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灵活性也很重要,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通过教案,教师能够更好地运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教版小学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教案篇1
一、导入:
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有趣的发现》吗?它主要讲了生物学家达尔文通过细心观察研究岛上的昆虫,发现只有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故事。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和达尔文同样善于细心观察生活的伟大航海家,他就是哥伦布,那么他到底发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简单的几句话来概括一下!
三、学习新课:
第一部分
1、说说你对哥伦布的了解。
引出第一自然段
“哥伦布是16世界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
2、过渡:那当时的航海生活的条件怎么样?自读第二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
“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概括成词组)
(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航海生活非常艰苦?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充满危险?
艰苦:只能吃黑面包和咸鱼
危险:浑身无力全身出血慢慢地死去
(2)是啊,当时的航海生活有两大困难,一是艰苦,二是危险,你觉得其中最主要的是思念困难?从哪里看出来?(“最可怕”“海上凶神”)
(3)出了这些还会碰到哪些危险?
(4)小结:所以说,对于当时的航海生活来说,“危险”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
再读“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要突出后面的“危险”)
3、在那么艰苦、危险的情况下,船员们随时都面临死亡。板书:面临死亡
可是,文中的最后却有了出乎意料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什么?板书:起死回生
第二部分
1、从一开始的面临死亡到最后的起死回生,故事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而哥伦布的心情也随之不断变化。请大家读读3到6自然段,找找有关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语句。
2、交流,板书:十分沉重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3、精读课文,加深感情。
(一)(1)是什么让哥伦布的心情十分沉重?
“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望着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
所以他眼里“噙着眼泪点了点头……”思考:哥伦布此时的感受是什么?他会想些什么?
他同意把病重的船员留在荒岛上,这种做法你认为对不对?他是不是太残忍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
(2)当时哥伦布出于大局考虑,怕连累船上其他人,无奈之下只能出这样的决定。所以心情十分沉重。
(3)指导朗读。
(二)(1)是什么让哥伦布的心情越来越沉重?
哥伦布胜利返航应该是很值得高兴的,为什么心情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说明比前面更加沉重了)
(2)指导读好“越来越近……越来越沉重”
“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
(三)等哥伦布靠岸之后,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又惊又喜)
(1)他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指导读好“这不是那些船员吗?他们还活着!”“你们是怎么活下来的?”
(分别用惊奇和喜悦的语气来读)
(2)分角色朗读对话。(看图片,观察他们的神情,体会他们的内心。)
第三部分
1、野果子竟然救了生病船员的命,假如你是哥伦布,会不会产生疑点?
“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2、第7自然段中“一……就……”这个句子可以看出哥伦布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奥秘。
3、哥伦布为什么要这么急迫呢?
他解决了吗?(野果子里的.维生素c救了那些船员的命)
(看来,任何一种新的发现都是在多问几个为什么之后,进一步探索研究后得到的。)
学到这里,你对哥伦布这个人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是的,所以我们也要向哥伦布学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这样才能有新的发现。)
4、哥伦布后来才明白了,那些船员得的怪病叫什么?不治而愈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看来,这篇故事实际上写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非常生动有趣,谁能把这一经过说给大家听听?
四、课外延伸:
截至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了维生素a、b、c、d、e……不下几十种不同的种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不断研究,今后将会发现更多的维生素。他们所起到的保健作用也是各不相同,课后你们可以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去查阅资料,利用班队课举办一次有关“维生素家族”的活动,让我们大家共同学习更多的知识,好吗?
苏教版小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
通过字词句训练,既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乐趣,又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对动物的认识。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1、审题。
2、(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它们分别住在哪儿?
4、(出示动物居住地方的图)
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讨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打开课本填一填。
9、指名说,讨论,还有什么动物住哪里?
苏教版小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苏教版小学教案篇4
设计思路:
?小动物过冬》是一拟人童话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课堂生活化,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使学生获得最直观的感知,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重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小动物动物过冬的方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体会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好朋友,它们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
2、它们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可高兴啦!
二、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秋风刮起来了,秋天到了。一天,这三个好朋友又聚在一起,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18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天,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齐读)
1、这句话中的“聚”是什么意思?(聚集到一起)
(1)请三名学生贴图,让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
师:像这样集合在一起就叫“聚”。他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商量过冬的事)
(2)出示“商量”一词。什么叫商量?(讨论、交流)什么情况下,你会和别人商量?请你用“商量”来说一句话。(出示说话练习)
2、“一天”指的是哪一天?(出示句子: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
师:谁来把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变凉的感觉读出来?。(我发现风越刮越猛。)
3、把第二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让我们读好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3-7自然段,了解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同学们一定也想知道这三种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吧?,赶快读读课文3——7自然段吧,边读边画下有关的词句。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小燕子是怎样过冬的?谁来读读小燕子的话?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小燕子,准备怎么过冬呀?你刚才画的是哪些句子?(板:飞到南方)为什么?谁能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
师:这下我明白小燕子为什么要飞到南方了。那小燕子,你什么时候再飞回来呢?(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
a、(出示“春暖花开”),“春暖花开”是什么时候?它的意思是?(春天到了,许多花儿开放了)
b、是呀!你看,这么多的花都在春天开放了,多美呀!(课件出示:春暖花开图)
c、谁来把“春暖花开“读得美美的?这个词是用来形容春天的,你还知道哪些四字词也是用来形容春天的?
d、老师这也有一些词,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显示词)以后同学们在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些词来描写春天。
3、师:像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回来,我们把这样的鸟儿叫候鸟。小燕子一个人要去这么远的地方,多寂寞呀!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要飞到南方过冬的吗?(生:野鸭、大雁、天鹅、丹顶鹤……课件播放)
4、看来,同学们懂得还真不少。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合作下,介绍介绍燕子的独特的过冬方式。(生读这一段)
四、学习四、五小节,了解青蛙的过冬方式
过渡:小燕子即将远行,可是它还惦记着自己的好朋友小青蛙和小蜜蜂呢!
1、你瞧,刚说完自己的过冬方式,它马上就说:“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齐读)
师:从燕子的问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关心)谁也来关心一下小青蛙(指名读、女生读)(出示句子)
3、是呀!小青蛙打算怎么过冬呢?
师:出示:“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男生读)
师:原来,小青蛙不到南方去,要钻到泥土里去。板:钻到泥土里
师:为什么要钻到泥土里,泥土里可没吃的,别饿坏了。怎么办?
师: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来表演一下。指好“吃得饱饱的”。
师:多么自信的小青蛙。他打算睡到什么时候才醒?
师:你知道这种过冬的方式叫什么吗?冬眠。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过冬的?
师: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做小燕子,表演对话。
四、学习六、七小节,了解蜜蜂的过冬方式
过渡:现在青蛙哥哥不用小燕子担心了,可是我们的蜜蜂妹妹怎么办呀?
请你和同桌合作一下,自学六、七自然段,一人读小燕子的话,一人读小蜜蜂的话,看看小蜜蜂是怎么过冬的?把这句话填写完整。“蜜蜂吃()里的()。
师:小蜜蜂真勤劳,把粮食藏在蜂巢里。(板贴:蜂巢藏蜜)
师:你们蜂巢里的蜜够吃吗?要吃一个冬天呢!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师:真是聪明的小蜜蜂,早就采了很多蜜了。谁能把它早早就做好准备的感觉读出来?
师:我们就把小蜜蜂的过冬方式叫做——(卡片出示:备粮)一年级也学到课文,也讲到备粮过冬的动物(蚂蚁、小松鼠)
看到自己的好朋友都准备好了过冬,这下小燕子总算放心了。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
三个好朋友商量好过冬的方法后,还有一个约定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同学们想象一下,三个好朋友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见面,到第二年春天相见时,他们会怎样?会说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六、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19小动物过冬
燕子迁徙(飞到南方)
青蛙冬眠(钻进土里)
蜜蜂备粮(蜂巢藏蜜)
苏教版小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正确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利用熟字,辨析比较,认识生字。
4、了解益虫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识并书写生字词。
2、借助诗歌内容理解字义,归类认记同声旁的汉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青蛙、蜻蜓的图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客人,看一看认识吗?(引出课题)并齐读课题,然后问:“你们想不想成为它们的好朋友?”可是,要和它们交朋友,就必须闯过他们设的三道关,你们有信心吗?来,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维持兴趣,游戏学文。
第一关:认识我们的字宝宝。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并注音,还可以组词,说话、说识字方法等。
(2)重点观察“蜻”“睛”、“静”的字型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回答)
(3)找课文中带有“青”字的字。
(4)回忆学过的字中带“青”的字。
(5)观察带“青”的字的音,发现问题。(大多数带“青”的字的读音和“青”相同或相近,因而我们可以采用“读半边”的识字方法来识字,但有一些字的声旁就不一定准确的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所以,我们也要养成查字典或请教别人的好习惯。)
(6)请学生再观察一下本课最难写的字──静。(指导书写)
第二关:了解我们的故事。
1、默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对青蛙和蜻蜓的认识。(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2、在你的心目中,青蛙和蜻蜓的表现如何呢?(指名说,然后带着自己的感情读一读课文。)
3、指导感情朗读
4、怀着感激之情齐读全诗。(同学们,青蛙、蜻蜓这些益虫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捉了许多的害虫,保护了庄稼和一些植物,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感谢它们,让我们怀着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第三关:背诵我们的儿歌。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恭喜大家顺利过了这三关,现在你们已经成为青蛙和蜻蜓的好朋友了。很高兴,是吧!但不要忘记了做为朋友,我们就要用实际行动来保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哦!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