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精心设计教案,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传达知识和技能,语言表达需简洁准确,避免冗余描述,是教案编写的语言规范,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四则运算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则运算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课本第39页例1、例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无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在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
4、培养学生认真严格的态度。
重 点: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难 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设问:我们学过哪些计算?(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填空回答。
①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 )或者只有( ),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 ),又有( ),要先做( )后做( )。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 )。
二、新授:
1、出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介绍四则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教学例1。
(1)板书例1:3.7-2.5+4.6 3.6×6÷0.9
然后设问:
①这些算式里有哪些运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②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
③如果用“第一级运算”代替“加、减法”,用“第二级运算”代替“乘、除法”,运算顺序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
④再概括一点讲,这句话可以怎样叙述?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①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完成例1的计算。
4、教学例2。
(1)板书例2:35.6-5×1.73,6.75+2.52÷1.2,然后设问:
①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
②运算顺序怎样?
根据学生回答,改变复习填空②的叙述,出示教材结语。
(2)学生把没有做完的继续做完。(一学生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3)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习题。
5、小结:混合运算步骤比较多,容易发生错误,我们要养良好的习惯,计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划、四算、五查”。在没有括号算式中,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1)填空。(出示,学生口答)
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统称为( )。
②加法和减法叫做第( )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 )级运算。
③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 )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 )级运算,后做第( )级运算;如果有两种括号,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再算( )括号里面的。
2、课本练习十第4题
四、作业。
练习十第1题。
四则运算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重点: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第1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p7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
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1.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
后全班交流。
第2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教学内容: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111335
1111 48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323 7818 5/9(18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 )-2/5=2 ( )6/25-28=19/4
2.小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6看作5/8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12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六、教学思考题。
第3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p78-79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进
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并出示例题。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为了使已知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可以先画线段图。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完善线段图。
2.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学生同时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探讨其他算法
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集体评讲。
四、总结回顾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2题。
第4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p79-80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
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类似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王芳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1/3,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全校的三好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二、教学例3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题,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从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这句话中你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谁的1/6呢?那么应该把什么时候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教师再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请你试着把这道题做一下。
教师找出不同的解法进行板演,并让学生说说思路。
三、完成练一练
1、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看线段图分析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做第2、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2、练习十三第4题
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五.本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5题
第5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3)
教学内容:p81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
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5/8。
( )5/8=( ) ( )(1+5/8)=( )
2.圆珠笔的价钱比钢笔便宜1/4。
( )1/4=( ) ( )(1-1/4)=()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8-10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学生先读题,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创新学习
1.一种商品原价100元,先降价1/10后又提价1/10,现在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元?
2.某建筑队修一条长120千米的公路,先修好了1/2,后又修好了余下的1/2,这时还有多少千米没修?
学生练习,集体评讲时,教师提示:要注意单位1的变化。
五、本节课总结
六、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7、11题。
第6课时: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4)
教学内容:p82练习十三第12-18题。
教学目标:通过对比,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7。
( )2/7=( ) ( )(1+2/7)=( )
2.裤子的价钱比上衣便宜5/8。
( )5/8=() ( )(18)=( )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13---18题
1.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指出:每个分率所对应的量不同,得出的结果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2.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指出:一字之差,但所表示的意思却不同,一个表示占计划的1/8,是一个分率;一个是1/8吨,是具体的数量。
3.完成练习十三第16、17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本节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14、18题
六、完成思考题。
读题,引导提问:没有人既不喜欢跳舞又不喜欢唱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七、课后作业:动手做。
四则运算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计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能灵活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选择简便合理的运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验、有错即改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集体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2、出示例1
引导:同学们,这两个物品你认识吗?(中国结)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说说是怎么列式的,并且是怎样想的。
板书算式:2/5×18+3/5×18(2/5+3/5)×18
3、揭示:这两个含有分数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尝试计算,认识运算顺序
引导:这两道算式各是先求的什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2/5×18+3/5×18,你先算的什么运算?乘法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说明:先算小中国结和大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这个算式中的乘法,这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提问:(2/5+3/5)×18先算什么呢?先算的是哪个数量?
说明: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括号里的
2、小结运算顺序。
提问:通过这两题的计算,你认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可以怎么算呢?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相同这里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3、明确运算律。
提问:比较解决例1的两种不同解法,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让你选择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运算。根据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提问: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例如第一小题,分数乘除法连在一起,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一次约分,同时计算再如第二小题,分数连加时可以同时通分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哪里用了简便算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小结:简便运算主要应观察算式的特点,看能不能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不能直接进行简便计算,要先算一步或几步才能应用运算律或规律简便计算,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能不能用简便计算。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板演。
交流:每道题是哪里用了简便计算,依据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五、布置作业。
四则运算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上午,我们度过了另人难忘的感动时刻,现在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来感受祖国的怀抱,追随我国的世界遗产探究分数的奥秘。同学们,我国的世界遗产你去过那里?(生说)今天,请跟老师一起走进天坛。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看完之后最先给出答案。(课件出示视频,问题:天坛比紫禁城多多少万平方米?)
(1)独立解答
生汇报:273—273÷3
=273—91
=182(万平方米)
答:天坛比紫禁城多182万平方米。
(2)小组合作
师: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整数的运算顺序。
生说师巡视。
(3)生单独汇报
师:谁把知道的说给大家听?(生汇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分数混和运算的顺序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些关于天坛的资料,我们来了解一下。
1、课件出示教科书103页天坛、故宫的情境:
齐读,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多多少公顷?
师:同学们,我们把第二个问题先放在问题口袋里,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师:想一想,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与哪些信息有关?
3、师:怎样理解“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独立解答)
4、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汇报一下?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并分别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68+4=72(公顷)
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1/4是多少,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2)272×1/4+4
=68+4
=72(公顷)
学生交流解题步骤。
点题:同学们,你们看在272×1/4+4这个算式中有几种运算?(乘法、加法)
像这样,在一道含有分数的算式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小组探究
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猜想:这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课件出示含有除法、减法、带小括号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二)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情景引导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解了天坛、故宫,其实我国的世界遗产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遗产视频。)
结束后出示教科书103页世界遗产信息图。
学生独立解决。
提示: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把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30处看做单位“1”;7/10、2/15怎样都表示在单位“1”的线段图中。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30×7/10+30×2/15(2)30×(7/10+2/15)
=21+4 =30×25/30
=25(处)=25(处)
方法(1):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方法(2):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观察一下30×7/10+30×2/15和30×(7/10+2/15)这两个算式,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运算律?(乘法分配律)这说明什么?
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你会解决这类问题了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
课件出示练习题。
试试能不能独立完成。
完成的同学,谁来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四、回归实践,拓展运用。
课件再次出示本课信息窗情境图。
谈话:现在你能自己解决“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吗?
最后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遗产——青藏高原,检验一下这节课你的学习情况。
课件:课本76页第9题。学生读题,指生列式。
五、谈收获
这节课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吗
四则运算的教案篇5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对例题的探讨、分析,得出一个关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比较全面和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精心设题,复习铺垫。
上课伊始,根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题,充分复习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将解决问题与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合作交流,独立尝试及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在巩固练习阶段,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尝试交流中发现方法,总结经验,促进思维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填空。(课件出示)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法或只有()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法又有()法,应该先算()法,后算()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936+72÷8-21×4(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2)120÷(13+17)×2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和叙述运算顺序来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教材33页例3。
这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
(2)读题,理解题意。[已知这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即片),每天吃3次。求可以吃几天]
(3)汇报解题思路及所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解题思路:①可以先求每天吃多少片,即×3=(片),再求可以吃几天,即12÷=8(天);②也可以先求这盒药可以吃几次,即12÷=24(次),再求可以吃几天,即24÷3=8(天)]
(4)列综合算式。
①12÷
②12÷÷3
(5)探究有小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计算。
①12÷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学生试算,小组内讨论运算顺序。
③小结: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④计算:12÷=12÷=8(天)。
(6)探究分数连除的运算顺序。
①课件出示算式12÷÷3。
②小组内讨论运算顺序。
③指名叙述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④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12÷÷3=24÷3=8(天)
⑤师生共同订正。
2.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一个分数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计算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概括能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接龙的教案5篇
★ 我的妈妈教案5篇
★ 倾听的教案5篇
★ 我的老师教案5篇
★ 歌唱的教案5篇
★ 谜语的教案5篇
★ 坐火车的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