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和教学效果,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演变,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们一起走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我们一起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懂得苦难对成长的意义,懂得友情的意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本课
1、播放《童年》,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童年)对,每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童年,他们各不一样却都各有各的精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油麻地小学,走进一间间草房子,来和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分享他们童年的故事。板书:草房子
2、谁能先来聊聊这本书的作者?
曹文轩,精擅儿童文学,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
3、内容概述?学生聊书。之后教师出示本书简介。
二、感受人物美
1、过渡:作者曹文轩用诗一样的语言,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把我们带入纯美,温情的画面,让我们再次感受这古朴温馨的草房子里生活着的可爱的人们。
在这些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一批可爱的孩子们,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根据读书单第四大题第一题,小组进行讨论。
生畅所欲言(重点讨论桑桑、杜小康、秃鹤)
2、我来考考大家对他们的熟悉程度。先看几张图片,猜猜他们是谁。我还从书中节选了一些文字片断,请仔细听我读,你们在感受作者语言魅力的同时,迅速判断出文字描写的是书中的哪个人物?看谁猜得既快又准,但是要等我念完才能举手。
(1)、他挺着瘦巴巴的胸脯,有节奏地迈着长腿,直朝人群走来。现在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顶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显眼;很精致的帽子,有优雅的帽舌,有细密而均匀的网眼。它就这样戴在他的头上,使得他陡增了几分俊气与光彩。
(2)别的孩子只能用一条线绳来作裤带,他读一年级就有了一条皮裤带;别的孩子一年四季只有两套衣服可换(单衣和棉衣),他四季的衣服很分明;连油麻地的老师都没有一个人有自行车,他却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他成绩很好,一直是班长。
(3)、她有着乡下孩子少有的灵气和书卷气,却没有一点点傲气,她丝毫也不觉得她比其他孩子有什么高出的地方,一副平平常常的样子。她让油麻地小学的老师们居然觉得,她大概一辈子都会是一个文弱、恬静、清纯而柔和的女孩儿。
(4)、桑桑最崇拜的人就是他,他长得好,笛子吹得好,篮球打得好,语文课讲得好······桑桑眼里的他是无数个好加起来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5)这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感觉到了被别人排挤,无法适应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面前,他选择了逃避。他拒绝和同学交谈,选择了与羊为伍,开始了自己的放养生活。当他能听懂当地的方言时,他用笨拙的“骂人和打架”,希望得到别人的“招惹”,以发泄他对在教室里读书孩子们的嫉妒。虽然他本能的抵触他的养父母,计划着有一天逃离这个地方。当养父母家的房子被水淹没,养父病逝,养母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疯了后,他毅然地挑起了这个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的责任。
3.既然大家对书中人物形象如此之了解,就让我们来进行一个“油麻地小学之最”的人物形象评比,分别选出最英俊,最调皮,最顽固而又善良,最有出息的人。(1)先来说一说,你觉得谁最英俊?生自由回答,桑桑,杜小康,细马等等
课件出示描述杜小康帅和秃鹤秃的语段,分别读。再出示文章第一章最后一段。讨论,为何此时此刻,秃鹤被作者说成最英俊的少年?(视频)(2)最调皮的桑桑讨论,桑桑都干过哪些调皮事?
(3)最顽固而又善良的秦大奶奶是如何经历了被搬走,主动搬走,被接回来的(4)最有出息的杜小康成长之路
三、这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最能打动你,让你难以忘怀的是谁?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可能,你希望变成谁?
(一)桑桑
1、桑桑为什么让你难忘呢?
(生举例细说桑桑的善良、热心、爱心、勇敢、仗义等)
2、像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是精力旺盛、身体结实的孩子,可是为什么他却成了这副模样:(课件出示:桑桑清瘦得出奇:两条腿细得麻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
3、谁来说说桑桑变成这副模样原因?
4、是的,桑桑得了一种怪病,才导致他变成这种模样的。那么,桑桑得了怪病以后的表现又如何呢?我们一起看下面这段话:
(课件出示:桑坚持上学,并背起了纸月送给他的书包。他想远方的纸月会看到他背着这个书包上学的。他记着母亲转述给他的纸月的话——“很多年很多年”。他在心里暗暗争取着,绝不让纸月失望。)
5、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6、交流感受桑桑的坚强乐观。
7、师小结:生命是一曲顽强的歌,我们喜爱坚强乐观的桑桑,让我们通过朗读重温吧!
(二)杜小康
1、书中还有一个人物也让我深深记住了他,刚才也有同学说喜欢他的,他就是杜小康。我觉得对杜小康,仅仅用喜欢一词来表达还不够,他让我钦佩。书中有一句对杜小康评价的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这是谁说的?什么情况下说的?
2、重点交流校门口摆小摊的情节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感震惊的是,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一丝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3、桑校长为什么要这样说?简要地说说杜小康的经历
4、从他的经历中你感受到什么?
5、小结: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杜小康战胜了他自己,真令我们钦佩啊!
(三)秃鹤
说完杜小康,书中还有一个人物我们不能不提,他是全书第一个出场的,他就是?
四、你从书中读到了什么?用一个词概括,并说说为什么。
五、延伸思考
1、师小结:桑桑要离开他的油麻地小学了,他呜咽起来。而在座的我们也已经经过了五年的学习,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将离开承载着我们六年最美好回忆的樱桃园小学,这本书聊到这里,老师送给大家一件礼物(电子相册),希望多年以后,也能有我们在座的某个人来书写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
六、阅读推荐林志鹏、王誉宁《狼王梦》丁钰林《夏洛的网》
我们一起走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我所教学的幼儿是年龄在四五岁的孩子,她们在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备受父母和长辈的娇惯,非常自我,不善于和其他幼儿沟通,不喜欢和其他幼儿共同玩玩具,所以我在本次活动中设计注重让幼儿学会礼貌用语,通过礼貌用语的使用借到了别人的玩具。
活动目标
1.与同伴分享玩玩具的快乐。
2.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本堂的活动鼓励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并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幼儿自带玩具。
(2)教师准备一些玩具.
2.环境准备:
创设“玩具屋”,所需用品如:(桌椅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介绍玩具
1.教师先出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并向幼儿介绍玩具。2.请幼儿介绍自带的玩具,边介绍边示范玩法。(提示:教师要注意关注胆小内向的幼儿,对其他的幼儿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二、交换玩具玩
1.幼儿先玩自己的玩具。
幼儿玩玩具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于幼儿交流玩玩具的情况,引导幼儿观察别的幼儿玩玩具,引起他的'兴趣,
问题: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么办?
2.交流借玩具的礼貌用语
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有礼貌,要说:“请”,征得对方的同意后才能玩,并要有礼貌的说:“谢谢”。
1.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教师要表扬能主动交换玩具的及一起玩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大家一起玩玩具的乐趣。
三、结束
归还整理玩具
请幼儿将别人的玩具归还,然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
活动延伸:
创设“玩具屋”
教师与幼儿一起创设“玩具屋”,将所有的玩具都放在“玩具屋”内,请一名幼儿当屋主,其他的幼儿向屋主借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但说话必须要有礼貌,才能把玩具借给他玩。例如:请把小熊的玩具借给我玩好吗?在玩“玩具屋”之前请幼儿讨论,如果我和别的小朋友都喜欢一个玩具都喜欢同一个玩具,我应该怎么做?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设计让幼儿先玩自带的玩具,然后再借别人的玩具玩,并在借别人玩具时注重礼貌用语的使用。因为现在的幼儿在平时生活中不注重礼貌用语的使用,不喜欢和其他幼儿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主动和同伴分享玩具,感受快乐。达到了活动目标。
我们一起走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能理解内容,感知小动物们滚雪球做房子的乐趣。
2、通过参与表演的形式,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
3、乐意参与通话表演活动,感受同伴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第2册第45页),挂图。
2、雪花、小松鼠、小白兔、小熊及其他小动物图片。
3、配套光盘、小动物标签。
三、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其听故事的愿望。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师:你们知道冬天有什么特别的吗?会下什么?”(引导幼儿说出下雪)
师:恩,会下雪,接下来,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雪景(出示图片)
师:多么美丽的雪景啊!下了雪,小朋友们可以做什么呢?(堆雪人、打雪仗幼儿自由发挥)
师:原来有这么多好玩的方法,用这个雪,我们还可以盖一个雪房子,你们见过雪房子吗?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个关于雪房子的故事好么?
(二)分段欣赏故事,边播放光盘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
师:谁发现的雪房子?它是怎样进雪房子的?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松鼠钻进雪房子里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来钻一下。
师:小白兔想住进雪房子,它是怎样对小松鼠说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白兔说的话好吗?
师:小松鼠答应了么?它也是怎样进雪房子的呢?小松鼠有没有立即答应它?为什么没有立即答应它呢?那小松鼠怎么把雪房子变大的呢?
师:嗯,这个故事真有趣,想不想继续听呀,那竖起你们的小耳朵听好了。
师:这次又是谁在敲门的呀?
师:噢~原来这次是小熊想住进雪房子,它是怎样对小松鼠说的?(请幼儿跟着老师学说对话)
师:小松鼠怎么回答小熊的呢?这次是小白兔和谁一起推雪球让雪房子变大的?小松鼠又是怎么回答的(请幼儿跟着老师学说对话)
师:最后,三个小动物怎样了?
师:好,故事就听到这里了,小朋友知道小松鼠的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吗?雪房子是怎样变大的呢?
师:你觉得小松鼠、小白兔、小熊他们快乐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三)幼儿扮演角色,尝试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小动物们在雪房子里舒舒服服地睡着了,可暖和了呢,你们想不想和小动物们一样,住进暖和的雪房子呀?
师:老师分别请小朋友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老师来做小松鼠,我请四个小朋友来扮演小白兔一家、小熊一家,再请四个小朋友来做小雪花。
师:好,首先请“小雪花”围成一个圈作雪房子,老师来做小松鼠,好,游戏开始了。
师(小松鼠):咦?是什么声音呀?(钻出来)原来是一座圆圆的雪房子,(钻进去)这里风儿吹不进,真暖和。
幼(小白兔):咚咚(做敲门状),幼儿出场。
师(小松鼠):咦,是谁在敲门?原来是小白兔一家呀!
幼(小白兔):让我进你的雪房子躲躲雪,好么?(关键语句)
师(小松鼠):好呀,可是雪房子太小了,怎么办呢?
幼:加雪球(幼儿回答)
师(小松鼠):我再请几个小朋友当雪球,手拉手。好,现在,雪房子变大了,这下小白兔一家可以进来了。
幼(小熊):咚咚(做敲门状),幼儿出场。
师(小松鼠):咦,是谁在敲门?原来是小熊一家呀。
幼(小熊):让我进你的雪房子躲躲雪,好么?(关键语句)
师(小松鼠):好呀,可是雪房子还是太小了,怎么办呢?
幼:加雪球(幼儿回答)
师(小松鼠):嗯,真棒!我再请几个小朋友当雪球,手拉手。好,现在,雪房子变大了,这下小熊一家也可以进来了。
师:雪房子里面舒不舒服呀?暖不暖和呀?想不想再玩一次?好,我再请另一组小朋友上来表演。
同上,幼儿必须全体都玩过,教师一定参与其中并加以引导。
我们一起走教案篇4
一、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首伴随几代人成长的经典老歌的歌词,共有三节。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和风拂面,水波荡漾,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先队员在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北海公园里尽情欢乐的春景图。清新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的语言特别适合孩子们反复吟诵,乃至和着优雅的曲调愉快地歌唱。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精彩与欢欣,懂得珍惜,懂得热爱。
三、学习目标:
1、学会“浪、周、轻、凉、洒、做、课、排”8个字,会认“桨、推、倒、塔、爽、幸、福”7个字。认识多音字“倒”。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自己童年生活的快乐和丰富多彩,懂得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幸福,能够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课件、课前预习
五、教学时数:三课时
六、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总1)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中小朋友为什么那么高兴,他们在干什么?
2、请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境,互相畅谈自己划船游玩时的情形。
3、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让学生感受欢乐的生活气氛。
4、板书课题,指名读“桨”字,全班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初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同位互读,相互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以“划小船”读、赛读、评读等方式巩固生字认读。
4、出示词组卡片,如“美丽的白塔”、“凉爽的风”、“亲爱的伙伴”、“幸福的生活”,指
导学生读准、读连贯。
5、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试着把课文读准、读通。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浪、周、轻、凉”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
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总2)
一、复习旧知:
复习生字组成的词语:波浪、倒映、轻重、凉爽、悄悄、做功课、安排
二、图文结合,感悟课文
1、看图,听老师范读,说说课文里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愉快。
2、分小组合作学习。
(1)分节朗读课文,想一想,“红领巾”为什么感到幸福、欢乐?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
什么?
(2)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红领巾”欢乐的心情吗?
3、小组比赛朗读,看看哪组读得好。评价标准: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
三、学唱歌曲,背诵课文
1、跟着乐曲,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引导背诵课文。
(1)教师提示关键词语背诵。
(2)看图背诵。
(3)随歌曲背诵。
四、学习生字
1、读字音。
2、自主识记“洒、做、课、排”。
3、师重点指导写“做”字。
4、生描红,师巡视。
板书设计: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凉美丽的白塔幸福绿树红墙船
风愉快的歌唱尽情欢乐儿
吹飘
拂荡
第三课时(总3)
一。复习
1、谁能把课文背给大家听呢?
2指名背诵。
3指名评一评。
4、指名背诵。
5、小组比赛背,集体背。
二。作业
1、读一读多音字。
倒(dǎodào)
乐(yuala)
2、我会选;
jǎng()ī()ǎng()
推爽jiǎng()ī()ǎng()
3、比一比,再组词。
浪()福()课()轻(娘()幅()棵()经(悄()玩()颗﹙﹚径(消()完()ìng(幸ìn()))))
4、照样子,换偏旁组词。
吹次(一次)劲()浪()完()堆()惊()棵()福()情()
5、画出正确的读音。
凉(liángniáng)快幸(xìngxìn)福反映(yìngyìn)做(zuòzhuò)事倒(dàodào)下
6、填一填
①海面上倒映着()白塔。
②迎面吹来()风。
③谁给我们安排下()生活。
④水中鱼儿(),听我们愉快歌唱。
我们一起走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几何图形画房子。
2、进一步掌握好平涂的方法。
3、培养幼儿感知色彩的能力。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各种房子,有关房屋建筑的vcd碟片。
2、木偶小狗、各种几何图形。
3、绘画工具:绘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导回忆、观察、了解房子的基本构造。
——请幼儿回忆,说说自己看到过什么样的房子?
——观看碟片:美丽的建筑(国内,国外建筑)
——分段定格,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房子?你最喜欢它哪个部分?
——引导幼儿用几何形状来描述房子各部位的样子,欣赏每幢房子最特别的地方。
2、出示木偶小狗及积木搭的房子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绘画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是房子)哦,原来这是小狗造的新房子,你们觉得漂亮吗?(漂亮)谁来告诉我们,你觉得哪里漂亮?(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
——原来小狗用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它们还有漂亮的颜色,金黄色的屋顶,红红的墙,绿绿的门和窗,房子旁边还种了小狗喜欢的花,真漂亮啊!
4、出示几何图形,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形状组合示范搭、画房子。
5、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注意搭配形状。
——运用色彩要大胆。
6、幼儿作品展评。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对比不同几何形状搭配的效果。
活动建议
1、还可以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
2、活动中除了已认识的几何图形外,还可以出示2-3种新的图形,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