复习时间:
二教时
复习过程:
一、生字词语
1.认读生字词语。
2.听写词语。
申请铭记效率情况持之以恒
青睐码头锻炼兴趣炉火纯青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句
1.照样子写句子。
①复习练习4第3题。②做练习册第55页第四题。
2.造句。
①尤其——
②启示——
③滴水穿石——
3.照样子填空。
为了提高读书效率,我们可以订一个读书计划。
开阔眼界,
四、省略号的用法.
1.复习练习4第4题。
2.教师强调省略号的几种用法:①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
②表示说话时语气的断断续续。
3.完成练习册第56页第六题。
六、。写一板报稿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还要写上作者的名字。
2.说写一板报稿。(见学生各自的)
第四单元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enqingmingjixiaoluqingkuangchizhiyiheng
()()()()()
qinglaimatouduanlianxingquluhuochunqing
()()()()()
二、照样子分别写几个词语。
1.绿油油:
2.飘飘悠悠:
3.学习学习:
4.热气腾腾:
5.翩翩起舞:
三、把句子写具体。
1.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落后就要挨打呀!”
看了《火烧圆明园》,爷爷说:
“落后就要挨打呀!”
2.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姑妈说:“对岸就是我们的祖国。”
3.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张老师说:“你发烧了,休息一会儿吧?”
四、造句。
1.尤其——
2.启示——
3.滴水穿石——
五、写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桂林的山姿态奇特,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
骆驼……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2.小冬边划着水,边喘着粗气对大伙儿嚷着:“我……我总
算……会……会游泳了!”
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六、。
1.填空:板报稿的标题要(),幅要(),语言要()。
2。学写一板报稿。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书的神奇以及书带给人类无穷的魅力、
2、能仿照诗歌的前两段续写一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2、了解书的神奇魅力,谈谈书带给自己的好处、
3、能仿照前两段再写一节,抒发自己对书的感情、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文题目
1、诗句接龙:(与书有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书带给我们无穷的知识,是我们的好朋友、美国作家狄金森就写了一首赞美书的诗歌。介绍作者,更让老师感动的狄金森老师的那几句话:“将生命的热情注入写作风格……让多年的热情溶入一个词汇中,把半辈子的生活积蓄写在一个句子里。”所以理解此诗我希望大家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生活的积蓄来理解这首神奇的诗。
二、出示本节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诗的意境,理解书的神奇。
(2)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3)仿照前两小节再写一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2、生齐读学习目标
三、检查自学
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浩瀚、坐骑、领略、真谛、一贫如洗、遨游、步履、质朴无华
2、朗读课文,要正确,读流利。
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1、自学提示:
⑴认真默读课文,用“——”画出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⑵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体验批注感受。
⑶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2、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学习:每组选其中一个方面合作交流: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理解时可以抓住重点字词理解,可以联系自己的读书体验来理解。
3、生汇报
a第一小节突出开阔眼界。提示:你读过什么书?知道了什么?
师:回想我们三年级学过一首诗:《小小的书橱》(出示诗),读诗。
师:读童话书让我们认识了(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而科幻探险的书又把我们带到了神秘莫测的山野从林,读历史故事让我熟悉了(廉颇、蔺相如、关羽、张飞),而人物传记又我们进入了冰心、海伦凯勒的内心世界。书带我们上天入地,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它的世界是如此的博大,所以我们要说书是——神奇的。
生有感情朗读。
b第二节:重点突出从书中学到的人生真理。你读了什么书?学到了什么道理?可以说一句从书中学到的名言吗?
师:书中蕴含的哲理是如此精深,所以我们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
c第三节:生谈自己的理解。读感情朗读。
师:在书面前人人平等,所以说书是——神奇的。
d第四小节:“美丽”:联系学过的课文或故事谈。你读过什么书或学过什么课文?感受到了什么美?“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都包含什么美?(真善美、心灵美、语言美、真诚美、勇敢、乐于助人、坚强、有礼貌等)
师:书能使一个思想狭隘人的变得豁达,能使一个行为粗鄙的人变得文雅,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
师:书会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美丽,所以说书是神奇的。有感情朗读诗句
五、小结整合:对照板书:书是神奇的,它博大、精深、在书面前人人平等、美化人类的心灵。面对如此神奇的书,你最想说什么?
师:让我们把对书的热爱和赞美也用文字表达出来吧。出示仿写要求。
六、仿写。
1、在写诗之前,先自己看诗的前两节,你发现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对比:把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
(2)比喻:把书比作什么?还可以比作什么?——花朵、钥匙、大门、翅膀、轻风等。
(3)开头用“没有……”“也没有……”
2、生仿写。
3、开火画,一个接一个读自己的诗。
七、熟读成诵
1、做完了诗,先把书上这首美丽的小诗记在你的脑海中吧。同桌两个互相比赛,看谁先背过。
2、检查。
八、拓展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九、
1、《囊萤映雪的故事》
2、《鲁迅爱书的故事》
选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读一读,并记录自己读书的感受。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展示问题:
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顺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师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提出问题。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示例题:“体积单位的改写”
4、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
2、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习: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7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迟到》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对于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音,大多可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把音读准。一些生词也可利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在课前初步理解,个别弄不清含义的,可随着课文深入学习时,再加深认识。
本文及本单元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不但要让大家受到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更要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实践。因此了解本文作者林海音的成长经历及她后来取得的成就,会更好地激励学生懂得每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时,除了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帮助,还要有个人主观的努力。基于以上目的,在学文前可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有关林海音的作者资料,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及创作成就等,针对资源有限的农村学校,教师可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本文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
1.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 很严
深沉的爱
自我问答: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经历,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的努力,也离不开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帮助。本文中的父亲对作者认识和改正错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感悟出作者如何在父亲的严厉与慈爱中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这一中心,教师采用了直接插入重点部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在对比的体验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的,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充分的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次读文、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还注意把“语文天地”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到了课文的教学中。此外,北师大版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充分的运用了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唤醒了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五年级上册复习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教学过程
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