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健康养成教案6篇

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的教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明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健康养成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健康养成教案6篇

健康养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动物之间的关系。

2、结合画面展开合理想象,体验绘本阅读带来的紧张、快乐的情绪。

3、积极参加表演活动,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乐于猜测、表达,并感受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青蛙小弟睡午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引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小朋友们,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谁?(幼儿自由讲述)那你们喜欢小青蛙吗?(教师出示手偶)有一只小青蛙,喜欢睡午觉,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好看的绘本,题目叫《青蛙小弟睡午觉》

二、基本部分:结合ppt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青蛙小弟在哪里睡午觉?

2、发生什么事了?猜猜从下面冒出来一个什么东西?你从哪里看出来?

3、你觉得螳螂看到了青蛙小弟会怎么想?谁会把它想的说一说、做一做?

4、就在这时,从下面又冒出来一个什么东西,把螳螂吓跑了,天哪!从下面爬上来的竟是--(组织幼儿大胆进行猜测)5、逐页观看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动物之间的关系。

6、青蛙小弟被吃掉了吗?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中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老鹰还会害怕谁?

三、播放ppt和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四、在完整欣赏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动物之间的关系。

1、今天真是惊险的一天,青蛙小弟都遇到了什么危险?

2、教师播放ppt,丰富、小结动物之间的关系。

五、表演活动。

1、师生共同商量分配角色,表演。

2、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表演带到小班去,表演给弟弟妹妹们看吧!

活动反思:

绘本活动《青蛙小弟睡午觉》图案非常生动、可爱。那活灵活现的青蛙一出现就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整个活动中我始终让孩子在仔细地观察、发现、理解故事情节。并采用多种手段引领幼儿阅读,猜测是谁又出现了,这一部分注重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积极与幼儿互动,边讲边提问,引导幼儿边听边思考,促进幼儿和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效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的引导既能关注到全体,又能兼顾到个别,由浅入深,有效激发幼儿思考,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显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体会到讲述的快乐,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在看看、说说中兴趣浓厚,那么老师如何从主导者的位置上下来,让孩子们能更开放自主地参与,有待我们继续研究。

健康养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帮助别人,关心别人。

2、能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谢谢你”。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过程:

1、先请幼儿欣赏儿歌。

2、请幼儿说说儿歌里有谁?在干什莫?

3、边说儿歌边教幼儿动作,便于幼儿较快地掌握。

4、懂得主动帮助别人。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谢谢你”。

5、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说儿歌。

活动延伸:

可以在生活活动,午睡时说儿歌。可将儿歌制成图书供幼儿阅读。

活动反思: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还比较陌生,开展系列的午睡活动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在最后环节中教师有意识地减少故事角色的讲述,避免重复讲述中幼儿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对于部分只愿意倾听的幼儿教师用创编角色动作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健康养成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分析母亲形象 ,学习情感节制的处理方式。

2、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时数。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长篇小说《百年孤独》因为独特的艺术成就而让他获得了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他就成为拉美小说界的“掌门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他本人认为的“最好的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提醒学生注意以下难读的字词。

褴褛(lán lǚ)、麇(qún)集、龟(jūn)裂、墁(màn)、执拗(niù)、揩(kāi)拭、蘸(zhàn)水、 趿(tā)拉、撬(qiào)、一哄(hòng)而散、乱哄哄(hōng)。

2、思考概括: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女儿到一个荒凉的小镇去祭奠自己被当作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母亲和女儿的到来受到镇子上人们的围观,得到神父和他妹妹充满善意的帮助。

(三)鉴赏人物。

主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这是一位___________的母亲?

1、速读课文,寻找相关描述:

(1)从穿着打扮角度:穿着褴褛的丧服、身上没有一点线条、穿的衣服像件法袍。

(2)从神情外貌角度: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显得太老了一些、安贫若素、镇定安详、不动声色、神色自如。

(3)从内心情感角度:执拗、声音温和、忍住悲痛。

2、根据文意归纳概括:

贫困、坚韧、镇定勇敢、有尊严、与普通的母亲不一样、伤心欲绝而又压制着自己的情感。

3、一位特别的母亲

(1)找一找有关母亲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如:“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是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

本文情感的节制就主要体现在“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上。这是一位失去了独生儿子,悲痛欲绝却又神色自如,保持着人格尊严的伟大母亲形象。伟大的母爱超越了道德、伦理等价值观,无边无际。

(2)引导学生阅读单元话题,学习情感节制的处理方式 (选修教材88页)。

从“穿着褴褛的丧服”出场,到明确表示“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我是他母亲。”再到面对群众围观的勇敢无畏,“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人物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波涛隐伏于神色自如的言行之后。()这种有节制的情感处理方式大大增强了悲剧的力量,众人的愚昧、麻木,神父的善良、悲悯,母亲的坚韧、克制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四)生活环境。

主问题:母亲带着女儿来小镇祭奠自己的独生儿子,那么谁该为卡洛斯·森特诺的死负责呢?

1、读一读,议一议,思考卡洛斯·森特诺是不是小偷?

俗话说:“抓贼拿赃。”研读课文发现,卡洛斯·森特诺并没有实施偷窃的犯罪过程,所以,不能算是小偷。即使是在“凌晨三点钟”这样一个特殊时刻出现在寡妇雷薇卡太太的门前,也许是来躲雨的,也许头脑中还在进行要不要入门行窃的思索,也许滴滴答答的雨声扰乱了听觉,就被寡居多年敏感多疑的雷薇卡开枪打死了。

2、卡洛斯·森特诺的境遇?

“……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都拔掉了。”“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

明确:贫穷、饥饿、艰难的生活处境

3、小镇的环境

思考:文章开头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介绍火车行程和两边小镇的情况?

“荒凉”“一模一样”“要大一些”“也更凄凉”“走过荒凉的车站,车站地上墁的花砖已经被野草挤得开始裂开。”

小镇到处是一样的荒凉,一样的贫穷;生活着的是郁热、麻木、冷漠的人;特殊时代导致了生存的悲剧。拉丁美洲长期饱受殖民主义者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人民除了经受着贫穷之外,个体生命也没有丝毫的保障。

(五)主题思想。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1)歌颂了超越道德、伦理的无边无际的伟大母爱。

(2)卡洛斯·森特诺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家庭的悲剧,同时也是时代的悲剧。镇子的荒凉凄凉,土地的贫瘠龟裂,大众的冷漠沉闷,生活的贫困无着都是殖民主义长期政治干预、经济掠夺的结果。

所以,《礼拜二午睡时刻》像其他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一样通过小人物的悲剧,反映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反对殖民主义的主题。

(六)拓展阅读。

魔幻现实主义名作《百年孤独》。

健康养成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回忆自己小时侯是否做过类似的事情。

4.课文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

二、教学难点:

1.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思想主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把课文翻到第186页,看图,说说这里两个小朋友都在干些什么?

2.大家在午睡的时候有没有干过一些有趣的事情呢?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事情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学习课文:

1.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两遍。

2.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1.给课文标自然段。2.找出生字。3.画出自己不懂的句子。)

3.学习生字。(1.带读生字。2.让学生组词。3.让学生自己动手写,看谁写得好,并给以鼓励。4.让学生说出记好字的方法,并加以讨论)

4.带着刚刚学习过的生字来理解课文。(默读课文,发现并积累词语:噘不省人事仿佛昏睡眯缝反抗奥妙罢了等)

5.重点学习一二自然段。(范读1.让学生找出我和弟弟做游戏的句子。2.你能读好它吗?并加以指导)

6.学习三四五自然段。(朗读说说现在为什么作为妈妈的“我”不再去逼自己的孩子午睡了?)

7.展开想象:说说将来的某一天我作为一位家长,我让孩子午睡,而他们却以假睡来蒙骗我,我该怎么做?为什么?

8.开火车朗读课文,全班齐读。

(三)复习:

1.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2.仿写185面作者和弟弟一起游戏的句子。

(四)课后练习:

将课文复述给家长听

健康养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养成好习惯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观看视频,看看有哪些好习惯。

二、让幼儿自由的讨论

1.师:“刚刚我们看到小视频里都有哪些好习惯呀?”

2.师:“原来多洗手,排队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这些都是好习惯。”

三、告诉幼儿学习。

1.师“那小朋友觉得我们要不要学一学他们的好习惯呢?”

2.师:“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做一个好孩子是不是?”

四、请幼儿自己讲讲自己知道哪些好习惯。

1.师:“除了刚才视频里看到的好习惯,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是好习惯呢?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师:“小朋友们是好的.习惯我们都要学会,还要把不好的习惯改成好的习惯。”

活动反思:

让幼儿观看视频,自己发现有哪些是好的习惯,让孩子自己来讲,孩子们看视频的时候都很认真,但是可能是小班孩子的天性,他们一边看一边说,发现什么就立刻讲出来,这里的设计还有所欠缺。孩子们发现了视频里的好习惯,我便按着顺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向着视频里的小朋友学习,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另外请孩子来讲其他好习惯,可能他们对好习惯还没有什么概念,这里对他们来说稍微有店难度。

健康养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在进餐、睡眠、学习、游戏中健康方面的习惯要求。

2、愿意并坚持在寒假生活中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3、能积极地和同伴合作用简笔画的形式完成记录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1、进餐、睡眠、学习、游戏ppt图片。

2、大卡纸一张粘在黑板,上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师幼回忆假期生活。

1、师幼一同回忆假期中的生活。

教师:就要放寒假了,你会怎样度过愉快的一天?请1到2名幼儿说一说。

幼儿可以结合以往经验,说说自己每天会做哪些事情。

(二)出示图片,提出要求。

1、当幼儿说到进餐、睡眠、学习、游戏时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2、教师:刚才有小朋友说了有吃饭,出示第一张图片,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不挑食),有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地方,那正确的吃饭时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二张图片。幼儿边说到,教师边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

3、教师进行进餐小结:吃的时候要一只手拿筷子,一只手捧好碗。一口饭、一口菜。不能一次吃太快,更不能挑食。也不能边吃边讲,不利于消化。

4、教师:那我们睡觉时要注意什么习惯要求?幼儿进行讨论。

5、幼儿边说到,教师边以简笔画的形式呈现。最后教师进行睡眠小结:要有正确的姿势,平躺或是右侧睡。趴着睡不利于呼吸,左侧睡会压迫到心脏。小朋友们要按时入睡。

6、教师:那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学习和游戏方面的记录单,请你来说说学习包括哪些?游戏包括哪些?

(三)幼儿进行操作。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请你们商量一下谁负责画,谁负责想办法。并以简笔画的形式展现。

2、幼儿进行分组合作:第一到第四组合作学习记录表、第五到第八组合作游戏记录表。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师幼讲评。

1、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表粘在黑板上进行讲解。首先让幼儿进行介绍,教师再进行总结,并出示正确的图片。

2、学习小结并出示相应图片。

教师:看书、写字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3、游戏小结并出示相应图片。

教师:看电视最佳位置是,人距电视机2.5~8米远,其高度要略低于眼睛视平线。过高时,由于抬头,眼睛向上看很容易引起疲劳;过低时,因为需要低头向下看也容易产生疲劳。

(五)制定合理的假期一天计划表。

1、教师:这里有一张小明的假期一天的生活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师幼共同观看记录表。

2、教师:那你们每天的假期是怎么样安排的.呢?回去和你们的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共同完成一份一天的假期安排表,好吗?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假期生活表。

【活动反思】

一、培养“四会”,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1、会听。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2、会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一定不讲或少讲。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3、会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除了靠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外,还要靠“促”,促使他动脑子。

4、会说。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学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

2、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

3、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如果思考时间太短,多数学生还没有“想出来”甚至后进生还没有“想进去”,就让思维敏捷的同学发表意见,势必会挫伤多数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4、及时组织多项交流。在讨论中,同学们会进一步明确目标,互补互助,有交流就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捉影子中班健康教案6篇

健康小班教案反思6篇

健康心理主题班会教案6篇

健康心理主题班会教案最新6篇

幼儿中班健康课教案及反思6篇

幼儿小班健康教案6篇

幼儿健康操活动教案6篇

中班心理健康活动教案6篇

幼儿小班健康教案模板6篇

胖与瘦健康教案优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585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