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的详细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案准备得当,教师们才能更加有信心地进行授课,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内容
大班主题活动:走进敬老院
二、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引导幼儿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正是幼儿户外活动的'大好时机,我们带领大班幼儿,步行到离我园较近的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和老人们一起活动,既活跃心身又受到教育,还能提高绘画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设计这一主题活动正是为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走一走、看一看,使幼儿感受秋天的凉爽和大自然的美丽,产生愉悦的情绪和绘画的。
2、指导幼儿现场作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绘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尊敬长辈,礼貌待人的品质。
4、在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糖果、彩笔、画纸、录音机、幼儿操磁带。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活动内容及要求: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现在是秋天,今天是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让我们带着秋天的祝福,一起走进敬老院,去看看那里的爷爷奶奶,献上我们小小的礼物和真诚的祝福吧!我们将走出幼儿园,沿着宽阔的公路,迎着凉爽的秋风,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欢乐的歌,走进敬老院。今天的活动对每个小朋友都是一次考验,希听从老师的指挥,相信你们个个都是最棒的!
(二)排队走进敬老院:
孩子们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排着一字形队伍,唱着欢乐的歌,沿着公路走进敬老院。
(三)向爷爷奶奶问好:
请一名幼儿将一包糖果献给爷爷奶奶,所有的孩子齐声说:“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四)表演节目:
1、播放幼儿操乐曲,师幼一起做幼儿操。
2、幼儿歌曲独唱。两名幼儿分别唱了一首歌。
(五)就地作画、献画:
1、师:孩子们!你们看,爷爷奶奶的院子里有很多的树木花草,有高大的楼房,宽敞的台阶,好漂亮呀!你们都是小画家,想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吗?
2、将幼儿分成六个小组,围着台阶,准备画画。
3、分发彩笔和画纸,讲述绘画要求。
4、幼儿作画。老师们巡视指导,鼓励孩子们展开想象作画。
5、献画。
师:大家画得真好。有的画了树木花草和房子,有的画了一个大蛋糕,还有的画了红红的太阳。爷爷奶奶好想看看你们的画,现在咱们把美丽的画献给敬爱的爷爷奶奶吧!别忘了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还要双手递给他们哟!
(六)沙地即兴作画:
1、师:孩子们,刚才你们把画献给了爷爷奶奶,他们夸你了吧?你们做得真好!老师想奖励你们一次沙地作画的机会,你们的脚下有一层细细的沙,可以用小石子在沙上作画,大家喜欢吗?可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但要注意不要把沙子弄到眼睛里去了,注意安全卫生哟!
2、幼儿在沙地上用小石子作画,老师也参与其中,倾听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及时。
(七)合影道别:
1、幼儿集合,与爷爷奶奶合影留恋。
2、与爷爷奶奶道别后排队走回幼儿园。
(八)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们,在今天的活动中大家表现真棒!回家后别忘了向你的爷爷奶奶祝贺节日快乐,请你们代老师向爷爷奶奶表示节日的祝贺!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篇2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身在他乡,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重阳节与王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开始,激情导入
1、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每当佳节来临,我们总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可唐朝的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的时候,还孤独地在他乡苦读。此时,看着别人携老扶幼、开开心心地过节时,于是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这首王维的思亲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齐读课题。
二、紧扣诗眼,从“忆”出发
1、师:读一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诗人在重阳节的时候思念起了家乡的亲人。
2、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那种思念?
生:(忆)
3、师:怎样记住“忆”?竖心旁表示什么?
回忆源于内心,回忆往事,免不了融入个人的情感。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三、读顺诗文,感悟诗境
1.今天就让我们乘坐历史的列车,跨越时空,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心境。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诗三遍,要把诗读通顺,把字读正确,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同桌互读,给出评价,交流识字方法,同时在自己没有读懂的字词做上记号。
3、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由字及词,解决“不懂”。
4、重点指导:
(1)“异”——“异乡”“异客”
推荐识字方法:与形近字“导”区别
学生口头组词:异国、异地……
师:什么叫“异国”?(其他的国家)那“异乡”“异客”是什么意思?
(2)“插”——“遍插”
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师:“遍插”到底插哪儿呢?(佩带于臂,或挂在腰上,还可以插在头上。课件出示。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天,大家在头上插上茱萸,登上高处,据说可以辟邪,消灾。)
5、师:再读古诗,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大家讨论后形成的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
四、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一)想象“独”,体会“思亲”
1、师:读一读,想一想:诗中第一行,短短的七个字,却出现了两个“异”字,你感受到什么?
生:“孤独”
师:回答的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唐朝首都长安,走近王维当年的生活,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课件出示)
走在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他感到
路过大院时,亲朋相聚,举杯痛饮,而他感到
出门远游中,携老扶幼,欢声笑语,而他感到
2、师:诗人的心中在想什么呢?
生:“思亲”
3、指导朗读:是呀,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寂寞呢?于是诗人才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
(过渡语):读的真好,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幅画面,现在我们来读一读第二句诗,这里又让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4、全班交流:
师总结:在重阳佳节里,家家户户共庆团圆。此时的诗人却独自走在街头,目睹周围人家的其乐融融,诗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此时,你能用诗里面的几个字来说说他此时的心情吗?
生:“倍思亲”
师:你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知道了答案。现在我们就一起把刚才自己想到的画面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体会诗人的内心感情。提供句式:(课件出示这三句填空)
当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对着空中高挂的明月,只能用这样的诗句遥寄对家乡亲人的想念:“____”
当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远在异国的海外游子,怀着对家人的无尽思念,用诗句来说出他心底的思念之言:“____”
当重阳之时,看着人家举家团圆,诗人不由地说:
齐读第二句,之后连读前两句。
(二),想“少一人”,体会思乡之情
(过渡语):读的真好!我们再自由地读一读后两句,此时你又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
1、师:你说的真不错。就在这样的孤独中,王维想起了以前在家乡读书的时候。(课件出示)那时候,自己也会在重阳节时,和兄弟们一起插上茱萸、登上高处,可如今兄弟们站在高处,却少了一人,少了谁呢?
生:王维。
2、假如此时你是王维的兄弟们,看着王维不能和他们一起庆祝,你会感慨地说什么呢?生:“少一人”
3、我们再静静地默读,想想这幅画面最不完美的地方是什么?
生:“少一人”
4、指导朗读:“少一人”是诗人此时的悲伤,让我们带着这种悲伤,一起来表达诗人心中无奈的'呐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齐读
(三)指导背诵,情景交融
师:你们读的让老师都感到深深的悲伤。可现在正碰到重阳佳节,秋阳高照,遥想此刻兄弟们一定在身上插上茱萸香草了,一定在饮菊花酒了,一定在登高远眺了,你们可知道,我——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兄弟们的欢声笑语,他们也一定正惦念着我,我的心里又多了一丝安慰。“遥知——”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遍插茱萸少一人”,唯独少我一个人啊,怎能不让我——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齐读全诗感悟。
背诵古诗。
五、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师:学完整首诗,我们再来看看“忆”,此时的“忆”还单单只是回忆吗?“忆”翻译成什么意思才更为贴切?
生:思念
师:非常准确,所以在诗的正文中诗人就用了一个什么字?
生:思
2、师:太棒了,“忆”和“思”原本就是一组近义词,都是指思念。既然诗人如此思念家乡的亲人,为什么不回去呢?课件出示:王维,唐代大诗人,十五岁就离开了故乡到长安读书,到二十岁考中进士。这段时间,他一直漂泊在外,孤零零地在异地生活,自然会产生浓厚的思乡之情,尤其在佳节到来之际,这种情感更加强烈。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3、师:好男儿志在四方,不是不想回,而是不能回,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此时的思念就似美酒一样,越酿越醇,于是才写出这首思乡的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才诞生了思乡的千古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六、举一反三,迁移拓展
是啊,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我们一起来学学这两首:出示《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
泊船瓜洲杂诗
(宋)王安石(唐)王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假如你有亲人在外地工作,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2、使宝宝从小有关心爷爷奶奶的意识,为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
3、喜欢爷爷奶奶,愿意表达爱爷爷奶奶的情感。
活动一说说重阳节
活动过程:
1、介绍重阳节:师:宝宝们,知道农历的九月初九是谁的节日吗?小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节日。2、老师和宝宝一起唱歌曲《我的好奶奶》老师:爷爷奶奶真辛苦,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我们一起来给他们过节好吗?
活动二我为爷爷、奶奶做饺子活动准备:
1、各色彩泥、泥工板。
2、《爷爷亲、奶奶亲》的音乐磁带。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制作兴趣。
2、在音乐声中,尝试用团圆、压扁、捏紧等方法为爷爷、奶奶做饺子。
活动三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活动准备:童谣《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活动过程:
1、学习童谣《给爷爷、奶奶敲敲背、捶捶腿》。
2、尝试用拍手表现歌曲节奏。
3、学习演唱歌曲。
活动四吃重阳糕活动过程:老师鼓励宝宝把重阳糕给爷爷奶奶,随后和他们一起品尝。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表达出对爷爷奶奶的爱。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篇4
一、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尊敬老人的情感。
2.通过观察情境表演,学会关心、帮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3.通过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游戏,交谈,增进祖孙间的感情,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二、过程
1.引出活动主题,欢迎老人。
提问:
今天是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呢?(重阳节、敬老节。)
对了,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都喜欢干什么?(登高、强身健体。)
那敬老节又是谁的节日呢?为什么要敬老,要尊重长辈呢?
请你问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青时是做什么工作的。
教师小结:
原来,他们年青时为国家做了许多工作,作了很多的贡献。
他们现在年纪大了,退休了,是不是就没用了呢?(幼儿边议论边答。)
教师:对了,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对社会还是有许多贡献的。
我们全社会也很关心老人,为他们设立了很多优惠待遇,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老人院、老人活动中心、高龄老人优先乘车、优先看病等等。)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光对社会有贡献,还很关心我们。谁能说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怎样关心我们的?
我们又要怎样关心他们呢?(幼儿议论后回答。)
哦,今天,我们举行“敬老联欢活动”
引导幼儿向老人们问好,表示欢迎。
2.让幼儿观看情境表演并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我们班有的小朋友很关心老人,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情境表演:
a.豆豆和奶奶走在大街上,奶奶要抱豆豆,豆豆说:“谢谢您,我会自己走”。引导幼儿思考:奶奶要抱豆豆时,豆豆是怎样做的?她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b.奶奶坐在椅子上捶背,钱程连忙跑过去,扶奶奶坐好,帮奶奶捶背。
思考:钱程是怎样帮助奶奶的`?钱程为什么要给奶奶捶背呢?你会这样做吗?问老人:捶背后你有什么感觉呢?
3.让幼儿了解“敬老节“的来历,并联系实际,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
4.游戏:“找亲人“。
幼儿蒙眼,根据其老人的声音辨别方向找到其老人,胜者获得小礼物。
教师小结:小朋友平时肯定是很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话,所以这么快就找到他们了。
小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从小把我们带大,所以,他们轻轻一摸,就能认出我们了。
5.幼儿送贺卡给老人。
教师:前几天,我们特意制作了精美的贺卡,等会儿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关心,好吗?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篇5
一、设计思考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结合重阳节开展关于“尊老、敬老”为主题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孩子们通过了解重阳节的来历欣赏有关重阳节美妙的传说、故事和诗词交流收集到的关于重阳节的资料制作长寿面为爷爷奶奶件好事等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奶奶等老人的关心和爱护,培养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目标
1、知道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老人的节日,初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2、乐意参与重阳节的相关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们的关心和节日的祝贺。
3、了解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激发关爱老人的情感。
三、活动安排
活动一、分享重阳节的资料。
活动二、绘画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
活动三、故事欣赏重阳节的来历。
活动四、纸工送给爷爷奶奶的长寿面。
活动五、语言奶奶,对不起。
活动六、语言爷爷奶奶的爱。
活动七、我为爷爷、奶奶做饺子。
四、主题布置和游戏
1)收集“我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照片、重阳节的资料布置教室。
2)自由活动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泥塑“重阳糕”。
3)语言角提供有关敬老内容的图书,供幼儿阅读、讲述。
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5)游戏和节日相结合,发展游戏情节,如角色游戏中娃娃家、超市情节的丰富。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2.懂得尊敬爷爷、奶奶的道理。
3.激励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5.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口号:
情系敬老院温暖老人心
活动人员:
幼儿园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1日
活动地点:
敬老院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制节日礼物
2、横幅、校车安排
3、准备水果、重阳糕点等食物
4、家长园地:请家长配合,鼓励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关爱老人的情感
活动过程:
1、教师表演《加加油》
2、幼儿表演《口香糖》《让爱住我家》
3、歌曲《关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结束,给老人赠送自己制作的.礼物
5、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返回幼儿园
注意事项:
1、老师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别,说再见!
幼儿园重阳节主题活动教案篇7
一、设计思路: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很好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听故事,因此我利用老奶奶给孩子做帽子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老人对孩子的喜爱,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感。这次活动中我还选用了三幅老师的范例,是希望通过一些具体图像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重现,而不是成为划一的图像标准给孩子,引导幼儿善于采用线条和图形的变化进行装饰。
二、活动内容:小花帽
三、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采用变化线条、图形间隔的方法进行装饰。
2、激发幼儿关心老人,愿意帮助老人做事的情感。
四、活动准备:
范例三张、双面胶、剪好的帽子、水彩笔、蜡笔等。
五、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敬老院有一个好心的老奶奶,想为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送一顶小花帽。
1、老奶奶花了半天时间做好了第一顶小花帽,这时正好有一只小鸟飞过老奶奶的窗口,小鸟衔着帽子飞到幼儿园,告诉小朋友们,老奶奶正在为他们做帽子,小朋友们都非常高兴,跑出来看小花帽。(出示紫色帽子)问:这顶帽子上有什么花样?上边和下边是用什么线条变成的花纹?有些什么颜色?可是只有一顶帽子怎么分呢?于是,小朋友开始等奶奶再为大家做帽子。
2、第二天,老奶奶花了一天的时间做了一顶更漂亮的帽子,小鸟又把这顶帽子送到了幼儿园,当小朋友们一听小鸟的叫声,就马上跑了出来,他们想看看,今天的帽子和昨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出示第二顶帽子):你们一起看看,昨天的帽子和今天的帽子有什么不一样。
3、老奶奶知道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她做的帽子,就做得更认真了,这一次,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做了一顶比以前更漂亮的饿帽子。小鸟又飞快地把帽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一天,小朋友们早早地等在了幼儿园的门口,当小鸟飞来的时候,小朋友们都欢呼起来,一个小朋友说:"我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么漂亮的帽子。"(出示第三顶帽子)问:这顶帽子什么地方更漂亮?除了颜色在排队,还有什么地方在排队?是怎么排的?
4、第四天,小鸟没有把帽子送来,小朋友们问小鸟:"老奶奶做的帽子呢?"小鸟说:"今天老奶奶没有做帽子,因为老奶奶生病了。"问:小朋友,你们想想,老奶奶怎么会生病的呢?(引出老奶奶做帽子太累了,所以生病了。)可是老奶奶躺在床上很难过,因为她送给小朋友的帽子还没有做好,这可怎么办?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老奶奶。
(二)尝试与操作今天我们大家一起都来自己动手,做一顶帽子。
重点指导:
1、引导幼儿大胆创造,介绍不一样的作品。
2、鼓励幼儿能改变颜色与线条,表现多种排列方法。
(三)制作与交流画好的小朋友用双面胶粘上帽檐,把做好的帽子戴在头上,下次去看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