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久久美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年级音乐教案精选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蚂蚁》。
2、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3、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小蚂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演唱及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小蚂蚁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发声练习:a、用“la”的声音演唱《啦啦歌》b、用“lu”的声音唱《两天老虎》曲调。
二、导入
师:刚才我们演唱了一首同学们很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小动物有关的歌曲《小蚂蚁》,同学们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生: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的加以补充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我们来看几张和蚂蚁有关的照片,边看边想体现了哪种精神?
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
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师:同学们在看了这几幅图以后,蚂蚁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是不是这么称赞小蚂蚁的。
三、新授
1、听录音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
师:听完后,我们观察歌谱,一共有几小节旋律?有几个乐句?从哪开始划分乐句?
生:共16小节,两个乐句,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
师:下面跟着老师的钢琴哼唱一遍,并找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跟着钢琴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唱边观察,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不同。
2、朗读歌词
师:跟着老师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你们按再节奏朗读一遍。
3、填唱歌词
师:下面我们先听录音范唱,然后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学生认真学唱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来一个歌曲接龙,当老师停的时候你们要接上,然后我们再分成小组接龙。学生参与到歌曲游戏中。
4、边唱边跳、学跳邀请舞
师:下面我们用舞蹈将这首歌曲表现出来,先看老师做一遍。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
师:下面跟着老师的音乐一起来做几遍。
(学生跟着老师边唱边跳)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学跳一个邀请舞。
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圆圈,头上带着小蚂蚁的头饰,
再找出几个学生当邀请者组成里圈,教师示范里外圈动作,讲明要求,组织学生都参与,都分别当几次邀请者和被邀请者,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四、总结
一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两只小象》,并能背唱。
2.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两只小象》,感受三拍子的韵律,熟悉歌词描绘的情境。
3.引导学生为歌曲编配简单的形体动作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2.为歌曲创编肢体动作并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儿童歌曲,一段体结构,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有规律的节奏配以亲切的曲调,描绘出小象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对小动物喜爱的心理特征,调整教学活动以适合他们的内心期待。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使他们认识到了动物以及大自然保护和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大象的图片。
提问:
图片中是什么动物?它们的样子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请学生用动作模仿大象。
教师:有一首歌曲中唱的就是小象,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
1.看动画模仿
欣赏歌曲《两只小象》动画。
教师:动画中小象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打招呼……
教师:小象打招呼的方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并模仿)
教师评价总结。
2.感受三拍子韵律
聆听歌曲《两只小象》音频。
要求学生随音乐的韵律来模仿小象走路的样子。
提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回答:欢快活泼的……
教师总结并再次播放歌曲请学生模仿感受。
3.学习歌词
(1)教师出示《两只小象》歌词节奏谱例。
请学生用2拍子拍节拍的方式,边拍节拍边按节奏读歌词。
学生拍节拍按节奏读歌词。
教师评价,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提示学生空拍处要停顿一拍。
学生再次拍节拍按节奏读歌词。
(2)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跟琴读歌词。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边模仿小象的动作边读歌词。
4.学唱歌曲
(1)欣赏《两只小象》歌曲欣赏。
学生听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学生分句学习,可边唱边模仿小象的动作。
学生再次分句学唱第一段歌词。
(3)教师伴奏,学生自己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教师评价,纠正错误后学生再次演唱第二段。
(4)完整演唱歌曲《两只小象》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教师评价。
再次聆听歌曲《两只小象》音频,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教师播放《两只小象》音频,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表演。
学生分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表演歌曲。
教师评价,请两名学生扮演小象单独表演,其他学生演唱歌曲。
学生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个别学生单独表演,其他学生演唱。
四、课堂小结
我们和两只小象一起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团结友爱,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的小伙伴友好,并有团结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一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听辨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2、通过欣赏,体会音色在乐曲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1、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2、通过即兴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小朋友们注意听,有一只动物走过来了,是什么动物呢?你们听了音乐后告诉老师是什么动物?(放音乐)
2、学生听音乐后回答。
师:为什么说是这些动物呢?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请你模仿狮子的吼叫声,你能模仿它走路的`动作吗?
3、象这种音乐的声音听起来很威武、雄壮,一般都是描写那些比较威武、凶猛、强悍的动物,比如狮子、老虎、狼、鳄鱼等等,这段音乐就是描写狮子的,名字叫《狮王进行曲》,(课件)描写了狮子威风凛凛的形象。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看看是不是听到了狮子的吼叫声?狮子叫了几声?
4、听音乐,学生模仿狮子走路和吼叫。最后一起说:我——是——狮子王!并要求学生最后造型定格。
5、美国有一部描写狮子的非常有名动画片,名字叫——《狮子王》,很多小朋友都看过,是吗?现在,我们来欣赏这部影片的第2部片段。
四、: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里玩了一圈,在动物园里,我们欣赏了一首乐曲《狮王进行曲》,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你们回去后把自己创作的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一起分享你们的快乐。
板书设计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
欣赏:《狮王进行曲》
一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学唱歌曲《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好朋友》,能够在小过门处为歌曲伴奏。
2、认识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初步掌握三角铁的使用。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团结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是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在这个新的大家庭里,我们是不是又认识了新的朋友啊?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好朋友》。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认真听。
二、学唱歌曲《好朋友》新课标第??
1、读歌词
师:请同学们看前面的大屏幕显示的歌词。看见“小手”的位置在哪了吗?
学生回答。(在歌词的后面,没有在对应歌词的下面)
师:对。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下歌词,我念一句,你们来念一句。
“一起游戏笑哈哈,………嘿!嘿!”
师:下面我们一起完整的把歌词念一下。
2、学歌曲
师:歌词我们都会念,现在再跟老师学唱这首歌曲,好不好?
学生回答。
师:同样的,我来唱一句,你们来唱一句。“一起游戏笑哈哈,………嘿!嘿!”
师:恩,同学们学的真认真,下面我们完整来唱一遍(强调一下,小过门的拍手)
学生演唱。
师:现在我们跟着录音演唱一下歌曲。
学生演唱。(唱的时候,教师站在前面,有激情的领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
师:这首歌曲我们唱的非常好,请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让这首歌曲更加丰富一点呢?
学生回答。(舞蹈,打击乐器)
师:恩,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那好吧,今天我们就用几样打击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好吗?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打击乐器?
学生回答:双响筒
师:非常好,那它怎么用呢?(复习)请学生来敲击。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双响筒今天也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啊?学生回答。教师先出示三角铁图片
,让学生随便敲击感受。
师:我们来猜猜,他叫什么名字,提示,他的名字跟他的形状有关。
学生回答:三角?
师:最后一个字,跟他本身的材质有关。
学生回答:三角铁
师:真棒,真聪明。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敲出的音有长友短,下面请你认真听一下,那种声音好听。(教师敲出一个长音,几个短音,顺便讲一下使用要领)
学生回答(长音好听)新课标第??
师:我们再请出另外一个好朋友。这件乐器,老师来告诉你们,它叫铃鼓。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
四、表演歌曲
师:现在我们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曲伴奏,注意用敲打击乐器来替换拍手。
学生到前面来表演。
师:谁能发扬团结友爱,谦让一下?
五、课堂
一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歌曲。
2、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教学目标:
1、学会唱歌曲《好朋友》。
2、能说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和创造精神。
教学过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们在小学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绍一下各自的优点。
3: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s:我们在一个大集体,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劳动,一定要互相团结友爱,今天老师介绍一首新歌给小朋友——《好朋友》。
6:跟着老师分句学唱歌词。
7:指导学生歌唱,在拍手处重点指导,与歌词衔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插图,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呢?
10:分组仔细观察,进行创编新歌词活动。分组进行汇报。
11:把好歌词写在黑板上。
12:集体学唱新歌词,并将老歌词与新歌词连起来唱。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课间要文明游戏,不能追逐奔跑,做正当的游戏。)
逐一出示实物:三角铁、双响筒、铃鼓,并示范演奏。
二:学习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的演奏方法。
1、分组表演,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这些打击乐器外,小朋友还能想到别的吗?
作业:自找、自制打击乐器。
教后记:
第二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铃、响板及各种自找、自制的打击乐器,使伴奏音响更加丰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好朋友》(暂不用打击乐器)
1、演唱歌曲
2、我们有很多好朋友,(引导学生拓宽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学习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读《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词——范唱歌曲两遍。
2:轻声唱歌词。
3:指导学生演唱,唱好xo的节奏型,唱出欢快、跳跃感。
4:分句学唱歌词,再完整地跟琴唱词。
5:出示打击乐器,让学生认并选择。
6: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处的配法。
并写出两小节的节奏谱(碰铃、响板)
7:引导学生发现第3、6小节的小过门
8:指导学生进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进行表演(唱、奏、动)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后记:
第三课时:《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教学内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及伴奏。
2、歌曲《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为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作即兴表演和伴奏,继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增进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与能力,并继续从中培养热爱集体和自己合作的精神。
2、学会《快乐的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教学过程:
1、跟着老师的琴声复习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复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双响:____│____│____x│
碰铃:__│__│__│
三角铁:x—│x—│x—│
铃鼓:__│__│x〃—│
响板: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①必须先学会拍对各种节奏短句。
②先用手模仿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③在一起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力度。
3、师生共同为歌曲3、4两句设计伴奏,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伴奏谱。
二、伴奏。
1、学生学习完整的伴奏谱,一起为歌曲伴奏。
2、分组学习几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讨论如何表演:对形、角色难得分配等)
三、学习。
1、四张图片导入新歌《快乐的小舞曲》教学。
2、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跟着琴学唱歌曲。
4、听唱与跟唱相结合,学会歌谱,并要求背唱歌词与歌谱。
四、作业: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选择几种打击乐器。
2、并分组写出伴奏谱。
教后记:
第四课时:快乐的小舞曲》伴奏
教学内容:
1、为歌曲《快乐的小舞曲》伴奏。
2、集体舞《快乐的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的精神。
3、进一步加深对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的认识。
教学过程:
1、随音乐律动。
2、富有表情地歌唱《快乐的小舞曲》(歌词及歌谱)
3、逐一出示节奏卡片:
①x—__│__x—│
②__—x│__x—│
③x—x—│__x—│
④____│x—x—│
要求:①用打击乐器按节奏谱演奏。
②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③跟着老师做,老师先演奏,学生模仿。
4、将节奏谱进行分配,学生自己喜欢哪一条就演奏哪一条,一起为歌曲伴奏。
5、分组合作:一组唱歌;一组伴奏。(再进行交换)
6、集体舞学习,动作师生共同设计。
7、有表情地边歌边舞。
教后记:
第五课时:音乐游戏《音乐探宝》
教学内容:
音乐游戏《音乐探宝》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形式全面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
2、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保持既有竞争又友好、和谐的气氛。
教学过程:
1、学生观察九幅插图,初步了解游戏的全部内容。
2、学生选择游戏方式:集体还是小组竞赛。
3、如何向前走,一次最多可以走几步,用什么方式决定,谁做评委?
4、学生讨论——师总结:
⑴这个游戏可以集体做,也可分组竞赛。
⑵用抽签的方式决定:“1”或“2”。
⑶集体做老师当评委;分组竞赛时可由一组同学当评委。
5、先集体做,班长抽签。
6、分组竞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