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6篇

有教案可以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布置,使学生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出色的教案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基础,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纸的音乐游戏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6篇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与结构,学习按节奏协调地做蹦跳步。

2、启发幼儿创编花的不同姿态。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兔和兔妈妈的头饰

2.音乐《飞飞曲》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乐曲的旋律与结构,学习按节奏协调地做蹦跳步

难点:启发幼儿创编花的不同姿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跟着钢琴弹奏边唱边进入教室《开火车》

二、进行部分

1.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开着小火车去公园玩吧!

提问: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样子的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小兔子出场并引导幼儿欣赏音乐a段

提问:看!谁来花园了呀?(小兔子)

(1)小兔子跟着音乐a段有节奏的跳进场

(2)伴随着音乐a段有节奏的拍手欢迎小兔的到来

“欢迎欢迎欢迎,欢迎小兔;欢迎欢迎欢迎,欢迎小兔;欢迎欢迎小白兔,欢迎来到美丽花园!”

重点提问:.小兔子是怎么来的?小朋友们来学一学小兔子是怎样跳的!

3.播放完整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的音乐

(1)教师将手指变成小兔子,听到b段音乐时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变没了,它藏起来了”

(2)第二遍听音乐,听辨捉迷藏的'音乐

重点提问:小兔子是听到什么音乐时跳的?什么音乐时藏得?

4、玩游戏《小兔捉迷藏》,引导幼儿创编花的造型

小兔和兔妈妈一起玩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现在我来当兔妈妈,你们来当小兔子,我们也来捉迷藏,看看谁也像小兔一样,变成一朵美丽的小花一动也不动,不让妈妈发现。

三、结束部分

?开火车》离开教室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自由地创编动作,并且能够边听音乐边做游戏。

2、培养幼儿喜欢参加音乐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猫妈妈头饰1个、小猫头饰29个、磁带、三用机;

活动前幼儿已学会演唱歌曲《找小猫》。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猫小猫》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要带猫宝宝们去秋游,我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找小猫》,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播放歌曲第一段,请幼儿边唱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2、师总结幼儿创编的动作,并请幼儿能跟随音乐表演。

三、音乐游戏《找小猫》。

1、第一段音乐响起时,请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动作自由地表演。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快来找”时,请幼儿找个地方躲起来。

2、第二段音乐,猫妈妈边表演边找小猫,被找到的'小猫请到一边休息,不能参加游戏了。

3、第二段音乐结束后,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一边喵呜喵呜地叫,一边爬到猫妈妈身边。 四、待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所了解后,可进行多次游戏,以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五、活动结束。

师:天黑了,小猫要回家了。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知道泡泡糖吃完后应该放到哪里,增强环保意识。

2. 创造性的表现玩泡泡糖的有趣动作,提高动作的表现力。

3. 学会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大胆表演律动。

4.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 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大胆合拍地表演律动动作。

难点:引导幼儿夸张地、创造性地表演玩泡泡糖的动作。

活动准备:

律动音乐、猫咪头饰、小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创设游戏化情境,幼儿跟随音乐做热身律动。

二.展开:

1.教师讲述《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音乐情节中得故事,使幼儿对音乐内容有所感知与了解。

故事内容:

有一只小老鼠,在妈妈睡午觉的时候,悄悄地溜出去玩。它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跑几步就东瞧瞧、西瞧瞧。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糊糊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于是赶紧用手去拽,呀!泡泡糖又黏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黏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这时,一只猫冲了过来,小老鼠像个球似的滚回了家去了。

2.引导幼儿探索表现小老鼠的动作

(1)师:小老鼠跑出去玩,它是怎么跑的呀?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在座位上做动作。

(2)提问:小老鼠跑到草地上玩,它踩到了什么?

泡泡糖小朋友都吃过,泡泡糖是很粘的,它要是粘在了身上,可是不容易弄下来的,小老鼠踩到泡泡糖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引导幼儿一边说,一边做动作。

4. 幼儿自主探索泡泡糖黏在身上的动作

教师及时指导,引导幼儿夸张的把动作表现出来。

5. 请一名幼儿与教师合作表演泡泡糖粘到身体不同部位后拽泡泡糖。

师:老师手上也粘到了一个泡泡糖,谁想来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6. 幼儿分组练习动作。

幼儿之间合作做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规范动作并引导幼儿夸张的表现出来。

7.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就是告诉我们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请你们在座位上按故事情节把它表现出来吧。

8. 跟随音乐,师幼共同表演音乐游戏

(1) 第一遍:幼儿与教师一同听音乐做动作。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拍,并把拽泡泡糖然后又弹回来的动作夸张地表现出来。

(2) 第二遍:教师提醒幼儿在游戏中注意,泡泡糖弹回来时可粘在身体的不同部位。

如:胳膊上、腿上、脚上、脸上。

(3) 第三遍:教师一边放音乐,一边讲故事,并加上猫咪冲出来的情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猫咪出现后,教师带领幼儿连忙跑回家。

活动总结:

1、“小老鼠为什么会在草地上踩到泡泡糖?”(环保教育)

2、“吃完泡泡糖以后,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共同讨论:小老鼠可被这乱丢泡泡糖的人给害惨了,那我们吃完了泡泡糖应该放到哪里呢?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运用夸张的动作来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游戏的内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乐。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提问技巧,有效地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以更好的帮助幼儿掌握每个动作。孩子们在诙谐幽默的乐曲声中嬉戏、理解、融入音乐情景,玩的不亦乐乎,特别是对泡泡糖的粘性有很丰富的表现力,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在活动中我特别注意要关注全体,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内向、不爱表现的幼儿给于积极的引导、互动、带动效果好。

温馨提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基本形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活动方式。

设计意图: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糖果之一,对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动设计以生活迁移的方式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创编表现更自然、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小百科:泡泡糖既好吃,又可以吹泡泡玩,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泡泡糖发明于1928年,上世纪90年代最有名的泡泡糖是大大泡泡糖。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篇4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一、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我的小花园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 ,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

3、节奏练习:

我 的 花 园 种 满 了 什 么 ? ( 鲜 花 )

0/

——————

0x / x xx x/x0

——————

这 里 有 什 么 颜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颜 色 的 话 ? ( 红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 、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肢体律动、合作游戏等感应歌曲特定节奏(|x o|、|x x|、|xx x|、|xx xx|)。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个手指的名称,有玩手指游戏的经验。

指导要点

1、 活动重点:感应歌曲的特定节奏(|x o|、|x x|、|xx x|、|xx xx|)。

2、活动难点:学会与同伴合作,随音乐节奏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1、手指热身操

(1)教师表演小螃蟹、毛毛虫、小鸟等手指游戏,幼儿模仿

师:我们都有一双神奇的小手,看,老师的小手会变魔术哦。变!看看这是什么?

(2)鼓励幼儿创编手指游戏,其他人模仿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小手会变出什么呢?哦,我看到这个小朋友变了一个xxx,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完整欣赏歌曲

(1)幼儿完整地欣赏第一遍音乐。

师:小妞妞做了什么事呢? (幼儿答)

师:小妞妞一共亲了多少次嘴呢? (幼儿答)

(2)再次完整欣赏歌曲,初步感应歌曲里特定节奏。

(教师根据歌曲特定节奏,用亲嘴的动作引导幼儿感应。)

3、分段欣赏

(1)教师轻唱a段,引导幼儿感受律动|x o|。

师:我们除了亲嘴,还可以怎么做呢?

(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其他人模仿)

(2)教师轻唱b段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律动|x x|

师: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做这个动作。

师:我发现他们两个是这样做的.,我们一起学学吧。

(幼儿做动作,教师观察并激发幼儿创编动作)

(3)教师轻唱c段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律动|xx x|

师:小妞妞第三次碰了几下?

师:请小朋友们找到你的好朋友一起碰一碰吧。

师:他们两个做的真好,我们来学学吧。

(4)教师轻唱d段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律动|xx xx| 师:这一次,小妞妞碰了四下,请小朋友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碰一碰吧。

4、歌曲游戏

(1)单人游戏

师:小妞妞一共碰了四次嘴,每一次都不一样。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做一做音乐游戏吧。

完整地听音乐进行单人游戏。当听到歌曲的部分,幼儿以小指勾手唱歌,当听到特定节奏部分,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敲奏或拍手。

(2)双人游戏

师:请小朋友们找到你的好朋友,一起玩小妞妞勾勾手的游戏吧。

两个小朋友面对面站好,当听到歌曲部分,两人就互勾摇手;当听到特定节奏部分,两人就互拍或者双手对拍。

(3)交换同伴再次游戏

5、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小妞妞跟我们玩了这么多游戏,你们开不开心? (幼儿答)

师:小妞妞玩了这么久的游戏,也累了,现在我们一起把小妞妞送回家吧!

(播放音乐《小妞妞勾勾手》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要上好音乐活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在活动前要分析实际幼儿的情况、水平,学会预测,例如:幼儿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活动哪各环节对幼儿来说有难度、要通过什么策略来解决难点等,还有开展音乐活动准备一定要充分,这样临场也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纸的音乐游戏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2、知道汽车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汽车》。

活动难点:

能把歌曲运用于老师给出的水果中。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动态ppt课件“怪汽车”。

2.歌曲《汽车开来了》、《怪汽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律动《汽车开来了》

2、我们开着车子到森林里去玩好吗?

3、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看看美丽的森林到了吗?

二、引入故事《怪汽车》

(一)播放动态课件《森林新发现》。

1、看看森林里有谁?我给他变出来好吗?

2、这是谁呀?(出示小兔、小猫、小猴子)看!他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他们发现了西瓜、南瓜和萝卜)逐个出示水果。让幼儿说出谁发现了什么。

3、你们喜欢这些水果吗?小兔、小猫、小猴子说他们也喜欢这些水果,他们要把它带回家。看看他们带回家了没有。

4、小兔滚着西瓜,小猫滚着南瓜,小猴子滚着萝卜在马路上走。警察看见了说:“停!停!停!马路上不能滚水果。”马路上能滚水果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子,很危险。)

5、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南瓜和萝卜带回家呢?

6、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肯定幼儿的合理想想。

7、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他也想办法了,我们看看小兔想了什么办法。

(二)播放动态课件《西瓜车》

1、播放音乐怪汽车第一段,教师在ppt中播放变出的顺序。

2、这是什么车?它是怎么变出来的?先变出了什么?

3、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他先变出什么再变出什么?(让幼儿重点听小车窗、小车轮、方向盘)

4、西瓜车变好了吗?他先变出的是…….

5、我们跟着小白兔一起变一变好吗?跟音乐一起学唱。

(三)播放动态课件《南瓜车》《萝卜车》。

警察说现在小兔的西瓜车可以带回家了,那萝卜和南瓜怎么办?我们帮小猫咪一起来变南瓜车好不好?

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来唱一唱。

你喜欢什么车,开着你喜欢的车去玩喽。

三、变怪汽车

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水果也变成车呀?(出示水果图片,先请幼儿把变得顺序说一说。)请幼儿自己变一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体育游戏《跳圈》教案6篇

课程游戏化教案6篇

大班游戏教案及反思6篇

吹泡泡幼儿游戏教案6篇

游戏顶沙包教案6篇

大班体育游戏教案反思6篇

安全游戏棋教案6篇

砖山洞游戏教案6篇

体育游戏大班教案6篇

幼儿游戏活动教案模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574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