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好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参与,制定灵活多样的教案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字21到30的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字21到30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习按数匹配实物。
3、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引导幼儿讨论数量相等的不同物体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6张(有动物卡、植物卡),红、绿贴绒篮子各一个,贴绒数字6、7,数字卡4、5、6、7,空白卡6张。
学具:4、5、6、7的数字杯、实物卡若干。5、6、7的实物卡、圆点卡、短线卡、数字卡若干。5、6、7的实物卡、数字卡若干。每人一张数字卡和实物卡。录音带。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3、4、5、6、7的数字:玩认读数字的游戏。
(2)目测数群
出示实物卡。提问:黑板上有什么?它们各有几个?我们再为这些实物卡送数字朋友。
(3)按数摆放卡片
出示红、绿色的篮子,请小朋友把数量一样多的卡片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边操作边讲)
提问:放得对不对?
为什么?
数量一样多的不同实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
谁来给它们送数字朋友?
(4)集体游戏:找朋友(配音乐)
(老师和三位小朋友先示范)
(第一遍,幼儿手持实物卡找数字朋友;第二遍,幼儿手持数字卡找实物
2、小组活动
第一组,给实物卡送短线卡、圆点卡和数字卡。
第二组,给数字杯子送礼物。
第三组,给实物卡送数字卡。
3、活动评价
(1)请几个小朋友出来讲自己的`操作过程。
(2)教师小结
(3)复习游戏:找飞机场(巩固对数字 4、5、6、7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数字21到30的教案篇2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4,理解4的意义。
2、幼儿根据数字4,拿出相应的食物,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幼儿能够顺数1—4。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重点难点:
幼儿数物拿出对应的数字。
配套课件:
小班数学课件《认识数字4》ppt课件
下载地址:
活动准备:
1、多张数字卡1、2、3、4。
2、ppt课件、学具材料、黑色画笔。
活动过程:
一、课前活动
教师自编手指游戏
二、情景引入、教学内容
卡卡熊过生日,ppt出示卡卡熊和生日蛋糕图片。
三、新课教学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认识数字4》含ppt课件
四、游戏
1、师幼儿互动,教师说,幼儿对数,找数。
2、幼儿互动。
教学反思
认识数字4是一节园本教研活动课。备课前我考虑较多的是幼儿的倾听力和注意力,怎样设计才能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可达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我抓住幼儿好动好玩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设计较多的动物图片、食物卡片、游戏等来辅助教学。上课的时候自己感觉还好,可是课后一想,与老师们的交流,觉得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首先,活动环节缺少课件,如果运用课件教学,图片的展示就会更加生动富有情趣。在慌忙之中板书稍乱了点,幼儿在看我展示图片时视线零乱,幼儿注意力分散,没有很好的跟着我的思路走。其次,幼儿生性好动,在幼儿操作互动环节欠缺完整性,没有面面具到,只能顾及个别。最后,在第三环节的第4环节中,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语言上缺乏引导性,使幼儿在操作上处于零散状态,没有更好的提升幼儿的思维发展空间。还好的是听课的老师和有经验的老师对该节课的设计环节、教师的语言表达与归纳、师幼的互动、幼幼的互动环节上还是给予肯定的。如果我重上这一课,我会再次理清教学思路,把我自己的反思、总结,教师们的建议再次进行提升。
数字21到30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⒈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⒉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
??游戏捕鱼
⒈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
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⒉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⒊集体送鱼。
??认识数字7
⒈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⒉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游戏猫捉老鼠
⒈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⒉幼儿操作
??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
活动评价。
数字21到30的教案篇4
一、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上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来割草,8像葫芦爬上房,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六、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七、教学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数字21到30的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活动是比较枯燥的。通过游戏和幼儿动手操作来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7以内的数字、数数,感受数字的变化。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3、对生活中的数字感兴趣,了解数字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联系。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布置的'背景图一张。
2、人手一份1—7数字卡片和7以内的实物卡片、大图片一幅(里面有7以内的实物)、记录表一张,水彩笔人手一支。
3、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7圆点或数字的动物。
四、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做手指游戏。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1头牛、2匹马,3只小羊找妈妈。4只鸡、5只鸭,6只小鸟叫喳喳。7条鱼、8只虾,9条小虫慢慢爬。10个数字真有趣,我们一起学习它。
(二)听铃鼓声拿数字
1、教师出示数字,幼儿读一读卡片上的数字,教师示范把数字卡片整齐的摆在桌子上。
2、听铃鼓、拿数字。操作要求:耳朵听、心里数、手里拿。
(三)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数字"7"并说说数字"7"像什么?可以表示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
(四)游戏《找朋友》,巩固对7数量的正确判断。
1、(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找出身上有7个圆点或数字是7的小动物,音乐停,比一比谁找的动物又对又多。
2、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正确找出身上有7个圆点或数字是7的小动物。
3、幼儿相互检查谁找到的小动物又对又多。
(五)游戏《打电话》
森林里要开动物运动会,数字宝宝要通知所有的小动物来参加,怎样来联系小动物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打电话给小动物。我们先打给小白兔吧,教师出示背景图,写有电话号码的卡片,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看一看、找一找。教师读电话号码(数字),幼儿找出来。反复练习几次。
(六)活动延伸: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完成了许多任务,可是数字宝宝很顽皮,它们会跑到我们教室里、幼儿园、家里各个地方去玩,最后再请你们想一想,你在哪里还见过数字宝宝。(汽车的牌照、钟、门牌号……)现在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一玩吧。(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去户外活动)
五、活动反思:
由于活动是结合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兴趣极高,大部分幼儿都能掌握"7"以内数字的认识。在引导幼儿认识数量的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用正确的量词来表达物体的数量,如:7个苹果,让幼儿有个完整的慨念。
数字21到30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找朋友的游戏中灵活运用不同数数方法、理解数字的含义。
2、养成细致观察,发现差异的学习能力。
活动准备:
ppt、动物形象若干、笔、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6种动物群。
数字卡1~6。根据每一种动物的数量找到1个数字做朋友,并说说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
1、相关提问。
今天来了一群朋友,它们是谁?
看看这里有哪些数字?谁能又快又准确地为这些动物找到数字朋友?
2、梳理不同的数数方法。
二、继续找朋友。
限定在2、6两个数字中找朋友
1、相关提问。
让我们继续来找朋友,这一次我只有2个数字,每种动物只有一个了,请你们为动物找到能与2、6两个数字做朋友的地方,并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分享交流:
数字2找到了几个朋友?有多少个动物可以与数字6做朋友?
2、归纳梳理。
根据动物身上的不同特征,找寻与数字交朋友的方法(例如:小兔有两只长耳朵所以和数字2交朋友)
(重点关注——多个数字与动物多种特征的匹配;幼儿发现差异的能力等)
三、再次找朋友。
限定为数字“3”找朋友。
1、相关提问。
“3”也想来找朋友,有什么办法帮助“3”找到合适的朋友?
2、幼儿操作观察找寻动物身上相应的特征及数量。
3、归纳梳理。
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朋友的---各种方法的分享,重点落在观察上。
其实找朋友是有各种方法的,可以……地找,也可以从……去找;还可以……。可以找1个朋友,也可以找到更多的'朋友。但是它们找到的数字朋友都是可以说出配对理由的哦
四、经验拓展
1、如果给你们数字“5” ……或其他,能否找到朋友?
2、出示多于“7”的数字,让孩子在学习性区角中继续为新数字找朋友
3、还是这些动物,试试为它们找到更多的朋友。
数字21到30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单双数的含义,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五子棋若干,数字卡片两套,蓝色、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教法设计:
演示法游戏法
学法指导:
指导幼儿两个两个做朋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五子棋。数一数,我一把拿了几个五子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复习数字与物品数量一一对应。
二、探索单双数
1、现在,老师要给他们找好朋友,要二个二个做朋友,看他们能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2、教师示范:1,2,3,4个数字的找朋友方法,全部找到朋友的用笔画对号记录。
12√34√
3、发放操作材料和记录单,幼儿分组探索。
剩下的数字宝宝,我想请小朋友们来给他找朋友,还要做好记录。
明确小组分工,谁摆圆形卡片,谁记录等。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结果。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些数字宝宝全都找到了好朋友?
5、请个别幼儿扮演,检验幼儿的探索结果。
三、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红色圈圈里。
2、不能全部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蓝色的圈圈里。
四、教手指游戏
边学习单双数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拉大锯、扯大锯,1、3、5、去看戏,7也去、9也去,就是不带双数去。双数宝宝不生气,2、4、6、来演戏,8也去、10也去,羞得单数不看戏。1、3、5、7、9单数好朋友;2、4、6、8、10双数好朋友。
五、操作幼儿用书,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教师示范引导,让幼儿明白了怎样去操作,而且强调必须两个两个做朋友,进一步让幼儿明确摆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并在摆的过程中把双数用红笔圈起来,把单数用蓝笔圈出来,总体效果较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层次性,但在幼儿操作中总担心幼儿会乱,不敢大胆放手尝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