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合适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敲敲门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敲敲门教案篇1
设计思路:
本活动源自主题活动“小兔乖乖”,随着主题的开展,我们班幼儿对于小兔乖乖的故事非常喜欢也非常熟悉,在语言方面他们也能熟悉故事中的对话与人物,因此,我思考:能不能将小班的数活动结合一定的情境展开?翻阅小班《学习活动》第44页的“敲门声”这一教案,研读《指南》对于幼儿的数学活动提出的明确目标:“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我感觉,可以根据我们班幼儿对数概念的把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目标1上,我把数的认识定位在了“4以内”,整个环节也都是贯穿在故事的情境中开展。
一、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尝试4以内的听觉数数。
2、体验扮演角色玩游戏的快乐,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ppt
2、小鼓、小棒
3、1—4的数点卡:
三、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目的:回忆小兔乖乖的故事,能够用数字一一对应介绍小兔)
ppt1:
1、它们是谁啊?兔妈妈有几个乖乖?叫什么名字?
2、小结:一个兔妈妈和三个小兔乖乖,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还有一个叫短尾巴。
二、看看听听,尝试数数(目的:运用看、听的感官,尝试4以内数数)
(一)特别的约定(听觉数数)
1、今天兔妈妈又要出去摘萝卜了,她和小兔乖乖们有个特别的约定,悄悄地告诉小兔她回来时敲门的次数。听一听兔妈妈约定敲几下门?
2、敲了几下门?(如果幼儿没听清,可以再听一遍)
3、一起数一数,到底是几下?(出示四个圆点的数点卡)
小结:兔妈妈回来会敲4下门,如果敲的不对,就……(逐渐慢慢引导幼儿说出游戏规则)
(二)小兔玩游戏(看看数数)
过渡语:兔妈妈出发了,看看三个小兔乖乖在家做什么呢?(放动画)
重点提问:
(1)小兔乖乖们在家做什么呢?
(2)小兔乖乖们在家里做游戏啦,短尾巴小兔玩翻跟头的游戏,我们一起数数她翻了几个跟头?1个跟头(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3)红眼睛玩转圈圈的游戏,一共转了几圈?转了2圈(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4)长耳朵玩跳一跳的游戏,一共跳了几下?跳了3下(根据幼儿说出的数字作记录)
(三)妈妈回来了,回忆敲门次数。(巩固听觉数数)过渡语:嘘,听,好像有人在敲门噢。
(1)是不是妈妈呢?妈妈说会敲几下门?
(2)播放声音,幼儿判断是不是与兔妈妈约定的敲门声次数一样。
4、兔妈妈回来了,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
三、游戏“敲门”,巩固数数(目的: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巩固数数)
1、一起共同确定兔妈妈敲门的次数。出示数字2的数点卡:现在我是兔妈妈,这次我们约定敲……下门,如果我敲对了,兔宝宝给我开门哦!(游戏)
2、请2到3名幼儿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作小兔,教师给兔妈妈出示不同的点数卡,兔妈妈按点子数敲击小鼓。与事先商量的敲门次数相同时,小兔立即开门!现在谁来做兔妈妈呢?(请一名幼儿做兔妈妈),教师出示数点卡,这次敲几下门?(根据时间请2—3名幼儿做兔妈妈来敲击小鼓玩游戏)
引导语:
1、如果敲对了,说: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2、如果敲错了,说:你不是我们的妈妈,不开不开就不开!
结束语:我的小兔乖乖们,真聪明,会保护自己了!兔妈妈要奖励你们,等会带你们下去玩哦!
玩游戏:蹲一蹲
敲敲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
2、感受全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的幸福。
活动准备:
1、材料包:桌面玩偶爸爸、妈妈、我(宝宝)2、用于装扮爸爸、妈妈的道具,如妈妈的挎包、爸爸的眼镜或帽子等。
活动过程:
(一)妈妈来敲门1、教师请出玩偶爸爸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爸爸在一起等着妈妈回来时,总想谁来敲门?(妈妈)2、为什么你希望妈妈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妈妈回来了。你们猜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宝宝会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和妈妈抱一抱,亲一亲。)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挎上挎包扮演妈妈,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大胆想象、表现看到妈妈回来时快乐的心情和动作。
(二)爸爸来敲门1、教师请出木偶妈妈和我(宝宝)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我和妈妈在家里,总想谁来敲门?(爸爸)2、为什么你希望爸爸回来?
3、“丁冬,丁冬”,,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会怎么说,怎么做?
4、幼儿扮演宝宝,教师扮演爸爸,边念儿歌,边进行表演。
(三)还有谁来敲门1、带领幼儿一起完整先念儿歌。
2、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还希望谁来敲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3、鼓励幼儿把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编进儿歌里,一起学念。
附:故事《神奇的门》
从前,有一座古城堡,大门总是紧闭着,小镇里的人谁都没有进去过,人走过这座城堡时,也只是好奇地望一望那紧闭着的大门。
小镇上有一个木匠,他有三个孩子。一天,他把三个孩子喊到身边,嘱咐他们一定要想办法到城堡里探个究竟。
于是,木匠的三个儿子一起来到城堡前,大儿子第一个跑了上去,他使尽了全身轻力气“咚咚咚”把门敲的震天响,并一边敲门一边喊道:“快开门……快开门……” 但是门的里面始终没有应答,门依然关得严严实。二儿子看见哥哥这么使劲都敲不开,便想出了一个主意:拿铁锤来敲门!他赶快回家取来一把大铁锤,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大门砸了过去,他一边砸一边想:“这下,门总该要砸开了吧”!可谁知,门还是照样关得紧紧的,丝毫没有要开的样子。
这时,木匠的最小的孩子——一个文文静静的儿子说话了:“哥哥们,你们都忙了好一阵了,现在让我来试试好吗?”两个哥哥答应了他的要求。男孩高兴地走到门前,用食指轻轻地敲了三下门。这时候,奇迹出现了!门居然打开了!“这是真的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可是,这就是真的!城堡的大门就是敞开着的。
三兄弟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城堡可真大呀!起码也能住得下小镇上所有的人!这时,一个漂亮仙子姐姐迎面向他们走了过来!只见她微笑着对老三说:“你知道吗?你现在就是这个小镇上最富有的人了,因为你懂得了如何礼貌地敲门,你将受到所有的人的欢迎的!现在让我送给你一本书吧!有了它,你的`人生将会更加美丽!”话音刚落,仙子姐姐很快就消失了,小儿子轻轻地翻开仙子姐姐送给她的书,书扉页上 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只有懂得礼貌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原来,这是一本珍贵的礼仪书。
后来,小男孩把这本书送给了镇上所有的人读,从此,小镇上的人一个个变得有礼貌起来,再后来,这本书就传到了我们手里……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扇无形的门,只要你有礼貌地对待他人,他人就会高兴地把门打开!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友好和和平的。
敲敲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初步学唱歌曲,会用自然声演唱歌曲。
3、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 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敲敲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能关注生活细节中渗融的惦念、关爱之情,感受全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3、领会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宝宝,家里有谁啊?请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家里有些谁。
2、师: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念谁?
3、师:看来我们心里都有惦念的人,被你们想念可真幸福啊!
二、理解儿歌内容。
(一)妈妈来敲门。
1、出示ppt图一,师:这是谁和谁在家里?
2、幼儿有节奏的学说:我和爸爸在家里。
3、师:我和爸爸在家里,你们总想谁来敲门啊?
4、有节奏地念:总想妈妈来敲门。我们来敲门咯!边做动作边念儿歌:“丁冬、丁冬”。
5、出示妈妈,师:是谁回来了?看到妈妈回来了,你和爸爸心里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拍拍手说。按节奏念“妈妈回来了。”
6、师:妈妈回来了你会怎么做?看来,妈妈是我和爸爸最亲密的人。
7、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一首儿歌:我和爸爸在家里,总想妈妈来敲门,丁冬、丁冬,妈妈回来了。
8、师: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吧!带领幼儿按节奏说说。
(二)爸爸来敲门。
1、出示ppt图二,师:现在谁在家里?妈妈和宝宝在家里,宝宝和妈妈在家里最想的谁?总想谁来敲门?
2、儿歌总结:我和妈妈在一起,总想爸爸来敲门。
3、师:“丁冬、丁冬”门铃又响了,谁回来了?打开门一看,真的是爸爸。这时,宝宝和妈妈心里怎么样?看来,爸爸也是宝宝和妈妈最亲密的人。
(三)全家在一起。
1、出示图三,师:我们全家都在一起,心里怎么样?全家在一起,很开心、很高兴还可以说亲亲热热在一起。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2、谁也想来和我亲亲热热的?
3、学说最后一部分。
三、完整念儿歌,并学习分角色进行表演。
1、完整学习讲述儿歌。
2、分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幼儿主要表现出惦念、激动等情感。
四、还会有谁来敲门。
1、师:我们全家在家里了,叮咚、叮咚。还想谁来敲门?
2、幼儿猜测、讲述:奶奶、爷爷……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要让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意境美,并用多种方式让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儿歌《敲门》是一首非常简短而又充满浓浓亲情的.作品,它来源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经常经历并感受的一个场景,儿歌借助敲门这一生活中的细节,让幼儿感受家人之间互相惦念的浓浓亲情。活动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听听、看看、说说中,进一步理解儿歌,感受儿歌的美好意境,从而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培养幼儿爱家人的情感。但整个活动执教下来总感觉孩子们学的不是很投入,心始终没有静下来,导致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有点做不住的现象。
敲敲门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小班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教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要记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难。怎样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进而逐步融入集体呢?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歌曲《是谁在敲门》简短有趣,表现了主客两人对话的情景。特别是“你是×××”这句可任意替换幼儿或小动物的名字,是幼儿学习的兴奋点,能使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同时,和游戏相结合的对唱形式较新颖,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为幼儿所喜爱。另外,曲子为d调,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结构均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对唱歌曲,并愉快地参与游戏。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学习有礼貌地交往。
准备:
小猴及小熊的贴绒、布偶、头饰若干,节奏卡等。
过程:
一、练习节奏
1.请小朋友听老师拍节奏,猜猜是什么小动物来了。
2.出示贴绒小猴及节奏卡。小猴是按这个节奏跳出来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贴绒小熊,引导幼儿按节奏说“小熊,走走走”。
(这个环节重点练习节奏。贴绒小猴、小熊随着节奏在节奏卡上跳跃,能使幼儿获得直观印象,自觉把歌词与节奏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二、欣赏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么竖起了耳朵?它们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2.两位教师分别扮小猴、小熊对唱,幼儿完整欣赏。
3.这首歌几个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神秘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儿的兴趣调动了起来。两位教师的表演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对唱。)
三、学唱歌曲
1.幼儿分句学唱一遍,重点练习“你是×××”这一句。(为使幼儿准确地掌握旋律,教师教唱时采用单手旋律伴奏。)
2.幼儿整首跟唱两遍。教师提示幼儿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跳跃,表达高兴的心情。(整首跟唱时每次都替换填入幼儿的名字,能保持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
四、师幼游戏
1.教师扮客人敲门,幼儿扮主人,师幼对唱。
2.师幼互换角色对唱。
3.请几名声音较响亮的`幼儿扮客人,与全班幼儿对唱。教师伴奏,并用眼神、手势提示。(表演时,客人与主人不同的空间位置较易使幼儿分清角色,多样的对唱方式,再加上教师眼神、手势的提示,能使幼儿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听了这么久,也学会了,我们来看他们表演好吗?(当幼儿感到疲劳时,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儿的注意,并使他们在欣赏中得到休息。)
2.小熊请小猴进屋后还可以怎样招待客人?(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用布偶表演。)
(教师设计提问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即兴表演,既给了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积极思维的机会,又丰富、扩展了幼儿的交往经验。)
六、集体表演
1.一半幼儿扮小猴,一半幼儿扮小熊边对唱边表演,两个教师也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
2.视幼儿兴趣,鼓励幼儿互换角色再次表演。(为了避免幼儿在集体对唱时混淆角色,两个教师各扮一种角色与幼儿一同游戏。教师事先按“一猴一熊”的规律投放头饰,并以两把椅子为一单位进行摆放,使幼儿能很快和身边的伙伴结成对子,且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保证了游戏的顺利进行。)
敲敲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
2、帮组幼儿理解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教具:大门、图片一套(城堡背景图,不同动态的人物四个)、礼仪的音乐。
2、学具:邮递冒、有低包、信。
活动过程
1、舞蹈“礼仪主题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用礼仪的方式与幼儿打招呼,问早。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礼仪舞蹈。
2、出示门,请幼儿表演他们是怎样敲门的。(3---5个幼儿)这样的敲门方式对不对呢?(引起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3、出示图片,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并提问。
(1)故事中有几个人去敲了神奇的门?
(1)大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
(2)二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
(3)谁敲开了神奇的门?她是怎么敲的?学学看。
4、出示礼仪《敲门》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式。 敲门时 身微倾 用食指 轻击声 一二三 有节奏 立门侧 静等候
5、学会了正确的敲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是送信邮递员”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一幼儿当邮递员,一幼儿当主人,邮递员敲门,主人问:谁呀、“我是送信的邮递员,”主人开门,两人递接物品。
(2)带领幼儿玩游戏,巩固正确的敲门姿势。
活动反思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教育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幼儿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时期,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而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开设了礼仪教育特色教学的实践活动。对于礼仪教育,我们一直没有系统的教学模式,只有在平时活动中零散的教育。最近,为了更好的办出特色,园长在网上购买了关于礼仪教育的一套教材。一共六册,内容非常系统全面,而且都是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学习礼仪。这么好的教材,我准备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把礼仪文化贯穿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进行教育。
对幼儿的礼仪教育是长期的培养过程,教师的说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并随时关注幼儿,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我会和家长共同携手、共同努力让孩子们从小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出家门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