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小蝌蚪教案模板5篇

教案制定好了,教师能够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学习活动,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认真写教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以下是久久美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蝌蚪教案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小蝌蚪教案模板5篇

小蝌蚪教案篇1

一、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生字词(开火车、齐读)。

1、同学们,上一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

2、(出示卡片)

3、下面,开起火车声音响亮地跟它们打招呼吧。(开火车读)

4、大家一起来吧!(齐读)

三、复习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妈妈一生下它们,它们就离开妈妈自己独立生活,长大。

2、谁能告诉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3、师贴图1。

四、整体感知2-6自然段。

1、过渡:多可爱的小蝌蚪啊!它和你们一样,看见别人有妈妈,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的妈妈到底长什么样呢?(出示小黑板:表格)请同学们轻轻地捧起书,自己认真地把课文的第2-6自然段读一读。

五、扶学第二自然段。

1、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啊游,它的身体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师贴字:长出两条后腿、播课件插图、贴图2。)

2、当它们快乐地游玩时,看见(播放课件:第二幅图)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它们会想些什么?

3、小蝌蚪很想找到自己的妈妈,就向鲤鱼阿姨打听。小蝌蚪是怎么问的?(课件出示:第二句话,“迎上去”用红色)

a看图理解“迎上去”:请看图,这里为什么用迎上去?(小蝌蚪们心情急切,它们与鲤鱼妈妈是面对面的。)

4、小鲤鱼都有自己的妈妈,同学们的妈妈也都在后面听课了,小蝌蚪多么想念自己的妈妈呀!现在你们就是那些非常想念妈妈的小蝌蚪,老师就是鲤鱼阿姨,该怎么问呢?谁能迎上来问一问?(大家读叙事的部分,***同学来读问话。)

5、生评。

6、现在,(师指着某一组)你们这一组小朋友就是那群小蝌蚪,一起来问鲤鱼阿姨吧。

7、师读鲤鱼妈妈的话。

8、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师贴字:四条腿,宽嘴巴)

9、多好的鲤鱼妈妈呀!它不但告诉小蝌蚪妈妈长得什么样,而且热情地告诉它们到那边去找吧。那么,我们该怎样读?谁来当鲤鱼妈妈?

10、学生评议。

11、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小蝌蚪——(师指小黑板,生说:长出了两条后腿),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六、半扶半放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那,我们就到那边去找吧。

2、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下面,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一个人叙事,两个人读小蝌蚪,一人读乌龟的话。

读完后小组讨论表格上的问题(小黑板),等会儿向老师汇报。

3、汇报:小蝌蚪的身体有了什么变化?(贴字:长出两条前腿);(贴图3)。

4、汇报:小蝌蚪从乌龟妈妈口中知道了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贴字: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5、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认做妈妈?(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6、出示课件:第二句话。

7、小蝌蚪以为乌龟就是自己的妈妈,以为自己找到了妈妈,连忙——追上去。

这里为什么用追上去,不用迎上去?(更着急,方位是在乌龟的后面。)

8、小蝌蚪以为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就赶紧追上去,高兴地、叫着——(生:妈妈,妈妈!)

9、小组分角色朗读。(1、2读叙事部分;3、4当小蝌蚪,***读乌龟妈妈说的话。)

七、放着学第四、五自然段。

1、下面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的回答(贴字:尾巴变短了;贴图4。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请看图(出示课件:第四、五幅图),小蝌蚪们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妈妈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4、小青蛙是怎么跳到荷叶上的?(知道动作蹬、跳、蹦)

5、请一个女同学来当青蛙妈妈,两个学生表演青蛙跳到荷叶上的动作。

6、学生评议。(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小青蛙的动作)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小蝌蚪长成小青蛙了,它们跟着妈妈干什么呢?

2、齐读第六自然段。

3、贴图5没有尾巴的小青蛙: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课件展示填空: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又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长成了青蛙。)

4、(课件出示:最后一幅图):小蝌蚪长成青蛙后,天天跟着吗妈妈去——捉害虫。

你们看,青蛙妈妈捉到一只好大的害虫,一只小青蛙也跳出来,伸出舌头学捉害虫,它们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

5、齐读课文。

九、拓展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们有关青蛙捉害虫的资料,比如:青蛙都吃什么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能捕捉多少害虫呢?

十、写字

1、出示生字拼读。

2、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谁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字在田字格里该怎样写?

4、师范写,生书空。

小蝌蚪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会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能理解故事情节。

2.宝宝回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知道请别人帮忙时可以使用礼貌用语。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添画小蝌蚪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片、青蛙、虾、乌龟、螃蟹,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黑色墨汁,黑色彩笔等。

活动重点(或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学会帮助别人,并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

1、现在是春天了,动物们都要出来活动了,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2、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呢?(小蝌蚪、青蛙)

3、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教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

二、展示图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展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谈谈想想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龙虾公公是怎么回答它们的?

2图二,小蝌蚪又游啊游啊,遇到了谁?大螃蟹又是怎么回答它们的呢?

3图三,之后小蝌蚪继续找妈妈,它们是不是找到妈妈了呢?原来是大乌龟,大乌龟又是怎么说的呢?

4图四,最后,小蝌蚪们找没找到妈妈?它们的妈妈到底是谁?

三、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

2、小蝌蚪看到龙虾公公、大螃蟹、大乌龟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

3、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5、完整的再听一遍故事。

四、让我们一起动手画画小蝌蚪

1、在老师画好的图片上,添画一些小蝌蚪,使画面更完整。

2、评价幼儿作品,鼓励添画添的好的宝宝。

3、最后,青蛙妈妈来了,带着蝌蚪宝宝们一起去田里捉害虫去了。

小蝌蚪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在经历一支笔画画的成功经验以后,幼儿对色彩有了别样的体验——原来很少的颜色也能画出很美的图画。为《小蝌蚪找妈妈》画插图又是一次新的尝试。在这个活动中,我让孩子们尝试在一张以绿色为主的画面上,用幼儿不常用的白色作局部涂色,使画面上绿色的植物、黑色的小蝌蚪和局部涂成白色的动物妈妈相映成趣,形成一种十分淡雅的色调。

我们按照故事的线索,以讨论小蝌蚪和其他故事角色的位置为重点开展,引导幼儿关注画面的均衡与变化,幼儿在小组中共同协商分工,每人选择一段故事情节,进行合作编画。

活动目标:

1、尝试变化小蝌蚪与其他的故事角色之间大小和位置,关注画面的合理安排。

2、在共同为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画插图的基础上,体会小组合作完成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齐白石作品《小蝌蚪》

2、故事人物:小蝌蚪、金鱼、乌龟、白鹅、青蛙,水生植物水草、荷叶等。

活动过程:

一、谈论欣赏——引发对小蝌蚪动态特征的观察

1.猜谜: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

2.欣赏齐白石的画《蝌蚪》,来了一群小蝌蚪,它们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

尾巴扭一扭蝌蚪就能向前游。

二、操作尝试——感知布局的合理性

1.小蝌蚪要去找妈妈,遇到过谁?

2.这么多小蝌蚪是怎么围在它们身边找妈妈的?(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来摆放蝌蚪的位置)。小蝌蚪遇到的动物谁大谁小?

3.小蝌蚪们还可以游在什么它们的什么位置?(幼儿个体操作)

原来当许多小蝌蚪碰到动物时,有的可以远远地问,有的可以围在一起靠近问,有的可以分散有的.可以集中在一起,还可以排成不同的队形。有的是比较大的动物有的是比较小的动物,不过动物们都比小蝌蚪要大很多哟。

三、分工创作——选择不同场景创作

1、小蝌蚪找妈妈的路上还遇到过谁?请你们把这个故事画下来。

要求:

(1)一组朋友完成一个故事,每人分工完成故事中的一个画面即分别选择一个动物。

(2)想一想小蝌蚪要站在小动物的什么位置来问话?(按自己的想象确定动物的位置,并和小蝌蚪相呼应)。

2、按画面需要适当添加水生植物。

1.用线描勾画水生植物,用白色炫彩棒局部涂色和涂抹水纹。

四、共同分享——讲述故事内容

1.展示一组自制图画书,找一找小蝌蚪问小动物时的位置排列都一样吗?

2.找一找谁和你画的一样的,看看你们的小蝌蚪和小动物排列位置也一样吗。(幼儿分散观察比较)

延伸:

1.为大书做封面。

2.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能动作协调的进行完整游戏。

2.按故事情节创编并自主分角色进行游戏,初步知道寻找空地方游,不能碰撞。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老师分角色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幼儿玩过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2.材料准备:音乐《小蝌蚪找妈妈》、各种有特征的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

教师: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叫《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分别遇到了谁?小蝌蚪说了些什么?小动物分别说了些什么呢?(幼儿练习对话:你好,你好,你是我的妈妈吗?我不是,我不是,你的妈妈宽嘴巴……)

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找到了妈妈,心情怎样?小蝌蚪和妈妈会干什么?(跳舞)

2.迁移已有游戏经验,随乐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各个小动物。

教师:孩子们你们想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吗?那小鸭子会在池塘里干什么?(游泳、说说话)鱼妈妈、乌龟妈妈呢?下面一起跟着我到池塘边去玩一玩,好吗?

(2)介绍各个场景,幼儿随乐玩游戏。

评价:鸭妈妈你觉得表演的怎样?鸭妈妈呢?乌龟妈妈呢?(有些小动物跟小蝌蚪说话很响亮,而且也会听音乐,做的动作也特别好看)

(3)交换角色,幼儿随乐玩游戏。

教师:这次谁来做小蝌蚪,交换角色玩一玩,好吗?小蝌蚪,你们一起去到池塘里去找妈妈吧!(重点评价小蝌蚪游的空间)

(4)幼儿自选角色随乐玩游戏。

教师:谁想做小蝌蚪,谁想做xx妈妈、xx妈妈等小动物?你们一起来试试看。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并根据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多遍。

小蝌蚪教案篇5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小蝌蚪寻找妈妈教案!

设计意图:

春天里,活动室的自然角出现了有代表性的动物——小蝌蚪。从此,孩子们总是爬在哪儿久久地观察起了大头细尾的小蝌蚪,谈论的话题里也总是离不开小蝌蚪:小蝌蚪什么时候长腿呢?它的妈妈是青蛙吗?为什么和它的妈妈长的不象呢?……这时,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灵活地设计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在活动中,主要通过让幼儿观察、讨论、讲述和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培养了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心小动物生长的情感。

活动名称:

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

2、挂图一: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挂图二: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4、集体排序图四张;

5、幼儿操作小卡片每人一套;

6、青蛙头饰一个;

7、音乐:《悄悄话》。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四、小组活动:请幼儿动手操作,给四张小卡片来排队。老师要巡回指导,当幼儿操作结束后,请幼儿之间互相讲述。

五、带领幼儿玩游戏,加深对活动内容的理解。(伴随音乐《悄悄话》)。请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1、一个卵子圆又圆,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戴青蛙头饰扮演妈妈去迎接“小蝌蚪”)。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小小手教案反思5篇

小班音乐小蝴蝶教案5篇

小瓢虫飞小班教案5篇

我是小主人教案5篇

小乌鸦爱喝水教案通用5篇

小彩灯美术教案5篇

小铃铛说课教案5篇

抓蝌蚪作文5篇

妈妈找蝌蚪的作文5篇

小动物回家数学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246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