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美篇网 >工作方案

幸福的我教案8篇

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课堂更加富有启发性,编写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下面是久久美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幸福的我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幸福的我教案8篇

幸福的我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

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师:欢迎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x︱xx︱b、xxxx︱xxxx︱

c、xxx︱xxx︱d、xxxxxx︱xxxxxx︱

e、xxxxxx︱xxx︱

(1)学生拍手

(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二、导入引趣: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出示课件: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启发学生回答)

3、出示课题:课件:《情系彝族》

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录像课件:九乡村寨)

三、激趣体验(一):

课件画外音:欢迎小朋友到我们彝族做客。

4、导入:你们听,彝族的小朋友们用歌声迎接我们啦……

5、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

(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出示课件:《彝家娃娃真幸福》歌词)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初步体验歌曲:

(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课件画外音:我们彝族人唱歌时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6、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7、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

8、小结:踏着歌声,告别彝族小朋友,快乐旅行团又出发了。

四、激情体验(二):

1、导入:闭眼听,远处传来动听的音乐……

2、初步感受乐曲:《快乐的罗嗦》

(1)导入: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的旅行团来到了彝族的第二站——“云南民族村”。(点击图片:民族村录像欣赏和火把节)

(2)点击画外音:你们真幸运,赶上了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

(3)问: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为什么?

(4)小结:这首欢快的乐曲是彝族音乐《快乐的罗嗦》(点击图片:快乐的罗嗦)

(5)问: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6)启发学生回答:两个小朋友讨论一下。

(7)小结:这段重复出现的音乐是这首乐曲主题音乐,它是彝族最常用的乐器“月琴”演奏的。(点击图片:主题音乐)

3、深入体验乐曲:

(1)聆听主题音乐:边听边哼唱。

(2)动一动:教师示范表演

(3)小组合作设计动作,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4)小组展示表演:如:(116)

a、声音:嘿嘿

b、拍手跺脚:xx

c、打击乐器:xx(三角铁、铃鼓、沙球等)

4、情感激发:

(1)参与表现:师生合作表演,尽情参与表现音乐。

(2)小结延伸: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他们还会跳起欢快的舞蹈《阿细跳月》(点击图片:阿细跳月)

五、评价小结: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点击图片:情系彝族)

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幸福的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故事绘本,尝试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展开想象与推测,学习清楚表达。

2、理解故事,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环境与材料创设:故事ppt 故事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分段欣赏:理解故事――联系生活:情感迁移――师幼互动:表达情感

活动过程:

一、分段欣赏故事

(一)、故事引入

1、播放图片,交流讨论故事发生的开头。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图片,说说这是家里的什么地方?从哪看出来?

小结:有餐桌、餐具的地方是我们吃饭的餐厅。

2、点击兔奶奶的图片。

(二)欣赏讨论故事第一部分

1、问题:你猜猜,兔奶奶家原来一起吃饭的共有几个人?

2、播放图片,验证人数。

3、提升:原来,我们看椅子就能知道有几个人,看的时候还要仔细,前后左右都数一数才能看得准。

(三)介绍兔奶奶一家成员(兔爷爷、老大、老二、老三、兔姐姐、2个兔妹妹)

1、介绍兔爷爷

过渡语:“它们一共有八个人,可是日子过着过着,兔爷爷去逝了。”

追问:什么叫去逝?

提升:像去逝这样难过的事情我们尽量用好听的话来说,心情就会好一点。所以,爷爷上天堂了,大桌前它不在了。

2、介绍老大

问:海员是做什么的?

解释:海员就是开着船到全世界各地去航行,长时间不能在家。所以,大桌子前它也不在了。

3、介绍老二

过渡:老二长大做了厨师,问:

(1)厨师是做什么的?

(2)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厨师?

(3)你们家的厨师是谁?

小结:他们烧的菜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丰富,想让我们长得健康。可是,爷爷、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要烧饭给我们吃,真辛苦!以后爷爷奶奶烧的菜我们都要吃完。

4、介绍老三。

引导:你们猜猜老三长大干嘛?你们知道谁是音乐家?

提升:张沼涵是唱歌的音乐家,老三就是像张沼涵的音乐家,每天晚上都要去演出,开音乐会。大桌前,老三也不在家。

5、介绍兔姐姐

兔姐姐长大了生了两个兔宝宝,她要照顾宝宝,所以她也不在大桌子前。

6、介绍兔妹妹

兔妹妹长大读书了,住宿了。提问:住宿是什么意思?

(三)欣赏第三部分

※ 兔奶奶独自一个在家:

1、“兔奶奶一个人坐在桌子前,一个人显得------?

2、可是,她一个人在大桌前想想过去的事,就咯咯地笑起来。你猜她想到什么?

提升:原来,她想起过去和孩子们生活时,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怪不得咯咯咯地笑了。

3、现在她的孩子都不在家,想想现在的事情,她居然也咯咯地笑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提升:噢!孩子们都长大有出息了,奶奶是在为孩子们自豪。

※ 孩子们回家的部分:

1、(播放门铃声)问:孩子们怎么回家了?

2、数数现在的大桌子前有几个人?

提升:是呀,日子过着过着家里的人数会有变化的。

过渡:一家人聊着,兔姐姐把晚饭也准备好了,他们拿起酒杯,对兔奶奶说了两个字?

4、为什么大家要对兔奶奶说谢谢?

5、兔奶奶收到了孩子们这么多的祝福,她感觉真幸福。除了奶奶幸福,还有一样东西也幸福,你们觉得是什么?

6、追问:大桌子为什么会觉得幸福?

二、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播放背景音乐,问:

1、你们家里有老人吗?

2、你发现你们做什么事他们感到幸福?

3、如果老人不在身边,怎么让他们感觉幸福?

4、其实,你只要做一个动作你们家的老人就会感觉很幸福,是什么动作?

三、师幼互动,表达情感。

1、师幼互动。

引导: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演你们奶奶,你们来做一个动作,让我这个奶奶感到非常的幸福。

2、请几位老师与幼儿现场互动。

3、师小结:其实老人的幸福很简单、很容易。你只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就感觉很幸福。

幸福的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萌发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

(2)仔细观察画面,联系故事内容进行思考,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带音频)、《幸福的大桌子》的ppt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观察画面中奶奶的家里有些什么——谈论奶奶有个舒适的家,现在

只有她一个人生活在这幢房子里。

第二环节:结合画面了解兔奶奶的家人——原来奶奶家有谁,现在他们一个个

离开了家。

第三环节:从奶奶的回忆中,发现兔奶奶一家在一起的快乐——体会兔奶奶??

希望的就是孩子们能回家来。

第四环节:孩子们回来了——观察全家团聚的热闹场面,并运用画面的对比,

进一步体验全家团聚的幸福感。

今天的活动《幸福的大桌子》说的是如何关爱老人的.一个话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孩子们理所当然的接受着成人的爱,其中祖辈浓浓的爱,他们接受了,却一点感觉都没有,所以这些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多,可是对自己的祖辈和家里的老人真的是缺乏关注的。针对这样的活动我们老师如何去帮助幼儿诠释:“幸福的大桌子”的涵义

幸福的我教案篇4

【知识要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双基同步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nxū zhì huì chà yìū

( ) ( ) ( )

qínqínkěnkěn shànliáng

( ) ( )

màomì jiànkāng kū zhī bàiyè

( ) ( ) ( )

二、将下列带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q __ __à __uǎ huo

铁 锹 树杈 爪印 养活

三、给下列词语中的多音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xiāngxiàng 互相( ) 相声( )

hǎohào 好奇( ) 学好( )

zuò zuō 工作( ) 作弄( )

dōudū 都是( ) 首都( )

四、近义词

神奇—— 假如—— 清澈——

义务—— 依照—— 枯枝败叶——

五、反义词。

谦虚—— 幸福—— 清澈——

快乐—— 明白—— 强健——

六、先理解词语,再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有益:

谦虚:

彼此:

七、从下列词语中找出四组反义词。

混浊 谦虚 复杂 清澈 丑陋 窄小

宽阔 快乐 谦逊 漂亮 简单 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读懂课文后再填空。

1.十年前,三个牧羊的孩子把一口老喷泉的泉眼____________了,又挖了一道____________,还把堵在泉口的____________都挖开了,清亮的.泉水流了出来。

2.十年后,三位青年再见面时,第一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第二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第三位青年通过____________,明白了幸福是什么。

3.他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_____________,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获得。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 )的小孩子 ( )的头发

( )的大树 ( )的青年

( )姑娘 ( )的出口

十、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划出智慧女儿的两次谈话。

答:

2.细读课文,完成表格。(附后)

3.你是怎样体会智慧女儿的话的?请举例说说。

答:

十一、给下面的句子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并任选两个造句。

1.( )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 )告诉你们。

2.他们( )只做了一件小事,( )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 )好处啊!

3.我( )当过消防队员,( )做过花匠。

4.( )我给病人治好了病,使他们恢复了健康,( )我感到很幸福。

5.三个孩子( )把泉眼疏通了,( )把堵在泉口的杂物清理了。

十二、仿例子扩句。

例:泉水填满小井。

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满那口小井。

1.树叶飘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太阳放射( )光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老师( )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文中哪一句话能概括全段的主要意思?在这句话下面用“______”标出。

2.文中哪些话写“姿态万千”?用〔 〕标出。

3.文中哪些话写“变化无常”?用( )标出。

4.文中“像奔马”的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创新能力训练】

一、本文通过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理。

二、智慧姑娘是怎样引导牧童去探究幸福的真正含义的。

三、读下面一段话,做作业。

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常常给它们喂食。鹅一看见他,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

1.这段话有( )句。

2.写鹅的嘴巴、身上颜色的词有( )、( )。

3.写鹅的动作的词有( )、( )、( )、( )。

4.第( )句写弟弟非常喜欢鹅。

【实践能力训练】

幸福是什么,你现在幸福吗?谈谈你对幸福是怎样理解的。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幸福是什么》练习设计,幸福是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幸福的我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完整地听讲故事,细致观察画面中兔奶奶家的家庭成员,进行判断、推理,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从故事中,体会对长辈的爱和温暖幸福的感觉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萌发尊敬、关爱老人的情感。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ppt:《幸福的大桌子》。

2.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班得瑞》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邵老师带来很多图片,要考考大家的眼力,

1.观察画面,猜想兔奶奶家有几口,看图一提问。

(1)“这是家里的哪个地方?你从哪里可以知道呢?”

(2)“厨房里坐着谁?在干什么呢?”

(3)“兔奶奶家里的厨房里有一样很大的东西,那是什么?”(是一张很大很大的桌子)

(4)“那么大的一张大桌子可以坐几个人呢?兔奶奶一个人坐在这么大的桌子前会感到怎么样?”

小结:这是兔奶奶家,有一张大大的桌子,兔奶奶在餐桌旁坐着。兔奶奶家有8名家庭成员,有兔爷爷、兔老大、兔老二、兔老三,这是3个儿子;还有三个女儿:兔姐姐、双胞胎兔妹妹,他们在一起幸福的生活着。

二、讲述故事内容。

——故事第一部分。

(1)“就在一年前,兔奶奶的对面坐着兔爷爷,可是兔爷爷年纪大了,他去世了!”

(2)理解“去世”的含义:“什么叫去世么?除了说去世还可以怎么说?”(上天堂)

(3)“去世”这件令人难过的事情,用“死了”和“上天堂”哪一句话能让人心情更好一点

小结:当我们遇到有人去世这种让人难过的事情,要用好听一点的词来说,心情会更好一点。所以,兔爷爷去哪里了?兔爷爷去了天堂,所以他们家的大桌子前兔爷爷不在了。

——故事第二部分。(了解兔儿女们的职业,分析“很少回家”的原因)

(1)“日子久了,兔老大做了海员。(理解什么是海员)因为老大要去世界各地航行,所以晚上不能在大桌子上吃饭。”

(2)兔老二长大了,他做了一位厨师。哪里有厨师?你知道哪些饭店?你们家的厨师是谁?

小结:兔老二是一家酒店的大厨师,他的厨艺真很高超,有许多顾客排着队专门来吃他烧的菜,所以他也很忙,不经常回家。家里很多厨师是老人。

(3)兔老三长大做了什么?你们都知道那些音乐家?他是干什么的?

小结:兔老三做了一名了不起的音乐家。就像周杰伦在世界各地开音乐会一样,晚上经常开音乐会,所以晚餐的大桌子前,兔老三也不在家。

(4)兔姐姐长大了,生了两个小宝宝。宝宝年龄小,兔姐姐又忙着照顾和抚养两个宝宝,所以晚餐的大桌子前,兔姐姐也经常不在家。

(5)两个兔妹妹又长大了,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以后要住在学校,所以大桌子前她俩也经常不在家。

——故事第三部分。

(1)“这时,兔奶奶一个人面对这大桌子,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孤独)

(2)“可兔奶奶想到过去的事情,咯咯的笑出声来,一点也不觉得孤独了?为什么呢?”

——故事第四部分。(观察图片,讨论兔奶奶的感受)

(1)现在大桌子前只有兔奶奶一个人,她看上去怎么样啊?

(2)看图片,她为什么又笑了?想到了什么呢?

(3)看图片,讨论兔奶奶家前后人口的变化,一家共有9口人。(日子越过越久,人就会越来越多)

小结:兔奶奶想着自己的孩子们都这么的有出息,想着想着就咯咯咯的笑出声来了,也就不觉得那么的难过和孤单了。

兔奶奶的孩子们回家的场景。

老师:“老三是音乐家,所以他准备唱一首关于妈妈的歌给兔奶奶听。那是一首什么歌?就在这个时候,大家一起举起了酒杯,对他们的妈妈说了两个字。当孩子们对兔奶奶说谢谢的时候,她觉得怎么样?”(兔奶奶觉得温暖和幸福。)

理解“幸福”的含义。“家里还有一样东西也感到很幸福,你猜一猜那是什么呢?”(大桌子)

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幸福的大桌子》。。

小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位父母都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付出很多的辛苦。所以要对自己的父母经常说谢谢。谢谢他们辛苦的将自己养大。大桌子被围得满满的,兔奶奶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家里的老人幸福?

小结:你们家的老人看到你就幸福是吗?其实,让老人幸福很简单的,拥抱一下,亲一下,都会让老人幸福。孩子们最容易让老人们幸福。今天每个小朋友都是幸福小天使,想办法让家里的老人幸福一下吧!

三、结束。

1.欣赏幸福拍手歌。

2.边唱边跳,向朋友传递幸福。

活动反思:

作为年轻的老师和孩子的互动还不是太多,语言组织不是太严谨,层次不是太清楚。以后在这些方面会多加注意!

幸福的我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合作学习,感悟课文内涵,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感悟身边的幸福。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她吗?她就是智慧的女儿,她给你们送来了一份见面礼,请看图。出示课件图:智慧女儿祝同学们幸福!

2.同学们都感受到幸福时时就在我们身边,那有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去这篇童话故事中寻找《幸福是什么》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智慧女儿的祝福激起学生的思考,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交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课文中对幸福理解的重点句:“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明白“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的内容。

三、表演探讨,理解幸福

1.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事例能体现幸福要靠劳动,找出三个青年各自的做法,小组分角色合作演一演故事。师巡视指导。

2.请1-2个小组上台表演,其余同学评议表演好在哪里,提出建议。

3.三个青年为什么感到幸福?先问表演的同学,再全班说一说。

①第一个青年给病人治病,让病人恢复了健康,带给别人快乐就是幸福,这里引导学生想象:病人好了以后会说什么呢?这个青年听了有什么感受?

②第二个青年做过许多对别人有用的事。

③第三个青年耕地养活了许多人,劳动没有白费也是幸福。

④十年前三个牧童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给人们带来了好处都是一种幸福。

3.根据交流,板书“幸福靠劳动尽义务方便他人”。

4.要求学生带着真诚快乐去有感情地朗读三个青年和智慧女儿的话,用心感受其中的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表演,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感悟其中蕴涵的幸福,明白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幸福

1.举例说说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2.现实生活中为他人付出作贡献的人,是为了大家的幸福,自己身边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老师细心地呵护,同学互帮互助等等都是幸福,同时激发学生珍惜身边的幸福,深层地理解幸福。

3.我们只要有一颗细细品味幸福的心,珍惜身边的所有,幸福自会萦绕在我们身旁。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发现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五、拓展升华

1.出示关于幸福的名言:“屠格涅夫的‘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徐特立的‘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2.学生读一读,尝试写一句自己的幸福格言。

3.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写自己的幸福格言,体会语文蕴涵的人文特征。

幸福的我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初步形成幸福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读后的体会。交流时,要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对幸福含义的理解,还要注意扩展开去,联系现实生活加深对幸福含义的理解。

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

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七、总结深化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幸福的我教案篇8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彝族儿童歌曲,通过对彝族娃娃在喜庆佳节时欢快歌舞这一生活场景的描写,热情洋溢地展现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歌曲为二四拍,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歌曲采用明快、活泼、具有舞蹈性的节奏型,并采用了“阿里里”这一具有彝族韵味儿的衬词,使歌曲富有民族特色,生动地描绘出一群天真可爱的彝族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 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了解彝族音乐的风格

设计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过去音乐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提倡体验、模仿、探索、合作及综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在这一课我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了培养学生在亲身体验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地主动学习。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习的音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表现音乐。

课改的重点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写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个性发展。这样的表演不仅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还发挥了学生合作能力。通过让他们自己动脑筋,自己伴奏,自己编动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能,是让学生表现自己音乐价值取向的最好形式。

设计思路: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接着,介绍这是一首彝族歌曲,图片展示民族村,以过关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其次,以形象生动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进入第二关,学彝族的歌曲。第三关,学跳彝族舞蹈。最后是拓展活动,介绍火把节,根据音乐来源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特点,再将歌曲与学生的日常游戏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继续拓展歌曲演唱的形式,让课间的校园处处回荡着美妙的音乐,这正是音乐老师的责任所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放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师表演彝族舞蹈,生同做律动表演,教师与学生一起表演,音乐课在轻松愉快、中开始。

二、节奏第一关

1、师:这么快就到民族村门口了,要想进他们的大门,就要通过他们的考验

2、出示节奏

xx x| xx x|

xx xxxx|xx xxxx|

用声音、动作表现。

3、出示大屏幕“恭喜你,过关了!”

三、初步听赏歌曲

1、师:他们用歌声欢迎我们呢!(初步听赏歌曲)

2、通过多媒体介绍“彝”字与山寨房屋的相似之处。

3、听歌曲,拍手感受。

4、师:“啊哩哩”出现几次?

5、师:这是彝族最喜欢的衬词,唱出来。

四、学唱歌曲第二关

1、介绍歌名,看图念歌词。

2、跟琴模唱。

3、游戏接龙:师唱前半句,生唱后半句。

4、师:用什么样的速度、情绪来唱?理解歌词内容。

5、乐器伴奏(串铃)

6、大屏幕展示“恭喜你过关了!拿串铃摇响庆贺。

五、学习彝族的舞蹈第三关。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幸福的定义的演讲稿8篇

幸福作文400字优秀8篇

我的幸福优秀作文参考8篇

幸福的事演讲稿最新8篇

幸福其实很简单作文推荐8篇

幸福的事演讲稿优秀8篇

幸福的泪作文400字优质8篇

幸福的事演讲稿推荐8篇

做幸福的好教师心得8篇

幸福的事演讲稿模板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120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