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6篇

编写具有实践性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编写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动物和妈妈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6篇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篇1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出生方式——卵生、胎生。

能按照两种不同的出生方式给动物分类。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区分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

活动准备

卵生动物视频。

卵生动物、胎生动物图片若干,字卡各一张。

绘画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利用课件,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一)了解卵生动物。

(1)有一只小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们知道小鸟遇到了谁吗?(播放课件)

(2)看完后请孩子说说小鸟遇到了谁?(母鸡妈妈和乌龟妈妈)

(3)母鸡妈妈在干什么呢?你们知道鸡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吗?

(4)乌龟妈妈又在干什么呢?

(5)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

(6)师小结:有些动物宝宝如鸡、鸭、乌龟等,是通过妈妈下蛋,再从蛋里孵化出来的,这些动物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动物”。(出识字卡“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

(1)这里还有一些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都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呢?(出示图片:大象、狮子、孔雀等)

(2)师小结:有些动物宝宝如猫、狮子、大象等,是妈妈直接生出来的,这些动物也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胎生动物”。 (出示字卡“胎生动物”)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吗?

三、游戏:帮动物宝宝找家。

(1)教师:游戏活动前两个动物分类提醒孩子:它是谁?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呢?请把它送回家!

(2)教师:这里有一些动物宝宝,天快黑了,它们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朋友能不能帮帮它们,找到它们的家呢?

(3)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小朋友按“卵生动物”“胎生动物”分类粘贴。

四、谈话:小朋友们是卵生还是胎生?

小结: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住上10个月,妈妈非常的辛苦。所以我们要爱自己的妈妈,也要爱动物妈妈和宝宝。

请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下来,送给妈妈并告诉妈妈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 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百科: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动物。如:鸡、鸭、鱼、青蛙、乌龟、蝴蝶等都是卵生动物。卵生动物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篇2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动物的出生,知道动物会长大。喜欢读书,培养阅读的兴趣。

初步了解其特性。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2—13页。

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

动物妈妈和宝宝图卡(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向幼儿提问:乐乐去看过什么动物。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故事《乐乐去看小花猫》:

有一天,爸爸跟乐乐说:“我今天带你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原来爸爸要带乐乐去一个朋友的家,那个人的家里养着几只猫,有的是灰黑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有一只大猫刚刚做了妈妈,它生了5只小猫咪。乐乐看见3只小猫咪正在吃猫他*的奶,有两只小猫咪吃饱了正在睡觉。

乐乐问爸爸:“我可以把小猫咪带回家吗?”爸爸说:“小猫咪刚出生,它们都需要猫他*的照顾。你能当猫妈妈吗?”乐乐摇摇头,爸爸还说:“如果小猫离开了猫妈妈,猫妈妈和小猫都会很伤心的。”

乐乐又问:“爸爸,你可以再带我来看小猫咪吗?”爸爸说:“可以啊,你可以看着小猫咪长大。小猫咪像你一样,会慢慢长大的。”

3、向幼儿提出问题:你知道小猫是怎样出生、长大的吗?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

4、并将自己找到的信息与小朋友分享。

5、与幼儿一起阅读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帮助幼儿了解:狗和猫的宝宝会先在他*的肚子生长发育,然后才会出生。

6、出示动物妈妈和宝宝图卡,请幼儿把“妈妈”和“宝宝”正确地配对。

活动评价:

能知道动物会长大。

喜欢阅读图书。

活动建议:

本活动的几个过程可以分几个环节进行,如:过程1、2可以利用过渡环节,提出问题;过程3请家长配合在家进行;过程4、5、6可以在班级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开展。同时,过程4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搜集的信息的情况,利用早晨谈话的时间持续进行。

在图书区投放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供幼儿自己选择。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并能大敢表演儿歌。

2、了解袋鼠、老虎、青蛙着三种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3、体会爸爸妈妈的爱,感受爱的温馨。

4、学习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2、袋鼠、老虎、青蛙头饰各4—5个。

3、幼儿用书第三册,第20~21页。

活动过程:

一、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导入。

师幼交流: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

过渡:我们的小朋友都有妈妈的疼爱,很幸福,你们知道小动物妈妈爱不爱它的宝宝呢?

二、了解袋鼠、老虎、青蛙三种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1、了解袋鼠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图片引出袋鼠,引导幼儿说一说袋鼠妈妈怎么爱自己宝宝的。让孩子们学学袋鼠妈妈是怎么跳的观看课件,了解袋鼠妈妈爱的方式。

小结:袋鼠妈妈细照顾着宝宝,虽然很辛苦,但它

2、了解老虎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声音、图片,引出老虎。并让幼儿学学老虎的叫声

观看课件,了解老虎妈妈爱的方式。

小结:老虎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也会严格要求宝宝练习本领。将来好在森林里生存下去

3、了解青蛙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a出示声音、图片,引出青蛙。学学青蛙跳青蛙叫

b观看课件,了解青蛙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c引导幼儿交流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

小结:青蛙妈妈把宝宝生在安全的地方才会放心离开,在远远的地方看护着宝宝,让宝宝独立成长。

4、请幼儿自选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总结:动物妈妈用这么多的方式爱着宝宝,我们的妈妈爱我们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体会妈妈不同方式的爱,并懂得回报。学着表达爱。

三、巩固儿歌,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幼儿用书第三册,请幼儿看一看大象、袋鼠、熊猫等了解其他动物妈妈是怎么爱宝宝的,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仿编儿歌并记录下来。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篇4

教案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及习性。

2、能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名称,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教案准备

?小动物的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找妈妈》操作单(见幼儿操作包)

活动与指导

谈话

1、出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看一看,图上都有谁呀?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教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很着急,你能帮帮它吗?

还有一些小动物也着急了,我们帮它们找一找妈妈吧。

辨认

1、幼儿观察、区分动物幼年和成年时候的不同。

教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它们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小袋鼠和袋鼠妈妈长得一样吗?

小鸡和鸡妈妈长得一样吗?鸡妈妈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区分青蛙和蝌蚪的不同。

教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们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把它找出来吧。

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教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它们和妈妈长得一样吗?

操作请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单中动物宝宝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本活动在幼儿对动物有一定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辨认一些动物宝宝和妈妈,初步了解他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动物宝宝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前,教师可通过收集图片、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等多种方式丰富幼儿的经验。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区分动物成年与幼年的不同,如个头大小、尾巴长短、皮毛颜色等,并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进行青蛙与蝌蚪时可借助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后,可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图片;饲养让小动物,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此外,本活动的操作环节,也可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完成。还可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操作单,引导幼儿进行涂画与装饰,完成作品。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篇5

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宝宝,每一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妈妈,动物世界里就是因为有了妈妈和宝宝那千丝万缕的亲情而富有浓厚的魅力。“我有自己的妈妈,动物朋友们也会有自己的妈妈吗?”“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是怎样生宝宝的呢?”等问题,对孩子们很有挑战性。本活动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角度出发,生成了将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方式——卵生、胎生。

二、能按照两种不同的**方式给动物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区分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

活动准备

一、卵生动物视频。

二、卵生动物、胎生动物图片若干,字卡各一张。

三、绘画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二、利用课件,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一)了解卵生动物。

(1)有一只小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们知道小鸟遇到了谁吗?(播放课件)

(2)看完后请孩子说说小鸟遇到了谁?(母鸡妈妈和乌龟妈妈)

(3)母鸡妈妈在干什么呢?你们知道鸡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吗?

(4)乌龟妈妈又在干什么呢?

(5)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宝宝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

(6)师小结:有些动物宝宝如鸡、鸭、乌龟等,是通过妈妈下蛋,再从蛋里孵化出来的,这些动物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卵生动物”。(出识字卡“卵生动物”)

(二)了解胎生动物。

(1)这里还有一些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动物是不是都是从蛋里孵化出来的呢?(出示图片:大象、狮子、孔雀等)

(2)师小结:有些动物宝宝如猫、狮子、大象等,是妈妈直接生出来的,这些动物也有个共同的名字叫“胎生动物”。 (出示字卡“胎生动物”)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胎生动物吗?

三、游戏:帮动物宝宝找家。

(1)教师:游戏活动前两个动物分类提醒孩子:它是谁?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呢?请把它送回家!

(2)教师:这里有一些动物宝宝,天快黑了,它们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朋友能不能帮帮它们,找到它们的家呢?

(3)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小朋友按“卵生动物”“胎生动物”分类粘贴。

四、谈话:小朋友们是卵生还是胎生?

小结:小宝宝要在妈妈肚子里住上10个月,妈妈非常的辛苦。所以我们要爱自己的妈妈,也要爱动物妈妈和宝宝。

请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画下来,送给妈妈并告诉妈妈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充满了热情,教学中幼儿从什么都不知道到几乎成了一个小博士的自豪和自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学习。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 还了解了什么是卵生动物,什么是胎生动物,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小动物和妈妈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父母大量的心血和爱,每个妈妈都有自己的宝宝,每一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妈妈,自然界里,动物妈妈又是怎样爱护动物宝宝的呢?就是因为有了妈妈和宝宝那千丝万缕的亲情而富有浓厚的魅力。本次活动以此为契机,引导幼儿明白爱有很多表现方式:保护幼小的动物宝宝、教动物宝宝捕食、教动物宝宝适应自然环境,独立生活,从中发现关爱、友爱、的美好,让幼儿懂得对人、对事、对物充满感激,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本活动立足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的年龄和心理角度出发,生成了将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动物妈妈的》。

活动目标:

1、学习朗诵儿歌,并能大敢表演儿歌。

2、了解袋鼠、老虎、青蛙着三种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3、体会爸爸妈妈的爱,感受爱的温馨。

4、学习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幼儿、家长收集的有关动物妈妈和宝宝的图片、图书等资料。

2、袋鼠、老虎、青蛙头饰各4—5个。

3、幼儿用书第三册,第20~21页。

活动建议:

一、谈话导入主题讨论。

请小朋友说一说妈妈是怎样爱我们的?(幼儿讨论)

我们的妈妈这么爱我们,小动物的妈妈爱自己的宝宝吗?

那有谁知道其它小动物妈妈是怎样爱自己宝宝的?

二、出示部分图片,了解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ppt1,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

三、出示ppt2,学习诗歌。

1、教师朗诵诗歌并提问:袋鼠、老虎、青蛙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

2、幼儿看幼儿用书朗诵诗歌

3、请幼儿自选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过程:

一、 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导入。

师幼交流:从这首歌中你听出了什么?

过渡:我们的小朋友都有妈妈的疼爱,很幸福,你们知道小动物妈妈爱不爱它的宝宝呢?

二、了解袋鼠、老虎、青蛙三种动物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1.了解袋鼠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图片引出袋鼠,引导幼儿说一说袋鼠妈妈怎么爱自己宝宝的。让孩子们学学袋鼠妈妈是怎么跳的儿童网

观看课件,了解袋鼠妈妈爱的方式。网站

小结:袋鼠妈妈细照顾着宝宝,虽然很辛苦,但它

2.了解老虎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出示声音、图片,引出老虎。并让幼儿学学老虎的叫声

观看课件,了解老虎妈妈爱的方式。

小结:老虎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也会严格要求宝宝练习本领。将来好在森林里生存下去

3.了解青蛙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a出示声音、图片,引出青蛙。学学青蛙跳青蛙叫

b观看课件,了解青蛙妈妈关爱宝宝的方式

c引导幼儿交流说说青蛙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

小结:青蛙妈妈把宝宝生在安全的地方才会放心离开,在远远的地方看护着宝宝,让宝宝独立成长。

4.请幼儿自选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总结:动物妈妈用这么多的方式爱着宝宝,我们的妈妈爱我们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体会妈妈不同方式的爱,并懂得回报。学着表达爱。

三、巩固儿歌,活动自然结束。

附:《爱》

袋鼠爱它宝乖乖,怎么爱,胸前长个大口袋,整天抱着不离怀。

老虎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用嘴叼着摔一摔,越摔它长得越快。

青蛙爱它宝乖乖,怎么爱,生下扔掉不理睬,让它自己去成长。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幼儿用书第三册,请幼儿看一看大象、袋鼠、熊猫等了解其他动物妈妈是怎么爱宝宝的,尝试和爸爸妈妈一起仿编儿歌并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幼儿在课上能很积极的说出自己的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知道妈妈是这个世界最爱自己的人。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知道了动物妈妈也很爱很爱它的宝宝,并知道了动物妈妈是用不同的`方式爱着自己的宝宝。缺少动态课件,在这节活动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并结合动作,突破了学习诗歌的静态教学,充分体现了游戏教学的特性。有些动物妈妈爱宝宝的方式小朋友充满好奇。本活动中幼儿最喜欢带头饰进行表演儿歌,能用好听的声音朗诵儿歌。

第一环节,在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我利用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然后让幼儿感受到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处不在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个人认为,虽介入了现实教育,但时间并不充许,虽然时间有点长,但只是一点而过)从观看的视频中,幼儿能感受到动物妈妈也是爱自己宝宝的,只不过爱的方式和我们人类不同而已。(从这段录像中,孩子们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猫妈妈爱猫宝宝,还有用嘴巴叨也是他们第一次见到)

第二环节,利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进行导入,然后引导学生谈谈在生活中妈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孩子们的热情很高,都争先恐后的讲述自己和妈妈的故事。接着,观看图片(动物妈妈爱宝宝的图片)。

第三环节,我出示了很多动物妈妈孩子在一起的图片,讲解时有意识的讲的详细了一些。

第四环节,巩固儿歌和游戏相结合,并配合头饰,增加幼儿的趣味学习。这一活动中,幼儿活动兴趣高,能大胆地背诵诗歌,而且也能以动物表现动物特征,活动气氛较好。(因时间关系,感觉稍仓促了一些)

在活动结束时,我结合《动物世界》的音乐,请幼儿据自己头饰表演相应的动物离开。 公开课的进行,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组织与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孩子更加开心的学习了知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写我的动物朋友小白兔作文7篇

爱护小动物的作文8篇

去动物园的小作文7篇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模板7篇

小动物的作文600字通用5篇

我喜的小动物作文500字通用7篇

去动物园的小作文推荐7篇

我喜欢的小动物作文精选8篇

小动物的作文600字推荐8篇

我喜的小动物作文500字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959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